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形式多样、内容深刻、文风活泼,深度报道越来越受到媒体的重视和受众的欢迎。充分利用深度报道这种新闻表现形式,对克服高校校报“出版周期较长、信息容量有限”等缺陷,并丰富报道内容、强化舆论引导、增强报纸可读性,提高办报水平等,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高校 校报 深度报道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宣传学校办学方针和政策、引导校园思想舆论、繁荣校园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充分利用深度报道这种新闻表现形式,对克服校报“出版周期较长、信息容量有限”等缺陷,从而丰富报道内容、强化舆论引导、增强报纸可读性,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 深度报道的含义和特点
深度报道源于上个世纪40年代的美国新闻界,被称为In-depth Reporting。深度报道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中国迅速发展,至今已成为新闻媒体加强舆论监督、提升传媒品牌、吸引受众注意的有力手段。
如何界定深度报道,这是研究者和实践者要面对的首要问题。甘惜分(1993)给深度报道下的定义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 杜骏飞、胡翼青(2001)给深度报道下的定义是:“以深刻和全面为传播旨趣的新闻报道”。这个定义强调的“深度”和“广度”概念,表明了对受众认知的关注,凸现了作为新闻理念而存在的深度报道的社会价值。还有学者从报道方式来定义,认为它是一种系统而深入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阐明事件因果关系,揭示实质,追踪与探索事件的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
结合我们从事新闻深度报道的实践,笔者更倾向于杜俊飞、胡翼青的观点,即深度报道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新闻理念,追求的新闻的深刻性和全面性,它的本质不在于文体或报道方式,而在于新闻本体的哲学理解。因此,我们不要求新闻文本像科学论文一样做到观点和理论上的深刻和严谨,只要求通过作者深刻而全面的视角与采写手法,帮助受众更深入理解新闻事实;只要求能够诱发受众的深入思考,从而体尝思考的乐趣。
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思维方式和理念,深度报道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新”,主要体现方式是以主体的新思维、新理念关照课题的新角度、新层面。二是“深”,即对新闻事件所指向的社会现象的深入挖掘和剖析,如背景述说、原因剖析、影响展示,从而引发受众有所思索、有所感悟。三是“导”,即更具有舆论引导的功能,因而相对一般的新闻报道而言,更加具有兴利除弊的社会价值。四是“真”,即要做到“实事求是”。这就需要靠写作主体的新闻道德、新闻作风以及新闻智慧和新闻能力来保证了。
2 高校校报深度报道的选题
在新闻采编实践中,对于采编人员来说,最难的不是“如何写”, 而是不知道“写什么”。在高校校报的办报实践中,专职的编辑记者往往很少,学生记者是新闻采写的重要力量,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学生通讯社、学生记者团等学生宣传队伍。大学生虽然思维活跃,但毕竟知识面窄,缺乏专业知识和训练。因此,在高校,“写什么”的问题尤显突出。如何解决?可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努力扩充信息源。信息就是新闻线索,是做好深度报道的基础。具体到高校来说,可以从四个途径去获取信息:一是坚持阅读教育类报刊杂志,如《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二是经常性浏览兄弟高校的校报、网站;三是密切关注本校的信息渠道,如信息公告栏、各类文件、会议、简报,学校的网站、网上论坛等;四是广交朋友,扩大人际交往的圈子。
(2)努力增强新闻敏感性。所谓新闻敏感,是指发现、挖掘新闻价值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做好深度报道的关键。对于高校校报采编人员,特别是学生记者来说,要增强敏感性,必须做到三点:首先必须有持久的热情。很多人刚开始接触新闻工作时,信心百倍,但很快就在辛苦、困难面前败下阵来。因此,要做好新闻工作,必须有持久的热情。只有有了热情,才会处处留心,才不会产生畏难情绪,始终坚持下去。其次必须掌握新闻业务知识。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成为新闻采写的行家里手,必须掌握新闻工作的基本规律。因此,要强化对新闻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三,要善于思考。培根说:“勤于思考是一种美德。”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尤其如此,只有善于思考才能抵达新闻背后的真相,才能把握关键,抓住主要矛盾。
(3)努力把握高校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深度报道的特质在“深度”上,它往往取材于比较重要或重大的事件或问题,是“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背后规律性的揭示。因此,高校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就是深度报道主题的主要来源。具体来说,有五类题材需要重点关注:一是学校重大决策的制定和重要政策的出台;二是学校取得的重要成果和重大工作的进展;三是大学生成人成才教育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四是涉及广大师生切实利益的管理、服务类热点问题;五是辐射到大学校园的社会热点问题。
3 高校校报深度报道的采写
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如何写”的问题了。要采写出高质量的深度报道,大体要把握好三个环节:
