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4-0-01
古诗,是汉语言文学中一支瑰丽的奇葩,它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荣辱辛酸,也代表着汉民族文化的精髓。要学习、继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学,赏析古诗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那么,怎样赏析古诗呢?笔者认为,赏析古诗,应重在赏析诗中的意境,通过对诗中意境的把握,才能穿越时空界限,去体味诗中蕴含的真知酌感。
一、展开想象和联想,善于合理补白
读古诗,要积极地运用我们的想象和联想。因为古诗极具跳跃性,使得诗中留下了很多空白。诗人留下的想象空间,需要读者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去填补,正是因为读者的“填补”,才有了读者与诗人之间的沟通和共鸣。如杜牧的《清明》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的雨,为什么就令行人“断魂”?我们姑且推想:清明时节,春雨绵绵,尽管它不像淅淅沥沥的秋雨使人伤感,又不如瓢泼如注的夏雨使人狼狈不堪,但对于外出孤身赶路的“行人”来说,春雨料峭,前途凄迷,也难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诗人用“断魂”二字竭力地形容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地表现在外的很深隐的感情。民俗中,清明时节本该是亲友相聚,或游山玩水,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滋味是感伤的,又加上遇到细雨纷纷,更是平添一层愁绪。此时“纷纷”二字,斟酌之下,觉得佳节行路之人,已有不少心事,更兼身置雨丝片风中,冒雨撵行,那心境更是加倍凄迷纷乱了。“纷纷”二字既是形容春雨,又是描绘“行人”心境。“借问酒家何处有?”为何要寻酒家?我们可以揣摩一下“行人”这时涌上心头的想法,寻一家小酒店,一来歇歇脚,二来小饮三两杯,消解料峭的春寒,烘烘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来散散心头愁绪。“牧童遥指杏花村。”诗写到这儿便嘎然而止,赋予了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再如杜甫的《石壕吏》,诗人也使用了空白艺术。从诗的标题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却是暗写,只用了“吏呼一何怒”点出其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到了“幕后”。对老妇却采用了明写,把她所说的话写成了一篇“抒情独白”。从老妇的“致辞”中可感受到差吏的多次威逼。诗人采用空白艺术巧妙地表现除了当时的内心矛盾:一方面诗人歌颂了石壕吏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诗人支持唐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胜利;另一方面诗人又写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表明诗人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又深感悲痛。
二、紧扣写作背景,做到知人论世
古诗大多重真实。南宋理学家朱熹在论诗时说过,读诗要“知人论世”,就是对诗歌形象的把握,要尽可能地联系作者的身世,写作的背景。无论是诗以言志,还是诗以慰情,都得从诗人身世、所处背景出发。如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潺潺,山鸟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此时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在这两句诗中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诗人此时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的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诗人以沧海自比,来表现踌躇满志,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只有熟悉地了解诗人的诗作背景,才能感受诗篇中字里行间洋溢着的饱满深情。
三、抓住第三句诗的起承转合,拓开新境
古诗讲求婉曲回环,特别是绝句,更是力求在第三句来一番转折,让诗篇因此拓展出一番新的意境。读古诗,就要深谙古诗的创作规律和结构变化,着手于诗中的起承转合,拓出新的意境。如:王昌龄的《送魏二》一诗:“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全诗透露出诗人的愁怅,不言之愁,愁之至也。“醉别江楼”表面是记地,实质是诗人设置的引发愁思的语境,诗人为什么要醉?一来为自己愁而醉,二来是为朋友的离别而醉,酒深情亦深。一个“引”一个“凉”字表现风并不大,雨也并不凶猛,恰恰是斜风细雨中要送友人归去的暗自神伤。按常理推断,后两句应归结到惜别之情,但诗人却宕开一笔,将眼前情景推开,以“忆”字勾勒,为友人虚构了一个新的境界:或许不久,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住雨收,一轮孤月高悬,声声猿猴凄厉的啼叫,即使在梦中也摆脱不了愁绪。正是因为这个转折,才使得诗得到升华,进而使全诗形成一种“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的艺术境界。又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人用一个“何当”绘出一番出人意料的转折和引人遐想的对比,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急速转换:从今时进到他日,从眼前独居旅舍的凄清氛围,转化为他日夫妻聚首时共剪烛花的欢乐情景。
赏析古诗意境,体味诗中真知酌感,当你在古诗意境传导出的真知酌感中遨游时,你会发现古诗的魅力所在。之所以古诗能历经千百年时日和人事沧桑的考验,至今仍脍炙人口,令人叹服,我想这是与古诗意境蕴涵着的回味无穷的真知灼感有关吧!
