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祖父的园子》 (第三课时)教学实录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ygp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 通过改写和补写第13自然段,认识“移情”“反复”的修辞手法。
  2. 通过朗读表现自己从第13自然段中体会到的“自由之乐”。
  3. 阅读萧红散文《祖父死了的时候》,并与同学交流阅读感受,能说出作者为何能从祖父的园子里获得“自由之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一同走进了《我和祖父的园子》,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园子?谁来带着你的感受为大家朗读课题?
  生:(深情地) 《我和祖父的园子》,我想读出一个充满爱的园子。
  生:(愉快地) 《我和祖父的园子》,我想读出一个充满生机的园子。
  师:带着你对园子的印象,让我们齐声朗读课题——(学生带着各自对文本的体验齐读课题)
  二、朗读感受园子里的“自由之乐”
  师:今天我们要跟着萧红的笔,来到第13自然段,先听老师为大家朗读。(教师配乐朗读第13自然段)
  师:听完了,自己也想来读一读吗?那就开始吧。(学生配乐自由朗读第13自然段)
  三、细品园子里的“自由之乐”
  师:同学们,第13自然段写了园子里的哪些事物?
  生:(依次在课文中找出)有太阳、花、鸟、虫子、倭瓜、黄瓜、玉米、蝴蝶这些事物。
  師:如果老师有魔法,把你们变成其中一种事物,你最想成为什么?
  生1:我最想成为花。
  师:你现在就是一朵花,你会怎么说?请你来说一说花说的话。
  生1:我开了,就像我睡醒了似的。(师出示:我开了,就像我睡醒了似的。)
  师:看来你做了个好梦。还有谁想来变一变?
  生2:我想变成鸟。我飞了,就像我上天了似的。(师出示:我飞了,就像我上天了似的。)
  师:我仿佛看到你飞到云里去了,真高!(指名其他同学)你想变什么?
  生3:我想变成倭瓜。我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师:你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这么危险,你不怕大人教训你吗?
  生3:我不怕,这个园子里,没有人管我,我很自由啊。
  师:那请你再说一遍,把这种自由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生3:(得意地)我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师:你想变什么?
  生4:我想变成黄瓜。我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
  师:你开谎花,光开花,不结果,这不是骗人嘛?没有人批评你吗?
  生4:我不怕,因为这是个自由的园子,我就是想开一朵谎花,光开花不结果,因为我觉得花好看啊,没有人管我。
  师:你还想再说一说这句话吗?
  生4:(激情地)我愿意开一谎花,就开一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动物,植物在园子里的生活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
  生1:自由。
  生2:无拘无束。
  生3:快活。
  (师板书:自由、快活)
  师:同学们,园子里这些普普通通的事物真的觉得这样自由快活?
  生:(七嘴八舌地)不是。
  师:那是谁在园子里感到了自由和快活?
  生:是作者萧红。
  师:是的,萧红把自己在园子里感受到的自由、快活移植到园子里的花、虫子、鸟、倭瓜、黄瓜、玉米等等这些事物身上,借由它们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样的手法就叫“移情”。(师板书:移情)我看同学们都被这样无拘无束、快活自由的情感打动了,似乎意犹未尽,还想变一变。好!满足大家!
  (师出示文段)
  (师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
  师:先前,同学们是一人说一句来表达自由快活,现在同学们是几人读一段来表达自由快活,你们觉得哪种读法听起来更自由、更快活?
  生:几个人读一段更能听出自由快活。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请看这两组句子。
  (出示:_________就像_________似的。_________就像_________似的。_________就像_________似的。_________愿意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愿意_________,就_________, _________愿意_________,就 _________ 。)
  生:老师,我知道,因为几个人读一段让人觉得园子里不是一种事物感到自由快活,而是很多事物都感到自由快活,所以听起来更自由、更快活。
  师:是的,在这里萧红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让表达自由快活的句子重复出现,让我们读起来更能体会园子里的自由和快活。(板书:反复)园子里还会有哪些事物?
  生1:还会有鸡、猪、大树。
  生2:还会有石头、小草、蚂蚱、蜂子。
  师:它们又是在过着怎样自由、快活的生活?你能发挥想象,选择一个事物,用上面的句式写一写吗?
  (学生动笔写)
  师:我看到许多同学创作的时候脸上都浮现出微笑,能和大家分享你的自由快活吗?谁来读读自己的句子?
  生1:鸡愿意往东走就往东走,愿意往西走就往西走,它若愿意哪也不去,也没有人管。
  生2:青蛙叫了,就像青蛙在开会似的。
  师:你们的句子果然很精彩,太有意思了。现在,请大家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创作的句子,把组员们的句子组合起来,完成小组学习单,向大家汇报。
  (生小组合作,完成小组学习单。师相机指导)   师:哪个小组想向大家汇报?
