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政治教学,多采用教师讲解学生听课记笔记的程式化的方法,缺乏新意。学生不感兴趣,也难以适应现代教育全新的要求。基于教育新理念,文章在分析政治课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问题型教学法改革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教师;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10-0113-02
“问题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所设问题的引导下,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选取或归纳出典型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研究并解决,从而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以教师的设问为引导。学生的提问为切入点,以创新思维的解答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与传统教学相比有优点:首先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其次是实现从“以知识为中心到以能力为中心”的转变,最后是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兴趣,增强教学感染力和吸引力,强化学生的思想素质。
“问题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为课堂所做的准备工作将远远超过他们期望学生做的准备。教师首先要认识到问题的选择有其优势和局限,不是每章每节都适应。而是与教学目的相适宜,要根据教学具体情况,要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角度出发,更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阶级问题的能力。
一、重视问题教学设计
教师设立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指导、引导、启示、激发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和思考及主动实践的教学过程,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体现。首先,问题的设计应符合探索性、时代性的特点。那种照本宣科、大家能齐声回答的问题不是好问题,问题难易程度最好让学生不思考,答不出,跳一跳,能想到。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更容易引发学生思考的乐趣。其次,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层次性。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差异,难度不高的问题有利于保护学习有用难的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挑战欲望,从所学问题中得出一些推论和一般性的规律,从而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实现面向全体的教学目的。最后,问题信息的识别与分析。教师对问题信息掌握得越好,教学就越主动;教师对问题的了解不仅应该比学生更多,而且对问题设计情境的了解应超出问题本身的内容。还应多了解问题的有关事实和对有关信息作透彻的分析,这样可以使教师在课堂上有很大的灵活性,对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说明,把有关理论适当地应用于实践。
二、注重课堂实施教学计划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而宝贵的,教师不仅对重要的论题给予优先安排,而且要考虑到意外情况的发生。教师的教学计划应先考虑教学目标,其次是问题内容,最后是实施方法,然后再回到问题解决,就这样不断地反复。政治课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方法是可不断创新的。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应在上课前几天将问题有关材料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认真做好预习,带着难以理解的问题进课堂听教师的讲解,做到教学有的放矢;教师在教学中可选择有突出代表性的问题,可采取“以小型专题问题入手,激发兴趣”,“用中型争议问题讨论,活跃气氛”,“以综合描述问题分析,拓展思维”,“联系实际自编问题,解决问题”的“四步推进”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现代化教学网络观看并分析讨论,进一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促进教师角色转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问题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其任务是要领导问题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角色必须是积极参与者的角色。课前必须仔细阅读教师指定的案例材料,课堂上必须积极发言,并与他人展开辩论。因此,教师是组织政治教学的关键因素,学生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尤其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问题意识。这是学生研究、创新的原动力。通过学生提出问题,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把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教学过程。转变为以问题为中心的搜寻、发现、确立、探索、解决的过程,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和执行者变成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创新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而怎样提出问题。提出怎样的问题离不开老师的点拨、组织。因此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
(二)引导学生科学的质疑
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不少问题,教者要鼓励学生在讨论之前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众提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认真筛选、归纳、分类并总结学生提问。在分析讨论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有必要,教师可以在讨论结束时作概括性总结,使学生通过问题讨论掌握相应的政治学知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三)帮助学生释疑,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综合后,发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一起“会诊”,从课本中寻找 “药方”,让学生自由发表解决问题的不同见解,必要的时候教师通过点拨(下转第115页)(上接第113页)释疑。当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时,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应善于在到达认识彼岸的路上筑上阶梯,指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启动学生思维。对于理论性较强,学生通过思考,老师点拨尚无法真正解决的疑问,可由教师讲解释疑。对于现实性较强,光依靠课堂教学还不足以使学生真正理解的知识,可通过社会调查释疑。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问题教学法”的实施,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研究者、探索者,大部分学生对政治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中勇于提问的同学也增多了,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杨明英.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意识培养[J].石油杂志,2006,(3).
[2]开展“辩论式”教学推进政治教学新课改[J].石油杂志,2006,(1).
