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绝大部分新授课含有演示实验内容,有些是以实验学习来了解物质的性质、制法、用途,有些是靠实验推断出重要的结论。因此,我们把实验作为了化学学习的载体和向导,通过实验明确学习目标,通过实验建构知识,通过实验形成能力,并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和自主学习习惯。
课堂教学结构程序为:设疑激趣→实验→探究→讨论总结→触类旁通。下面,我就略谈实验探究教学方法应用以及体会。
一、设疑激趣
一堂优质课,常常一开始就能扣住学生的心弦,而实验是激起化学兴趣的重要外部因素。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如果能巧妙地安排一些简单易做、色彩鲜明、变化莫测甚至让人匪夷所思的小实验,能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探知究竟的欲望,有利于矫正被动型接受式的学习情绪,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钠的化合物”教学中,课堂开始,我问学生:“我们日常灭火一般用什么?”
“会用水。”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但我却神秘地说我能用水点火。教室里一下热闹起来。紧接着我一本正经地进行了演示实验:在包有过氧化钠粉末(事先不告诉学生)的棉花团上滴加几滴水,当学生观察到棉花燃烧起来的现象后,明知水使棉花燃烧是不可能的,可又无法解释眼前的事实时,强烈的探求欲望喷发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使其在教学活动的一开始就处于积极主动状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达到了设疑激趣的目的和效果。
若结合生活实际或以小故事引课,这样的例子就更多了,比如大家都熟悉的酸雨问题(硫酸)、“鬼火传说”(白磷)、 “玻尔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等等。
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这种引课方式直观、生动,不仅很好地调节了课堂教学气氛,更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联系生活,进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方面符合当前高考试题的命题热点。另一方面,经过长期训练,学生慢慢就会养成善于从身边、从生活中学习的好习惯,这种习惯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是指把课堂内容贯穿到实验中,并通过对实验的操作和观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教学过程。实验—探究一定要围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设计,目标明确、层次分明,这样才能探有所得、究有结论。学生的探究热情被激发以后,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发展思维,首先让学生结合书本知识,紧密围绕要解决的有关问题,运用猜想、估计、推理等方式设計实验,亲身进入探索情境之中。其次要根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提供相关的实验条件。再次,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做适当的点拨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如在钠的化合物这一节的学习中,我先让学生把书上的实验内容有重点地阅读一遍,主要关注实验目的、步骤及所用药品和仪器,要求说出所用药品和仪器的目的,结合课本内容进行讨论,如带火星的木条是用来做什么等。对于本节的四个演示实验,我把“Na2O2与水反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稀盐酸的反应”改为学生实验,增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学生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既增加了其参与教学的机会,也体现了教学中“实验—探究”的意义。同时也突破教学难点(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碳酸钠盐的热稳定性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常说学生不会学习,那是因为在学习上我们包办代替太多,不用扇动翅膀的鸟儿永远学不会飞翔。把教学中部分环节大胆交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他们不但能够学会学习,更能体会出学习的快乐。
三、讨论总结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实验操作失误、现象理解的偏差以及由实验衍生出的知识问题。教师则要注意观察,注意提炼,适时点拨、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寻求问题准确的答案。比如甲烷的实验室制法,有时会得不到甲烷或实验现象很不明显,可以让学生讨论可能的原因,老师再加以点拨。由于学生长期沉浸在自学自悟的认知探究活动中,学生学习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问题倾向就会越来越大,求知欲望就会越来越强烈。教师则要引导学生大胆发问,大胆想象,互相争议,通过辩论、评论,有利于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出多向思维和换角度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形成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出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勇于表达和勇于表现的能力。在问题讨论中养成合作探究、团结互助的良好习惯。
四、触类旁通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问题讨论,获得比较圆满的答案,从而产生了成功的喜悦,知识领悟能力、学习自觉性必然增强。教师则要再次举例,启导学生进行知识类比,让学生通过联想,触类旁通,形成新的发现,得出新的规律,在面临新的问题情境时,能迅速找出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的共同要素,从而确定所需解决的新问题可归属于已有的何类知识的延伸或扩展,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合理迁移。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相互矫正,有利于自发地形成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创新能力。使反馈矫正成为学生从实践到反思、从感性到理性、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
高中学生正外于良好思维结构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富于想象、勇于创新,实验—探究教学正是以“问题”、“现象”、“方法”为基本要素,以假设、实证、类比为基本研究方法,给学生造就了较大程度的自由思考、自行设计、自主实验的时空条件,为学生新异思想的萌发提供了良好的情境。
课堂教学结构程序为:设疑激趣→实验→探究→讨论总结→触类旁通。下面,我就略谈实验探究教学方法应用以及体会。
一、设疑激趣
一堂优质课,常常一开始就能扣住学生的心弦,而实验是激起化学兴趣的重要外部因素。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如果能巧妙地安排一些简单易做、色彩鲜明、变化莫测甚至让人匪夷所思的小实验,能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探知究竟的欲望,有利于矫正被动型接受式的学习情绪,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钠的化合物”教学中,课堂开始,我问学生:“我们日常灭火一般用什么?”
