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期间各大汽车租赁企业使用率达到饱和,全国各个门店收到大量订单,租车出行的需求非常大。无车、加价现象频繁出现,在春节期间租车行业可谓火了一把。据百度网统计表明,近来“租车”等相关关键词的日均检索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两番,租车回家过年成为这个春节的新宠。
另外,北京限车措施的推出后,由于很多消费者急于用车却没那么好的手气摇号、外地车进京办事儿不能进五环等原因都促使了北京租车市场的火爆。虽然北京限制了购车上牌,却无法限制用车需求,于是许多人都将目光转向了租车市场。
近期记者在常规走访市场过程中对消费者进行了租车采访调查。
无车族大于有车族
记者走访了几家租车门店,正在办理租车手续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觉得现在买车摇号遥遥无期,自己刚刚毕业也没有积蓄来买车养车,有事情的时候租一辆车是他的首选。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不止一次来租车了,身边还有很多同事也是租车族,这个比买车划算多了,“有重要事情时还可以租辆好点的车撑门面”。
李先生正在办理租用别克GL8的手续,他告诉记者过年父母和岳父岳母都来了,现在开的福克斯不能满足过年一家子的出行需求,就租个大一点的车,但是李先生表示价钱比平时贵了好多,这辆GL8平时租用的价钱是每天450元,现在租金要贵出一倍之多。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某租赁公司一位工作人员,他表示春节期间,该公司的车全部都租了出去,而且平常日租金200元的车基本都上涨到500元左右,春节期间还要提前一个月预定才能租到车。尤其是在北京,只要是节假日,公司的车就早早订出去了。
记者在某网站上做了一个调查,在“为什么租车”的一栏中,有65%的网友选择“没有车,工作生活需要时偶尔租车用”,而有车族也有近一成人的比例因为各种原因愿意租车。
异地租车大于本地租车
记者随即登录了一个租车企业的网站,在“在线预定”一栏中,记者发现取车栏和还车栏被自动设置成异地,已经不只有一个租车企业这样自动设置成异地,这样的需求是企业设定的依据。
在采访中,记者碰到了前来还车的张先生,他告诉记者他过年回东北老家时是坐火车回去的,但回来的车票不好买,又带了些东西,就从长春租了一辆凯美瑞回来,算下来一天的价钱是800元左右,虽然贵点,但没耽误事情,也算值了。
记者所做的调查显示,在“租车目的”这一栏中,有45%的人员选择“到异地旅游或公干租车”,而选择“本地消费”的占33%,这表明现在大部分消费者对租车的需求在居住以外的城市。
消费者租车满意度低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有过租车经验的人还是没有租车经历的消费者,对现阶段租车市场的服务满意度都很低。虽然租车市场启动的比较早,但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直至近期各个政策的刺激,使得整体行业偏暖。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有关汽车租赁的消费咨询投诉同比增长50%,矛盾主要集中在汽车维修、租赁押金等方面。
在调查问卷中“如果有过租车经历,你是否满意”的一栏中,消费者选择“很满意”的只占有一成,而“不满意”的消费者占两成以上,其他消费者选择比较勉强的“一般”。
在没有租过车的原因调查中,选择“租车麻烦,车况又没法保证,需要的话会借朋友的车用”者占比超过一半,“租车贵,不划算”又占去1/3,这些消费者都是对当前租车服务不够满意而未选择租车。
汽车租赁需设专项法
消费者“怨声载道”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有不少消费者在租车时担心企业资质不健全,出了事难以划分责任。或者怕企业故意隐瞒车况,交车时讹钱等。
“立法太有必要了,我上次和老婆孩子租车去郊区玩,由于租车公司没有按时保养车辆,导致我们到半路车就坏了,好好的假期就这么泡汤了。”张先生略显哀怨的告诉记者,张先生本打算像租车公司讨个说法,但是奈何租车公司百般推卸责任,“就是因为没有相关规定可以束缚他们!”提起这件事,张先生还是觉得愤愤不平。
“每次一到假期,租车的价格都会直线上升,特别是春节,价格比从前高了一倍还多,实在不能让人接受,如果能有相关法规出台规范一下租车市场就好了。”春节期间记者在某租车门店遇到的李小姐这样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除车况“不明不白”外,租赁车保险不全、卫生条件堪忧、维修费要高价等都成为了租车消费者比较担心的问题。
