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起伞,踏上青春的花路

来源 :故事家·花开不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an0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待看过些许风景,
  经历几转聚散,
  忽觉得:其实,
  向前奔跑,
  远比目的地重要。
  从梦里醒来,略睁开眼,恍恍惚惚,只见灯光下拿着笔的手,以及手边梅子青的茶杯。不知不觉,又是趴在桌上睡着的一夜。窗外隐隐尚有车驶过的声音,我抬起身,手底下是一张完成过半的画稿,从书堆里摸出手机,茶杯里的咖啡已毫无热气,该是睡了许久。此时已是凌晨2:49。
  我轻叹一声,编辑要求8点前交稿。我抿一口冰凉的咖啡,暖气让房间显得闷热,伸手打开桌前的窗子,窗外马路对面的小酒馆依旧亮着灯,指尖几点微凉,未去在意。却见一人撑伞从酒馆走出,抬头张望。我看见他前面的路灯下,有无数雪花在飞舞。
  是初雪。惊喜中,我起身推开桌上的杂书,未曾想,今年的初雪竟是半夜来访。有缘得见,我拿起手机,拍了几张照片,上传朋友圈。没过几分钟,便有高中挚友回复:“真是南方城,才到初雪,我们这儿早已雪原一般。”
  安静的房间,原先微笑着的我,对着这句话沉默了。或许是经历了父亲过世的打击,也或许是饮尽了独自踏上画师路的孤独,总会多愁善感,总会容易被唤起些许旧事。
  漫天风雪,数不尽的学生,大小行李,陌生的城市,湿透的衣鞋,拥挤的考场,连续近20场考试,这是我们那一届高三美术生的冬天。
  艺术生在高中,或许谈不上歧视,但必有流言蜚语,教导主任常挂嘴边一句:“艺术生,别总是让人瞧不起!”高二前,我从未有丝毫走艺术路的念头,这么多年学习语数外理化,突然去拿画笔,不是歪门邪道?然而高一结束,成绩不甚理想,薄弱的理科越来越力不从心,面对分科选择表,我陷入了沉默与纠结中。
  物化、物生、地史、史政……排在表格最后的,是几门艺术类课,如音乐舞蹈美术云云。鉴于我语文成绩是全班第一名,而数学反之的现状,文科都已不甚保险,家人却毫不犹豫地代我填了史政,早已习惯对于家人决定唯命是从的我,没有多言。除却毫无想法的艺术,综合所有,这已是唯一的选择。
  上交表格的前晚,放学后,在办公室里,因贪看已回家的历史老师的一本老照片集,我良久才帮他理好明日的讲义。走出楼时,夜色里,路灯下,皆是学校空荡的大道。教学楼的灯熄尽,在去大门必经的路上,我看到每日路过却从不曾进去过的灯火通明的艺体楼。不觉涌上些许好奇,既已晚了,便索性不在乎时间,踱步走去。
  这座三层小楼被称为学校最破的建筑,踏过几层阶梯,我确信了这点,漆壳剥落的灰墙,拐角杂物间的木门残破,楼道的三盏灯,灭了两盏。到了二楼,才意识到一些奇怪:这里,安静得出奇。
  轻轻地走到一间教室前,教室靠走廊的墙无窗,门虚掩着,透过缝隙,我瞧向里面。
  铅笔飞舞,无数背影端坐。画的似乎是人的头像:一个扎马尾的女孩。他们的笔忽横着扫过纸面,像排着线条,又停下细细涂抹,再又换出另一支笔,眼花缭乱间,纸上之人,愈加栩栩如生。周围的墙上,有几张手写的标语、无数张画,其余再无他物。
  本想的差生云集,“歪门邪道”之所,不该嘈杂纷乱吗?不该都是放学后巴不得回家之流吗?些许是因为疑惑,走过几间教室,尽头一房间门开着,微弱的光,好奇地走进去。
  后来再次回忆,只记得那房间摆放着无数的画作、书籍、雕塑,恍惚是梦一般的地方。
  第二天,在周围人沸反盈天的讨论里,表格被收走的前几秒,我划掉原来的选择,写上了“美术”。
  大概这就是偶然与命运。
  然后便是与家人的争吵,初拿画笔的茫然,而后日夜对着范画与照片,画短无数支铅笔,用小无数块橡皮。坐在画室,从晨曦到星月,或许枯燥,但是无悔。与数十位同踏这条路的同学,有泪有笑,互相陪伴,走过寒来暑往。
  现在回想起,那段岁月仍如梦般。
