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雕塑家高瑛石的近作《直指系列》中,明晰地体现了将现代艺术观念和中国传统艺术意境融合的创作追求。可以看出,高瑛石在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中更注重对其内涵的体悟。高瑛石以自己的数十年的雕塑实践,探索创作出《赢指》这一系列雕塑作品,不仅带有强烈的中国传统艺术风格,其创作内涵和创作过程本身也带有中国传统文人式的内省与观照。美国美术史学者Jonathan博士在评述明清文人画时谈到“绘画实践在自我表达方面,被视为具有自我观照的意义,等同自我形塑与构建的修行(praxis)。”从这个角度讲,高瑛石的《直指系列》也可称为“修行·雕塑”。
寻他千百度
中国雕塑家的创作具有中国特点,似乎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就中国雕塑发展的特殊性而言,雕塑家在对传统艺术的继承方面,却面临许多困难。自上世纪初开始,中国学院背景雕塑家,主要接受的是西方现实主义雕塑体系的训练。中国传统雕塑有独特的技法和内涵,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完整的教育体系和理论框架供后人承袭。中国雕塑家即使有继承和发展传统雕塑艺术的主观愿望,具体应用在雕塑创作中,也筚路蓝缕、举步维艰。
为了在创作中吸取中国传统雕塑的精髓,高瑛石十年来实地考察了汉代霍去病墓雕塑、嘉祥汉画像石、晋祠圣母殿彩塑、蓟县独乐寺观音像以及各大石窟雕塑和陵墓雕塑。在考察期间,他临摹、拍摄和记录了这些中国传统雕塑,学习、感悟这些中国传统雕塑的精气真髓,以期将其体现在自己的创作中。高瑛石在2001到2004年间不断进行创作的探索,创作出《人物》系列、《思者》系列等作品,比较完整地总结了考察中获得的中国传统雕塑形式语言。
高瑛石于2005年开始酝酿《直指系列》。期间,他的每一构思都做了大大小小五六件变体,仍旧感觉意犹未尽。由此,他感悟到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吸纳,不能只停留在形式语言上,而是对其内在精神和意境的追寻。他开始了一些别人看来与雕塑无关的“举动”。他拜师学习吴氏太极拳,风雨不断,如今一招一式已经颇有些模样了。他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读帖、临帖,现在能将赵孟燎的心经帖子默写得颇有些神似。另外,他开始研习佛经和坐禅,一直坚持到现在。留着长胡子、穿着中式大褂、打太极拳的高瑛石,被朋友们笑称“老人家”。的确,这些看似与雕塑无关的事情,使高瑛石心境更加澄净平和,创作也出人意料地获得了飞跃。高瑛石称:“这绝对是无心插柳,我在太极拳和书法中体会到了‘气’的源源不尽和‘势’的流转。”看高瑛石的《直指系列》,也可以感受到形体之间的顺畅,绕雕塑一周,可以感觉到有一束无形的动势线贯穿雕塑整体,绵绵不绝。
可以看到,高瑛石在雕塑创作中对中国传统艺术内在精神和意境的追寻,历经百转千回,真可谓“众里寻他千百度”。
神遇非目视
高瑛石的《直指系列》创作由“摹”开始,他认为“摹”非复制,是在心中完成的。将对“象”(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和自身创作要表达的主旨)的感悟,“移”至自己的作品中。在《直指系列》之一到三中,他将历年对传统雕塑观察体悟的收获,用在了雕塑上,努力摒弃已有的造型方式,将如何极尽简化形体突出气韵放在第一位。周汝昌先生曾谈到:“‘传移’,可专指人物肖像一门专艺,但其精意实通于一切艺术。……‘传移论’则将客观对象与艺术作品看作是‘同一’的活生生的人、物、境,不是‘仿造’,而是‘移置’——将对象‘搬家’到纸上(或别处)。”当《直指系列》之一、二完成后,高瑛石审视自己的作品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却找不到原因。