古诗,是汉语言文学中一支瑰丽的奇葩,它承载着一个时代的荣辱辛酸,也代表着汉民族文化的精髓。要学习、继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学,赏析古诗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那么,怎样赏析古诗呢?笔者认为,赏析古诗,应重在赏析诗中的意境,通过对诗中意境的把握,才能穿越时空界限,去体味诗中蕴含的真知酌感。
一、展开想象和联想,善于合理补白
读古诗,要积极地运用我们的想象和联想。因为古诗极具跳跃性,使得诗中留下了很多空白。诗人留下的想象空间,需要读者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情感体验去填补,正是因为读者的“填补”,才有了读者与诗人之间的沟通和共鸣。如杜牧的《清明》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的雨,为什么就令行人“断魂”?我们姑且推想:清明时节,春雨绵绵,尽管它不像淅淅沥沥的秋雨使人伤感,又不如瓢泼如注的夏雨使人狼狈不堪,但对于外出孤身赶路的“行人”来说,春雨料峭,前途凄迷,也难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诗人用“断魂”二字竭力地形容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地表现在外的很深隐的感情。民俗中,清明时节本该是亲友相聚,或游山玩水,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滋味是感伤的,又加上遇到细雨纷纷,更是平添一层愁绪。此时“纷纷”二字,斟酌之下,觉得佳节行路之人,已有不少心事,更兼身置雨丝片风中,冒雨撵行,那心境更是加倍凄迷纷乱了。“纷纷”二字既是形容春雨,又是描绘“行人”心境。“借问酒家何处有?”为何要寻酒家?我们可以揣摩一下“行人”这时涌上心头的想法,寻一家小酒店,一来歇歇脚,二来小饮三两杯,消解料峭的春寒,烘烘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来散散心头愁绪。“牧童遥指杏花村。”诗写到这儿便嘎然而止,赋予了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再如杜甫的《石壕吏》,诗人也使用了空白艺术。从诗的标题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却是暗写,只用了“吏呼一何怒”点出其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到了“幕后”。对老妇却采用了明写,把她所说的话写成了一篇“抒情独白”。从老妇的“致辞”中可感受到差吏的多次威逼。诗人采用空白艺术巧妙地表现除了当时的内心矛盾:一方面诗人歌颂了石壕吏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诗人支持唐王朝的平乱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胜利;另一方面诗人又写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表明诗人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又深感悲痛。
二、紧扣写作背景,做到知人论世
古诗大多重真实。南宋理学家朱熹在论诗时说过,读诗要“知人论世”,就是对诗歌形象的把握,要尽可能地联系作者的身世,写作的背景。无论是诗以言志,还是诗以慰情,都得从诗人身世、所处背景出发。如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潺潺,山鸟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此时又当秋风萧瑟之际,心潮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在这两句诗中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何等气魄!诗人此时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的残部,为即将挥师南下统一中国解除了后顾之忧。诗人以沧海自比,来表现踌躇满志,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只有熟悉地了解诗人的诗作背景,才能感受诗篇中字里行间洋溢着的饱满深情。
三、抓住第三句诗的起承转合,拓开新境
古诗讲求婉曲回环,特别是绝句,更是力求在第三句来一番转折,让诗篇因此拓展出一番新的意境。读古诗,就要深谙古诗的创作规律和结构变化,着手于诗中的起承转合,拓出新的意境。如:王昌龄的《送魏二》一诗:“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全诗透露出诗人的愁怅,不言之愁,愁之至也。“醉别江楼”表面是记地,实质是诗人设置的引发愁思的语境,诗人为什么要醉?一来为自己愁而醉,二来是为朋友的离别而醉,酒深情亦深。一个“引”一个“凉”字表现风并不大,雨也并不凶猛,恰恰是斜风细雨中要送友人归去的暗自神伤。按常理推断,后两句应归结到惜别之情,但诗人却宕开一笔,将眼前情景推开,以“忆”字勾勒,为友人虚构了一个新的境界:或许不久,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住雨收,一轮孤月高悬,声声猿猴凄厉的啼叫,即使在梦中也摆脱不了愁绪。正是因为这个转折,才使得诗得到升华,进而使全诗形成一种“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的艺术境界。又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诗人用一个“何当”绘出一番出人意料的转折和引人遐想的对比,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急速转换:从今时进到他日,从眼前独居旅舍的凄清氛围,转化为他日夫妻聚首时共剪烛花的欢乐情景。
赏析古诗意境,体味诗中真知酌感,当你在古诗意境传导出的真知酌感中遨游时,你会发现古诗的魅力所在。之所以古诗能历经千百年时日和人事沧桑的考验,至今仍脍炙人口,令人叹服,我想这是与古诗意境蕴涵着的回味无穷的真知灼感有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