作者简介:邵阳,男,浙江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讲师,公共教学部副主任。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教师;政治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69(2007)10-0113-02
“问题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所设问题的引导下,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向教师提出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选取或归纳出典型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研究并解决,从而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以教师的设问为引导。学生的提问为切入点,以创新思维的解答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与传统教学相比有优点:首先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其次是实现从“以知识为中心到以能力为中心”的转变,最后是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兴趣,增强教学感染力和吸引力,强化学生的思想素质。
“问题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教师为课堂所做的准备工作将远远超过他们期望学生做的准备。教师首先要认识到问题的选择有其优势和局限,不是每章每节都适应。而是与教学目的相适宜,要根据教学具体情况,要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角度出发,更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阶级问题的能力。
一、重视问题教学设计
教师设立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指导、引导、启示、激发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和思考及主动实践的教学过程,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体现。首先,问题的设计应符合探索性、时代性的特点。那种照本宣科、大家能齐声回答的问题不是好问题,问题难易程度最好让学生不思考,答不出,跳一跳,能想到。有一定思维含量的问题,更容易引发学生思考的乐趣。其次,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层次性。学生的知识水平有差异,难度不高的问题有利于保护学习有用难的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挑战欲望,从所学问题中得出一些推论和一般性的规律,从而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实现面向全体的教学目的。最后,问题信息的识别与分析。教师对问题信息掌握得越好,教学就越主动;教师对问题的了解不仅应该比学生更多,而且对问题设计情境的了解应超出问题本身的内容。还应多了解问题的有关事实和对有关信息作透彻的分析,这样可以使教师在课堂上有很大的灵活性,对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与说明,把有关理论适当地应用于实践。
二、注重课堂实施教学计划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而宝贵的,教师不仅对重要的论题给予优先安排,而且要考虑到意外情况的发生。教师的教学计划应先考虑教学目标,其次是问题内容,最后是实施方法,然后再回到问题解决,就这样不断地反复。政治课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方法是可不断创新的。可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应在上课前几天将问题有关材料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认真做好预习,带着难以理解的问题进课堂听教师的讲解,做到教学有的放矢;教师在教学中可选择有突出代表性的问题,可采取“以小型专题问题入手,激发兴趣”,“用中型争议问题讨论,活跃气氛”,“以综合描述问题分析,拓展思维”,“联系实际自编问题,解决问题”的“四步推进”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现代化教学网络观看并分析讨论,进一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促进教师角色转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问题教学法中,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其任务是要领导问题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角色必须是积极参与者的角色。课前必须仔细阅读教师指定的案例材料,课堂上必须积极发言,并与他人展开辩论。因此,教师是组织政治教学的关键因素,学生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尤其是培养学生的自主问题意识。这是学生研究、创新的原动力。通过学生提出问题,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把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教学过程。转变为以问题为中心的搜寻、发现、确立、探索、解决的过程,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和执行者变成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生创新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而怎样提出问题。提出怎样的问题离不开老师的点拨、组织。因此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
(二)引导学生科学的质疑
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不少问题,教者要鼓励学生在讨论之前把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众提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认真筛选、归纳、分类并总结学生提问。在分析讨论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有必要,教师可以在讨论结束时作概括性总结,使学生通过问题讨论掌握相应的政治学知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三)帮助学生释疑,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综合后,发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一起“会诊”,从课本中寻找 “药方”,让学生自由发表解决问题的不同见解,必要的时候教师通过点拨(下转第115页)(上接第113页)释疑。当遇到难度较大的问题时,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应善于在到达认识彼岸的路上筑上阶梯,指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启动学生思维。对于理论性较强,学生通过思考,老师点拨尚无法真正解决的疑问,可由教师讲解释疑。对于现实性较强,光依靠课堂教学还不足以使学生真正理解的知识,可通过社会调查释疑。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问题教学法”的实施,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研究者、探索者,大部分学生对政治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中勇于提问的同学也增多了,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杨明英.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意识培养[J].石油杂志,2006,(3).
[2]开展“辩论式”教学推进政治教学新课改[J].石油杂志,2006,(1).
作者简介:邵阳,男,浙江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讲师,公共教学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