有一天晚上,在练书法的过程中,他突然悟到书法艺术从某种角度而言,可理解为由点、线、面构成的抽象绘画,形式美感甚至超过了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其中贯穿全篇的是“气”,点、线、面好像珠子,“气”则是穿珠子的线。他将这种体会用到雕塑中来,最初的实验就是《直指系列》之三。作品中,高瑛石将现实当中具有三度空间的形体逐渐演变成为具表现力的线,线的流动、疏密、韵律等处理,突出表现了古琴般舒缓的韵律感。其中,可以看出作者接受西方现实主义造型方法训练的痕迹,在腰部下坠的衣纹处理中,比较接近西方现实主义雕塑形体空间的造型方法,衣纹符合现实中的体积规律。逐渐过渡到下方时,已经完全是在同一面上用阴线刻的方法了。从线的组织方法来分析,作者在这些线的运用上并非以完全符合客观造型规律为目的,而是以主观的艺术表达为主旨,进行了个性处理。这种主观处理使雕塑中的线疏密有致,以线的疏密形成不同的光影效果,既突出了雕塑主体,又营造了节奏感。从线的功能来分析,作品中的线有现实生活中形体的形态和运动规律,所以并不突兀,合情合理,但是仔细分析发现,这些线的运用又不单表现人物形态与运动,而是注重作品内在情绪的表达,且这些线的本身具有了形式美感。李泽厚先生就书法艺术谈到中国艺术中线的问题:“运笔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转折顿挫、节奏韵律、净化的线条如同音乐旋律一般,它们竟成了中国各类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的魂灵。”
做完《直指系列》之三,高瑛石意犹未尽,马上开始了《直指系列》之四的创作,没想到这件高3m的作品一做就是两年多。他好像得到了一张大纸,在之上痛快的挥洒涂抹,又好像开启了一扇关于“线的魂灵”的大门,发现了无尽妙趣。他以一个艺术家敏锐的感悟力,感受到太极拳中蕴涵的气的流动和贯穿,并将“气”的流动贯穿提炼为雕塑中无形的线。在作品中人物的形态被作者有意概括和变形,作者不着意表现人物动作或形象,而是将动作变形成为一种气势,一种整体“气”的载体。他抛弃了视觉上阻碍气势贯穿的一些不必要的细节,但是在腿部和两腿之间增加了几条能够帮助气势贯穿的线(面与面之间的界限形成的线),并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反反复复地推敲这几根线的造型,强调它们之间的贯穿。可以说,作者将人物按照整体贯穿的线的需要进行变形,幻化成了一条行云流水的线,洋溢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在线中有抑、扬、顿、挫,又连绵不绝。形体上的各种小起伏被作者有意概括和压缩了,作者着意突出了整个形体的方中带圆,细腻饱满的体量感,分析一些细节,比如头发的体积被削弱,而衣服则处理成紧贴身体,并且织物的体积起伏被压缩成几根线来示意。作者为了达到形体的完整性,大量应用了形体压缩的手段,在圆雕中应用了线和浮雕结合的手法。在雕塑中应用形体空间压缩的技法,取得的效果,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形体空间的压缩完全可以不削弱雕塑的形体空间感,而是通过注重形体的整体性,达到更为突出的形体空间感。并且在雕塑的形体空间的压缩过程中,使用圆雕中结合线刻和浮雕技法,形成了中国传统雕塑含蓄、内在的独特的形式美。
任何艺术形式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其内在精神支配,正如郭思在《画论》中谈到的:“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创作过程中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体悟,应是继承的重要方式之一。
立象以尽意
在《直指系列》之四的创作过程中,高瑛石对传统艺术精神的这些感悟,应 该说对雕塑创作是珍贵的并具有一定启示作用的。经历了七百多天的沉醉,高瑛石终于从这件作品中“拔”了出来。回顾之前十年创作,高瑛石一直百转千回探寻中国传统雕塑的形式与内涵与自身创作的交融,终有所得。他认为艺术创作最重要的还是表现内心真实感受而非单纯地卖弄形式。
在短短一年中,或许因为长期的追寻而有所得,亦或有太多的话不吐不快,《直指系列》之五、六、七和《天问》四件作品以不可阻挡之势奔泻而出。做这些作品的过程不同于以往。“想的多一点,做的少一点”成了这些创作的共同特点。他构思《直指系列》之五的阶段,画了厚厚一本草图,心心念念想做一个“转”(气韵流转贯通)起来的雕塑。每天在工作室不是画图就是发愣,要么就嘴里念念叨叨,手里比比划划。却一直不动手,有一天,他开始了,一发不可收拾,一星期做完了这件雕塑。这件雕塑少了这一系列之前的冷静与思考,多了很多随意的笔触与丰富的细节。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么多的笔触与细节根本没有影响作品整体性,反而更灵透自然。
