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读了一篇《我们的课堂不需要“老黄牛”》,感触很深。
文章说:陈老师,是某学校德高望重的老教师之一。她向来以教学认真负责、教而不厌著称。因此,教学成绩一直不错,是年轻教师学习的楷模。但在期末的学生“打分评教”中,学校主管领导却意外地发现,陈老师的分数都不高。还有许多学生在陈老师的“评价建议”一栏里醒目地写着:我们的课堂不需要“老黄牛”。学生们说陈老师经常拖堂,还占用自习课的时间辅导,搞得同学们连作业都完不成。此外,学生们对她占用自习课稍有反感和不满,她就向班主任打小报告,试图通过班主任的“威慑力”来让学生接受老师的“好心好意”。当这些情况反馈给陈老师后,陈老师竟气得说不出话来。她在学生身上付出了许多。只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考出比别人更高的成绩。陈老师伤心地哭了……
文章不长,案例叙述完后,作者说,面对这些桀骜不驯、对社会人情懵懂无知的“90后”,有时我们还真猜不透、读不懂他们的内心世界。但是,他们提出的“我们的课堂不需要‘老黄牛”’的观点,却不能不让我们去好好地反思一下我们自己的教学。
为什么课堂不需要“老黄牛”了呢?我想,那一定是“老黄牛”式的老师的课堂上。缺少了教育学理论的“烛照”,缺失了心理学理论的“观照”,欠缺了学科性教学理论的“映照”。
如果你问我什么叫“教育学”,我可能说不出一个标准的定义。但我可以说“教育学”就是使教育成为教育,使教育区别于其它工作的内在规律性的总和。而且,“教育学”同任何一种科学理论一样,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一旦你的课堂缺少了教育学理论的“烛照”,你从事的教育工作就可能发生“质变”,而你还意识不到。比如上文提到的陈老师,从她的“认真负责又教而不厌、成绩突出却学生讨厌”来看,她的课堂肯定不是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课堂,而极有可能是灌输式的、纯应试式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教书”已不再是“教书”,而成了“填鸭”;“育人”也不再是“育人”,而成了“抑人”。一张一弛才是文武之道,可在没有了教育学理论“烛照”的课堂上,学生的脑神经却始终绷得紧紧的,这还有“文道”吗?更何况“拖堂”成了家常便饭,“占用自习课”也成为了“常规教学”,学生们还有松口气的时间吗?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陈老师这头“老黄牛”能及时觉察到学生的心里动向,及时调整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策略,也许她会成为同事和学生都崇敬的对象。可惜的是,心理学知识的缺失让陈老师失去了一次次改进自己课堂的机会。她没有感觉到学生对自己拖堂、占用自习课的反感和不满,反而还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的“好心好意”学生一定能领会。结果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越来越严重,搞得自己也“很受伤”。教育教学归根到底是一种心灵之学,因为它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正在成长中的人,而不是机器等无生命的东西。为什么会有“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说法?除了人的本身的复杂性之外。就是人们缺乏心理学知识的结果了。但老师在课堂上却不能对学生“不知心”。尽管我们没有“火眼金睛”能看透他人的内心,但心理学知识能帮我们换上“火眼金睛”。有了足够的心理学知识,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就都有了意义。
可惜的是,“老黄牛”只知低头拉车,从不抬头看路的勤劳坚韧却最终导致了它致命的弱点——或走错方向。白费力气;或拉了空车,没有价值。
另外,上文中的陈老师也许是一个学科知识十分丰富的老师。但当老师的注意力只集中在分数上的时候,恐怕语、数、外、理、化等“百科知识”就会异化为一科知识——“应试科”“分数科”,从而让各学科丰富多彩的知识变得毫无生活意义与应用价值。学科性专业教学理论的欠缺,会让你所任教的学科变得不伦不类,失去应有的吸引力而招致厌学情绪。
“老黄牛”式的老师之所以出力不讨好,是缺少了两个字——思想。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形势的千变万化,让我们用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性理论来充实自己的思想吧。也许明天,我们都会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一盏明灯,为他们照亮行程。
