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组合作学习 焕发课堂主体魅力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c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组建利于合作的学习小组,增强学生合作信心
  合理组建小组是合作学习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教师在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小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而且采用互补的形式较佳。互补型的小组能保证每个小组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这样可以使小组活动呈现多样性,激发学生更多新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在推进课改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已经认识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极其宝贵的课程资源。
  “鸟无头不飞,兵无将不勇。”我们的学习小组也应该设立组长。组长的设立可考虑由固定过渡到轮换的形式。在组建合作小组的初期,教师可委任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任组长,这样做有利于合作规则的形成和起示范作用。但一段时间过后,组长的委任采取轮换的形式更为合适。因为如果总是委重任于这些同学,那么,其他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必然受到影响,以至于最终影响合作的效果。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
  二、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参与预习,达到教少学多的效果
  充分的课前预习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一步,也是课堂得以深入和扩展的基础。小组合作预习,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的重要手段。比如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由于初中古诗词难度不大,我们可以尝试让每个小组“承包”一首诗,小组成员再分工,如介绍作者、理解内容、感悟名句、课外拓展等。于是,学生会利用自己手头的各种资料去完成任务。第二天的课堂上学生尝试当小老师教授诗词,还设计了板书,学得不亦乐乎。教师既及时检查预习效果,又能及时点拨,表扬预习充分、讲课精彩的小组。这样,课堂学习师生双方都有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并能在一种融洽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以学定教,小组课堂合作共学
  (一)创设情景,激发合作兴趣
  兴趣是促学的动力,是成功的先驱。小组合作学习要想发挥其合作功能,教师首先应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产生合作兴趣。这样学生才有可能积极合作,共同学习。
  (二)设计有思考探索价值的问题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
  要优化小组学习的质量必要做到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讨论价值,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拿来当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大部分学生几乎是张口就来,这样还有必要进行小组讨论吗?可是,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现在的课堂上还是屡见不鲜,教师只有设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使学生在合作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而有一定讨论价值内容应该是有一定的难度,答案多样,学生感兴趣,爱参与的。
  (三)开展小组评比,激励学生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但如果组织不当,学生就很容易出现拉大差距的现象,学习好的始终唱主角,差的学生总等待别人的帮忙,等待别人说出答案。所以开展小组评比活动,给小组打分是激发每个学生都认真学习的好方法。
  (四)注重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参与
  新课程的启动,学习方式的变化,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职责已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越来越多地向“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平等交换意见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变。小组合作教学并不能让教师轻松或无事可做,反而是更复杂化,更具挑战性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需在课堂上照既定教案按部就班上课,课堂的预见性、可控性强。在一讲一听的固定角色中,一般情况下,教师不用担心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问题。但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则不然。除了吃透教材外,教师在备课中要有前瞻性,要预见在上课时可能出现的种种状况,上课时,学生在思辨、讨论中出现了新的问题,教师还要能灵活机智地处理,这样,课堂的可控性也减弱了。
其他文献
学完《工之侨献琴》一课之后,我问学生:“学了这篇文章,有何感受和启发?”学生回答的不少,但其意如出一辙——“看待事物要重本质,不要看外表”。一个班八十多位学生竟没有一人能摆脱这一窠臼。当时,我真是感到惊讶,学生的思维怎么完全朝着同一方向呢?我于是启发:“我们在思考问题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别人都这样想,我就不这样想,我朝相反的方向想会有什么结果呢?”仍然没有一个学生有不同的见解,我感到问题有些
期刊
一、改掉不良习惯,培养学习兴趣  好习惯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它可以引导学生去奋斗拼搏,走向成功。兴趣可以激发一个人的斗志,引导你去思索、探讨、认识、了解事物的本质,向成功迈进。所以,语文教学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教室的首要任务。现在的农村孩子,由于祖辈的过于溺爱,长期缺少父母的管教,整天看电视,上网打游戏,也不帮长辈做事,即便在学校也是如此。课堂上,无精打采,心不在焉
期刊
一、强化作文即生活的理念  写作,就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这是生活实际的需要。作文就是需要,一种表达的需要,一种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学生只有产生这种需要,才会去写。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这种需要呢?主要就是强化学生作文即生活,生活即作文的观念。在教学中,对教材中已有的文题进行增、删、改,对强化学生的生活作文观念,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会观察积累是写好生活化作文的前提  “在
期刊
一、作业的布置(内容及数量)  1、课堂训练  每篇课文至少有两次课堂训练,时间把握在8-10分钟。前部分配合预习检查字词识记情况,内容以读音、写形、解义为主;后部分配合本节课所教内容检查掌握情况,内容以思考—解答为主。课堂训练的习题以同步习题为主,自编习题为辅。  2、课后练习(家庭作业)  鉴于课堂训练的时间短、程度浅、学生反馈的信息不足以让老师了解学习情况,所以还必须加以家庭作业。  家庭作
期刊
精彩的导入,是开启新课的钥匙,引导学生登堂入室;是承前启后的桥梁,使学生循“故”而知新;是乐章的序曲,使学生感受到整个乐章的基本的旋律;是情感的起搏器,激起学生情感兴趣的波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导入古文诗词,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去探究、去深思,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   一、故事传说导入法。以《木兰诗》为例,花木兰的故事、人物是家喻户晓的,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木兰的故事,谈谈对人物
期刊
一、求“细”  细节求“细”,就是说描写要尽可能地细致入微。细节描写着眼于细小的环节或情节,不注重叙述一个完整的事件或情节。生活中有太多的细节值得我们关注,一个动作、一种眼神、一丝微笑、一句话、一抬头、一挥手……细节描写的优势,就在于从“细”中反映出描写对象的特征。越“细”越具有表现力,越“细”越能展现出语言的魅力。例如:范进即将这银子交与浑家打开看,一封一封雪白的细丝锭子,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
期刊
很多同学怕写作文,对写作提不起兴趣,学生苦恼,老师也为此苦恼。要使学生文章写得好,关键是要积极培养写作兴趣。  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活动中最直接最活跃的意向心理因素,是写好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它不仅维系注意力,增强理解与记忆,而且对激发联想和创造思维,唤起情感体验,都具有积极作用。近年来,通过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与创新,语文课达到良好的效果,现在的语文课能让阅读与写作成为一体,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
期刊
认真分析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作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应试教育的影响还在遏制着教育者的课改思想。很多老师把课改说在嘴上,写在本上,就是没有落实到行动上。由于应试教育功利性,使老师们不敢抛掉传统的作文教学观念,摒弃陈旧的作文教学方法。为考试作文能拿高分,搞新形势的作文八股教学,甚至还有老师总结出中考作文的万能公式。这样的教学态度下的作文教学注定只能是低
期刊
●案例背景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以其能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的特点,赋予了课堂教学新的活力,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的方式,满足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提高教学的质量。  ●教材分析  这一教学内容,是在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主要讲述了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占着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把好作文教学这一关,也就抓好了语文教学的“主干”。所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为此,我总结了以下作文教学的四个环节。  一.积累写作的源头活水  写作的源头活水就是文章的素材,它存在于生活和阅读里。生活是写作的金矿,到处是金子,知识很多时候没有被发现,没有被提炼,当然也就没有思想的火花,更没有真情实感的流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