近作《直指系列之天问》的创作更是奇特,有一天,高瑛石与朋友约好出去聚聚,之前有一段时间空闲,他随手试试新买的黑色雕塑泥,就捏了一个很大的耳朵。他惊住了,由这个耳朵一直不停的做下去,停不下来。他非常怕“那个气”丢了,找不回来,赶紧打电话道歉取消约会。就是由这个耳朵,他稀里哗啦做下去,连架子都没时间搭,找根木头撑住,接着做。据他回忆,当时他一句话都不敢多说,屏住呼吸做下来,一直做到他认为抓住了才停,此时十几个小时过去了。这件由一个耳朵开始的雕塑,用十几个小时就完成了神韵的抓取,之后又调整了一个多星期,最终完成。他自己很喜欢这件作品,之所以取名天问,据说是向屈原致敬。
这样迅速地完成一件作品,高瑛石反而凝聚更多精力于其中,仿佛要将全部的生命、情感凝于那“一画”。北宋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明确提出“逸格”:“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而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逸格尔。”可见“笔简而形具”是中国传统艺术加工秉承的最高原则即“逸格”。这种“逸格”正如倪瓒所说的形式上的“逸笔草草”,能够更好服务于“写胸中逸气”的艺术创作目的。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是超越艺术门类的界限的,在雕塑创作中,雕塑家的“笔”就是手或手中的凿子等工具,高瑛石的这几件作品以形式上的“逸笔草草”,完成了“写胸中逸气”的艺术创作目的,略具“笔简而形具,得之自然”的艺术效果。其创作轨迹用顾恺之的“迁想妙得”“以形写神”来概括也是合适的。“迁想妙得”往往与“以形写神”是密切相关的,前者可理解为艺术家对艺术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思想感情深入理解的过程,后者可以理解为艺术家将这种深入理解,通过艺术构思的提炼,将表现对象诸“形”当中,与“神”相关的“形”提炼出来构成作品的过程。
客观评价高瑛石在创作中对于传统艺术的继承,应为阶段性的成果,其深度和广度,只能说望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之项背。中国雕塑民族化的追求,任重而道远,可能需要实践者和理论研究工作者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得以完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深层内涵的理解与挖掘是艺术家值得努力的方向。只将中国传统艺术作为观念表达的符号来运用是不够的,还应顾及这种符号内涵问题。在现代艺术的创作中如何继承中国传统艺术,特别是对中国传统美学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走出中国独特的现代艺术创作之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思路。
寻他千百度
中国雕塑家的创作具有中国特点,似乎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但就中国雕塑发展的特殊性而言,雕塑家在对传统艺术的继承方面,却面临许多困难。自上世纪初开始,中国学院背景雕塑家,主要接受的是西方现实主义雕塑体系的训练。中国传统雕塑有独特的技法和内涵,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完整的教育体系和理论框架供后人承袭。中国雕塑家即使有继承和发展传统雕塑艺术的主观愿望,具体应用在雕塑创作中,也筚路蓝缕、举步维艰。
为了在创作中吸取中国传统雕塑的精髓,高瑛石十年来实地考察了汉代霍去病墓雕塑、嘉祥汉画像石、晋祠圣母殿彩塑、蓟县独乐寺观音像以及各大石窟雕塑和陵墓雕塑。在考察期间,他临摹、拍摄和记录了这些中国传统雕塑,学习、感悟这些中国传统雕塑的精气真髓,以期将其体现在自己的创作中。高瑛石在2001到2004年间不断进行创作的探索,创作出《人物》系列、《思者》系列等作品,比较完整地总结了考察中获得的中国传统雕塑形式语言。
高瑛石于2005年开始酝酿《直指系列》。期间,他的每一构思都做了大大小小五六件变体,仍旧感觉意犹未尽。由此,他感悟到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吸纳,不能只停留在形式语言上,而是对其内在精神和意境的追寻。他开始了一些别人看来与雕塑无关的“举动”。他拜师学习吴氏太极拳,风雨不断,如今一招一式已经颇有些模样了。他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读帖、临帖,现在能将赵孟燎的心经帖子默写得颇有些神似。另外,他开始研习佛经和坐禅,一直坚持到现在。留着长胡子、穿着中式大褂、打太极拳的高瑛石,被朋友们笑称“老人家”。的确,这些看似与雕塑无关的事情,使高瑛石心境更加澄净平和,创作也出人意料地获得了飞跃。高瑛石称:“这绝对是无心插柳,我在太极拳和书法中体会到了‘气’的源源不尽和‘势’的流转。”看高瑛石的《直指系列》,也可以感受到形体之间的顺畅,绕雕塑一周,可以感觉到有一束无形的动势线贯穿雕塑整体,绵绵不绝。
