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媒体时代,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的载體,已然成为了一种常识性工具。手机用户对产品的高度依赖催生了新的群体——“低头族”。“低头族”虽然活跃于网络社交,却面临更严重的孤独感,进入了一种“关系稀缺”状态。文章针对这一现象,从现状、原因、策略、回归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低头族;关系稀缺;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22-0088-02
1 从手机人到手机族群
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较2016年增加2 830万人,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到96.3%。由此可见,手机网民已经占据了整体网民的绝大部分,占国民总数将近一半的人群成为手机用户,可见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手机用户俨然成为一个不可小觑的社会族群。
手机人成为庞大的社会人群,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在每个人身上或浅或深埋藏着的潜能。在大互联网时代,全民都是手机人[1]。从手机人发展到手机族群,不仅是名称的变化,更是关系的重新构建,由众多散点转变成以点为基本单位的网络,它产生了刘德寰先生曾提到的“网络用户大规模集体迁徙”等集体性活动,手机用户成为了一个有共同联系的群体。
在这个庞大群体中,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手机族群:“低头族”,即日常生活中被屏幕吸引,在各种情景下都低头看手机的人群。他们往往更加精通于网络,熟悉网络的虚拟世界,是典型的网络现代化的产物。但是大量信息与广泛交往让他们感到充实的同时,也产生孤独与不知所措的感觉,从而陷入群体性孤独——即关系稀缺状态。
2 “关系稀缺”的孤独与缺失感
1)注意力稀缺。手机互联网存在海量信息,“低头族”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精力被无限分散,难以在信息中找到焦点。在短时间内接触大量信息,似乎掌握了大量信息资源,其实他们与每一则消息接触的时间都很短,只有模糊的记忆与印象。因此“低头族”与信息建立的关系是一种浮浅的、表面的关系,对大部分信息了解并不深入,导致注意力与事件全貌的缺失感。由于定制化的信息接收模式,每个手机用户接收到的信息呈现个人雷同的状态,每个人接收到的信息会因个人喜好设置同质化,从而注意力无法涵盖其他信息层面,注意力缺失。
2)半熟关系的主流化。2016年《微信用户数据报告》显示:半数以上微信用户有超过100位好友,拥有200以上好友的用户总数比去年翻番,拥有50个以下好友的用户比去年降低了1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在微信中,大多数人拥有100~200个好友。以微信为例,这个数量一般都超过了熟悉、关系密切的人数,更多的是虽然不认识却因为某一事件结识的人,刘德寰先生称其为“半熟朋友”,彼此了解的只是生活的某一方面而非全部,在社会关系上属于“弱关系”,不是靠感情而是靠利益关系来维持,相比于“强关系”,给人的情感支持更少。“低头族”在长时间的网络接触中,遇到的关系更多属于“半熟关系”,情感诉求得不到满足,所以会感到内心孤独以及情感缺失。
3)自我所在的陌生化。
(1)时空陌生。日常生活的事件一般都处于具体的时间与空间中,事件与空间的信号是我们关系中一个重要因素。网络空间是一个拟态环境,割裂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事件只发生在概念中的时间与空间中。由于不是在特定时间地点发生某事,用户便会产生一种时空解放感。于是事件失去了特定时间和地点的认同,漂浮在虚拟的时空。没有了特殊意义的时空认同,很多情境下会对自我认同产生怀疑。时空的虚无与陌生让“低头族”产生了某种心理上的孤独与缺失。
(2)情景陌生。情景陌生指的是现实情景陌生。“低头族”长时间的手机操作,对网络空间的运行规则、内部秩序与操作认识较为清晰。而现实场景的呈现方式不同于网络空间,“低头族”得不到在网络空间中得心应手的、自由表达的舆论氛围,故现实情境的陌生化也让“低头族”感到孤独。
(3)人情陌生。“低头族”的现实交往更容易存在一种特殊的现象:现实关系网络化。也就是说,将现实中的关系发展到网络中,以网络交往的方式相处,因此手机成为维系个人交际的重要工具。但现实关系往往是存在一定现实基础的,比如说一起吃饭或者共同做某件事情,而将现实关系过分网络化,就失去了关系根基。导致的结果很有可能是现实关系淡化、破裂,从而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会让“低头族”感到孤立无援,不知所措。
3 “关系稀缺”现象成因剖析
