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观察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ie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自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方法: 42例放射性直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自拟方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西药保留灌肠,均为每天1次,每次100ml,14天为一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5.24%,对照组有效率80.9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有效。
  关键词:保留灌肠 放射性直肠炎
  放射性直肠炎(radiation proctitis,RP) 是由于宫颈癌、膀胱癌及前列腺癌等盆腔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性治疗后,引起相邻器官直肠的放射性损伤[1]。目前尚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法,2014年 6月至2015 年7 月我院采用自拟中药方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以了解其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4年6月~2015年7月间我科确诊为盆腔、腹腔、腹膜后恶性肿瘤,行放射治疗导致放射性直肠炎的住院患者42例,男8例,女34例。年龄为38-72岁,平均56岁。其中宫颈癌28例,直肠癌10例,膀胱癌4例。电子加速器放疗,照射剂量为40~65Gy。按放射肿瘤学分度[2]的标准进行放射性直肠炎分度,轻度患者12例,中度患者26例,重度患者4例。排除肠腔穿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对照组21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种、临床症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做正常治疗知情告知,自愿合作。
  1.2 诊断标准
  根据《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本文42例符合以下标准:肠道症状:粘液血便、里急后重、腹痛下坠;直肠指诊:直肠前壁组织僵硬,或伴有不同程度的直肠狭窄,指套染血;纤维结肠镜或肛门直肠镜检查:直肠粘膜充血、水肿,有点状或片状出血或有组织坏死现象。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符合RP的诊断标准;年龄 30-75岁;身体情况可以耐受灌肠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排除合并有完全性肛门失禁、肛裂、肛周急性感染等肛门疾病患者;不能耐受或不能配合保留灌肠治疗者;全身恶病质患者;不同意参加本研究或中途信息脱失者。
  2治疗与观察方法
  2.1治疗方法
  2.1.1灌肠液配制:(1) 治疗组:采用自拟方:苦参30g,地榆20g,红藤20g,仙鹤草30g,青黛30g,制附片10g,黄芪30g,槐花20g。上述诸药浓煎至 100ml备用。(2) 对照组:庆大霉素12万U+地塞米松10 mg,与生理盐水100 ml混合局部保留灌肠。
  2.1.2灌肠方法:患者取膝胸位,肛管插入≥15cm,药温38℃ ~40℃ ,以舒适为宜,药液灌入速度不宜过快,避免压力增大损伤肠黏膜,灌后腿伸直,臀部垫高约10cm,左侧卧、平卧、右侧卧各5min,再平卧入睡。每日睡前保留灌肠1次,14d为1个疗程。2组灌肠方法相同,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均在灌肠治疗的同时给予全身基础治疗。
  2.2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 疗效评定标准[3] 治愈:腹痛、里急后重、下墜感消失,肉眼血便消失,大便潜血反应(-),直肠镜可见粘膜充血水肿完全消失。显效:腹痛消失,肉眼血便消失,大便潜血反应(+),直肠镜可见粘膜充血水肿明显减轻。有效:腹痛、里急后重、下坠感减轻,肉眼血便减轻,但未完全消失,大便潜血反应 (+),直肠镜可见粘膜充血水肿有所减轻,但不明显。无效:腹痛、下坠感及肉眼血便无减轻,直肠镜可见粘膜充血水肿无变化或进一步加重。
  3.2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见表1。治疗期内,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两组结果经χ2检验,P<0.05。
  4讨论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三大治疗手段之一,盆腔部恶性肿瘤绝大多数需要放射治疗,而盆腔部有许多重要组织器官,如直肠、膀胱、前列腺或子宫附件等,放射治疗时不可避免地对这些组织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肠上皮属快更新组织和放射早反应组织,射线作用后造成肠上皮细胞增生受抑制,肠黏膜下小动脉受损,引起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静脉内膜炎,而产生肠壁缺血和黏膜糜烂、溃疡,从而使肠道的细菌侵入使病损发展,肠壁组织受损,最后导致纤维化、肠管狭窄、黏膜面扭曲等。虽然直肠较小肠及结肠放射敏感性低,但因其位置固定,在盆腔照射时接受较多累积剂量。因此,放射性直肠炎是盆腔肿瘤接受放射治疗时最为常见的并发症[4]。目前治疗RP并无特效药物和方法,对RP西医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我们采用了中药灌肠方法治疗,中医认为放射性直肠炎为湿热毒邪损伤直肠脉络,气血凝滞,化为脓血,加之肿瘤病人本已正气不足,致病情缠绵难愈,气血虚弱,肠道湿热是本病的病理基础,标本兼顾、扶正驱邪是本病的治疗原则,益气健脾、行气导滞、清利湿热、活血化瘀止血、行气止痛为主为本病的基本治法[5]。我们据此组成了中药方,苦参,清热燥湿;地榆、槐花凉血止血;仙鹤草收敛止血,止痢;青黛清热解毒凉血;红藤通经活络,散瘀止痛,理气行血。黄芪托毒排脓,生肌,补气固表。药物直达病所,对局部病变有直接的消炎、止血、愈合溃疡的作用[6-8]。本方中药保留灌肠,使药物在直肠内吸收,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炎性产物的清除,促进黏膜愈合。起到消炎、止痛、保护肠黏膜的多重效果。中药成本低,无副作用,为中医药防治放射性直肠炎提供了便捷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自拟方中药保留灌肠是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安全、有效方法,减轻了患者痛苦,保证了放射治疗疗程顺利完成,临床取得满意疗效。但因观察的例数较少,且观察时间较短,其疗效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磊,刘飞.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38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2,20(12):565-56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放射性直肠炎诊断标准[S].2002.
