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对海南岛南繁基地的向日葵病害实地调查,发现了一些北方向日葵产区未见过的新病害。采用柯赫氏法则对所发现的向日葵新病害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与鉴定。根据分离菌株的菌落形态,并利用真菌的通用引物对3个样本进行PCR扩增,确认引起该地向日葵叶部病害的病原菌为番茄匍柄霉(Stemphylium lycopersici)和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e),能够侵染向日葵叶片,引起叶斑病;而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则对向日葵根部和茎基部造成侵染引起白绢病。
【基金项目】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CARS),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1803048),内蒙古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NDYB2018-3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海南岛南繁基地的向日葵病害实地调查,发现了一些北方向日葵产区未见过的新病害。采用柯赫氏法则对所发现的向日葵新病害的病原菌进行了分离与鉴定。根据分离菌株的菌落形态,并利用真菌的通用引物对3个样本进行PCR扩增,确认引起该地向日葵叶部病害的病原菌为番茄匍柄霉(Stemphylium lycopersici)和新月弯孢(Curvularia lunate),能够侵染向日葵叶片,引起叶斑病;而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 rolfsii)则对向日葵根部和茎基部造成侵染引起白绢病。
其他文献
在湘沙猪配套系的培育过程中,为筛选亲本开展了一系列的杂交组合试验,最终确定了3个专门化品系,并进行了品系间配合力测定。在杂交组合筛选及配合力测定等研究中,将猪的毛色作为一个重要性状进行考虑。文章就湘沙猪配套系培育过程中开展的毛色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湘沙猪配套系毛色遗传研究资料,为开展猪的毛色遗传研究提供参考。
猪圆环病毒1型(PCV1)于1974年首次发现,猪圆环病毒2型(PCV2)于1998年分离确定,之后引发一系列猪病综合征的PCV2成为研究焦点。近5年,被认为具有致病性的全新基因型猪圆环病毒不断快速出现(PCV3,2016年;PCV4,2019年),PCV2、PCV3也不断变异形成新的亚型甚至亚群,PCV流行毒株日趋复杂。文章梳理了国内外猪圆环病毒的发现、变异、感染、流行、诊断、疫苗等研究最新进展,为猪圆环病毒病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2020年11月初,福建南平某猪场仔猪开始发病,其临床症状以腹泻、呕吐等为主。为确定病因,猪场工作人员采集发病仔猪小肠等组织送至武夷山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分别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轮状病毒和猪德尔塔冠状病毒等病原,结果仅在肠道组织中检测出PED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且通过对该毒株的S1基因进行扩增、测序与分析发现,该毒株与国内流行变异株对应序列同源性超过97.4%,但与疫苗株同源性相对较低,仅为92.2%。因此可判定该猪场流行的PEDV毒株为变异株,此结果为该猪场猪流行性腹泻的防
2020年11月湖南省常德市某规模化猪场暴发了一场以仔猪呼吸困难、消瘦、皮肤发绀,并有大量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根据送检4头仔猪的剖检变化和实验室荧光定量PCR检测,最终确诊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经过治疗并采取严格的预防免疫措施,该猪场的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
猪病毒性腹泻“三剑客”为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腹泻,因其传染性强,是猪场腹泻病防治的重中之重。3种病毒性腹泻病临诊症状较为相似但又各具特点,要在防患于未然的基础上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防控措施上要采取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强化疫苗免疫、做好猪群保健、快速隔离治疗等综合措施,全面进行预防和控制。
为了解2019—2020年北疆某规模化养猪场猪圆环病毒2型(PCV2)抗体及抗原情况,研究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PCR方法对采集的671份猪血清进行PCV2抗体检测及部分样品进行PCV2抗原检测。结果显示,该猪场PCV2抗体平均阳性率为62.00%(416/671),低于国家规定标准(70.00%)。不同类别猪群中,哺乳仔猪群、保育猪群、经产母猪群、后备猪群、肥育猪群、种公猪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8.46%(50/130)、29.20%(33/113)、83.93%(141/168)、75
猪发生白肌病是由于饲喂了缺硒和缺维生素E的饲料。硒含量低于0.05 mg/kg的饲料为缺硒猪饲料。文章对某代养猪场发生大猪白肌病和死猪病例进行诊治,根据病猪体温正常、跛行、体表颜色正常、无发紫淤血疹块等临床症状,剖检内脏器官无传染病的病理变化,结合送检饲料硒含量为0.04 mg/kg的结果,确诊为大猪白肌病。根据洞口县8例猪白肌病典型病例诊治报告,制订洞口县猪白肌病防治技术规范。猪场应警惕因饲粮缺硒发生大猪白肌病死亡现象。
为了解贵阳市猪瘟疫苗免疫情况,2018—2020年期间采集贵阳市8个区(市、县)584个(次)群体17537份猪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猪血清中的猪瘟病毒抗体。结果显示:检测的17537份猪血清样本中,抗体阳性样本16142份,抗体阳性率为92.05%,群体合格率为87.16%;按照不同的年份分类,2018年个体合格率和群体合格率最高分别为92.76%(5962/6427)和97.11%;按照不同的地区分类,花溪区猪瘟病毒抗体个体合格率最高为95.40%(1910/2002);按照不同养殖规模分
红脉穗螟是海南省椰子、槟榔等作物的重要害虫,已引起了严重为害,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自死亡的红棕象甲虫分离得到一株绿僵菌菌株Red-3,通过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并测试了其对红脉穗螟的致病力。通过DNA提取、ITS序列扩增得到的片段长度为555 bp,经比对后发现该菌株与绿僵菌相似度达99%。实验室测定结果表明,处理后14 d,在孢子含量为1×104个/mL条件下对红脉穗螟幼虫的累积死亡率为62%;在1×108个/mL时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可达98
研究了2株木霉菌对小麦白粉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和对温室盆栽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绿木霉DB14、加纳木霉DB35孢子悬浮液(1×106cfu/mL)对小麦白粉菌孢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90.06%和85.95%,对盆栽小麦白粉病的防效可达68.63%、66.67%。喷施木霉菌提高了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同时降低了丙二醛含量,说明喷施绿木霉DB14、加纳木霉DB35也可同时增强小麦抗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