(1)策划环节,要善于策划。这里讲的策划,是指新闻报道的设计与组织,即通过对新闻手段的优选,对新闻事实的报道进行谋划,从而最大限度地揭示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搞好校园深度报道策划有哪些诀窍呢?首先,要宏观把握。校报一段时期的报道重点必须围绕学校一段时期的中心工作来进行,才能产生好的宣传效果。因此,在策划深度报道选题时,必须胸怀全局,对学校全局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根据选题的价值,确定报道的形式。是采用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还是采用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是采用追踪报道,还是采用系列报道,都需要根据选题的价值进行明确。第三,确定团队的分工。要完成一个好的深度报道,靠一人之力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每确定一个报道的主题,就要组建一个项目组,对报道任务进行分解并下达给项目组成员,由项目组齐心协力完成采写任务。
(2)采访环节,要深入采访。新闻业内有句俗话:好新闻是七分靠采访,三分靠写作。做深度报道,就更要重视采访工作,必须进行深度采访。要努力掌握采访的方法和技巧:首先,要拟定一个完善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包括采访对象的确定、问题的设计、障碍的处理等。其次是作好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新闻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补充性的历史资料、展示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资料、提供人物必要经历的资料、数据性的事实等。收集并分析这些背景材料对深度报道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报道的全过程也有深远的推动作用,能帮助记者获得采访机会、迅速进入采访角色和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三是采访进行中的随机应变。记者需要把握的是采访主题不发生偏移,同时还要注意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线索,要学会观察和倾听。四是对采访素材的甄别和取舍。采访结束后,要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甄别,去伪存真,确保“完全真实”;同时,对一些不能凸显主题的素材要舍得丢弃。
(3)执笔成文环节,要写精品文。新闻写作,就好像厨师烧菜,同样的原料,由于烹调技术不同,烧出的菜的味道也不一样。就深度报道的写作而言,我的体会如下:首先,遵循新闻写作的总体要求,即“真实、客观、全面、公正、事实说话、可读可信”。其次,抓住着墨的重点。深度报道所揭示的重点是新闻事件背后“它为什么会发生? 它意味着什么? 它会带来哪些后果?”等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在行文的时候,对这些问题要做重点阐述,讲清楚说透彻。三是多写散文式新闻。即抓住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根据新闻事实,紧扣人、事、景、物的内在联系,运用叙述、描写、抒情、比兴、议论等手法,经过严密的构思和精巧的布局而写成的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的新闻作品。
4 采写深度报道功力的培养
深度报道的采写是一项难事,其质量的优劣,取决于采写主体的功底和功力。有了较深的功底和较强的功力,采写深度报道就有了坚实的前提和基础。如何练就深厚的功底和强劲的功力?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
(1)加强学习和积累。俗话说,“知识在于积累”、“厚积薄发”。诚至理名言。采写深度报道,需要丰富的知识,这种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而是长期学习积累起来的。由于深度报道具有深刻性、思辨性、前瞻性等特点,这就从广度和深度上对采写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没有积累大量的知识素材,就算思维很敏捷、文字基础好,也是很难完成的,更谈不上采写出“可读可信”的好新闻来。因此,必须加强平时的学习,多读书,读方方面面的书,包括政治理论、经济文化等,做到兼收并储,当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
(2)加强实践和摸索。凡是有过一些实践经验的人都知道,新闻写作,一是要敢于写,二是要认真写。一般说来,初次采写深度报道,确实是件难事,思想放不开,抓不住问题的核心,采访不得要领,写出的稿件深度不够。但是经过多次的实践后,就会越写越好,变得难事不难了。敢写了,能写了,自然就会思考如何精益求精,把新闻写得更好。
(3)加强研究和总结。“定体则无,大体须有”。到底如何才能做好深度报道这篇文章,似乎没有统一的章法。但是,确有不少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逐步摸索、研究和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方法,这些都是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因此,我们应当不断地研究和总结进行深度报道的经验,使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中摸索出一些规律来。研究和总结的方法很多,可以自己回顾自己的实践经历;可以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可以学习经典新闻作品;还可以和同行共同研究……通过学习、研究、总结,采写深度报道的水平和功力才能有提高、有发展、有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兰.高校校报深度报道的方向性选择与实现手法[J].求实,2005(2).
[2]方琦.深度报道“深度”构建分析[J].新闻导刊,2007(1).
[3]周怡,黄玉浩.深度报道实践性研究——一个高校新闻调查小组的案例分析[J].新闻界,2008(1).
[4]叶晚瑾.深度报道方式和形式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12).
[5]钱惠英.深度报道的四个生命维度[J].青年记者,2007(11).