1)注意力稀缺。如今手机成为一种社会化媒体,在信息的传布过程中,用户更加自由地选择性接受信息,发表意见,他们由传统的受众转变为虚拟空间中的任意身份。当海量信息呈现在网络空间中,“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时间与注意力被无限分散,智能手机上的琐屑事件填充了大部分碎片时间。时间与注意的长期碎片化构解使得他们处于“注意力稀缺”的状态,一旦成为习惯,无法集中,效率低下,进而感觉自我认同降低而感到
不幸。
2)技术沉迷。麦克卢汉的“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即内容,技术按照自身的逻辑发展,把技术归结为历史进程中最重要而且是唯一的因素”,技术本身存在一定的逻辑和美感。科技水平决定了内容的呈现方式,科技进步,智能手机快速更新换代。对于技术的沉迷使得“低头族”过分专注于屏幕而对外部世界有所忽略,误把屏幕当作自己与世界的大部分联系。
3)“强关系”的内部变革。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转型,我国社会关系也产生了巨大变革,有代表性的便是“强关系”的内部变革。传统认知中“家庭关系”是“强关系”的中心。家庭关系无比紧密。随着人们职业选择的多样性与家庭分工的悄然变化,家庭不再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单一模式,家庭成员拥有更自由的空间与时间安排,并不只局限在家庭内部,共同情感体验减少。其次社会化媒体的发展让家庭更加“安静”,每人都被屏幕分散注意力,交流变少。这样“低头族”从家庭获得的情感体验有限。其他形式的强关系也不同程度受到社会化媒体的影响,“低头族”情感需求陷入“天生不足,后期不良”的尴尬情形。 4)主体认同危机。“低頭族”对智能手机过分关注主观上是由于自身的认同危机。信息爆炸时代信息更换频率极高,一日的停滞就可能错过重大网络舆论。对重大舆论事件的无知,就意味着无法参与到公共讨论之中。因此“低头族”对信息的渴望越大,就越说明他们害怕被共公共舆论抛弃,强烈依靠社会话题保证自己处于舆论及时区域,体现出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危机:害怕被孤立,通过公共舆论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因而从孤独的出发点走向孤独的终点。
4 “关系稀缺”的化解之道
“低头族”群体数量庞大,这样的群体性心理苦恼会对社会产生负面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寻求对策。
1)外:适当限制,丰富文化生活。从智能手机的设置上来说,制造商应该设置疲劳与安全提醒,让“低头族”有抬头的意识,免于长期沉迷手机,造成孤独常态。其次,App设计者应在应用中加入互动性、交流性、情感性的设置,让处于网络空间里的用户处于分享交流状态。社会关系相关人应多组织现实性的活动吸引“低头族”加入,丰富文化生活,让其在现实交往中充实情感。
2)内:理性使用,增强个人认同。从“低头族”自身来讲,首先要加强自律,规范自己理性使用手机,减少对手机的依赖。另外,要加强自我认同,不必要将自身价值过多投放在公共舆论中,从兴趣爱好等方面提升自我认同。其次,要重视现实关系与网络关系的经营,分辨现实关系与网络关系的差别,现实关系要更多回归现实,网络关系也要从彼此那里获取正能量。不断丰富自我,更清楚地认识自我,多方面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5 群体性沉迷的理性回归
1)智能手机使用尚并未进入成熟阶段。笔者认为,如今智能手机的使用并未进入成熟期。受众对智能手机的使用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低级经验→普遍消费→个人符号→高级经验”,而现在处于“个人符号”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大量情感投入与个性化表达,用户沉迷于智能手机,它发生在科技进步较快的阶段,手机提供给人新鲜感。此时智能手机不仅是一种工具,而更是社会文化衍生品,不可或缺。于是便催生了“低头族”,且由于上文原因产生“关系稀缺”现象。
而手机使用进入“高级工具”期后,其服务功能回归本位,受众心理也因熟悉而回归理性与成熟,手机成生活附属品,作为工具存在,届时“低头族”的群体性孤独将得到较大程度的解决。
2)良性群体形成有利于社会和谐。勒温的群体动力学阐释了群体对于个人的约束和塑造功能,他认为人是群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群体的观点与行为更容易对个人产生影响,使个人行为观念向群体方向发展。“低头族”孤独感问题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困扰,群体影响下可能产生负面社会情绪,造成不良影响。而该问题的解决则会为整个社会运行注入活力。鼓励培养良性社会群体的形成,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德寰.颠覆与重整——手机人的群落与游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3.
