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描艺术在绘画中的魅力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896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线条是造型艺术中常用的基本因素之一。点在空间移动便成了线,线有粗细宽窄的变化,因而产生不同的效果。线条既可以表现形,也可以表现情;既可以表现动,也可以表现静;同时,线条还可以表现空间。无论是人类早期绘画、现代绘画还是儿童画,都离不开用线表现。线被艺术家们看成最简洁、最质朴、最单纯和最富表现力的形式之一。
  
  一、线描是中国画的造型基础
  
  线描技巧是中国绘画的基本造型语言和方法。其实,中国绘画的艺术就是线的艺术,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线,是中国绘画的精髓;线,是中国绘画的标志。中国的画家已经领悟到:线描艺术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画坛,它的魅力就在于线条特有的审美价值和高度的形式美感。
  追溯绘事发端,原始人类在岩石和陶器上的图绘,就是以线去记录生活,传达审美,以线造型的方法在我国传统绘画中被一直地沿习并不断地完善,随着线自身审美内涵的扩展,逐赋予其无尽的魅力。唐朝张彦远谓:“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在落笔运行过程中,笔锋的顿、挫、折、转,速度的徐疾,力度的轻重,从而使笔下的线体现着一定的节奏和韵致。创作时,由这些用笔的变化巧妙地表达出作画者情感的波动与心象节律。线的优劣取决于运笔的技巧,“快而不飘,重而不板,漫而不滞,松而不浮”的评判标准为线的勾勒确立了规范。在这里,线已不仅仅是对物之形的捕捉,而且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单纯的线在中国画家的眼里,变得就不是那么简单,经过长期时日的训练,能窥其内中的堂奥。
  中国线描人物画是以线作为主要造型手段的,有着高度的表现力和形式美感。中国的艺术是线的王国,对中国人物画的创新更以线为主导,为起步。历数中国画史上出类拔萃的线描人物画家:李公麒传世真迹纸本白描《五马图》,以遵劲秀雅而富有表现力的线描,表现五马毛色状貌各不相同,或静止,或徐行,骨内停匀,神完气足,五个牵马人的民族特色也真实传神,显示了画家的深厚功力。李公麒的画影响至深,在民间,李公麒的画依然流传下去,像《门神》《永乐宫壁画》之类,仍保持着他的精神面貌。再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细腻丰富而富有艺术想象力的线描,把内容表现得异常丰富,并因高度的历史真实性,艺术表现的无比真切,成为我们古代绘画史上具有不朽意义的杰出作品。
  
  二、线描在现代绘画中的艺术魅力
  
  在西方绘画史上,线描艺术也以自己独特的魅力站立在世界艺术舞台上,既有波提切的优雅精致,又有勃吕盖尔的朴实与缜密。在现代艺术中,线条的运用更多个人创造。画家使用的线条,乃是手绘的创造,它能够在物象、表现情感和显现与众不同却又与人相通的精神体验。而20世纪德国画家克利则带着轻松的心情说,所谓绘画就是“用一根线条去散步”。雷诺阿作品中那故意弄得模糊的轮廓线,很能表现出柔和温馨的情调;阿岗·希尔笔下多少有些紊乱的线条,则充分表达了画家骚动不安的情绪。
  线条不但在绘画、工艺美术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建筑与雕塑中也非常讲究线条的应用和变化组合。建筑的外轮廓线和内部结构的边缘线,雕塑中的形体线,都是需要高度重视的,既要大胆独创,出奇制胜,又要和谐优美。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东风小学
其他文献
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寄生于人、畜等多种动物红细胞表面或血浆及骨髓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附红细胞体病以发病急、传播快、传播途径多、发病率高和贫血、
从思想政治工作(简称思政工作)规律的纵向序列来看,有人的思想行为规律(受教育者自身的思想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规律),思政工作规律(教育者实施思政教育的规律),思政工作的管理规律(党组织
骨软症是成年动物钙、磷代谢障碍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家畜骨软症是家畜常见病和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发病率极高,家畜发病率一般可达45%以上,
当前,偷税犯罪的手段日益隐蔽、多样化,客观上增加了认定该罪的司法难度。文章阐述了偷税罪主体的认定及其客观行为方式的理解,认为行为人违反国家税收法规是认定偷税罪的必要条
为车载式喷雾机的喷杆水平控制提出了一种新的差压式倾角传感器,本传感器由差压式传感器、回形玻璃管和水银组成。其原理是用差压传感器将回形管两端水银柱差产生的压力差转换成电压信号,然后经A/D转换电路和微处理器换算成倾角。对本装置进行实际制作和实验标定,结果表明:本倾角传感器的分辨率为0.05o,准确度为0.1o。
1生理特点仔猪断奶后营养物质的来源与断奶前有所不同,获取能量由主要通过消化脂肪改变为主要通过消化淀粉。此外,仔猪体内的胰脂肪酶、胰凝乳酶、胰淀粉酶、胰蛋白酶等的活性
犊牛白痢是犊牛容易发生的一种疾病,由于感染大肠杆菌而导致。病牛临床中主要特征是腹泻,尤其是小于1周龄的犊牛易发,没有明显的发病季节,但在冬末、春初比较容易发病,且潜伏
副红细胞体病是猪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多呈隐性传播,且易与猪瘟、副嗜血杆菌病、蓝耳病等交叉感染,确诊难度较大。如果防治不及时,造成疫情难以控制,将给养殖户(场)带来巨大的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