关键词高校 校报 深度报道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的机关报,是高校校园内占主导地位的媒体,是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宣传学校办学方针和政策、引导校园思想舆论、繁荣校园文化、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充分利用深度报道这种新闻表现形式,对克服校报“出版周期较长、信息容量有限”等缺陷,从而丰富报道内容、强化舆论引导、增强报纸可读性,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 深度报道的含义和特点
深度报道源于上个世纪40年代的美国新闻界,被称为In-depth Reporting。深度报道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中国迅速发展,至今已成为新闻媒体加强舆论监督、提升传媒品牌、吸引受众注意的有力手段。
如何界定深度报道,这是研究者和实践者要面对的首要问题。甘惜分(1993)给深度报道下的定义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 杜骏飞、胡翼青(2001)给深度报道下的定义是:“以深刻和全面为传播旨趣的新闻报道”。这个定义强调的“深度”和“广度”概念,表明了对受众认知的关注,凸现了作为新闻理念而存在的深度报道的社会价值。还有学者从报道方式来定义,认为它是一种系统而深入地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阐明事件因果关系,揭示实质,追踪与探索事件的发展趋势的报道方式。
结合我们从事新闻深度报道的实践,笔者更倾向于杜俊飞、胡翼青的观点,即深度报道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新闻理念,追求的新闻的深刻性和全面性,它的本质不在于文体或报道方式,而在于新闻本体的哲学理解。因此,我们不要求新闻文本像科学论文一样做到观点和理论上的深刻和严谨,只要求通过作者深刻而全面的视角与采写手法,帮助受众更深入理解新闻事实;只要求能够诱发受众的深入思考,从而体尝思考的乐趣。
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思维方式和理念,深度报道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新”,主要体现方式是以主体的新思维、新理念关照课题的新角度、新层面。二是“深”,即对新闻事件所指向的社会现象的深入挖掘和剖析,如背景述说、原因剖析、影响展示,从而引发受众有所思索、有所感悟。三是“导”,即更具有舆论引导的功能,因而相对一般的新闻报道而言,更加具有兴利除弊的社会价值。四是“真”,即要做到“实事求是”。这就需要靠写作主体的新闻道德、新闻作风以及新闻智慧和新闻能力来保证了。
2 高校校报深度报道的选题
在新闻采编实践中,对于采编人员来说,最难的不是“如何写”, 而是不知道“写什么”。在高校校报的办报实践中,专职的编辑记者往往很少,学生记者是新闻采写的重要力量,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学生通讯社、学生记者团等学生宣传队伍。大学生虽然思维活跃,但毕竟知识面窄,缺乏专业知识和训练。因此,在高校,“写什么”的问题尤显突出。如何解决?可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努力扩充信息源。信息就是新闻线索,是做好深度报道的基础。具体到高校来说,可以从四个途径去获取信息:一是坚持阅读教育类报刊杂志,如《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二是经常性浏览兄弟高校的校报、网站;三是密切关注本校的信息渠道,如信息公告栏、各类文件、会议、简报,学校的网站、网上论坛等;四是广交朋友,扩大人际交往的圈子。
(2)努力增强新闻敏感性。所谓新闻敏感,是指发现、挖掘新闻价值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做好深度报道的关键。对于高校校报采编人员,特别是学生记者来说,要增强敏感性,必须做到三点:首先必须有持久的热情。很多人刚开始接触新闻工作时,信心百倍,但很快就在辛苦、困难面前败下阵来。因此,要做好新闻工作,必须有持久的热情。只有有了热情,才会处处留心,才不会产生畏难情绪,始终坚持下去。其次必须掌握新闻业务知识。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成为新闻采写的行家里手,必须掌握新闻工作的基本规律。因此,要强化对新闻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三,要善于思考。培根说:“勤于思考是一种美德。”对新闻工作者来说尤其如此,只有善于思考才能抵达新闻背后的真相,才能把握关键,抓住主要矛盾。
(3)努力把握高校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深度报道的特质在“深度”上,它往往取材于比较重要或重大的事件或问题,是“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背后规律性的揭示。因此,高校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就是深度报道主题的主要来源。具体来说,有五类题材需要重点关注:一是学校重大决策的制定和重要政策的出台;二是学校取得的重要成果和重大工作的进展;三是大学生成人成才教育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四是涉及广大师生切实利益的管理、服务类热点问题;五是辐射到大学校园的社会热点问题。
3 高校校报深度报道的采写
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如何写”的问题了。要采写出高质量的深度报道,大体要把握好三个环节:
