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在进入小学教育工作之初,就对德育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在工作中,我是一名一线的乡村教师,任职过班主任,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小学老师在今天这个大环境下需要具备哪些素质?简而言之,我国小学老师德育工作虽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但从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我们的教育前景仍然是可以期待的。从自身做起,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应该提高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开展和研究德育教育工作,进而提高德育水平。
关键词:小学教师;德育
笔者在进入小学教育工作之初,就对德育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在工作中,我是一名一线的乡村教师,任职过班主任,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小学老师在今天这个大环境下需要具备哪些素质?笔者认为,不论现在的小学老师素养现状是怎么样的,都不能缺少德育的学习,在德育的这条路上必须坚决走下去。
一、小学教师德育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一)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
小学教育,有一门品德课。从这门课来看,需要我们在教师教育中培养小学教师的德育素养能力。目前我正在担任班主任这一职务,我听过很多节其他老师上的品德课,自己也当过品德课的代课老师。对于现在小学品德科目老师的现状,我认为有以下3个问题:一是缺乏专职教师队伍,品德课老师一般由其他学科老师代课;二是缺乏专业性;三是缺乏必要的培训。下面我将以真实案例来加以说明。
我听过一堂“尊重他人”的小学品德课。当时授课老师用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例子来教导学生“心中要有他人,要尊重他人”的道理。这个故事跟“心中要有他人,要尊重他人”有什么联系吗?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为何会出现这种教学事故呢?课后我跟这位老师进行了交流,得知这位老师原先是数学教师,出于一些原因,他被安排来教品德课。这种情况其实很常见。目前很多学校的品德课都是由班主任、语文老师、数学老师等科目的老师进行代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很大的原因是学校不够重视,缺乏专业的德育老师。
语文老师的教课模式一般是带着学生读书;数学老师的课堂模式大多是以做题的形式来上课。这些现状不但映射出教师缺乏德育意识,也反映出小学学校缺少专业的德育教师团队。其实,品德科目的教学有其要求和特点,并非可以随随便便就能教学,品德科目的教学对教师的德育素养要求其实相对较高。
(二)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
不仅只是德育老师需要具有德育素养,每一位老师都不能缺乏德育素养。老师职责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教育的意义又是什么?老师的德育素养跟这有什么联系吗?以下是我分享的两个案例。
1.教育不能只看成绩
第一个案例是笔者本人的教学生活。课堂上我以奖励小红花的方式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班里,我布置了一个学习园地,如果谁的作业写得较认真,我就把他们的作业拿出来贴在展示栏上,让同学学习,及时对认真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我还设立了红花栏,我规定了每次单元考试谁的成绩名列前十就给谁奖励一朵小红花。平时在班里面助人为乐的同学也奖励一朵小红花。期末评价时谁的小红花多就评为“三好学生”,“优秀队员”,并奖励一些小奖品。
教学上,要尊重每一位同学。不能让学生觉得成绩就代表一切,不能培养出“高分低能”的人。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2.一篇作文影响一生
第二个故事是笔者偶然间在一本书上看到的。这位作家分享了在小学的时候影响她一生的经历。当时的她是一个内向、胆小的孩子,课堂上她从来没有发言的机会。在一节课上,英语老师要求在课上写一篇作文。作家写的作文题目是“每一片叶子都有一个灵魂,不知道他们会飞向何方”。英语老师看到后觉得很惊艳,走到她跟前,悄悄地问她是否愿意跟同学一起分享她的作文,她点了点头。下课的时候,老师说:“你可以坚持写日记,你将来可以从事这个方面的工作。”作家后来这两点都做到了。
优秀的老师需要具备什么?站在不同角度会有多种答案,但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能发现学生的潜能,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并能指导学生方向并给出一些建议。这位英文老师做到了。
二、小学教师德育素养培育的实践探索
上述的故事是否说明德育素养是小学老师的核心素养之一?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德育的含义,是会认可这一观点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育小学老师的德育素养?