关键词 低头族;关系稀缺;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22-0088-02
1 从手机人到手机族群
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较2016年增加2 830万人,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6年底的95.1%提升到96.3%。由此可见,手机网民已经占据了整体网民的绝大部分,占国民总数将近一半的人群成为手机用户,可见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手机用户俨然成为一个不可小觑的社会族群。
手机人成为庞大的社会人群,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在每个人身上或浅或深埋藏着的潜能。在大互联网时代,全民都是手机人[1]。从手机人发展到手机族群,不仅是名称的变化,更是关系的重新构建,由众多散点转变成以点为基本单位的网络,它产生了刘德寰先生曾提到的“网络用户大规模集体迁徙”等集体性活动,手机用户成为了一个有共同联系的群体。
在这个庞大群体中,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手机族群:“低头族”,即日常生活中被屏幕吸引,在各种情景下都低头看手机的人群。他们往往更加精通于网络,熟悉网络的虚拟世界,是典型的网络现代化的产物。但是大量信息与广泛交往让他们感到充实的同时,也产生孤独与不知所措的感觉,从而陷入群体性孤独——即关系稀缺状态。
2 “关系稀缺”的孤独与缺失感
1)注意力稀缺。手机互联网存在海量信息,“低头族”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精力被无限分散,难以在信息中找到焦点。在短时间内接触大量信息,似乎掌握了大量信息资源,其实他们与每一则消息接触的时间都很短,只有模糊的记忆与印象。因此“低头族”与信息建立的关系是一种浮浅的、表面的关系,对大部分信息了解并不深入,导致注意力与事件全貌的缺失感。由于定制化的信息接收模式,每个手机用户接收到的信息呈现个人雷同的状态,每个人接收到的信息会因个人喜好设置同质化,从而注意力无法涵盖其他信息层面,注意力缺失。
2)半熟关系的主流化。2016年《微信用户数据报告》显示:半数以上微信用户有超过100位好友,拥有200以上好友的用户总数比去年翻番,拥有50个以下好友的用户比去年降低了16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在微信中,大多数人拥有100~200个好友。以微信为例,这个数量一般都超过了熟悉、关系密切的人数,更多的是虽然不认识却因为某一事件结识的人,刘德寰先生称其为“半熟朋友”,彼此了解的只是生活的某一方面而非全部,在社会关系上属于“弱关系”,不是靠感情而是靠利益关系来维持,相比于“强关系”,给人的情感支持更少。“低头族”在长时间的网络接触中,遇到的关系更多属于“半熟关系”,情感诉求得不到满足,所以会感到内心孤独以及情感缺失。
3)自我所在的陌生化。
(1)时空陌生。日常生活的事件一般都处于具体的时间与空间中,事件与空间的信号是我们关系中一个重要因素。网络空间是一个拟态环境,割裂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事件只发生在概念中的时间与空间中。由于不是在特定时间地点发生某事,用户便会产生一种时空解放感。于是事件失去了特定时间和地点的认同,漂浮在虚拟的时空。没有了特殊意义的时空认同,很多情境下会对自我认同产生怀疑。时空的虚无与陌生让“低头族”产生了某种心理上的孤独与缺失。
(2)情景陌生。情景陌生指的是现实情景陌生。“低头族”长时间的手机操作,对网络空间的运行规则、内部秩序与操作认识较为清晰。而现实场景的呈现方式不同于网络空间,“低头族”得不到在网络空间中得心应手的、自由表达的舆论氛围,故现实情境的陌生化也让“低头族”感到孤独。
(3)人情陌生。“低头族”的现实交往更容易存在一种特殊的现象:现实关系网络化。也就是说,将现实中的关系发展到网络中,以网络交往的方式相处,因此手机成为维系个人交际的重要工具。但现实关系往往是存在一定现实基础的,比如说一起吃饭或者共同做某件事情,而将现实关系过分网络化,就失去了关系根基。导致的结果很有可能是现实关系淡化、破裂,从而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会让“低头族”感到孤立无援,不知所措。
3 “关系稀缺”现象成因剖析