文章说:陈老师,是某学校德高望重的老教师之一。她向来以教学认真负责、教而不厌著称。因此,教学成绩一直不错,是年轻教师学习的楷模。但在期末的学生“打分评教”中,学校主管领导却意外地发现,陈老师的分数都不高。还有许多学生在陈老师的“评价建议”一栏里醒目地写着:我们的课堂不需要“老黄牛”。学生们说陈老师经常拖堂,还占用自习课的时间辅导,搞得同学们连作业都完不成。此外,学生们对她占用自习课稍有反感和不满,她就向班主任打小报告,试图通过班主任的“威慑力”来让学生接受老师的“好心好意”。当这些情况反馈给陈老师后,陈老师竟气得说不出话来。她在学生身上付出了许多。只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考出比别人更高的成绩。陈老师伤心地哭了……
文章不长,案例叙述完后,作者说,面对这些桀骜不驯、对社会人情懵懂无知的“90后”,有时我们还真猜不透、读不懂他们的内心世界。但是,他们提出的“我们的课堂不需要‘老黄牛”’的观点,却不能不让我们去好好地反思一下我们自己的教学。
为什么课堂不需要“老黄牛”了呢?我想,那一定是“老黄牛”式的老师的课堂上。缺少了教育学理论的“烛照”,缺失了心理学理论的“观照”,欠缺了学科性教学理论的“映照”。
如果你问我什么叫“教育学”,我可能说不出一个标准的定义。但我可以说“教育学”就是使教育成为教育,使教育区别于其它工作的内在规律性的总和。而且,“教育学”同任何一种科学理论一样,具有与时俱进的特性。一旦你的课堂缺少了教育学理论的“烛照”,你从事的教育工作就可能发生“质变”,而你还意识不到。比如上文提到的陈老师,从她的“认真负责又教而不厌、成绩突出却学生讨厌”来看,她的课堂肯定不是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课堂,而极有可能是灌输式的、纯应试式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教书”已不再是“教书”,而成了“填鸭”;“育人”也不再是“育人”,而成了“抑人”。一张一弛才是文武之道,可在没有了教育学理论“烛照”的课堂上,学生的脑神经却始终绷得紧紧的,这还有“文道”吗?更何况“拖堂”成了家常便饭,“占用自习课”也成为了“常规教学”,学生们还有松口气的时间吗?
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陈老师这头“老黄牛”能及时觉察到学生的心里动向,及时调整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策略,也许她会成为同事和学生都崇敬的对象。可惜的是,心理学知识的缺失让陈老师失去了一次次改进自己课堂的机会。她没有感觉到学生对自己拖堂、占用自习课的反感和不满,反而还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的“好心好意”学生一定能领会。结果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越来越严重,搞得自己也“很受伤”。教育教学归根到底是一种心灵之学,因为它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正在成长中的人,而不是机器等无生命的东西。为什么会有“知人知面不知心”的说法?除了人的本身的复杂性之外。就是人们缺乏心理学知识的结果了。但老师在课堂上却不能对学生“不知心”。尽管我们没有“火眼金睛”能看透他人的内心,但心理学知识能帮我们换上“火眼金睛”。有了足够的心理学知识,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就都有了意义。
可惜的是,“老黄牛”只知低头拉车,从不抬头看路的勤劳坚韧却最终导致了它致命的弱点——或走错方向。白费力气;或拉了空车,没有价值。
另外,上文中的陈老师也许是一个学科知识十分丰富的老师。但当老师的注意力只集中在分数上的时候,恐怕语、数、外、理、化等“百科知识”就会异化为一科知识——“应试科”“分数科”,从而让各学科丰富多彩的知识变得毫无生活意义与应用价值。学科性专业教学理论的欠缺,会让你所任教的学科变得不伦不类,失去应有的吸引力而招致厌学情绪。
“老黄牛”式的老师之所以出力不讨好,是缺少了两个字——思想。面对社会的飞速发展,形势的千变万化,让我们用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性理论来充实自己的思想吧。也许明天,我们都会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一盏明灯,为他们照亮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