  [3]成慧君.谷参肠安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直肠炎48例[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8(11):1214-1215.
  [4] 刘林林、王红勇、杨艳明等.爱维治预防急性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的观察[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2):1526.
  [5]刘晓玲,王蕊花,王成,等.致康胶囊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疗效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04,12(3):241.
  [6]王丽琴.放射性直肠炎中药灌肠治疗疗效分析[J].中国肛肠病杂志,2003,3:69.
  [7]赵仁.中药剂制预防放射性直肠炎37例临床观察[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2,1:29.
  [8]李柳宁,陈梅,刘伟强.中医药对恶性肿瘤放减毒作用的研究[J].现代肿瘤医学,2006,14(4):505-507.
其他文献
对广州市某商场的空调系统主机能效,冷冻水泵、冷却水泵效率,空调器风量、水量进行了实测,根据现场实测结果,分析了商场空调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节能改造建议.
摘要: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地分为培美曲塞联合铂类和紫杉醇联合铂类两组,甲组给予培美曲塞联合铂类治疗;乙组给予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两组均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观察两组的疾病控制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甲组的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乙组,两组的疾病控制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甲组神经毒性和白细胞降
期刊
社区及其居民是国家治理的社会价值和最终结果的重要落脚点,社区是国家治理的基本单元。文章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城市社区防控为背景,分析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存在何种缺陷和挑战,讨论其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运作机制,为城市社区公共卫生事件干预体系的构建提供建议。
城市形态能够显著影响城市的热岛强度成为学界的共识,新兴的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弥补了传统的地理加权回归模型中所有变量带宽一致的局限,可在分析各形态指标与热岛强度相关性的基础上分析其影响的尺度差异。文章利用多源数据,以街区为基本单元,基于MGWR分析广州主城区街区形态指标与热岛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广州主城区的日间热岛状况以夏秋季尤为严重,超过95%的街区出现不同程度的热岛效应;②在四季UHII相关性分析中,MGWR的模型性能均优于GWR,表明各形态指标与UHII关系具有空间非平稳性特征,且不同形态指标的
摘要:目的:探究舒利迭联合脱敏疗法治疗尘螨过敏性哮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尘螨过敏性哮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予以对照组舒利迭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脱敏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其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通过对比以P0.05)。结论:对患有尘螨过敏性哮
期刊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探究血府逐淤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心绞痛患者92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心绞痛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分别4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复方丹参滴丸,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尼莫地平片进行治疗,探究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中药血府逐淤汤加减治疗,7天为1个疗程,患者在持续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
期刊
文章通过梳理构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根据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业务范围,提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框架图,建立一套科学、实用、前瞻性强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体系。文章同时梳理了亟需制定的关键标准名单,该系列标准对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质量和提升效率,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学术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