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有阶段性,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则是长期的、永恒的。高等院校各级党组织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积极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高校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建立健全高校党员学习培训、发挥作用、监督管理等各项制度,形成使广大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党员先进性 学习教育 发挥作用 监督管理 长效机制
在高等院校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不仅是高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标要求,而且是新时期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党的先进性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不可能通过一次集中教育能解决所有问题。适当的集中教育,主要是针对某一时期党的建设的主题或党员队伍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而展开的教育,解决的是党在一定的时期里,在面临的形势、所承担的历史任务中保持先进性的问题;而长效机制要解决的是党的先进性建设日常化、制度化、机制化的问题,使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能够成为制度化的工作,运用到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中,长期坚持下去,并形成科学的制度规范。只有短期集中教育和制度化建设有机结合、互相配合,党的先进性建设才能有强有力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建立健全高校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尤显必要和重要。笔者认为,在高等院校要构建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学习培训是基础,作用发挥是根本,监督管理是保证。
一、构建高校党员学习培训机制
学习培训是党员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础和前提。要认真总结完善高校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动员阶段领导带头领学、集中办班送学、先进典型导学、学习交流互学等做法,及时运用到基层党组织的日常学习培训中,健全学习体系,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努力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党员队伍。
1.建立党员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制度。要着重解决学习的经常性和实效性两个问题,防止学习“走过场”。借鉴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经验,要采取定期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高校党员干部、教师定期脱产进修制度,规定党员每年读若干本书,定期开好理论学习研究会,邀请专家、学者开设辅导讲座;学习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倡学习与思考并重,个人自学以原原本本读书为主,集中学习以讨论交流为主,提高学习效果。在坚持学院党委中心组学习、党校培训等学习制度的同时,进一步探索建立适合高校不同知识层次、能调动党员积极性、激发党员学习内动力的制度,采用高校党员干部、教师、学生喜闻乐见的演讲比赛、中心发言、读书笔记展评等学习形式,不断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党员人人自觉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要将先进性教育活动形成的良好学习制度内化为党员个体的品质和行为习惯,通过全体党员的自觉学习,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进而带动学习型校园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2.建立党员学习纪律机制。要通过构建领导领学、专家讲学、党员述学、群众评学、支部督学的党员理论学习体系,建立健全学习考核、督促、检查、把关等制度。建立党员学习教育档案,制订高校党员学习教育记录卡,把党员每年参加学习教育、基层实践锻炼以及述学、评学、督学情况收集归档,强化对党员教育培训的激励约束,激发接受教育培训的自觉性,增强学习效果。
3.建立党员意识教育机制。通过学习《党章》重温入党誓词、颁发党员证、佩戴党徽、挂党员警示牌等活动和形式,不断强化党员尤其是学生党员的身份意识,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进一步树立党员观念和党员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形成学习、思考、工作和提高的良性循环,在思想、政治、工作和作风等方面始终保持先进性,从而推动学院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构建高校党员作用发挥机制
党员作用发挥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一个先进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所以党员的先进性如何,往往取决于其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体现。高校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要体现为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努力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作为一个组织的成员,党员发挥作用不仅需要自身的素质和内在的动力,更需要党组织为党员发挥作用提出要求、创造条件、构建平台。
1.建立党员发挥作用的细化机制。许多地方党组织对于党员发挥作用的要求往往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过于抽象与概念化,多数党员觉得这些原则要求距离自己很远,因此并不真正关注。对于高校来说,一旦联系各个时期学院的中心工作,对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大多数党员不仅会认真关注,而且都会努力去做,表现出先锋模范作用。因此,党组织要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具体化上下功夫,具体化既要适应党的总体要求,又符合党员实际;既要具有先进性,又具有可操作性。
