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界最近闹了一个大动静。《百家讲坛》的主讲人阎崇年因一句“挑出一个错,奖金1000元”的公开声明近日身陷“悬赏门”。跟他较真的是山西大学文学院的副教授白平。他称阎崇年校注的《康熙顺天府志》有600多处错误,并通过法律途径让对方履行承诺,看来其奖金将会是60多万元。之后各媒體对此事的报道持续升温,网友也热捧。就此,本刊记者对白平副教授进行了采访。
“悬赏门”原委
新华网读书频道3月2日转发了来自《北京日报》的文章《壮哉阎崇年:挑一个错奖1000元》。文中谈到,中华书局出版了阎崇年先生校注的《康熙顺天府志》,阎先生公开声明,希望读者对此书给予监督,“挑出一个错,奖金1000元”,倡导在著述中发扬“一字疏误视作羞,一句错断引为耻”的精神。
山西大学副教授白平说,看到这条消息后,他当时是怀着好奇的心情买了《康熙顺天府志》。他在博客中也说到了自己纠错的初衷:当初他知道在中华书局校对了12遍的基础上,阎崇年先生又自费请了两位专家校对,挑出了两个差错,后中华书局再校一遍,又挑出了一个差错,这才定稿出版。按理说,已经被他们如此过了筛子又过箩地校读,次数多达15遍,哪还能再挑出什么错来?但是拿到书粗粗一翻,自己顿时气得七窍生烟。这哪是大海捞针?存在的问题恐怕绝不是“一个差错”“两个差错”那样简单。
当问及到具体的情节时,白平说,他刚开始找了100多处错误,但是只发到博客上20多处。他当时也考虑到,把100多处都发到博客上的话,对阎崇年的影响不好。先发20处以引起大家的重视。之后有朋友帮忙找到了阎崇年的电话,于是他就给阎崇年打电话,接电话的是阎崇年的夫人,说“把你找到的错误发过来吧”,就给了一个邮箱号。第二天,白平想看看阎崇年收到邮件了没有,就给阎崇年打电话,结果电话中只传来一声“喂”就挂断了。发短信也不理。
白平说如果此时阎崇年和他联系了,并如约给他两万元的话,也许此事会成为学术界的一个趣闻。然而他一直没有等到答复。之后他继续研读着阎崇年的《康熙顺天府志》,五一之前发现了420处错误。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600多处错误。他说,后来一些媒体要采访他,他都拒绝了。
白平把挑出来的错误发给阎崇年后未得到回复,且多次联系阎崇年未果,于是他求助于法律。白平说:“其实我一直很被动,阎崇年对他的悬赏承诺不兑现,并不是因为他付不起这笔钱。更重要的是,阎崇年作为有名气的学者,应该对他的读者、消费者负责。只好诉诸于法律了。”
目前,北京朝阳区法院受理了此案,并在法院网上公布了此事。
错误太多太低级
见到白平时,他正在书屋里伏案写作,旁边就放着《康熙顺天府志》。他很热情,把那本书翻开给记者看,有很多圈圈点点。翻到556页,是一篇《秋霖赋》,卢照邻所作。“这样的文字,至少应该用《全唐文》核对一下,但是他们都没有按这些最基本的程序操作。”白平把画出来的错误指给记者看,“断句错误太多,有些错误简直匪夷所思。”“《康熙顺天府志》中载录了许多前代文字,要参考各种古书来校勘,有的原书文字就是错误的,但是阎崇年抄写的时候,又增加了新的错误。”
《百家讲坛》为了迎合大众,追求趣味性的东西,却往往不太注重学术的准确性。阎崇年是《百家讲坛》推出来的明星,70多岁了,他应该具备很深的功力。但白平认为他讲明清史的时候,一些观点显得偏颇。”去年阎崇年出了《康熙顺天府志》,并公开声明“挑出一个错,奖金1000元”。“我是怀着一种好奇心阅读此书的,如果确实几乎没有错误,或者很少,我也就承认这本书是一本质量不错的书。但并不是没有错误,而且错误还不少,平均不到1000字就一个错误。”白平说着皱起了眉头。
《康熙顺天府志》的出版方为中华书局,原本是中国古籍整理方面的权威出版社,素来信誉度颇高。但是出现这么大的“事故”,中华书局也被搞得很尴尬。
打官司的意义
阎崇年一直未回复的态度有悖于当初的承诺。不论白平的意见对错与否,阎崇年都应该有所回应,形成正常的学术交流。但从目前的情况看,阎先生对“挑错”不理不睬,着实让人觉得那“挑出一个错,奖金1000元”的豪言只是空话一句。