租车公司也需要立法保护
“无论是从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保护双方权益,还是维护市场稳定的角度来看,都希望尽快出台汽车租赁相关法律法规。”神州租车公司总裁陆正耀表示。
“公司成立至今5年多,我们上法庭告客人拖欠租金9次,车辆被骗租31起,其中有一辆车曾5次被不同租车人骗租,公司两次垫资数万元取回已被骗去抵押的车辆,目前尚有因骗租产生的欠款16万多元未收回。”一家来自福建的汽车租赁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对汽车租赁行业需要整顿、管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陆正耀告诉记者。租车公司与客户之间经常因难以界定事故责任而产生纠纷,骗租现象也时有发生,很让汽车租赁企业头疼。虽然在协议中有相关的条款,但是由于没有法规束缚,双方经常发生一些纠纷。
他表示,中国的租车市场正处在“萌芽”状态,亟待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和约束。
立法调研早已启动
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了解到,汽车租赁立法早在2010年4月就已经开始启动,并且列入了2011年市政府法制办的立法计划,将涉及市场准入、安全管理、权益维护、考核评价与奖惩等制度,主要规范汽车租赁企业行为,更好地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但是目前该项法规还未制定完成,汽车租赁行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过去没有一些法规可供参考,政府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还需探索。
tips
租车前景大好规范势在必行
“汽车租赁业的管理和归属一直都比较模糊,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规范势在必行,应该尽快,已经拖得太久了。”对于北京汽车租赁立法,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秘书长王丽梅表示。
王丽梅认为,租赁行业的经营模式很丰富,应分析北京目前的租赁状况,在政府管理和企业经营方面提炼出好的模式,推荐出来。
她表示,汽车租赁今后会发展得很好,不光是由于现在对汽车数量的限制,生活方式本身的变革也使汽车租赁有很好的前景。
另外,北京限车措施的推出后,由于很多消费者急于用车却没那么好的手气摇号、外地车进京办事儿不能进五环等原因都促使了北京租车市场的火爆。虽然北京限制了购车上牌,却无法限制用车需求,于是许多人都将目光转向了租车市场。
近期记者在常规走访市场过程中对消费者进行了租车采访调查。
无车族大于有车族
记者走访了几家租车门店,正在办理租车手续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他觉得现在买车摇号遥遥无期,自己刚刚毕业也没有积蓄来买车养车,有事情的时候租一辆车是他的首选。他告诉记者自己已经不止一次来租车了,身边还有很多同事也是租车族,这个比买车划算多了,“有重要事情时还可以租辆好点的车撑门面”。
李先生正在办理租用别克GL8的手续,他告诉记者过年父母和岳父岳母都来了,现在开的福克斯不能满足过年一家子的出行需求,就租个大一点的车,但是李先生表示价钱比平时贵了好多,这辆GL8平时租用的价钱是每天450元,现在租金要贵出一倍之多。
记者就此事采访了某租赁公司一位工作人员,他表示春节期间,该公司的车全部都租了出去,而且平常日租金200元的车基本都上涨到500元左右,春节期间还要提前一个月预定才能租到车。尤其是在北京,只要是节假日,公司的车就早早订出去了。
记者在某网站上做了一个调查,在“为什么租车”的一栏中,有65%的网友选择“没有车,工作生活需要时偶尔租车用”,而有车族也有近一成人的比例因为各种原因愿意租车。
异地租车大于本地租车
记者随即登录了一个租车企业的网站,在“在线预定”一栏中,记者发现取车栏和还车栏被自动设置成异地,已经不只有一个租车企业这样自动设置成异地,这样的需求是企业设定的依据。
在采访中,记者碰到了前来还车的张先生,他告诉记者他过年回东北老家时是坐火车回去的,但回来的车票不好买,又带了些东西,就从长春租了一辆凯美瑞回来,算下来一天的价钱是800元左右,虽然贵点,但没耽误事情,也算值了。
记者所做的调查显示,在“租车目的”这一栏中,有45%的人员选择“到异地旅游或公干租车”,而选择“本地消费”的占33%,这表明现在大部分消费者对租车的需求在居住以外的城市。