(一)家长参与程度有待提高
现在许多家长都可以在网上那一套说教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但家长的教育跟老师的教育并不是一回事儿。教育一个孩子跟教育一个班的孩子,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现在的理念是要求家长也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班主任需要跟家长沟通好,避免发生矛盾。这是一个互相学习,互相理解的过程。
(二)德育的本质是“为人之道”
德育不是一种很抽象的事物,它渗透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跟教育,教师,学校挂钩。其实现在很多所谓的德育是职位,是计划,是文件,是各式各样的形式主义。其实,老师带学生认真读一篇文章,在班里面分享一個故事,在课外进行一次游戏就是德育。老师在与学生们相处过程中的一言一行就是德育。开展德育的做法首先就是跟学生“打成一片”,接地气。
(三)小学德育干部、教师的在职培训
素质教育虽然进行了很多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学校里面也设置了德育主任这一职位,但事实上,在直接关乎每个老师的绩效工资的考核期,品德与生活这门课基本会被其他科任老师进行占用,有些学校直接将品德课安排给班主任或者其他科目的非专业老师进行代课。
大部分的老师或者家长平时经常表扬的是哪位同学考试得了满分或者第一名,然后呼吁大家都要向他学习。现在依然有些老师在发试卷成绩的时候会根据排名在班里面通告。
大部分班级,都是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是看学生的品德素质,一个学习成绩差但品德优良的同学并不会受到表扬。这就是目前的状况。 德育活动虽然在一些学校有举办,但是一学期可能就举办一次,频率不够。而且活动的内容大多属于形式主义,很难让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和收获到实质上的感想。
小学老师德育素养的培训,不管是入职前的系统培养还是任职期针对性的培训,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我们有信心将这一项工作更加踏实、更加坚定地完成下去。
(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1)老师应当适当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感,不要让学生没有分寸感。但又要接地气,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所以要把握好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2)惩罚和奖励制度必须制定明确。这节课完不成的作业不能拖着下节课才完成,学生犯了错误需要请家长就必须请家长。教师要树立威严,不能只说不做,每件事都要力求做到位。做不到的事,就不要从老师的口中说出口。
(3)对待每一位同学都要公正,不能因为一位学生天性调皮,就对他开“特例”而不进行批评教育,放任不管。也不能区别对待比较内向的同学,要适当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是一个老师最基本的德育素养。
(4)老师要必须时刻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迁怒于学生,只有情绪不波动的情况下才能理性对待学生的问题,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对症下药,更好地进行教育工作。
(5)老师最基本的职责就是上好每一节课。最后优秀的结果会让家长和学生对老师产生信服力,对老师产生崇拜感,这样老师的工作将更好地继续下去。
(6)培养优秀能干的班干部,班干部在班里面的作用很大,能起到带头作用,也能向老师汇报班里面平时看不到的情况。所以在任用班干部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五)德育路上,学生的心理健康很重要
心理疏导法是班主任运用心理学帮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工作,让学生心里打开“一扇门”,使得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保持心理平衡的方法。小学生处在身心快速发展阶段,心理承受能力弱。面对学校这个大家庭,在班里面既要学习又要跟各种各样的同学打交道。学生很容易心理焦虑并产生一些心理问题。班主任要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建设。学生的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地疏通,可能会产生一些极端的想法。班主任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不能错失进行心理教育的良机,要做到心中有数。诊断学生的心理障碍和不良情绪。班主任要对学生细心观察,耐心教导。在课堂上,班主任可以适当开展班级活动,通过唱歌,表演节目,播放教育类节目等活动让学生放宽心态。
三、结语
简而言之,我国小学老师德育工作虽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但从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我们的教育前景仍然是可以期待的。从自身做起,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应该提高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开展和研究德育教育工作,进而提高德育水平。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国,作为礼仪之邦,教育是國家之本。开展好德育工作,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全面发展、完善,个人素质才能更好地提升。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显燕。王振海。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
[2]张建祥。对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及德育的思考[J].学周刊.
