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神经信号传递始于神经递质从突触囊泡的释放.在此过程中,突触囊泡需要经历释放-回收的动态过程以维持突触前终末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性.囊泡回收是整个突触囊泡循环的基础.研究
【机 构】
: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耳鼻咽喉科,重庆,40003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信号传递始于神经递质从突触囊泡的释放.在此过程中,突触囊泡需要经历释放-回收的动态过程以维持突触前终末的结构和功能完整性.囊泡回收是整个突触囊泡循环的基础.研究表明,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是囊泡回收的主要途径,发动蛋白(Dynamin)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ynamin是一个分子质量约为100 kD的GTP酶,其在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过程中发挥剪刀的作用,将网格蛋白包被小窝与质膜分离.本文将对突触囊泡回收模式、Dynamin作用机制及调控Dynamin后内吞作用的变化3个方面相关研究进展进行论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少见原因所致急腹症诊治失误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1993年12月~2005年6月收治的少见原因所致急腹症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少见原因所致急腹症10例中误诊7例,漏诊3例.再手术4例.手术治愈9例,死亡1例.结论 遵循外科诊治基本原则,掌握外科基本功,避免诊断治疗思维片面,常能避免或减少误诊误治。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干预对大鼠颅脑损伤后继发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8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和BDNF组(n=42)。通过改良Feeney法建立颅脑损伤模型苏醒后BDNF组即予以腹腔注射0.5 μg/μl BDNF,对照组则用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代替BDNF。根据伤后处死时间分为1、3、6、12、24 h、3 d和7 d共7
目的探讨胃旁路手术改善2型糖尿病是否可以改善微细血管并发症。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病例对照研究,选取70例施行胃旁路手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25例接受规范内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干预前6个月及后12~18个月所有患者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及微血管并发症,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12个月,研究组尿蛋白/肌酐比值由3.6(1.7~9.3)mg/mmol降至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