可以看到,高瑛石在雕塑创作中对中国传统艺术内在精神和意境的追寻,历经百转千回,真可谓“众里寻他千百度”。
神遇非目视
高瑛石的《直指系列》创作由“摹”开始,他认为“摹”非复制,是在心中完成的。将对“象”(中国传统艺术作品和自身创作要表达的主旨)的感悟,“移”至自己的作品中。在《直指系列》之一到三中,他将历年对传统雕塑观察体悟的收获,用在了雕塑上,努力摒弃已有的造型方式,将如何极尽简化形体突出气韵放在第一位。周汝昌先生曾谈到:“‘传移’,可专指人物肖像一门专艺,但其精意实通于一切艺术。……‘传移论’则将客观对象与艺术作品看作是‘同一’的活生生的人、物、境,不是‘仿造’,而是‘移置’——将对象‘搬家’到纸上(或别处)。”当《直指系列》之一、二完成后,高瑛石审视自己的作品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却找不到原因。
有一天晚上,在练书法的过程中,他突然悟到书法艺术从某种角度而言,可理解为由点、线、面构成的抽象绘画,形式美感甚至超过了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其中贯穿全篇的是“气”,点、线、面好像珠子,“气”则是穿珠子的线。他将这种体会用到雕塑中来,最初的实验就是《直指系列》之三。作品中,高瑛石将现实当中具有三度空间的形体逐渐演变成为具表现力的线,线的流动、疏密、韵律等处理,突出表现了古琴般舒缓的韵律感。其中,可以看出作者接受西方现实主义造型方法训练的痕迹,在腰部下坠的衣纹处理中,比较接近西方现实主义雕塑形体空间的造型方法,衣纹符合现实中的体积规律。逐渐过渡到下方时,已经完全是在同一面上用阴线刻的方法了。从线的组织方法来分析,作者在这些线的运用上并非以完全符合客观造型规律为目的,而是以主观的艺术表达为主旨,进行了个性处理。这种主观处理使雕塑中的线疏密有致,以线的疏密形成不同的光影效果,既突出了雕塑主体,又营造了节奏感。从线的功能来分析,作品中的线有现实生活中形体的形态和运动规律,所以并不突兀,合情合理,但是仔细分析发现,这些线的运用又不单表现人物形态与运动,而是注重作品内在情绪的表达,且这些线的本身具有了形式美感。李泽厚先生就书法艺术谈到中国艺术中线的问题:“运笔的轻重、疾涩、虚实、强弱、转折顿挫、节奏韵律、净化的线条如同音乐旋律一般,它们竟成了中国各类造型艺术和表现艺术的魂灵。”
做完《直指系列》之三,高瑛石意犹未尽,马上开始了《直指系列》之四的创作,没想到这件高3m的作品一做就是两年多。他好像得到了一张大纸,在之上痛快的挥洒涂抹,又好像开启了一扇关于“线的魂灵”的大门,发现了无尽妙趣。他以一个艺术家敏锐的感悟力,感受到太极拳中蕴涵的气的流动和贯穿,并将“气”的流动贯穿提炼为雕塑中无形的线。在作品中人物的形态被作者有意概括和变形,作者不着意表现人物动作或形象,而是将动作变形成为一种气势,一种整体“气”的载体。他抛弃了视觉上阻碍气势贯穿的一些不必要的细节,但是在腿部和两腿之间增加了几条能够帮助气势贯穿的线(面与面之间的界限形成的线),并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反反复复地推敲这几根线的造型,强调它们之间的贯穿。可以说,作者将人物按照整体贯穿的线的需要进行变形,幻化成了一条行云流水的线,洋溢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在线中有抑、扬、顿、挫,又连绵不绝。形体上的各种小起伏被作者有意概括和压缩了,作者着意突出了整个形体的方中带圆,细腻饱满的体量感,分析一些细节,比如头发的体积被削弱,而衣服则处理成紧贴身体,并且织物的体积起伏被压缩成几根线来示意。作者为了达到形体的完整性,大量应用了形体压缩的手段,在圆雕中应用了线和浮雕结合的手法。在雕塑中应用形体空间压缩的技法,取得的效果,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形体空间的压缩完全可以不削弱雕塑的形体空间感,而是通过注重形体的整体性,达到更为突出的形体空间感。并且在雕塑的形体空间的压缩过程中,使用圆雕中结合线刻和浮雕技法,形成了中国传统雕塑含蓄、内在的独特的形式美。