2.建立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机制。在先进性教育中,一些学校和单位的党组织开展了如“党员先锋工程”、“党员先锋岗”、“凝聚力工程”、“党员责任区”等主题实践活动,不仅督促、激励党员发挥作用,而且也为党员发挥作用构建了平台。但是,要注意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地方、不同单位、不同部门的特点,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要注重把有一定时限化的活动逐步转化为一种稳定的机制。当前高校最需要建立的就是关心师生、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机制。对于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来说,要在真实了解民情、倾听民意、关心群众的基础上,把自己的业务工作与群众的利益紧密联系,运用手中的权力具体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充分发挥好党员服务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要通过党员“结对子”、“真心牵手、真情奉献”、帮困助学等一些行之有效的形式,为困难职工、贫困学生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实实在在的困难和问题,使党员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凝聚党心、民心,不断改进党在高校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切实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3.建立健全党员发挥作用的检查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党员发挥作用的检查评价机制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关键。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健全的,能够真实、全面反映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检查评价机制,因而也就难以对先进的党员进行表扬,对落后的党员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理。这样,先进党员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落后党员就会失去压力和鞭策,因而在党员队伍中难以形成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氛围。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建立如下机制。一是要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考核机制。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机制,是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要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结合不同业务和部门党员的岗位特点,科学确立党员履行岗位职责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考核内容,建立党员作用发挥百分制考核制度,分门别类对党员发挥作用进行量化细化,并把党员作用发挥情况与年终考核评先挂钩。二是要健全竞争激励机制。要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并重的原则,积极为党员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公开选拔制度,让优秀的党员干部有机会、有舞台参与党内事务和社会事务;创新党员干部考核、评议制度和引咎辞职、罢免制度等,使党内优秀分子脱颖而出,得到升迁重用。同时,要结合不同岗位、不同部门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定期开展争先创优评选活动,把党员先进性落实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让党员感受到优秀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人人都有当上先进的可能,从而增强了党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4.建立党组织对党员真情关怀机制。在党内,由于有的党员身体状况不好、家庭及子女上学、就业等多种原因,许多党员的生活变得较为困难,自己想发挥作用却又无能为力。因此,我们要在党内开展帮扶制度,建立上级党组织与下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的“一对一”或“一对二”帮助制度,使困难的党员能及时得到组织帮助,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进一步激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营造党员发挥作用的良好氛围。一是要建立党员思想状况分析制度。通过定期分析党员的思想、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及时向党组织通报情况、当好参谋,切实帮助党员解决问题和困难。二是要建立谈心谈话制度。党员领导干部每年至少要找党员谈心谈话一次,在党员遇到重大问题或重大困难时,党员领导干部要及时找其谈心。三是要建立走访制度。在党员的生日、入党纪念日、重大传统节日、患病或党员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等,上门走访党员,送去党的关怀,体现组织的温暖。
三、构建监督管理机制
党员对党内民主生活的积极参与是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力量源泉,发扬党内民主和建立健全党员监督管理制度是提升党员创造性和自律性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1.建立党内监督机制。党内监督的目的,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树立监督意识,落实相关监督规定,带头遵守规章制度。一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完善学院党委议事决策机制,对决策目标确立、决策方案制定、决策过程掌控和决策实施进行全过程监督,确保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防止决策的随意性,防止出现违背客观规律的重大决策失误。逐步做到重大公共决策的讨论情况和阶段性方案及时公开、公布;涉及广大师生员工利益的决策,及时向全院公开;涉及局部群体利益的决策,及时让有关群体知晓;涉及业务领域的决策,及时通知有关方面。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通过建立健全这些制度,扩大基层党员的知情权,从制度上为开展党内监督提供有力的保障。三是要完善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要通过召开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党员大会,采取党内重大决策征求党员意见、党内重大决策执行结果通报等形式,畅通发扬党内民主、强化党内监督的渠道。
2.建立外部监督机制。要认真总结先进性教育“开门搞教育”的经验做法,实行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建立相对固定的群众监督员队伍,探索建立群众广泛参与、渠道畅通、尊重民意、公开透明、公正客观的党员监督评价体系,主动听取基层和群众的呼声和意见,建立和完善在一定范围内定期向群众报告思想和汇报工作的制度,建立和完善群众对党员“工作圈”、“社交圈”和“生活圈”的监督网络。
3.建立支部工作机制。要严格党员组织生活制度,建立以保持先进性为主题的组织生活会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及时解决党员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立党员思想和工作汇报制度,口头汇报与书面汇报相结合,向党组织汇报个人思想和工作情况,从组织上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周济.在第十四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Z].福建省第十五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文件汇编,2006:16-28.
[2]李强.健全高等学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刍议[J].福建高教研究,2006,(4).
