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演美苏双方都拥有核武器以后,原子能与核武器宣传就成为超级大国冷战政治的中心内容。美国政府为此制定了庞大的原子信息项目,以艾森豪威尔联大会议上的原子和平演讲为契机,美国官方联合私人组织在全球范围内发动了庞大的宣传运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消除世界公众对原子的恐惧心理和促进原子的和平利用,但美国对于世人广泛关注的核裁军问题却没有实质性地解决。原子和平宣传只是美国争夺人心的战略考虑和反苏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演原子和平,冷战宣传,艾森豪威尔,美国形象
【中图分类号】K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15)08-0061-07
二战后,美苏双方利用核武器在心理、政治和军事层面展开激烈的博弈。学界主要侧重于冷战时期的核关系、核战略与核裁军研究,较少关注文化视野下美国原子和平(Atoms for Peace)宣传的研究。①本文在充分参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美国政府解密文件参考系统(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DDRS)相关档案以及网络资源,对艾森豪威尔时期的原子和平宣传进行系统地解读,以期推动冷战和平的研究。
1945年9月,助理国务卿威廉·本顿认为,原子能的出现势必导致外界对美国的忌恨:“战争已经戏剧性地使美国的经济力量处于巅峰状态。原子能的到来,伴随着美国科研迈向最前沿,意味着我们已经——至少短期内——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这样的力量容易招致海外的疑虑和厌恶。因此,我们面对着我们历史上最大的挑战之一。”②可见,原子和平宣传对于消除美国的好战形象和维持科技霸权是必不可少的。
1946年,杜鲁门政府制定《原子能法》,禁止原子信息与材料的传播和输出。是年,美国将伯纳德·巴鲁克关于国际社会管制原子能的建议带至联合国,以捍卫自身对核知识的垄断地位。事实上,直至1952年,作为一个被美国政府垄断的军事秘密,核反应堆技术极少提供给公共领域。因此,维持核霸权的“巴鲁克计划”遭到其他国家特别是苏联的反对。1946年7月1日,美国在比基尼海岛进行战后第一次核试验,“巴鲁克计划”流于形式。③
1949年,苏联原子试验成功;1952年,英国成为有核国家,相继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同时,苏联与西欧科学家在原子能和平利用方面的探索日益引发世界的关注。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继续禁止原子信息传播的做法难以为继,多边核能合作提上日程。
1953年10月30日,艾森豪威尔批准NSC162/2号文件,将原子弹列为普通武器。核武器的数量由1952年的841件攀升到1960年的18638件。然而,核武器在技术上的突破却是美国国际公共关系上的灾难。1954年3月1日,美国在比基尼海岛进行热核武器试验,产生的放射性尘埃吹至日本“吉龙五号”渔船上,造成船员伤亡,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批判。①此后,随着美国核试验的频繁进行,全球反核和平运动兴起,为核试验带来巨大的压力。②艾森豪威尔显然意识到了这种舆论困境,多次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上表达了对核武器损害美国形象的担忧。因此,宣传原子的和平利用无疑有助于化解国际舆论压力,进而维系美国的“和平”形象。
在关注核武器对世界民众带来心理冲击的同时,美国决策层还将原子和平宣传看作是维持同盟和反击中立主义的战略手段。对美国而言,一定程度的恐惧对于公众支持高额的国防开支、联盟和国际干预是必要的,但过度关注核战争的恐惧后果则会削弱盟友对其核武项目的支持热情,并加剧海外的中立主义倾向。③因此,持续而系统地宣传原子科学与工业的和平应用,有效管控世界的核恐惧情绪事关其安全战略与冷战全局。