[3]王运抗。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实施德育管理[J].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小学教师;德育
笔者在进入小学教育工作之初,就对德育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在工作中,我是一名一线的乡村教师,任职过班主任,语文老师和数学老师。小学老师在今天这个大环境下需要具备哪些素质?笔者认为,不论现在的小学老师素养现状是怎么样的,都不能缺少德育的学习,在德育的这条路上必须坚决走下去。
一、小学教师德育素养培育的重要性
(一)小学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
小学教育,有一门品德课。从这门课来看,需要我们在教师教育中培养小学教师的德育素养能力。目前我正在担任班主任这一职务,我听过很多节其他老师上的品德课,自己也当过品德课的代课老师。对于现在小学品德科目老师的现状,我认为有以下3个问题:一是缺乏专职教师队伍,品德课老师一般由其他学科老师代课;二是缺乏专业性;三是缺乏必要的培训。下面我将以真实案例来加以说明。
我听过一堂“尊重他人”的小学品德课。当时授课老师用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例子来教导学生“心中要有他人,要尊重他人”的道理。这个故事跟“心中要有他人,要尊重他人”有什么联系吗?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为何会出现这种教学事故呢?课后我跟这位老师进行了交流,得知这位老师原先是数学教师,出于一些原因,他被安排来教品德课。这种情况其实很常见。目前很多学校的品德课都是由班主任、语文老师、数学老师等科目的老师进行代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很大的原因是学校不够重视,缺乏专业的德育老师。
语文老师的教课模式一般是带着学生读书;数学老师的课堂模式大多是以做题的形式来上课。这些现状不但映射出教师缺乏德育意识,也反映出小学学校缺少专业的德育教师团队。其实,品德科目的教学有其要求和特点,并非可以随随便便就能教学,品德科目的教学对教师的德育素养要求其实相对较高。
(二)儿童健康成长的需要
不仅只是德育老师需要具有德育素养,每一位老师都不能缺乏德育素养。老师职责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教育的意义又是什么?老师的德育素养跟这有什么联系吗?以下是我分享的两个案例。
1.教育不能只看成绩
第一个案例是笔者本人的教学生活。课堂上我以奖励小红花的方式组织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班里,我布置了一个学习园地,如果谁的作业写得较认真,我就把他们的作业拿出来贴在展示栏上,让同学学习,及时对认真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我还设立了红花栏,我规定了每次单元考试谁的成绩名列前十就给谁奖励一朵小红花。平时在班里面助人为乐的同学也奖励一朵小红花。期末评价时谁的小红花多就评为“三好学生”,“优秀队员”,并奖励一些小奖品。
教学上,要尊重每一位同学。不能让学生觉得成绩就代表一切,不能培养出“高分低能”的人。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2.一篇作文影响一生
第二个故事是笔者偶然间在一本书上看到的。这位作家分享了在小学的时候影响她一生的经历。当时的她是一个内向、胆小的孩子,课堂上她从来没有发言的机会。在一节课上,英语老师要求在课上写一篇作文。作家写的作文题目是“每一片叶子都有一个灵魂,不知道他们会飞向何方”。英语老师看到后觉得很惊艳,走到她跟前,悄悄地问她是否愿意跟同学一起分享她的作文,她点了点头。下课的时候,老师说:“你可以坚持写日记,你将来可以从事这个方面的工作。”作家后来这两点都做到了。
优秀的老师需要具备什么?站在不同角度会有多种答案,但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能发现学生的潜能,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并能指导学生方向并给出一些建议。这位英文老师做到了。
二、小学教师德育素养培育的实践探索
上述的故事是否说明德育素养是小学老师的核心素养之一?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德育的含义,是会认可这一观点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育小学老师的德育素养?
