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来源:我听了一节市级比赛课“小数乘整数”,到课结束时,学生始终抱着“拆开算”的方法不放。如1.8×4,想:4×0.8=3.2,4×1=4,3.2 4=7.2。教师设法往竖式上引导,可学生就是不领情,没有这种心理需求,没有真正构建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的内在联系。为此,我非常好奇,马上回到学校,按照这位教师的设计也上了这一课。奇怪的是,不同学校的学生却出现了同样的情况。难道这真是同一设计上的必然产物?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小数乘整数”。
教学过程:
教师提供生活中的购物单(如下)让学生完成。
学生在交流香蕉的总价时,可谓各显神通。1.生活经验的激活。1.8×4,想1×4=4(元),8×4=32(角)=3.2元,4 3.2=7.2(元)。2.转化单位名称,变成整数相乘的已有经验。1.8×4,先看作18×4=72(角)=7.2(元)。3.化零为整,渗透估算。1.8×4,想2×4=8(元),2×4=8(角),8元-8角=7元2角。4.旧办法解决新问题。1.8 1.8 1.8 1.8=7.2(元)。5.利用积的变化规律。1.8×4,把1.8扩大10倍变成18,再乘4等于72,这时积就扩大了10倍,所以原来的积是7.2。
评价后,教师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1.8×4,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末尾对齐;一种是相同数位对齐,受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的影响。在竖式探究的过程中颇有收不拢的感觉,学生还是停留在刚才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用自己的形象思维来解释相同数位对齐相乘,却无法理解末尾对齐的算理。究其原因,学生感到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觉得1.8×4没有必要用竖式计算,或者说用竖式计算也体现不出它的优势。事实上,人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位小数与一位整数相乘时,也习惯于拆开来算。学生不善于接纳别人的观点,不理解教师的一番苦心,那是因为他们还沉浸在欣赏自己的成功之中,没有感觉到用竖式计算是个体内在的需要。当教师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不同步或发生偏差时,教师的强加与苦口婆心往往会适得其反,课堂也就陷入了僵局。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的学,才能“浅出”教师的教。
如何才能把竖式计算变为教师无指令的操作和学生的主动探究,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呢?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答案是肯定的。带着一份好奇,带着一种冲动,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调整后的课堂教学片断:
情境导入,挑战自我。
2.同桌或四人一组交流想法,并观察、猜想其他同学的做法。
3.你想对板演的同学说些什么?也可以提出问题。
有的学生首先从估算角度评判结果的错误;有的学生提出“竖式与横式结果不统一,怎样解释”;有的学生提出“百分位上的数为什么可以与个位上的数对齐”……这时,我眼睛一亮,随即统计对这个问题有困惑的学生人数,结果全都举起了手,只是举手的速度有快有慢,而且眉头渐渐地都皱起来了。还有一位学生对板演的所有同学提问:“你们是不是想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这时,我反问学生:“你们是否也有这种感觉?”(学生回答是)
4.让学生提炼自己提出的问题。
“你们现在最想弄清楚什么问题?”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思维异常活跃。他们提出三个最想弄清楚的问题:(1)小数乘法到底能否转化为整数乘法?(2)这样的转化方法能否适用于所有的小数乘法?(3)小数乘法应该如何转化?
5.带着问题,自学课本,寻找答案。
思考交流:书上安排的复习(表格:积的变化规律)。
师:你得到什么启发?看了书以后,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很多学生通过自学课本,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当学生把例题1的算理说了以后,有一个学生马上质疑:“如果是两位小数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正好加深算理的理解。这时,又有学生急不可待地说:“我知道为什么要复习这张表格了,其实在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过了,即一个因数不变……”我反问:“四年级研究这个规律有什么用啊?”“可以使计算简便,比如……”我继续追问:“黑板上有这样的例子吗?”学生的视点都聚焦到黑板上的竖式2100×25。此时,学生恍然大悟——原来积的变化规律既适用于整数乘法(整十、整百等),也适用于小数乘法。“最初你是怎样想的?现在该怎样修改、调整自己的最初想法?你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反思】
我想从以上两个学习活动设计的对比中,谈谈我研究这节课后新的认识和新的问题。
1.使学生明白竖式计算是一种需要,避免了课堂出现僵局的现象。
因为学生在计算1.8×4时,几乎没有困难,根本不需要竖式计算。再说,这时学生“拆开算”的生活经验也比较丰富了。而在计算0.35×27时,困难增多了,问题也来了,创造力被激发了,当然,课堂生成的资源也随之丰富了。
2.在丰富的课堂资源中,实现平等对话,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黑板上展示学生的各种计算方法,激起了学生讨论交流的兴趣,营造了高质量的思维环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从学生的提问中,我也进一步反思了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学生最困惑的、击中要害的问题,不正是我们苦思冥想的教学难点吗?如果我们不看学生的原创思维,不静下心来听学生的问题,那么,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岂不是空中楼阁?如果不是学生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把课堂还给学生又从何谈起?提炼、解决学生自己的问题,真可谓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产生积极的情感共鸣,形成知识网络。