在此情形下,美国当局认为,必须直面美国核垄断被打破的现实,实现由“原子为战争服务”向“原子为和平服务”话语的转变,将国际舆论从核军事功能转移到原子的“善良”上来,以赢得冷战的胜利。1952年10月6日,心理战略委员会顾问斯蒂芬·薄索尼在《非军事领域内实施美国原子战略》中认为,在未来战略中,原子能不仅仍是“美国军事力量的决定性因素”,还对美国经济与心理战略产生深刻的影响。文件强调实施原子信息项目的现实紧迫性:
在心理战领域内,原子弹同样被有效地利用反对美国。我们的敌人声称,对于这种“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依赖彰显了美“帝国主义”的“野蛮”特征。而且,我们关注原子弹而不是所谓的原子能显示了目前美国政策的好战性。……“资本主义”,据说没有能力在人类史上利用伟大的发明,仅能出于破坏性的目的。
鉴于原子能的出现意味着资源不再必然是“缺乏的”,若美国实施一项富有影响力的原子项目,宣传这一“新的基本事实”,将使“共产主义的基本论点与诉求归诸无效”。文件得出结论说,启动原子战略在经济和心理层面工作的时机业已成熟。总之,“原子有助于摧毁共产主义的威胁和巩固自由世界——这应该成为指导重新焕发活力的美国战略的主导思想之一”。④
1953年3月11日,艾森豪威尔在国家安全会议上强调,目前形势下,原子能委员会从“非技术话语”的角度阐述《原子能法》中的变化是切实可行的,“以便所有感兴趣的部委都可能考虑这些变化”。⑤为了推动盟国加强自身防务建设,并为美国使用核武器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12月4日,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定NSC 151/2号文件,要求美国通过官方渠道向盟国发布核武器的效果、战术战略应用、苏联核实力和原子能科技等信息。⑥
美国国务院为此出台原子武器信息项目的绝密文件,认为,共产主义国家“将美国的原子武器描述为‘恐怖武器’”,导致公众对美国原子能的理解出现了某种困难,因此,信息项目应将“反映美国政策的和平旨趣”列在众多战略目标的首位。同时,要求各相关活动负责者向行动协调委员会递交行动进展报告,委员会将指导该项目的执行。①
为了更好地宣传原子的和平功能,1954年3月30日,行动协调委员会成立“行动协调委员会核能项目和相关信息项目工作组”,并制定文件《核能工程与相关信息项目的协调》,强调要按照1953年10月8日国家安全委员会确定的分工,原子能委员会、中情局、国务院分别负责核武器的声明、情报和对外关系三方面的内容。行动协调委员会全面协调原子能及相关信息项目,确保外国对美国国际立场的支持最大化。遵照12月9号拟定的行动,行动协调委员会授权国内外信息项目支持总统的联大演讲和美国关于国际裁军的主要政策声明。② 原子和平展览同样是重要的宣传手段。美国在瑞士、西德、英、意、荷、芬、丹麦、南斯拉夫、希腊、土、日、印、巴基斯坦和阿根廷等国都举办过展览。据美国官方所述,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原子和平巡展获得“不成比例”地欢迎,以至苏联要么取消他们的展览,要么很早尴尬地退出。美国1955年的展览覆盖欧洲所有主要城市。④据记载,参观场面火爆。如原子展览在意大利巡展一年,25个城市、300余万人参观。3个星期内维也纳原子展高达10万人参观。⑤新德里贸易博览会上,170万印度人观看了原子能展览。在1955年所有展览中,面向日本的展览是新闻署最为“精心构思”的一场。⑥1956年,米兰博览会的核心主题就是和平原子能;此类展览在东京和其他四个城市展出时,参展者逾百万。⑦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精心制作的“为人类带来益处的原子”展览在巴西圣保罗400周年庆典展出,显示同位素和放射追踪器在农业和环保行业中的应用。50万余人参观。在洪都拉斯和墨西哥则举行“原子信息周”的活动。⑧
原子能与核武器成为超级大国冷战宣传的中心内容。按照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指令,原子和平海外宣传的最主要承担者为新闻署,和平宣传成为其第三个全球性主题,寻求使外界相信美国发展和扩大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代表着和平并致力于和平”。⑨作为官方精心策划的全球性大型公共外交活动,原子和平宣传意在向世界展示原子能及原子武器的某些真实面貌,是一次面向国外的“坦率行动”,⑩强调美国主导的科学优势能够为世界带来美好的愿景与福祉。民用核科学不可避免地纳入冷战框架之中,由此可见冷战影响之广之深。