(作者单位: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党员先进性 学习教育 发挥作用 监督管理 长效机制
在高等院校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不仅是高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标要求,而且是新时期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党的先进性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不可能通过一次集中教育能解决所有问题。适当的集中教育,主要是针对某一时期党的建设的主题或党员队伍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而展开的教育,解决的是党在一定的时期里,在面临的形势、所承担的历史任务中保持先进性的问题;而长效机制要解决的是党的先进性建设日常化、制度化、机制化的问题,使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能够成为制度化的工作,运用到党员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中,长期坚持下去,并形成科学的制度规范。只有短期集中教育和制度化建设有机结合、互相配合,党的先进性建设才能有强有力的根本保证。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建立健全高校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尤显必要和重要。笔者认为,在高等院校要构建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学习培训是基础,作用发挥是根本,监督管理是保证。
一、构建高校党员学习培训机制
学习培训是党员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础和前提。要认真总结完善高校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动员阶段领导带头领学、集中办班送学、先进典型导学、学习交流互学等做法,及时运用到基层党组织的日常学习培训中,健全学习体系,改进培训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努力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党员队伍。
1.建立党员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制度。要着重解决学习的经常性和实效性两个问题,防止学习“走过场”。借鉴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经验,要采取定期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高校党员干部、教师定期脱产进修制度,规定党员每年读若干本书,定期开好理论学习研究会,邀请专家、学者开设辅导讲座;学习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提倡学习与思考并重,个人自学以原原本本读书为主,集中学习以讨论交流为主,提高学习效果。在坚持学院党委中心组学习、党校培训等学习制度的同时,进一步探索建立适合高校不同知识层次、能调动党员积极性、激发党员学习内动力的制度,采用高校党员干部、教师、学生喜闻乐见的演讲比赛、中心发言、读书笔记展评等学习形式,不断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党员人人自觉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要将先进性教育活动形成的良好学习制度内化为党员个体的品质和行为习惯,通过全体党员的自觉学习,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进而带动学习型校园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2.建立党员学习纪律机制。要通过构建领导领学、专家讲学、党员述学、群众评学、支部督学的党员理论学习体系,建立健全学习考核、督促、检查、把关等制度。建立党员学习教育档案,制订高校党员学习教育记录卡,把党员每年参加学习教育、基层实践锻炼以及述学、评学、督学情况收集归档,强化对党员教育培训的激励约束,激发接受教育培训的自觉性,增强学习效果。
3.建立党员意识教育机制。通过学习《党章》重温入党誓词、颁发党员证、佩戴党徽、挂党员警示牌等活动和形式,不断强化党员尤其是学生党员的身份意识,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进一步树立党员观念和党员意识,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形成学习、思考、工作和提高的良性循环,在思想、政治、工作和作风等方面始终保持先进性,从而推动学院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构建高校党员作用发挥机制
党员作用发挥是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一个先进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所以党员的先进性如何,往往取决于其先锋模范作用的具体体现。高校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要体现为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努力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作为一个组织的成员,党员发挥作用不仅需要自身的素质和内在的动力,更需要党组织为党员发挥作用提出要求、创造条件、构建平台。
1.建立党员发挥作用的细化机制。许多地方党组织对于党员发挥作用的要求往往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过于抽象与概念化,多数党员觉得这些原则要求距离自己很远,因此并不真正关注。对于高校来说,一旦联系各个时期学院的中心工作,对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大多数党员不仅会认真关注,而且都会努力去做,表现出先锋模范作用。因此,党组织要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具体化上下功夫,具体化既要适应党的总体要求,又符合党员实际;既要具有先进性,又具有可操作性。
2.建立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机制。在先进性教育中,一些学校和单位的党组织开展了如“党员先锋工程”、“党员先锋岗”、“凝聚力工程”、“党员责任区”等主题实践活动,不仅督促、激励党员发挥作用,而且也为党员发挥作用构建了平台。但是,要注意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地方、不同单位、不同部门的特点,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特别是要注重把有一定时限化的活动逐步转化为一种稳定的机制。当前高校最需要建立的就是关心师生、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机制。对于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来说,要在真实了解民情、倾听民意、关心群众的基础上,把自己的业务工作与群众的利益紧密联系,运用手中的权力具体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充分发挥好党员服务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要通过党员“结对子”、“真心牵手、真情奉献”、帮困助学等一些行之有效的形式,为困难职工、贫困学生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实实在在的困难和问题,使党员在联系和服务群众中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凝聚党心、民心,不断改进党在高校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切实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3.