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胆管瘤栓形成的肝内胆管腺瘤一例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zx3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女,46岁.因右上腹饱胀不适,发现右肝占位性病变2周入院.无发热、黄疸、腹痛.查体:胆囊区饱满,无明显压痛,其余未见阳性体征.CT示:右肝膈顶部可见不规则低密度影,右前叶胆管及右肝管内可见软组织影,与膈顶部占位相延续,部分肝内胆管扩张,增强后动脉期病灶中度均匀强化;胆囊明显增大,胆总管无扩张。

其他文献
患者女,65岁.反复左下腹及腰背部疼痛1年,伴左下肢肿胀2个月由外院转入.查体:左下腹部局限性压痛,未扪及肿块.肛检:距肛门7 cm处直肠后壁有隆起性不平整肿块,质地硬,占肠腔1/3周,指套无染血.左下肢轻度水肿.
期刊
目的 分析断流术中自由门静脉压(FPP)的变化与术后再出血的关系,探讨在断流术中是否可以FPP作为加做分流手术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9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断流术后FPP低于或等于30 cm H2O者为低压组(34例),高于30 cm H2O者为高压组(56例),比较两组术前肝功能情况,断流术前后不同时点的FPP变化和术后再
目的 探讨胰体尾肿瘤整块切除联合腹腔干切除(Appleby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对6例接受Appleby手术的侵犯腹腔干的胰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例患者中,5例为原发性胰体尾癌,1例为胰体尾转移瘤(腹膜后神经鞘瘤术后),行胰体尾肿瘤整块切除联合腹腔干切除术,均未行血管重建.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4~6 h,术中出血400~1200 ml,术后肝功能一过性升高,经保肝治
例1 女,32岁,因反复上腹部隐痛1年,加重5 d入院,查体未见阳性体征.CT提示胰腺体积弥漫性增大,以体尾部为著,边缘模糊、密度不均,提示胰腺癌.ERCP提示胰腺炎伴假性囊肿形成.术中见胰体尾占位,有包膜.行胰体尾及脾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标本12 cm×6 cm×6 cm,切面灰白灰红色,部分质硬,可见灶性出血坏死。
期刊
肝内胆管结石取石后残石率和复发率都比较高,1957年黄志强首先提出肝叶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治疗效果很好,优良率可达到90.6%,蔡景修[1]报道749例肝叶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优良率达87.17%.我们自2000年12月开始尝试完全腹腔镜下左肝叶切除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2],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期刊
近肾动脉水平的腹主动脉闭塞较为少见.传统治疗主要采用(降)主动脉-双(髂)股动脉Y形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但手术创伤大,心肺功能维持和预防肾缺血损伤的难度大,并发症发生率高.我们于2007年9月采用取栓术联合腔内支架的方法成功治疗了1例近肾动脉的腹主动脉闭塞病例,现报告如下。
期刊
肝胆管结石约占普外科疾病的10%~45%[1-2],手术后残石率居高不下,多次手术一直是普通外科的棘手问题.2004年9月至2007年7月,我们采用腹腔镜输尿管硬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air pneumatic ballistic lithotripsy,APBL)成功治疗肝胆管结石1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期刊
目前结节性甲状腺肿一般采用选择性腺叶切除或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很少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但高度精细化的甲状腺全切除术能彻底切除病变组织,避免残余病变组织复发、癌变而再次手术,近年来国外用于治疗甲状腺良性疾病呈上升趋势[1].
期刊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1999年692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病例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 复发转移率23.4%(162/692),复发转移在术后2年内出现者占74.1%(120/162),3年内出现者占92.0%(149/162).3、5年生存率:复发转移组分别为33.1%和19.7%,非复发转移组分别为92.8%和86.
患者,女,27岁.因右腋窝肿物2年入院.患者2年前发现右腋窝肿物,如蚕豆大小,无不适,未治疗.后肿物逐渐增大,但仍无疼痛等症状,现因影响美观而求治.此期间患者未怀孕亦未服用避孕药物.查体:右腋窝可及约9 cm×4 cm大小肿物,位于皮下,近椭圆形,分叶感,质韧光滑,界限清,无压痛,活动好.皮肤表面未见乳头样结构,双乳腺及左腋窝未及肿物,未发现颈部、滑车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