但无论谁赢谁输,对于学界而言,学者因为学术之事对簿公堂,总不是太好的事情。白平说,其实诉诸法律也出于无奈。他回忆说,一个律师给他发邮件,指出他在博客文章中有一些标点用法的错误,白平很感激。当时正好联系阎崇年未果,白平就顺便咨询了有关的一些事宜。律师说,从法律上讲,将悬赏广告行为定性为一个单方面的民事行为,除非悬赏行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该单方法律行为依然有效;只要有人完成了悬赏广告中规定的义务,广告发布人就必须支付承诺过的报酬。
阎崇年公开发表这样的声明,自然有他的考虑。也许他对自己的学术水平有相当的自信,不怕别人挑错,但是他的悬赏行为自然地带有商业促销的意义。“据说经过了那么多专家加工,过手十几遍,却仍然有那么多错误,已经很能说明当今的社会病态了。我们要对读者负责,对社会的学术环境的纯洁负责。”白平说。
白平认为,打官司虽然相对张扬一点,但却能提醒社会关注和思考当今一些严重的问题。法院定于6月2日开庭,结果如何尚待时日。
众说纷纭
在这盛行炒作的年代,网友推测,阎崇年悬赏是炒作,而白平也仅仅是阎崇年的棋子,挑错事件,只是为炒作而设的一个局。阎崇年本人能够名满天下,炒作功莫大焉。但是,《康熙顺天府志》这一类古代方志,不是凶杀小说,不是名人艳史,再怎么炒,也热不起来,要想做到流行天下,人手一册,赚个盆满钵满,决计无法办到。聪明如阎崇年者,自然明白投入产出的性价比,不至于愚蠢到赔本赚吆喝。
也有人说,从白平副教授对于丹的批评到如今与阎崇年对簿公堂,也有某种炒作的痕迹。毕竟与于丹、阎崇年这些“学术明星”相比,白平的名气并不是很大。所以很多人会认为是白平在借攻击名人来炒作自己。
记者采访了山西大学的一位老师,他说:“白平老师平时学术就比较严谨,讲求精益求精,生活上也是个开朗的人。白平老师喜欢较真,但是都能找出依据,为此经常废寝忘食。还是挺佩服他的,找出那么多错误。”
《论语·子路》中说:“言必信,行必果。”60多万元奖金不是笔小数目,可是相对于阎崇年这样的知名人士的声誉而言,到底孰重孰轻?学者本人既然高调鼓励批评,就应该认真对待批评,虚心接纳批评。
“悬赏门”是否炒作,先不忙下结论,我们不妨稍安勿躁,静待法庭的审理结果。也许到时人们能更清楚事件的本来性质,不再迷信娱乐界推出的“学术明星”。
“悬赏门”原委
新华网读书频道3月2日转发了来自《北京日报》的文章《壮哉阎崇年:挑一个错奖1000元》。文中谈到,中华书局出版了阎崇年先生校注的《康熙顺天府志》,阎先生公开声明,希望读者对此书给予监督,“挑出一个错,奖金1000元”,倡导在著述中发扬“一字疏误视作羞,一句错断引为耻”的精神。
山西大学副教授白平说,看到这条消息后,他当时是怀着好奇的心情买了《康熙顺天府志》。他在博客中也说到了自己纠错的初衷:当初他知道在中华书局校对了12遍的基础上,阎崇年先生又自费请了两位专家校对,挑出了两个差错,后中华书局再校一遍,又挑出了一个差错,这才定稿出版。按理说,已经被他们如此过了筛子又过箩地校读,次数多达15遍,哪还能再挑出什么错来?但是拿到书粗粗一翻,自己顿时气得七窍生烟。这哪是大海捞针?存在的问题恐怕绝不是“一个差错”“两个差错”那样简单。
当问及到具体的情节时,白平说,他刚开始找了100多处错误,但是只发到博客上20多处。他当时也考虑到,把100多处都发到博客上的话,对阎崇年的影响不好。先发20处以引起大家的重视。之后有朋友帮忙找到了阎崇年的电话,于是他就给阎崇年打电话,接电话的是阎崇年的夫人,说“把你找到的错误发过来吧”,就给了一个邮箱号。第二天,白平想看看阎崇年收到邮件了没有,就给阎崇年打电话,结果电话中只传来一声“喂”就挂断了。发短信也不理。
白平说如果此时阎崇年和他联系了,并如约给他两万元的话,也许此事会成为学术界的一个趣闻。然而他一直没有等到答复。之后他继续研读着阎崇年的《康熙顺天府志》,五一之前发现了420处错误。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600多处错误。他说,后来一些媒体要采访他,他都拒绝了。