建立健全党员发挥作用的检查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党员发挥作用的检查评价机制是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关键。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健全的,能够真实、全面反映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检查评价机制,因而也就难以对先进的党员进行表扬,对落后的党员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理。这样,先进党员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挫伤,落后党员就会失去压力和鞭策,因而在党员队伍中难以形成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氛围。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建立如下机制。一是要建立保持党员先进性考核机制。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机制,是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要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结合不同业务和部门党员的岗位特点,科学确立党员履行岗位职责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考核内容,建立党员作用发挥百分制考核制度,分门别类对党员发挥作用进行量化细化,并把党员作用发挥情况与年终考核评先挂钩。二是要健全竞争激励机制。要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并重的原则,积极为党员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公开选拔制度,让优秀的党员干部有机会、有舞台参与党内事务和社会事务;创新党员干部考核、评议制度和引咎辞职、罢免制度等,使党内优秀分子脱颖而出,得到升迁重用。同时,要结合不同岗位、不同部门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定期开展争先创优评选活动,把党员先进性落实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让党员感受到优秀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人人都有当上先进的可能,从而增强了党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
4.建立党组织对党员真情关怀机制。在党内,由于有的党员身体状况不好、家庭及子女上学、就业等多种原因,许多党员的生活变得较为困难,自己想发挥作用却又无能为力。因此,我们要在党内开展帮扶制度,建立上级党组织与下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的“一对一”或“一对二”帮助制度,使困难的党员能及时得到组织帮助,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进一步激发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营造党员发挥作用的良好氛围。一是要建立党员思想状况分析制度。通过定期分析党员的思想、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情况,及时向党组织通报情况、当好参谋,切实帮助党员解决问题和困难。二是要建立谈心谈话制度。党员领导干部每年至少要找党员谈心谈话一次,在党员遇到重大问题或重大困难时,党员领导干部要及时找其谈心。三是要建立走访制度。在党员的生日、入党纪念日、重大传统节日、患病或党员家庭发生重大变故等,上门走访党员,送去党的关怀,体现组织的温暖。
三、构建监督管理机制
党员对党内民主生活的积极参与是党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力量源泉,发扬党内民主和建立健全党员监督管理制度是提升党员创造性和自律性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1.建立党内监督机制。党内监督的目的,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作为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自觉树立监督意识,落实相关监督规定,带头遵守规章制度。一是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完善学院党委议事决策机制,对决策目标确立、决策方案制定、决策过程掌控和决策实施进行全过程监督,确保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防止决策的随意性,防止出现违背客观规律的重大决策失误。逐步做到重大公共决策的讨论情况和阶段性方案及时公开、公布;涉及广大师生员工利益的决策,及时向全院公开;涉及局部群体利益的决策,及时让有关群体知晓;涉及业务领域的决策,及时通知有关方面。二是要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通过建立健全这些制度,扩大基层党员的知情权,从制度上为开展党内监督提供有力的保障。三是要完善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制度。要通过召开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党员大会,采取党内重大决策征求党员意见、党内重大决策执行结果通报等形式,畅通发扬党内民主、强化党内监督的渠道。
2.建立外部监督机制。要认真总结先进性教育“开门搞教育”的经验做法,实行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建立相对固定的群众监督员队伍,探索建立群众广泛参与、渠道畅通、尊重民意、公开透明、公正客观的党员监督评价体系,主动听取基层和群众的呼声和意见,建立和完善在一定范围内定期向群众报告思想和汇报工作的制度,建立和完善群众对党员“工作圈”、“社交圈”和“生活圈”的监督网络。
3.建立支部工作机制。要严格党员组织生活制度,建立以保持先进性为主题的组织生活会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等,及时解决党员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立党员思想和工作汇报制度,口头汇报与书面汇报相结合,向党组织汇报个人思想和工作情况,从组织上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
参考文献:
[1]周济.在第十四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Z].福建省第十五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文件汇编,2006:16-28.
[2]李强.健全高等学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刍议[J].福建高教研究,2006,(4).
(作者单位: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