任何艺术形式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其内在精神支配,正如郭思在《画论》中谈到的:“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创作过程中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体悟,应是继承的重要方式之一。
立象以尽意
在《直指系列》之四的创作过程中,高瑛石对传统艺术精神的这些感悟,应 该说对雕塑创作是珍贵的并具有一定启示作用的。经历了七百多天的沉醉,高瑛石终于从这件作品中“拔”了出来。回顾之前十年创作,高瑛石一直百转千回探寻中国传统雕塑的形式与内涵与自身创作的交融,终有所得。他认为艺术创作最重要的还是表现内心真实感受而非单纯地卖弄形式。
在短短一年中,或许因为长期的追寻而有所得,亦或有太多的话不吐不快,《直指系列》之五、六、七和《天问》四件作品以不可阻挡之势奔泻而出。做这些作品的过程不同于以往。“想的多一点,做的少一点”成了这些创作的共同特点。他构思《直指系列》之五的阶段,画了厚厚一本草图,心心念念想做一个“转”(气韵流转贯通)起来的雕塑。每天在工作室不是画图就是发愣,要么就嘴里念念叨叨,手里比比划划。却一直不动手,有一天,他开始了,一发不可收拾,一星期做完了这件雕塑。这件雕塑少了这一系列之前的冷静与思考,多了很多随意的笔触与丰富的细节。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么多的笔触与细节根本没有影响作品整体性,反而更灵透自然。
近作《直指系列之天问》的创作更是奇特,有一天,高瑛石与朋友约好出去聚聚,之前有一段时间空闲,他随手试试新买的黑色雕塑泥,就捏了一个很大的耳朵。他惊住了,由这个耳朵一直不停的做下去,停不下来。他非常怕“那个气”丢了,找不回来,赶紧打电话道歉取消约会。就是由这个耳朵,他稀里哗啦做下去,连架子都没时间搭,找根木头撑住,接着做。据他回忆,当时他一句话都不敢多说,屏住呼吸做下来,一直做到他认为抓住了才停,此时十几个小时过去了。这件由一个耳朵开始的雕塑,用十几个小时就完成了神韵的抓取,之后又调整了一个多星期,最终完成。他自己很喜欢这件作品,之所以取名天问,据说是向屈原致敬。
这样迅速地完成一件作品,高瑛石反而凝聚更多精力于其中,仿佛要将全部的生命、情感凝于那“一画”。北宋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明确提出“逸格”:“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而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逸格尔。”可见“笔简而形具”是中国传统艺术加工秉承的最高原则即“逸格”。这种“逸格”正如倪瓒所说的形式上的“逸笔草草”,能够更好服务于“写胸中逸气”的艺术创作目的。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是超越艺术门类的界限的,在雕塑创作中,雕塑家的“笔”就是手或手中的凿子等工具,高瑛石的这几件作品以形式上的“逸笔草草”,完成了“写胸中逸气”的艺术创作目的,略具“笔简而形具,得之自然”的艺术效果。其创作轨迹用顾恺之的“迁想妙得”“以形写神”来概括也是合适的。“迁想妙得”往往与“以形写神”是密切相关的,前者可理解为艺术家对艺术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思想感情深入理解的过程,后者可以理解为艺术家将这种深入理解,通过艺术构思的提炼,将表现对象诸“形”当中,与“神”相关的“形”提炼出来构成作品的过程。
客观评价高瑛石在创作中对于传统艺术的继承,应为阶段性的成果,其深度和广度,只能说望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之项背。中国雕塑民族化的追求,任重而道远,可能需要实践者和理论研究工作者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得以完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深层内涵的理解与挖掘是艺术家值得努力的方向。只将中国传统艺术作为观念表达的符号来运用是不够的,还应顾及这种符号内涵问题。在现代艺术的创作中如何继承中国传统艺术,特别是对中国传统美学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走出中国独特的现代艺术创作之路,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