  (师收集小组学习单,并指名一小组汇报)
  生1:猫叫了,就像猫打招呼似的。
  生2:青蛙跳了,就像青蛙在玩蹦床似的。
  生3:树叶飞了,就像树叶在跳伞似的。
  生:(齐)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生4:蚯蚓愿意钻多深就钻多深,它若愿意钻到石头里去,也没有人管。
  生1:蚂蚁愿意排成队就排成队,它们若是愿意到处乱走,也没有人管。
  生2:苹果树愿意结一个红苹果,就结一个红苹果,愿意结一个绿苹果,就结一个绿苹果,它若愿意结一个半红半绿的苹果也没有人管。
  生:(齐)谢谢大家。
  师:他们的汇报真精彩,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其他小组的学习单上也出现了一些精彩的句子。(师现场批改,选读精彩句子)
  四、深入理解园子里的“自由之乐”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萧红写的一篇文章《祖父死了的时候》,请大家读完以后思考两个问题,第一,这篇文章让你对萧红的人生有了怎样的认识?第二,这个园子为什么能让作者萧红那么自由、快乐?
  (学生默读《祖父死了的时候》)
  师:谁来和我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1:我觉得萧红很可怜,因为文章中说“我懂得的尽是些偏僻的人生,我想世间死了祖父,就没有再同情我的人了,世间死了祖父,剩下的尽是些凶残的人了。”
  生2:我也觉得萧红很可怜,我找到的句子是“我联想到母亲死的时候。母亲死以后,父亲怎样打我,又娶一个新母亲来。这个母亲很客气,不打我,就是骂,也是指着桌子或椅子来骂我。客气是越客气了,但是冷淡了,疏远了,生人一样。”可以看出萧红的父亲对萧红很粗暴,而且萧红的母亲也去世了,新母亲对她很冷淡。
  生3:我读出了萧红的祖父对萧红很好,因为天气很冷的时候,萧红不敢一个人去厕所,她爸爸妈妈也不愿陪她去,是祖父陪她去的。而且,文章还写道:“我若死掉祖父,就死掉我一生最重要的一个人,好像他死了就把人间一切‘爱’和‘温暖’带得空空虚虚。”
  师:是的,读完这篇文章,你一定对课文有了新的理解,请你在书旁的空白处记录下你的阅读感受。
  (学生记录阅读感受)
  师:谁来和我们分享你的阅读感受。
  生4:这是一个充满爱和快乐回忆的园子。
  生5:萧红的人生很悲惨,正是因为有了祖父,她的人生才有了自由快乐的回忆。
  師:是的,祖父是萧红黯淡人生的一道阳光,而她和祖父的园子永远都是萧红充满温暖回忆的精神家园。学习了今天的内容,让我们带着新的理解和感悟再次齐读课题——
  生:(齐) 《我和祖父的园子》。
  (作者单位: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
其他文献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6周年的日子里,五星红旗和紫荆花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我国政府恢复了对香港行使主权,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企盼成为鼓舞人心的现实。洗雪百年耻辱
[作品简介]rn《巴特先生的返老还童药》是奥地利作家涅斯特林格的作品之一,曾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和首届弗里德里希·伯德克儿童文学奖.书的内容主要是讲罗比的奶奶抱怨自己年老
期刊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要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
期刊
针对信息时代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指出利用“一体化”管理软件实现一体化管理模式是中小企业在信息时代能否成功迎接挑战的关键所在,“一体化”管理软件在价格、功能等方面均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谎花”“溜平”“倭瓜”等词语。  3. 能从第2自然段对园子里景色的描写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念和对祖父的怀念。  【教学过程】  一、了解作者,走近名著  想要很好地去了解一篇文章、一本書,我们先要去了解一下写这篇文章的作者,对于萧红,大家有什么了解?  老师把刚才大家的发言整理了一下,请一位同学带着我们一起再
期刊
北京建工报是北京建工集团的内部报刊,1987年创刊以来已经走过了20年的发展历程。目前为旬刊,对开大报,每期4版。和其他同类企业内刊一样,报纸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通讯员数
1943年6月3日,天降大雨,电闪雷鸣,在一间简陋的房间里,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在召开县长联席会议。突然,一道闪电钻进来,一声巨响,靠窗而坐的延川县代县长遭雷击当场丧生。这原本
回忆起1938年自己第一次出远门的情景,林鹏的神情里透出一种难以抑制的激动。那个时候,他还是郑州玉丰纱厂的一名学徒工。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工人失业,学生罢课,社会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