  从回忆里清醒,窗外的雪愈密,撑伞人依旧在那儿,抬头望天。面前的马路,一道光束由远及近,伴着辘辘声,一辆车驶过。我坐回椅子,提笔看着画稿:一幅江南小桥汉服少女图,传统中国风。
  当年学校教的,自然不会是这些。两年,画的是无数青年人老年人的正面侧面;无数锅碗罐瓶与水果蔬菜,只是变化着位置,便就是新题。艺术也像其他科,应付着考试,渴求着分数。
  “不同是最难得的,坚持下去,你会走出自己的路。”老师这句曾洞穿我灵魂的话,未敢忘半个字。我的画风特殊,不屬当年统考偏好那种,曾因此彷徨乃至怨天尤人。而今明了,艺术撑过了束缚与功利,便来去自在。
  不久前,这一届艺术生校考出了一个新闻,某个盈利性APP“垄断”了报名渠道,服务器在学子的拥挤报名下瘫痪,几个学弟学妹和我谈此事,言语里透着怒不可遏:“5点天未亮便起床,守着报名渠道开通,怕信号影响网速,就在操场候着,可最后,只有服务器崩溃,花钱买什么加急,毫无用处,努力了几年,谁知竟卡在报名上!”
  我确实不知,也未细细了解,只余一点心酸。可每当多愁善感与无可奈何时,回忆起那段漫长时光,便在鼻酸中欣慰。初识的盛夏,围坐在一起,学削铅笔的第一堂课;戴着圣诞帽,在画室里真心话大冒险的平安夜;一个雪球打中了校长,随后他加入我们一起互砸的初雪天;校考时,大雪后的暖阳里,几个人枕着画板,躺在操场上的谈笑。总是乌黑的双手,总是打翻的水桶,总会沾到衣服上的颜料,总以为永远画不完的画,总以为遥遥无期的毕业,总以为永远不会离别的每个人。
  无论难得,无论日常,当随时间逝去,便都是无比珍贵的回忆。
  曾疑惑,短暂青春,茫茫人生,终会奔向何地?父亲去世时的惶恐,毕业时的希冀,作品被称赞时的喜悦,立志成为一名画师时的少年意气。待看过些许风景,经历几转聚散,忽觉得:其实,向前奔跑,远比目的地重要。
  跌跌撞撞里,曾经陪伴同行的伙伴四散在天涯,面对新的未知前程,我们用无忧无虑的童真与不谙世事的芳华,交换了拥抱成长的勇气。这条路,无论悲喜,打理一下回忆,明了应珍惜眼前人,无须去喧嚣狂欢,便已不再孤独。待阅尽了人生难处与世间风景,我想,你会对每个出现在你生命中的人,道一声感激。
  窗外,雪花纷落依旧,撑伞人在伞下伸手,接住些雪花,随即踏步,离开了街。我加热了咖啡,在画稿中那女孩身后的古楼柳岸边,添了一位撑伞的男孩。
其他文献
感谢18岁自己的一腔孤勇,使我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大学的校门。  闷热的初夏午后,倾盆大雨说下就下。听着窗外的雨声,不禁想起那年夏天,差不多也是这样一个梅雨时节,也是这样一个午后,差点把书扔掉的我,以及好心帮我把书捡回来的同桌。  18岁的夏天,山风闷热,蝉鸣如嘶。看着朋友圈里一张张精美的毕业旅行照,我的心里五味杂陈。我不知道我心中的远方在何处,我迷茫无助,像一台坏掉的机器,丧失了斗志。整整一个月,
期刊
很多人认为艺考都是成绩不好的同学进入大学的捷径。而对于我来说,艺考是一场不低头不认输的逐梦之路。正因艺考,我才有了归宿,也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催促我前行……  “读大学的时候,每天都会学自己想学的东西,不用再面对枯燥的数字符号……”高中的我总是这样幻想。在高二时,我努力找寻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在发现美术与设计之后,我为了这个美术梦,赌上了自己全部的未来。  我举手挥别高中母校,我将与她离别半年,独
期刊
记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做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历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文理分科的那段时间对我而言就是这样。  我不偏科,成绩比较均衡,若是非要比出个优劣来,理科成绩似乎更突出一些。再加上身边大部分人都