消费者租车满意度低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有过租车经验的人还是没有租车经历的消费者,对现阶段租车市场的服务满意度都很低。虽然租车市场启动的比较早,但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直至近期各个政策的刺激,使得整体行业偏暖。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有关汽车租赁的消费咨询投诉同比增长50%,矛盾主要集中在汽车维修、租赁押金等方面。
在调查问卷中“如果有过租车经历,你是否满意”的一栏中,消费者选择“很满意”的只占有一成,而“不满意”的消费者占两成以上,其他消费者选择比较勉强的“一般”。
在没有租过车的原因调查中,选择“租车麻烦,车况又没法保证,需要的话会借朋友的车用”者占比超过一半,“租车贵,不划算”又占去1/3,这些消费者都是对当前租车服务不够满意而未选择租车。
汽车租赁需设专项法
消费者“怨声载道”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有不少消费者在租车时担心企业资质不健全,出了事难以划分责任。或者怕企业故意隐瞒车况,交车时讹钱等。
“立法太有必要了,我上次和老婆孩子租车去郊区玩,由于租车公司没有按时保养车辆,导致我们到半路车就坏了,好好的假期就这么泡汤了。”张先生略显哀怨的告诉记者,张先生本打算像租车公司讨个说法,但是奈何租车公司百般推卸责任,“就是因为没有相关规定可以束缚他们!”提起这件事,张先生还是觉得愤愤不平。
“每次一到假期,租车的价格都会直线上升,特别是春节,价格比从前高了一倍还多,实在不能让人接受,如果能有相关法规出台规范一下租车市场就好了。”春节期间记者在某租车门店遇到的李小姐这样对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除车况“不明不白”外,租赁车保险不全、卫生条件堪忧、维修费要高价等都成为了租车消费者比较担心的问题。
租车公司也需要立法保护
“无论是从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保护双方权益,还是维护市场稳定的角度来看,都希望尽快出台汽车租赁相关法律法规。”神州租车公司总裁陆正耀表示。
“公司成立至今5年多,我们上法庭告客人拖欠租金9次,车辆被骗租31起,其中有一辆车曾5次被不同租车人骗租,公司两次垫资数万元取回已被骗去抵押的车辆,目前尚有因骗租产生的欠款16万多元未收回。”一家来自福建的汽车租赁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对汽车租赁行业需要整顿、管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陆正耀告诉记者。租车公司与客户之间经常因难以界定事故责任而产生纠纷,骗租现象也时有发生,很让汽车租赁企业头疼。虽然在协议中有相关的条款,但是由于没有法规束缚,双方经常发生一些纠纷。
他表示,中国的租车市场正处在“萌芽”状态,亟待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以规范和约束。
立法调研早已启动
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了解到,汽车租赁立法早在2010年4月就已经开始启动,并且列入了2011年市政府法制办的立法计划,将涉及市场准入、安全管理、权益维护、考核评价与奖惩等制度,主要规范汽车租赁企业行为,更好地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但是目前该项法规还未制定完成,汽车租赁行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过去没有一些法规可供参考,政府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还需探索。
tips
租车前景大好规范势在必行
“汽车租赁业的管理和归属一直都比较模糊,交通管理部门进行规范势在必行,应该尽快,已经拖得太久了。”对于北京汽车租赁立法,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秘书长王丽梅表示。
王丽梅认为,租赁行业的经营模式很丰富,应分析北京目前的租赁状况,在政府管理和企业经营方面提炼出好的模式,推荐出来。
她表示,汽车租赁今后会发展得很好,不光是由于现在对汽车数量的限制,生活方式本身的变革也使汽车租赁有很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