(1)策划环节,要善于策划。这里讲的策划,是指新闻报道的设计与组织,即通过对新闻手段的优选,对新闻事实的报道进行谋划,从而最大限度地揭示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搞好校园深度报道策划有哪些诀窍呢?首先,要宏观把握。校报一段时期的报道重点必须围绕学校一段时期的中心工作来进行,才能产生好的宣传效果。因此,在策划深度报道选题时,必须胸怀全局,对学校全局工作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根据选题的价值,确定报道的形式。是采用独立文体的深度报道,还是采用组合文体的深度报道,是采用追踪报道,还是采用系列报道,都需要根据选题的价值进行明确。第三,确定团队的分工。要完成一个好的深度报道,靠一人之力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每确定一个报道的主题,就要组建一个项目组,对报道任务进行分解并下达给项目组成员,由项目组齐心协力完成采写任务。
(2)采访环节,要深入采访。新闻业内有句俗话:好新闻是七分靠采访,三分靠写作。做深度报道,就更要重视采访工作,必须进行深度采访。要努力掌握采访的方法和技巧:首先,要拟定一个完善的采访提纲。采访提纲是记者逻辑思维和思考问题层次的体现,包括采访对象的确定、问题的设计、障碍的处理等。其次是作好背景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新闻事件的背景大致包括:补充性的历史资料、展示事物间相互关系的资料、提供人物必要经历的资料、数据性的事实等。收集并分析这些背景材料对深度报道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对报道的全过程也有深远的推动作用,能帮助记者获得采访机会、迅速进入采访角色和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三是采访进行中的随机应变。记者需要把握的是采访主题不发生偏移,同时还要注意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线索,要学会观察和倾听。四是对采访素材的甄别和取舍。采访结束后,要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甄别,去伪存真,确保“完全真实”;同时,对一些不能凸显主题的素材要舍得丢弃。
(3)执笔成文环节,要写精品文。新闻写作,就好像厨师烧菜,同样的原料,由于烹调技术不同,烧出的菜的味道也不一样。就深度报道的写作而言,我的体会如下:首先,遵循新闻写作的总体要求,即“真实、客观、全面、公正、事实说话、可读可信”。其次,抓住着墨的重点。深度报道所揭示的重点是新闻事件背后“它为什么会发生? 它意味着什么? 它会带来哪些后果?”等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在行文的时候,对这些问题要做重点阐述,讲清楚说透彻。三是多写散文式新闻。即抓住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根据新闻事实,紧扣人、事、景、物的内在联系,运用叙述、描写、抒情、比兴、议论等手法,经过严密的构思和精巧的布局而写成的自由、活泼、生动、优美的新闻作品。
4 采写深度报道功力的培养
深度报道的采写是一项难事,其质量的优劣,取决于采写主体的功底和功力。有了较深的功底和较强的功力,采写深度报道就有了坚实的前提和基础。如何练就深厚的功底和强劲的功力?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
(1)加强学习和积累。俗话说,“知识在于积累”、“厚积薄发”。诚至理名言。采写深度报道,需要丰富的知识,这种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而是长期学习积累起来的。由于深度报道具有深刻性、思辨性、前瞻性等特点,这就从广度和深度上对采写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没有积累大量的知识素材,就算思维很敏捷、文字基础好,也是很难完成的,更谈不上采写出“可读可信”的好新闻来。因此,必须加强平时的学习,多读书,读方方面面的书,包括政治理论、经济文化等,做到兼收并储,当一个博学多才的“杂家”。
(2)加强实践和摸索。凡是有过一些实践经验的人都知道,新闻写作,一是要敢于写,二是要认真写。一般说来,初次采写深度报道,确实是件难事,思想放不开,抓不住问题的核心,采访不得要领,写出的稿件深度不够。但是经过多次的实践后,就会越写越好,变得难事不难了。敢写了,能写了,自然就会思考如何精益求精,把新闻写得更好。
(3)加强研究和总结。“定体则无,大体须有”。到底如何才能做好深度报道这篇文章,似乎没有统一的章法。但是,确有不少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逐步摸索、研究和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和方法,这些都是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因此,我们应当不断地研究和总结进行深度报道的经验,使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中摸索出一些规律来。研究和总结的方法很多,可以自己回顾自己的实践经历;可以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可以学习经典新闻作品;还可以和同行共同研究……通过学习、研究、总结,采写深度报道的水平和功力才能有提高、有发展、有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兰.高校校报深度报道的方向性选择与实现手法[J].求实,2005(2).
[2]方琦.深度报道“深度”构建分析[J].新闻导刊,2007(1).
[3]周怡,黄玉浩.深度报道实践性研究——一个高校新闻调查小组的案例分析[J].新闻界,2008(1).
[4]叶晚瑾.深度报道方式和形式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12).
[5]钱惠英.深度报道的四个生命维度[J].青年记者,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