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视知觉与流动儿童社会疏离感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来源 :心理发展与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aohua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问卷法对1101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研究,考察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社会疏离感的影响,同时考察认同整合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到社会支持的调节。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性别、学校性质、转学次数之后,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社会疏离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2)认同整合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感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认同整合的中介作用受到社会支持的正向调节,相对于社会支持水平低的流动儿童,中介作用对社会支持水平高的流动儿童更显著。因此,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社会疏离感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这些结果对于综合解释城市适应过程中环境与个体因素对流动儿童社会疏离感的作用路径与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1.“心理断乳期”概念界定  “心理断乳期”( psychological weaning) 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L.S. HollingWorth于1928年在他的《青年心理学》( The psychology of the adolescent)一书中首次提出的。HollingWorth将青少年在发育成长中要求摆脱父母的监护而形成独立人格的过程称之为“心理断乳”。这是一个与婴儿期因断奶而改
“家庭不仅是个人生活的起点,也是人格形成的源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元。和谐幸福的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特殊家庭和特殊家庭的孩子,已经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