学生带着自己想要弄明白的问题看书,目的非常明确,学习主动性强,同时还学会了与文本对话。另外,充分唤醒已有的相关经验来理解、解释新的现象,扩展了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体验。
4.进一步思考:如何处理算理与竖式书写的完美统一?教师应放慢教学速度,给学生自我调整的空间,让学生上台边说边算,把静态的竖式动态化,使學生在鉴赏中体验竖式的简洁美。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小数乘整数”。
教学过程:
教师提供生活中的购物单(如下)让学生完成。
学生在交流香蕉的总价时,可谓各显神通。1.生活经验的激活。1.8×4,想1×4=4(元),8×4=32(角)=3.2元,4 3.2=7.2(元)。2.转化单位名称,变成整数相乘的已有经验。1.8×4,先看作18×4=72(角)=7.2(元)。3.化零为整,渗透估算。1.8×4,想2×4=8(元),2×4=8(角),8元-8角=7元2角。4.旧办法解决新问题。1.8 1.8 1.8 1.8=7.2(元)。5.利用积的变化规律。1.8×4,把1.8扩大10倍变成18,再乘4等于72,这时积就扩大了10倍,所以原来的积是7.2。
评价后,教师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1.8×4,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末尾对齐;一种是相同数位对齐,受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的影响。在竖式探究的过程中颇有收不拢的感觉,学生还是停留在刚才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用自己的形象思维来解释相同数位对齐相乘,却无法理解末尾对齐的算理。究其原因,学生感到自己的方法是最好的,觉得1.8×4没有必要用竖式计算,或者说用竖式计算也体现不出它的优势。事实上,人们在生活中遇到一位小数与一位整数相乘时,也习惯于拆开来算。学生不善于接纳别人的观点,不理解教师的一番苦心,那是因为他们还沉浸在欣赏自己的成功之中,没有感觉到用竖式计算是个体内在的需要。当教师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不同步或发生偏差时,教师的强加与苦口婆心往往会适得其反,课堂也就陷入了僵局。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的学,才能“浅出”教师的教。
如何才能把竖式计算变为教师无指令的操作和学生的主动探究,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呢?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课堂学习活动的设计?答案是肯定的。带着一份好奇,带着一种冲动,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调整后的课堂教学片断:
情境导入,挑战自我。
2.同桌或四人一组交流想法,并观察、猜想其他同学的做法。
3.你想对板演的同学说些什么?也可以提出问题。
有的学生首先从估算角度评判结果的错误;有的学生提出“竖式与横式结果不统一,怎样解释”;有的学生提出“百分位上的数为什么可以与个位上的数对齐”……这时,我眼睛一亮,随即统计对这个问题有困惑的学生人数,结果全都举起了手,只是举手的速度有快有慢,而且眉头渐渐地都皱起来了。还有一位学生对板演的所有同学提问:“你们是不是想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这时,我反问学生:“你们是否也有这种感觉?”(学生回答是)
4.让学生提炼自己提出的问题。
“你们现在最想弄清楚什么问题?”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非常集中,思维异常活跃。他们提出三个最想弄清楚的问题:(1)小数乘法到底能否转化为整数乘法?(2)这样的转化方法能否适用于所有的小数乘法?(3)小数乘法应该如何转化?
5.带着问题,自学课本,寻找答案。
思考交流:书上安排的复习(表格:积的变化规律)。
师:你得到什么启发?看了书以后,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很多学生通过自学课本,脸上露出了成功的喜悦。当学生把例题1的算理说了以后,有一个学生马上质疑:“如果是两位小数该怎么办?”这个问题正好加深算理的理解。这时,又有学生急不可待地说:“我知道为什么要复习这张表格了,其实在四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过了,即一个因数不变……”我反问:“四年级研究这个规律有什么用啊?”“可以使计算简便,比如……”我继续追问:“黑板上有这样的例子吗?”学生的视点都聚焦到黑板上的竖式2100×25。此时,学生恍然大悟——原来积的变化规律既适用于整数乘法(整十、整百等),也适用于小数乘法。“最初你是怎样想的?现在该怎样修改、调整自己的最初想法?你还有什么问题要提吗?”
【反思】
我想从以上两个学习活动设计的对比中,谈谈我研究这节课后新的认识和新的问题。
1.使学生明白竖式计算是一种需要,避免了课堂出现僵局的现象。
因为学生在计算1.8×4时,几乎没有困难,根本不需要竖式计算。再说,这时学生“拆开算”的生活经验也比较丰富了。而在计算0.35×27时,困难增多了,问题也来了,创造力被激发了,当然,课堂生成的资源也随之丰富了。
2.在丰富的课堂资源中,实现平等对话,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黑板上展示学生的各种计算方法,激起了学生讨论交流的兴趣,营造了高质量的思维环境,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从学生的提问中,我也进一步反思了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学生最困惑的、击中要害的问题,不正是我们苦思冥想的教学难点吗?如果我们不看学生的原创思维,不静下心来听学生的问题,那么,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岂不是空中楼阁?如果不是学生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把课堂还给学生又从何谈起?提炼、解决学生自己的问题,真可谓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充分发挥课本的作用,产生积极的情感共鸣,形成知识网络。
学生带着自己想要弄明白的问题看书,目的非常明确,学习主动性强,同时还学会了与文本对话。另外,充分唤醒已有的相关经验来理解、解释新的现象,扩展了学生的认知结构,使学生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体验。
4.进一步思考:如何处理算理与竖式书写的完美统一?教师应放慢教学速度,给学生自我调整的空间,让学生上台边说边算,把静态的竖式动态化,使學生在鉴赏中体验竖式的简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