(一)家长参与程度有待提高
现在许多家长都可以在网上那一套说教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但家长的教育跟老师的教育并不是一回事儿。教育一个孩子跟教育一个班的孩子,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现在的理念是要求家长也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班主任需要跟家长沟通好,避免发生矛盾。这是一个互相学习,互相理解的过程。
(二)德育的本质是“为人之道”
德育不是一种很抽象的事物,它渗透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跟教育,教师,学校挂钩。其实现在很多所谓的德育是职位,是计划,是文件,是各式各样的形式主义。其实,老师带学生认真读一篇文章,在班里面分享一個故事,在课外进行一次游戏就是德育。老师在与学生们相处过程中的一言一行就是德育。开展德育的做法首先就是跟学生“打成一片”,接地气。
(三)小学德育干部、教师的在职培训
素质教育虽然进行了很多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学校里面也设置了德育主任这一职位,但事实上,在直接关乎每个老师的绩效工资的考核期,品德与生活这门课基本会被其他科任老师进行占用,有些学校直接将品德课安排给班主任或者其他科目的非专业老师进行代课。
大部分的老师或者家长平时经常表扬的是哪位同学考试得了满分或者第一名,然后呼吁大家都要向他学习。现在依然有些老师在发试卷成绩的时候会根据排名在班里面通告。
大部分班级,都是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不是看学生的品德素质,一个学习成绩差但品德优良的同学并不会受到表扬。这就是目前的状况。 德育活动虽然在一些学校有举办,但是一学期可能就举办一次,频率不够。而且活动的内容大多属于形式主义,很难让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和收获到实质上的感想。
小学老师德育素养的培训,不管是入职前的系统培养还是任职期针对性的培训,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我们有信心将这一项工作更加踏实、更加坚定地完成下去。
(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1)老师应当适当和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感,不要让学生没有分寸感。但又要接地气,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所以要把握好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2)惩罚和奖励制度必须制定明确。这节课完不成的作业不能拖着下节课才完成,学生犯了错误需要请家长就必须请家长。教师要树立威严,不能只说不做,每件事都要力求做到位。做不到的事,就不要从老师的口中说出口。
(3)对待每一位同学都要公正,不能因为一位学生天性调皮,就对他开“特例”而不进行批评教育,放任不管。也不能区别对待比较内向的同学,要适当地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是一个老师最基本的德育素养。
(4)老师要必须时刻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迁怒于学生,只有情绪不波动的情况下才能理性对待学生的问题,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对症下药,更好地进行教育工作。
(5)老师最基本的职责就是上好每一节课。最后优秀的结果会让家长和学生对老师产生信服力,对老师产生崇拜感,这样老师的工作将更好地继续下去。
(6)培养优秀能干的班干部,班干部在班里面的作用很大,能起到带头作用,也能向老师汇报班里面平时看不到的情况。所以在任用班干部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五)德育路上,学生的心理健康很重要
心理疏导法是班主任运用心理学帮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工作,让学生心里打开“一扇门”,使得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保持心理平衡的方法。小学生处在身心快速发展阶段,心理承受能力弱。面对学校这个大家庭,在班里面既要学习又要跟各种各样的同学打交道。学生很容易心理焦虑并产生一些心理问题。班主任要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帮助学生进行心理建设。学生的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地疏通,可能会产生一些极端的想法。班主任在面对这样的问题时,不能错失进行心理教育的良机,要做到心中有数。诊断学生的心理障碍和不良情绪。班主任要对学生细心观察,耐心教导。在课堂上,班主任可以适当开展班级活动,通过唱歌,表演节目,播放教育类节目等活动让学生放宽心态。
三、结语
简而言之,我国小学老师德育工作虽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但从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我们的教育前景仍然是可以期待的。从自身做起,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应该提高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开展和研究德育教育工作,进而提高德育水平。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国,作为礼仪之邦,教育是國家之本。开展好德育工作,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与科学文化知识才能全面发展、完善,个人素质才能更好地提升。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显燕。王振海。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
[2]张建祥。对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及德育的思考[J].学周刊.
[3]王运抗。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实施德育管理[J].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