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电厂给水泵非驱动端推力轴承损坏事故分析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acapt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某工程给水泵在运转过程中,#4号机A给水泵非驱动端轴承温度突升,且发现非驱动端轴承机械密封泄漏伴有油烟冒出。后经检修人员打开轴承端盖后,发现非驱动端两个推力轴承、机械密封、非驱动端大轴、推力轴承套以及泵体内各级叶片和平衡鼓套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经现场检修发现此次设备损坏质量事故为运行人员错误操作所致,为避免以后类似质量事故再次發生,为其它项目提供教训,特对此次事故进行分析,具体分析过程及结果如下:
  一、事件经过:
  2013 年 6 月 11 日下午 16:50 时,因 4#机高压汽包水位低(4#炉停炉,处于是保养状态。),需要给汽包补水。16:59 运行人员在 DCS启动 4#机 A高压给水泵给高压汽包上水,电流:34.6A,经运行人员现场检查高压给水泵 A 无异常;17:02:21 #4 机高压给水泵 A 非驱动端轴承温度上升到 72℃,电流 36.6A,其他参数均无异常;17:02:35 运行人员发现#4 机高压给水泵 A 非驱动端轴承温度上升至 88.5℃,电流 38.7A,随后非驱动端轴承温度又呈下降趋势;17:04 #4 机高压给水泵 A 非驱动端轴承温度突升至 109.92℃,#4 机高压给水泵 A 过流反时限跳闸,汇报值长。
  检修人员打开轴承端盖后,发现非驱动端两个推力轴承均已损坏,继续检查发现机械密封损坏,非驱动端大轴磨损严重,推力轴承套也损坏。于是推断泵体内发生故障,拆开泵体发现 1 级导叶、1 级叶轮磨损严重,5 级导叶、5 级叶轮、6 级导叶、6 级叶轮、9 级导叶、9 级叶轮相继磨损,平衡鼓及平衡鼓套损。
  二、原因分析:
  事故发生后检修人员首先对给水泵进行解体,打开轴承端盖后,发现非驱动端两个推力轴承均已损坏,继续检查发现机械密封损坏,非驱动端大轴磨损严重,推力轴承套也损坏。于是推断泵体内发生故障,拆开泵体发现 1 级导叶、1 级叶轮磨损严重,5 级导叶、5 级叶轮、6 级导叶、6 级叶轮、9 级导叶、9 级叶轮相继磨损,平衡鼓及平衡鼓套磨损。
  从损坏情况初步分析原因可能有如下几条:
  1.设备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从事故的过程来看在 5 分钟内就出现问题,而在设备正常运行一年多,这种可能性非常小,排除设备质量问题。
  2.启泵前,泵及系统未充分的充水、放气。暖泵时间较短,不均匀,引起筒体变形,内部动静间隙较小,特别是平衡鼓与平衡盘之间的间隙,仅为0.20mm 左右,非常容易发生内部摩擦,直至抱死,损坏设备。
  3.凝結水、给水系统清洁度差 ,可能有各种硬质颗粒进入泵内 ,从而导致泵体内部动静部分发生摩擦 , 直至抱死,损坏设备。特别是平衡鼓与平衡盘之间,由于接触面大,间隙小,由于系统清洁度不够,发生摩擦,损坏设备的事故概率非常大。之前,无论我们公司或者电厂,由于这种原因,造成设备损坏的事故,有好几次。
  最后经过查看现场运行记录和运行工况以及根据其它现场检查和信息数据收集,经专家分析,事故原因为 : 1、4#机 A 高压给水泵启泵前,泵及系统未充分的充水、放气,造成暖泵时间较短,受热不均匀引起筒体变形;2、内部动静环间隙小,特别是平衡鼓与平衡盘之间的间隙,仅为 0.20mm 左右,造成内部摩擦,直至抱死,损坏设备。
  事故原因分析完成后于2013年7月30日提交损坏部件采购计划,进行现场更换。
  三.纠正(预防)措施:
  根据上述原因分析,为了避免再发生类似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重点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启泵前,泵及管道系统要进行充水、放气,充水、放气要彻底,以连续出水无夹杂气体为准。暖泵要充分,按设计要求增加暖泵时间,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不间断地进行暖泵,控制好密封水压差,确保泵体暖得充足避免发生热分层现象。
  2.加强运行监管,密切监视油位及加强对冷却水的检查,确保冷却水畅通。
  3.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好系统清洁度。
  (1)检查给水泵入口滤网是否装有细滤网,如果没有,马上加装。
  (2)重视给水泵进口滤网的监督检查,在运行初期勤检查、勤清理,
  使给水泵运行起来更加安全可靠。
  (3)除氧器与低压给水管接口处,在除氧器内部加装 100mm 高的小接
  管,避开除氧器底部的杂质。(详见图一)
  (4)除氧器与低压给水管接口处,在除氧器外部加装磁棒,有效吸附
  除氧器底部的杂质。(详见图一)
  (5)在凝汽器热井凝结水出口挡板处加装磁棒。(详见图二)
  (6)加强给水泵的运行管理和监督约束机制,严格控制给水泵壳体温
  差以及泵壳与介质的温差不超过规定值。
  四、总结:
  针对本次事故,相关单位组织技术人员学习,加强对运行人员技术培训,制定事故预案并组织演练,并提交学习体会总结。通过本次事故要求各岗位人员提高认识,加强突发事故处臵能力,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加大设备管理要求。
  参考文献
  1黄冠平.#3给水泵轴承振动大的故障分析 科技信息 2011(22)
  2关广伟.余热锅炉给水泵轴承损坏原因分析及解决 水泵技术2001(06)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 TH311 文献标识码:A  [摘要]离心泵是油田放水站常用的注水设备;在油田开发中随着长期运转,泵效率逐渐降低,表现为流量减少,能耗增加、噪音加大、故障频发等现象。本文通过介绍油田放水站离心泵的常见问题和维修方法, 对其故障类型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研究,并给出离心泵的日常维护及保养规程,力争达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泵效率,减少维修费用,为现场维修工作提供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
期刊