“会用水。”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但我却神秘地说我能用水点火。教室里一下热闹起来。紧接着我一本正经地进行了演示实验:在包有过氧化钠粉末(事先不告诉学生)的棉花团上滴加几滴水,当学生观察到棉花燃烧起来的现象后,明知水使棉花燃烧是不可能的,可又无法解释眼前的事实时,强烈的探求欲望喷发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使其在教学活动的一开始就处于积极主动状态,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开端。达到了设疑激趣的目的和效果。
若结合生活实际或以小故事引课,这样的例子就更多了,比如大家都熟悉的酸雨问题(硫酸)、“鬼火传说”(白磷)、 “玻尔巧藏诺贝尔金质奖章”等等。
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这种引课方式直观、生动,不仅很好地调节了课堂教学气氛,更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联系生活,进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一方面符合当前高考试题的命题热点。另一方面,经过长期训练,学生慢慢就会养成善于从身边、从生活中学习的好习惯,这种习惯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是指把课堂内容贯穿到实验中,并通过对实验的操作和观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教学过程。实验—探究一定要围绕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设计,目标明确、层次分明,这样才能探有所得、究有结论。学生的探究热情被激发以后,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发展思维,首先让学生结合书本知识,紧密围绕要解决的有关问题,运用猜想、估计、推理等方式设計实验,亲身进入探索情境之中。其次要根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提供相关的实验条件。再次,根据学生的探究情况,做适当的点拨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如在钠的化合物这一节的学习中,我先让学生把书上的实验内容有重点地阅读一遍,主要关注实验目的、步骤及所用药品和仪器,要求说出所用药品和仪器的目的,结合课本内容进行讨论,如带火星的木条是用来做什么等。对于本节的四个演示实验,我把“Na2O2与水反应”、“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稀盐酸的反应”改为学生实验,增加“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学生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既增加了其参与教学的机会,也体现了教学中“实验—探究”的意义。同时也突破教学难点(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碳酸钠盐的热稳定性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常说学生不会学习,那是因为在学习上我们包办代替太多,不用扇动翅膀的鸟儿永远学不会飞翔。把教学中部分环节大胆交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他们不但能够学会学习,更能体会出学习的快乐。
三、讨论总结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实验操作失误、现象理解的偏差以及由实验衍生出的知识问题。教师则要注意观察,注意提炼,适时点拨、引导,组织学生讨论寻求问题准确的答案。比如甲烷的实验室制法,有时会得不到甲烷或实验现象很不明显,可以让学生讨论可能的原因,老师再加以点拨。由于学生长期沉浸在自学自悟的认知探究活动中,学生学习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问题倾向就会越来越大,求知欲望就会越来越强烈。教师则要引导学生大胆发问,大胆想象,互相争议,通过辩论、评论,有利于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激发出多向思维和换角度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形成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出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勇于表达和勇于表现的能力。在问题讨论中养成合作探究、团结互助的良好习惯。
四、触类旁通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问题讨论,获得比较圆满的答案,从而产生了成功的喜悦,知识领悟能力、学习自觉性必然增强。教师则要再次举例,启导学生进行知识类比,让学生通过联想,触类旁通,形成新的发现,得出新的规律,在面临新的问题情境时,能迅速找出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的共同要素,从而确定所需解决的新问题可归属于已有的何类知识的延伸或扩展,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合理迁移。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相互矫正,有利于自发地形成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创新能力。使反馈矫正成为学生从实践到反思、从感性到理性、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
高中学生正外于良好思维结构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富于想象、勇于创新,实验—探究教学正是以“问题”、“现象”、“方法”为基本要素,以假设、实证、类比为基本研究方法,给学生造就了较大程度的自由思考、自行设计、自主实验的时空条件,为学生新异思想的萌发提供了良好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