全球性的原子和平宣传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轻西方公众对原子的恐惧,改善国际舆论,实现美国的战略目标。在日内瓦会议期间及以后,美国新闻署对欧洲六国进行民意调查,民众普遍认为:美国在发展和共享原子和平利用方面比其他任何国家做得更多;美国已将其重点从原子的军事应用上转向了和平利用。①在日本,美国在太平洋的核试验活动本来是“损害美国立场”的主要问题之一,但宣传运动不但基本上消除了日本民众对原子的极端恐慌,至1956年初,日本舆论已接受原子能和平利用的事实,而且,美国在对日本政府施加压力以采取亲美政策方面也已取得明显进展。②
这次宣传运动客观上还对其他国家产生了一定积极的影响。
第一,通过新版《原子能法》,有助于公众更好地了解原子信息。艾森豪威尔在联大发表演讲之前3周,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向美国预算局递交了“为私人企业参与发展核技术拓宽法律基础”和“核信息的自由传播”两个草案。1954年8月30日,新修订的《原子能法》签署生效,修改了管控与传播原子能信息的程序。③在新法的推动下,一些核技术信息相继解密,至1956年2月,多达2.5万份技术报告得到审查,约1/3完全解密,1/4部分解密,且可向工程师提供。④1959年9月30日,艾森豪威尔签署第10841号行政命令,对法案关于国际合作的条款付诸实施。⑤
第二,加强交流,有利于民用核科学的发展。在宣传运动的带动下,1955年、1958年和1964年先后三次在日内瓦召开原子能和平利用的国际会议,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而美国支持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东西方之间原子技术的桥梁。⑥美国与其他国家关于放射性同位素、医学的交流明显加强。12个国家的13位博士于1955年10月17日起在美国医院和癌症研究所进行为期5周的考察。自日内瓦会议以来,橡树岭、布鲁克海文、阿贡和爱达荷等原子所的外国来访人员显著增多。⑦至1959年3月,来自43个国家的328名留学生在美国波多黎哥核中心和阿贡国家实验室核科学与工程国际学院研习;橡树岭核研究所已使263名外国留学生掌握了放射性同位素技术。⑧自项目发起以来,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共计向35个国家赠送原子能书籍。⑨
第三,发展核能,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进步。NSC5431号文件正式确立美国关于海外和平利用核能的政策后,决定划拨美国原料中低于武器性质的适量的铀235,用于小型反应堆和国外其他用于和平研究的目的;帮助特定国家建设小型反应堆。⑩1955年,艾森豪威尔与巴西、土耳其和哥伦比亚签署了第一批双边合作协定。10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首先在11个拉美国家中的3个建设小型核能厂。{11}至1959年,美国当局已与39个国家签署41份双边核能合作协议。{12}
然而,美国的海外原子能政策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其对外援助相当有限,预算仅涉及小型反应堆的资金援助,并不包括大型核电反应堆的建造。1956年的财务预算仅为200万美元,1957年和1958年各为500万美元,无法与庞大的核武器试验费用相比。而且,美国规定,为外国建立小型反应堆和其他和平目的提供可裂变材料的承诺必须与将来的军事需要相协调;国外反应堆的建设必须与政治因素挂钩。①