1)注意力稀缺。如今手机成为一种社会化媒体,在信息的传布过程中,用户更加自由地选择性接受信息,发表意见,他们由传统的受众转变为虚拟空间中的任意身份。当海量信息呈现在网络空间中,“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时间与注意力被无限分散,智能手机上的琐屑事件填充了大部分碎片时间。时间与注意的长期碎片化构解使得他们处于“注意力稀缺”的状态,一旦成为习惯,无法集中,效率低下,进而感觉自我认同降低而感到
不幸。
2)技术沉迷。麦克卢汉的“技术决定论”认为“技术即内容,技术按照自身的逻辑发展,把技术归结为历史进程中最重要而且是唯一的因素”,技术本身存在一定的逻辑和美感。科技水平决定了内容的呈现方式,科技进步,智能手机快速更新换代。对于技术的沉迷使得“低头族”过分专注于屏幕而对外部世界有所忽略,误把屏幕当作自己与世界的大部分联系。
3)“强关系”的内部变革。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转型,我国社会关系也产生了巨大变革,有代表性的便是“强关系”的内部变革。传统认知中“家庭关系”是“强关系”的中心。家庭关系无比紧密。随着人们职业选择的多样性与家庭分工的悄然变化,家庭不再是男主外女主内的单一模式,家庭成员拥有更自由的空间与时间安排,并不只局限在家庭内部,共同情感体验减少。其次社会化媒体的发展让家庭更加“安静”,每人都被屏幕分散注意力,交流变少。这样“低头族”从家庭获得的情感体验有限。其他形式的强关系也不同程度受到社会化媒体的影响,“低头族”情感需求陷入“天生不足,后期不良”的尴尬情形。 4)主体认同危机。“低頭族”对智能手机过分关注主观上是由于自身的认同危机。信息爆炸时代信息更换频率极高,一日的停滞就可能错过重大网络舆论。对重大舆论事件的无知,就意味着无法参与到公共讨论之中。因此“低头族”对信息的渴望越大,就越说明他们害怕被共公共舆论抛弃,强烈依靠社会话题保证自己处于舆论及时区域,体现出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危机:害怕被孤立,通过公共舆论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因而从孤独的出发点走向孤独的终点。
4 “关系稀缺”的化解之道
“低头族”群体数量庞大,这样的群体性心理苦恼会对社会产生负面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寻求对策。
1)外:适当限制,丰富文化生活。从智能手机的设置上来说,制造商应该设置疲劳与安全提醒,让“低头族”有抬头的意识,免于长期沉迷手机,造成孤独常态。其次,App设计者应在应用中加入互动性、交流性、情感性的设置,让处于网络空间里的用户处于分享交流状态。社会关系相关人应多组织现实性的活动吸引“低头族”加入,丰富文化生活,让其在现实交往中充实情感。
2)内:理性使用,增强个人认同。从“低头族”自身来讲,首先要加强自律,规范自己理性使用手机,减少对手机的依赖。另外,要加强自我认同,不必要将自身价值过多投放在公共舆论中,从兴趣爱好等方面提升自我认同。其次,要重视现实关系与网络关系的经营,分辨现实关系与网络关系的差别,现实关系要更多回归现实,网络关系也要从彼此那里获取正能量。不断丰富自我,更清楚地认识自我,多方面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5 群体性沉迷的理性回归
1)智能手机使用尚并未进入成熟阶段。笔者认为,如今智能手机的使用并未进入成熟期。受众对智能手机的使用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低级经验→普遍消费→个人符号→高级经验”,而现在处于“个人符号”阶段。在这个阶段,由于大量情感投入与个性化表达,用户沉迷于智能手机,它发生在科技进步较快的阶段,手机提供给人新鲜感。此时智能手机不仅是一种工具,而更是社会文化衍生品,不可或缺。于是便催生了“低头族”,且由于上文原因产生“关系稀缺”现象。
而手机使用进入“高级工具”期后,其服务功能回归本位,受众心理也因熟悉而回归理性与成熟,手机成生活附属品,作为工具存在,届时“低头族”的群体性孤独将得到较大程度的解决。
2)良性群体形成有利于社会和谐。勒温的群体动力学阐释了群体对于个人的约束和塑造功能,他认为人是群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群体的观点与行为更容易对个人产生影响,使个人行为观念向群体方向发展。“低头族”孤独感问题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困扰,群体影响下可能产生负面社会情绪,造成不良影响。而该问题的解决则会为整个社会运行注入活力。鼓励培养良性社会群体的形成,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德寰.颠覆与重整——手机人的群落与游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