中图分类号: TN62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波导滤波器设计在太赫兹波段与微波波段的区别,阐述太赫兹滤波器的设计要点。结合传统双通带滤波器设计理论,提出了几种适合太赫兹频段的波导双通带滤波器结构。  关键字:太赫兹双通带滤波器波导滤波器  1 引言  太赫兹有很多优点:高数据传输率、优秀的方向性、更高的安全性、较低的散射、更高的透射比等等。太赫兹通信技术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的研究重
期刊
[摘 要]煤矿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供应项目,在进出口和国内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更是不少省市的支柱型产业。然而近年来媒体曝出的井下事故也并不少见。如何能够保证井下施工的安全,做好矿井的安全防护工作的重要性就越发凸显出来。  [关键词] 井下高压电网 越级跳闸 安全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TD36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井下高压电网越级跳闸一般会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事故,不仅会影响正常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文中遵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对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式作了详细的对比和分析。  [关键词]变频器 控制方式 工作原理  中图分类号: TN7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0前言  近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生产工艺的改进及功率半导体器件价格的降低,变频调速越来越被工业上所采用。如何选择性能好的变频其应用到工业
期刊
中圖分类号: TM343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异步电动机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对异步电动机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对提高电动机工作效率及寿命有积极的意义。结合异步电动机的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掌握电动机运转时的保护需求。从短路保护、过载保护等方面入手阐述电动机保护措施的实质,以提高电动机的保护效果。  [关键词]异步电动机 熔断器 热续电器 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TD614.3 文献标识码 :B
期刊
[摘 要]针对龙湖矿回采实践,探索出了一套回采和,超前采后管理的新工艺。  [关键词]急倾斜煤层 回采工艺超前采后管理  中图分类号:TU5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概况:龙湖矿62C号煤层,煤层厚度1.0-1.6m,平均1.3,倾角为45°-55°,直接顶为5.3m的细砂岩,底板为12m的细砂岩。该煤层顶板呈鱼鳞状片形赋存,悬顶5m左右开始冒落,无明显周期 压力及初次压力显现。由于该层
期刊
[摘要]通过对再生破碎顶板综采工作面顶板控制技术、设备配套选型、采煤工作面回采工艺优化、采煤工作面防片帮漏顶技术的实施、瓦斯治理措施落实、劳动组织优化以及生产过程中人机系统的科学合理配合与实施,使再生破碎复合顶板综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实现了安全高效快速推进。  [关键词] 再生 复合顶板 综采工作面 工艺技术  中图分类号:TD3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概述  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
期刊
中图分类号: TH133.4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商用车是在设计和技术特征上是用于运送人员和货物的汽车。商用车包含了所有的载货汽车和9座以上的客车,分为客车、货车、半挂牵引车、客车非完整车辆和货车非完整车辆,共五类。在整个行业媒体中, 商用车的概念主要是从其自身用途不同来定义的,习惯把商用车划分为客车和货车两大类。  [关键词] 商用车变速箱 ATM系统  中图分类号: TH122  引言 
期刊
摘要 目前,七台河市的空气、水、噪声、固废、生态环境质量污染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仍很艰巨。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是布局性、结构性、功能性和特殊性污染问题,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多渠道整治,才能有效改善七台河市的环境质量。  关键词 环境质量 污染 对策  一、我市环境质量现状。  1、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我市大气环境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降尘和可吸入颗粒物是我市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最大值超标0
期刊
中图分类号: TD35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采煤工作面末采回撤工作的快慢,直接影响采煤工作面的接替。对于松软煤层顶板综采工作面支护方式的探索,是保证矿井安全、连续、高效生产重要环节。  [关键词]松软煤层顶板 综采工作面 回收 支护探索  一、工作面概况、地质状况  1、概况:1201工作面北面为井田边界,东面为1203工作面实体煤,南面为采区大巷保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