美国政府启动原子和平宣传,设定的目标不外乎:维持其自由世界的领导地位;展示美国捍卫和平的形象;反击苏联在原子能领域的行动,反对新斯德哥尔摩式和平。②可见,美国企图从和平的层面建构冷战话语,将“善良”的原子作为实现对外政策目标和霸权理想的一种工具。正因如此,美国决策者无意积极回应世界最关注的核裁军问题,而将关注重点放在所谓的原子为和平服务的大肆宣传上,将一桩严肃的和平事业看作是一场有效的宣传,确保为美国带来“最大的心理优势”,③以彻底击败共产主义,因此,无法带来真正的世界和平。
【作者简介】胡腾蛟,男,1978年生,湖南邵东人,长沙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冷战国际史。
【责任编辑:杜敬红】
[关键词]演原子和平,冷战宣传,艾森豪威尔,美国形象
【中图分类号】K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7-6241(2015)08-0061-07
二战后,美苏双方利用核武器在心理、政治和军事层面展开激烈的博弈。学界主要侧重于冷战时期的核关系、核战略与核裁军研究,较少关注文化视野下美国原子和平(Atoms for Peace)宣传的研究。①本文在充分参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美国政府解密文件参考系统(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DDRS)相关档案以及网络资源,对艾森豪威尔时期的原子和平宣传进行系统地解读,以期推动冷战和平的研究。
1945年9月,助理国务卿威廉·本顿认为,原子能的出现势必导致外界对美国的忌恨:“战争已经戏剧性地使美国的经济力量处于巅峰状态。原子能的到来,伴随着美国科研迈向最前沿,意味着我们已经——至少短期内——成为地球上最强大的国家。这样的力量容易招致海外的疑虑和厌恶。因此,我们面对着我们历史上最大的挑战之一。”②可见,原子和平宣传对于消除美国的好战形象和维持科技霸权是必不可少的。
1946年,杜鲁门政府制定《原子能法》,禁止原子信息与材料的传播和输出。是年,美国将伯纳德·巴鲁克关于国际社会管制原子能的建议带至联合国,以捍卫自身对核知识的垄断地位。事实上,直至1952年,作为一个被美国政府垄断的军事秘密,核反应堆技术极少提供给公共领域。因此,维持核霸权的“巴鲁克计划”遭到其他国家特别是苏联的反对。1946年7月1日,美国在比基尼海岛进行战后第一次核试验,“巴鲁克计划”流于形式。③
1949年,苏联原子试验成功;1952年,英国成为有核国家,相继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同时,苏联与西欧科学家在原子能和平利用方面的探索日益引发世界的关注。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继续禁止原子信息传播的做法难以为继,多边核能合作提上日程。
1953年10月30日,艾森豪威尔批准NSC162/2号文件,将原子弹列为普通武器。核武器的数量由1952年的841件攀升到1960年的18638件。然而,核武器在技术上的突破却是美国国际公共关系上的灾难。1954年3月1日,美国在比基尼海岛进行热核武器试验,产生的放射性尘埃吹至日本“吉龙五号”渔船上,造成船员伤亡,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批判。①此后,随着美国核试验的频繁进行,全球反核和平运动兴起,为核试验带来巨大的压力。②艾森豪威尔显然意识到了这种舆论困境,多次在国家安全委员会上表达了对核武器损害美国形象的担忧。因此,宣传原子的和平利用无疑有助于化解国际舆论压力,进而维系美国的“和平”形象。
在关注核武器对世界民众带来心理冲击的同时,美国决策层还将原子和平宣传看作是维持同盟和反击中立主义的战略手段。对美国而言,一定程度的恐惧对于公众支持高额的国防开支、联盟和国际干预是必要的,但过度关注核战争的恐惧后果则会削弱盟友对其核武项目的支持热情,并加剧海外的中立主义倾向。③因此,持续而系统地宣传原子科学与工业的和平应用,有效管控世界的核恐惧情绪事关其安全战略与冷战全局。
在此情形下,美国当局认为,必须直面美国核垄断被打破的现实,实现由“原子为战争服务”向“原子为和平服务”话语的转变,将国际舆论从核军事功能转移到原子的“善良”上来,以赢得冷战的胜利。1952年10月6日,心理战略委员会顾问斯蒂芬·薄索尼在《非军事领域内实施美国原子战略》中认为,在未来战略中,原子能不仅仍是“美国军事力量的决定性因素”,还对美国经济与心理战略产生深刻的影响。文件强调实施原子信息项目的现实紧迫性:
在心理战领域内,原子弹同样被有效地利用反对美国。我们的敌人声称,对于这种“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依赖彰显了美“帝国主义”的“野蛮”特征。而且,我们关注原子弹而不是所谓的原子能显示了目前美国政策的好战性。……“资本主义”,据说没有能力在人类史上利用伟大的发明,仅能出于破坏性的目的。
鉴于原子能的出现意味着资源不再必然是“缺乏的”,若美国实施一项富有影响力的原子项目,宣传这一“新的基本事实”,将使“共产主义的基本论点与诉求归诸无效”。文件得出结论说,启动原子战略在经济和心理层面工作的时机业已成熟。总之,“原子有助于摧毁共产主义的威胁和巩固自由世界——这应该成为指导重新焕发活力的美国战略的主导思想之一”。④
1953年3月11日,艾森豪威尔在国家安全会议上强调,目前形势下,原子能委员会从“非技术话语”的角度阐述《原子能法》中的变化是切实可行的,“以便所有感兴趣的部委都可能考虑这些变化”。⑤为了推动盟国加强自身防务建设,并为美国使用核武器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12月4日,国家安全委员会制定NSC 151/2号文件,要求美国通过官方渠道向盟国发布核武器的效果、战术战略应用、苏联核实力和原子能科技等信息。⑥
美国国务院为此出台原子武器信息项目的绝密文件,认为,共产主义国家“将美国的原子武器描述为‘恐怖武器’”,导致公众对美国原子能的理解出现了某种困难,因此,信息项目应将“反映美国政策的和平旨趣”列在众多战略目标的首位。同时,要求各相关活动负责者向行动协调委员会递交行动进展报告,委员会将指导该项目的执行。①
为了更好地宣传原子的和平功能,1954年3月30日,行动协调委员会成立“行动协调委员会核能项目和相关信息项目工作组”,并制定文件《核能工程与相关信息项目的协调》,强调要按照1953年10月8日国家安全委员会确定的分工,原子能委员会、中情局、国务院分别负责核武器的声明、情报和对外关系三方面的内容。行动协调委员会全面协调原子能及相关信息项目,确保外国对美国国际立场的支持最大化。遵照12月9号拟定的行动,行动协调委员会授权国内外信息项目支持总统的联大演讲和美国关于国际裁军的主要政策声明。② 原子和平展览同样是重要的宣传手段。美国在瑞士、西德、英、意、荷、芬、丹麦、南斯拉夫、希腊、土、日、印、巴基斯坦和阿根廷等国都举办过展览。据美国官方所述,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原子和平巡展获得“不成比例”地欢迎,以至苏联要么取消他们的展览,要么很早尴尬地退出。美国1955年的展览覆盖欧洲所有主要城市。④据记载,参观场面火爆。如原子展览在意大利巡展一年,25个城市、300余万人参观。3个星期内维也纳原子展高达10万人参观。⑤新德里贸易博览会上,170万印度人观看了原子能展览。在1955年所有展览中,面向日本的展览是新闻署最为“精心构思”的一场。⑥1956年,米兰博览会的核心主题就是和平原子能;此类展览在东京和其他四个城市展出时,参展者逾百万。⑦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精心制作的“为人类带来益处的原子”展览在巴西圣保罗400周年庆典展出,显示同位素和放射追踪器在农业和环保行业中的应用。50万余人参观。在洪都拉斯和墨西哥则举行“原子信息周”的活动。⑧
原子能与核武器成为超级大国冷战宣传的中心内容。按照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指令,原子和平海外宣传的最主要承担者为新闻署,和平宣传成为其第三个全球性主题,寻求使外界相信美国发展和扩大原子能的和平利用,“代表着和平并致力于和平”。⑨作为官方精心策划的全球性大型公共外交活动,原子和平宣传意在向世界展示原子能及原子武器的某些真实面貌,是一次面向国外的“坦率行动”,⑩强调美国主导的科学优势能够为世界带来美好的愿景与福祉。民用核科学不可避免地纳入冷战框架之中,由此可见冷战影响之广之深。