期刊
有时觉得那段自暴自棄的时光是浪费,有时又觉得那是一段上天美好的恩赐,让你从困顿里走出,向着太阳奔跑,去拥抱另一个美好的自己。  长沙10点的夜,无边黑幕笼罩的校园,树影婆娑,湖中泛着点点灯光涟漪,一切都是静谧而安宁的。然而,此刻我的心并不平静。这是我第一次走进中南大学,它离梦想起航的日子已经是几年后了。我从未设想过真正踏足这里的情景,让我在走出大门时依然留恋。我想,让我不忍离开的,不是那放在任何一
期刊
柏邦妮曾写道:“她的名字,像一个接头暗号,如果你也喜欢袁泉,就意味着你是另外一种人。她像是一个热闹浮华的时代画卷下方,沉甸甸的一块镇纸,压在一角,那样有分量。”不论是《音乐家》的开幕式上穿着黑色连衣裙,还是《中国机长》开幕式上的一身空姐装,她只是单纯地站在人群中,你便可以一眼捕捉到她的优雅与自然、她的独特与动人。  勇敢选择,厚积薄发  在《朗读者》的节目上,袁泉讲述了自己离家去北京学习的往事。她
期刊
那个你一定是你现在所渴望的,高考也一定会是一段美好的记忆,因为你没有在青春年少还不成熟的时候放弃自己。  高考越来越近,越是到快要亲手触摸梦想的时候,内心就越是忐忑不安。  在高中三年里,我们会进行上百场考试,做无数张试卷,一遍又一遍地记忆知识点,披星戴月地度过枯燥的一天又一天。但在我们面前,高考依然是个未知数。  《5年高考3年模拟》做了好几遍,错题整理了好几本,高考目标分数改了好几次。对于高考
期刊
曾经有一个18岁的女孩,她很爱幻想未来的大学生活。她坐在教室里,头望向窗外,看看蓝天,又回头,环顾了四周看到大家都在奋笔疾书的身影,默默地低下了头努力学习。那是以前的我,心中只有一个梦而为此奋斗的我。  人对未知的事情总是抱有极大的幻想,比如那时有着压力与幻想并存的我们,如果没有坚持下去的信念和努力的方向,很难持续坚持吧。而我的信念,来自于我脑海中对大学的憧憬。我想,我的大学风景应该是美的,氛围应
期刊
忘了曾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首小诗:山河远阔/人间烟火/无一是你/无一不是你。当时我便觉得,这首诗写得像极了自己的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一个所谓的冷门专业。听我这样说,是不是突然觉得这个冷门专业也挺有意境呢?所以,关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故事,且听我慢慢道来。  此“城规”非彼“城规”  我相信可能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城乡规划算是冷门专业吗?”城乡规划的确不算是冷门专业,但是大多数人所知道
期刊
学乃立身之本  回想起高考的那几年,每天披星戴月,试卷做了一人高,心中的目标亦是比谁都明确——我要读大学,是特别有名的那种。  谁的儿时不曾有过或是被赋予过一个“清北梦”,似乎不圆此梦,最后不管去到哪个大学,都会有将就的意味,心中都会有“既来之,则安之”的情绪。如果大学期间,你最终能从这样的情绪,转变为骄傲和值得的心情,那么恭喜你,你一定是找到了大学生活的意义所在。  初入燕山大学,我对这里并没有
期刊
我在印有北京理工大学文样的信纸上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下午两三点钟北京的太阳正盛,带着一丝属于夏日的微风,从窗帘的缝隙中洒射下来,暖暖的,让人昏昏欲睡。我想,你们现在在哪里呢?你们会在教室里与文综理综试题奋战不止,整整齐齐地坐在教室里聆听老师的试卷分析,还是捧着错题本在办公室里请教老师呢?  学在“北理工”  北京理工大学位于首都北京。校本部地处中关村校区,坐拥各大高校资源,北边是中国人民大学,小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