白平把挑出来的错误发给阎崇年后未得到回复,且多次联系阎崇年未果,于是他求助于法律。白平说:“其实我一直很被动,阎崇年对他的悬赏承诺不兑现,并不是因为他付不起这笔钱。更重要的是,阎崇年作为有名气的学者,应该对他的读者、消费者负责。只好诉诸于法律了。”
目前,北京朝阳区法院受理了此案,并在法院网上公布了此事。
错误太多太低级
见到白平时,他正在书屋里伏案写作,旁边就放着《康熙顺天府志》。他很热情,把那本书翻开给记者看,有很多圈圈点点。翻到556页,是一篇《秋霖赋》,卢照邻所作。“这样的文字,至少应该用《全唐文》核对一下,但是他们都没有按这些最基本的程序操作。”白平把画出来的错误指给记者看,“断句错误太多,有些错误简直匪夷所思。”“《康熙顺天府志》中载录了许多前代文字,要参考各种古书来校勘,有的原书文字就是错误的,但是阎崇年抄写的时候,又增加了新的错误。”
《百家讲坛》为了迎合大众,追求趣味性的东西,却往往不太注重学术的准确性。阎崇年是《百家讲坛》推出来的明星,70多岁了,他应该具备很深的功力。但白平认为他讲明清史的时候,一些观点显得偏颇。”去年阎崇年出了《康熙顺天府志》,并公开声明“挑出一个错,奖金1000元”。“我是怀着一种好奇心阅读此书的,如果确实几乎没有错误,或者很少,我也就承认这本书是一本质量不错的书。但并不是没有错误,而且错误还不少,平均不到1000字就一个错误。”白平说着皱起了眉头。
《康熙顺天府志》的出版方为中华书局,原本是中国古籍整理方面的权威出版社,素来信誉度颇高。但是出现这么大的“事故”,中华书局也被搞得很尴尬。
打官司的意义
阎崇年一直未回复的态度有悖于当初的承诺。不论白平的意见对错与否,阎崇年都应该有所回应,形成正常的学术交流。但从目前的情况看,阎先生对“挑错”不理不睬,着实让人觉得那“挑出一个错,奖金1000元”的豪言只是空话一句。
但无论谁赢谁输,对于学界而言,学者因为学术之事对簿公堂,总不是太好的事情。白平说,其实诉诸法律也出于无奈。他回忆说,一个律师给他发邮件,指出他在博客文章中有一些标点用法的错误,白平很感激。当时正好联系阎崇年未果,白平就顺便咨询了有关的一些事宜。律师说,从法律上讲,将悬赏广告行为定性为一个单方面的民事行为,除非悬赏行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该单方法律行为依然有效;只要有人完成了悬赏广告中规定的义务,广告发布人就必须支付承诺过的报酬。
阎崇年公开发表这样的声明,自然有他的考虑。也许他对自己的学术水平有相当的自信,不怕别人挑错,但是他的悬赏行为自然地带有商业促销的意义。“据说经过了那么多专家加工,过手十几遍,却仍然有那么多错误,已经很能说明当今的社会病态了。我们要对读者负责,对社会的学术环境的纯洁负责。”白平说。
白平认为,打官司虽然相对张扬一点,但却能提醒社会关注和思考当今一些严重的问题。法院定于6月2日开庭,结果如何尚待时日。
众说纷纭
在这盛行炒作的年代,网友推测,阎崇年悬赏是炒作,而白平也仅仅是阎崇年的棋子,挑错事件,只是为炒作而设的一个局。阎崇年本人能够名满天下,炒作功莫大焉。但是,《康熙顺天府志》这一类古代方志,不是凶杀小说,不是名人艳史,再怎么炒,也热不起来,要想做到流行天下,人手一册,赚个盆满钵满,决计无法办到。聪明如阎崇年者,自然明白投入产出的性价比,不至于愚蠢到赔本赚吆喝。
也有人说,从白平副教授对于丹的批评到如今与阎崇年对簿公堂,也有某种炒作的痕迹。毕竟与于丹、阎崇年这些“学术明星”相比,白平的名气并不是很大。所以很多人会认为是白平在借攻击名人来炒作自己。
记者采访了山西大学的一位老师,他说:“白平老师平时学术就比较严谨,讲求精益求精,生活上也是个开朗的人。白平老师喜欢较真,但是都能找出依据,为此经常废寝忘食。还是挺佩服他的,找出那么多错误。”
《论语·子路》中说:“言必信,行必果。”60多万元奖金不是笔小数目,可是相对于阎崇年这样的知名人士的声誉而言,到底孰重孰轻?学者本人既然高调鼓励批评,就应该认真对待批评,虚心接纳批评。
“悬赏门”是否炒作,先不忙下结论,我们不妨稍安勿躁,静待法庭的审理结果。也许到时人们能更清楚事件的本来性质,不再迷信娱乐界推出的“学术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