全球性的原子和平宣传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轻西方公众对原子的恐惧,改善国际舆论,实现美国的战略目标。在日内瓦会议期间及以后,美国新闻署对欧洲六国进行民意调查,民众普遍认为:美国在发展和共享原子和平利用方面比其他任何国家做得更多;美国已将其重点从原子的军事应用上转向了和平利用。①在日本,美国在太平洋的核试验活动本来是“损害美国立场”的主要问题之一,但宣传运动不但基本上消除了日本民众对原子的极端恐慌,至1956年初,日本舆论已接受原子能和平利用的事实,而且,美国在对日本政府施加压力以采取亲美政策方面也已取得明显进展。②
这次宣传运动客观上还对其他国家产生了一定积极的影响。
第一,通过新版《原子能法》,有助于公众更好地了解原子信息。艾森豪威尔在联大发表演讲之前3周,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向美国预算局递交了“为私人企业参与发展核技术拓宽法律基础”和“核信息的自由传播”两个草案。1954年8月30日,新修订的《原子能法》签署生效,修改了管控与传播原子能信息的程序。③在新法的推动下,一些核技术信息相继解密,至1956年2月,多达2.5万份技术报告得到审查,约1/3完全解密,1/4部分解密,且可向工程师提供。④1959年9月30日,艾森豪威尔签署第10841号行政命令,对法案关于国际合作的条款付诸实施。⑤
第二,加强交流,有利于民用核科学的发展。在宣传运动的带动下,1955年、1958年和1964年先后三次在日内瓦召开原子能和平利用的国际会议,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而美国支持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东西方之间原子技术的桥梁。⑥美国与其他国家关于放射性同位素、医学的交流明显加强。12个国家的13位博士于1955年10月17日起在美国医院和癌症研究所进行为期5周的考察。自日内瓦会议以来,橡树岭、布鲁克海文、阿贡和爱达荷等原子所的外国来访人员显著增多。⑦至1959年3月,来自43个国家的328名留学生在美国波多黎哥核中心和阿贡国家实验室核科学与工程国际学院研习;橡树岭核研究所已使263名外国留学生掌握了放射性同位素技术。⑧自项目发起以来,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共计向35个国家赠送原子能书籍。⑨
第三,发展核能,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进步。NSC5431号文件正式确立美国关于海外和平利用核能的政策后,决定划拨美国原料中低于武器性质的适量的铀235,用于小型反应堆和国外其他用于和平研究的目的;帮助特定国家建设小型反应堆。⑩1955年,艾森豪威尔与巴西、土耳其和哥伦比亚签署了第一批双边合作协定。10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首先在11个拉美国家中的3个建设小型核能厂。{11}至1959年,美国当局已与39个国家签署41份双边核能合作协议。{12}
然而,美国的海外原子能政策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其对外援助相当有限,预算仅涉及小型反应堆的资金援助,并不包括大型核电反应堆的建造。1956年的财务预算仅为200万美元,1957年和1958年各为500万美元,无法与庞大的核武器试验费用相比。而且,美国规定,为外国建立小型反应堆和其他和平目的提供可裂变材料的承诺必须与将来的军事需要相协调;国外反应堆的建设必须与政治因素挂钩。①
美国政府启动原子和平宣传,设定的目标不外乎:维持其自由世界的领导地位;展示美国捍卫和平的形象;反击苏联在原子能领域的行动,反对新斯德哥尔摩式和平。②可见,美国企图从和平的层面建构冷战话语,将“善良”的原子作为实现对外政策目标和霸权理想的一种工具。正因如此,美国决策者无意积极回应世界最关注的核裁军问题,而将关注重点放在所谓的原子为和平服务的大肆宣传上,将一桩严肃的和平事业看作是一场有效的宣传,确保为美国带来“最大的心理优势”,③以彻底击败共产主义,因此,无法带来真正的世界和平。
【作者简介】胡腾蛟,男,1978年生,湖南邵东人,长沙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冷战国际史。
【责任编辑:杜敬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