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次采油(EOR)技术是一项能够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新技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重要油田开发技术。在过去数十年内,美国、加拿大和委内瑞拉等石油大国都把如何提高原油采油率作为研究工作的重点目标。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对油气需求量也不斷增加。因此,运用三次采油技术来提高原油采收率,是减缓我国多数油田产量递减速度、维持原油稳产的战略需要。
[关键词]采油;化学驱;采收率
中图分类号:TE3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008-01
1 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上已形成三次采油的四大技术系列,即化学驱、气驱、热力驱和微生物驱。其中化学驱包括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碱驱及其复配的二元、三元复合驱、泡沫驱等;气驱包括CO2混相/非混相驱、氮气驱、烃类气驱和烟道气驱等;热力驱包括蒸汽吞吐、热水驱、蒸汽驱和火烧油层等;微生物驱包括微生物调剖或微生物驱油等。四大三次采油技术中,有的已形成工业化应用,有的正在开展先导性矿场试验,还有的还处于理论研究之中。
2 三次采油技术现状
2.1 化学驱
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化学驱达到高峰以后的近20多年内,化學驱在美国运用越来越少,但在中国却得到了成功应用。中国化学驱技术已代表世界先进水平,其中,聚合物驱技术于1996年形成工业化应用;“十五”期间大庆油田形成了以烷基苯磺酸盐为主剂的“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技术,胜利油田形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无碱二元复合驱技术;目前,已开展“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天然气”泡沫复合驱室内研究和矿场试验
2.2 热力驱
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运用于委内瑞拉稠油开采的热力驱技术为蒸汽吞吐,因蒸汽吞吐技术伴随着吞吐效果逐渐降低的实际情况,蒸汽驱和火烧油层成为主要接替方法。目前蒸汽驱技术已成为世界上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热采技术。为了提高热效应,国外近年来开发的稠油开采先进技术有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SAGD)和电磁波热采技术。SAGD已成为国际开发超稠油的一项成熟技术,而电磁波热采技术被认为是未进行蒸汽驱油区的最好替代方法,但在巴西试验效果不如注蒸汽。
2.3 注气驱
20世纪70年代,注烃类气驱主要在加拿大获成功应用,到80年代,CO2混相驱成为美国最重要的三次采油方法。氮气或烟道气技术应用较少。尽管我国的注水开发配套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单一的注水开发模式难以继续提高主力油田的采收率。注气是一种较好的提高采收率技术,探索水驱后期油藏注气驱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正成为我国主力油田开发研究的主要任务。
2.4 微生物驱
微生物驱基本处于室内研究和先导试验阶段。微生物采油技术或称微生物强化技术(Microbai Enhanced Oil Recovery,ME-OR)是指将地面分离培养的微生物菌液和营养液注入油层,或者单纯注入营养液、油层内微生物,使其在油层生长繁殖,长生有利于采油的代谢产物,提高石油采收率的采油技术。 最早提出利用微生物采油的是美国学者Beckmann(1926年),美国能源研究院的Zo-Bell(1947年)进行了补充试验,得出了微生物能将石油从沙粒上释放出来的结论。20世纪50年代,美国和苏联等国家已成功地进行了利用微生物采油的矿场实验。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微生物采油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快了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步伐。到目前为止,我国先后在大庆、大港、辽河 新疆、胜利等油田开展了微生物采油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 未来发展趋势
在三次采油技术中,国内聚合物驱己形成了配套工艺技术。从原料、设备、生产到技术攻关己形成规模化产业。其它提高采收率的矿场试验也在积极推向小井距试验,如大港油田在聚合物驱先导试验后又进行了微生物驱油试验,试验表明微生物驱油技术在聚合物驱采油之后,还能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目前他们正在积极准备开辟一个注CO2的混相驱先导试验区。胜利油田和辽河油田开展了火驱先导试验。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在高采出程度、高含水区块进行三元复合驱工业扩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驱结束情况下,三元复合驱可以较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在砾岩油藏中进行三元复合驱试验获得成功,提高采收率16%以上。
从国内国外主要油田发展动向来看,三次采油作为注水开发后期的主要接替技术已成共识。今后的发展方向一是在聚合物驱推广应用的同时加快三元复合驱工业试验步伐;二是微生物采油有可能成为一项廉价的提高采收率技术;三是发展CO2混相驱和泡沫驱技术。
4 总结
迅猛发展的三次采油技术,为老油田的稳产接替和提高采收率展开了广阔的前景。聚合物驱技术已在我国大庆、胜利等东部油田形成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复合驱技术先导试验已见到成效,正向工业性试验延伸,前景看好,泡沫驱、火驱、微生物驱及CO2混相驱也正在加紧室内研究及先导性试验,将不断有新的成果出现。砾岩油藏三元复合驱先导试验已见到成效,技术上已获得重大突破,并正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菁.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6,(07):215-216.
[2] 刘哲.浅析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6,(04):213-214.
[3] 刘明博,郭郡,韦玉龙,张岳,许峰.国内外三次采油发展现状和前景[J].地下水,2014,(05):230-231.
[4] 吴军,董永飞,杨中强.我国三次采油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4,(08):188-189.
[5] 周长盛.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10):88.
[6] 闫帅.浅谈三次采油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化工管理,2013,(12):119.
[7] 张毅.三次采油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04):119-120.
[8] 眭纯华,厉华,毕新忠.世界三次采油现状及发展趋势[J].国外油田工程,2010,(12):13-16.
[9] 杨海龙,卓兴家.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22):92-94.
[10] 李梅霞.国内外三次采油现状及发展趋势[J].当代石油石化,2008,(12):19-25+49-50.
[11] 张丽峰.中国能源供求预测模型及发展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12] 王晓方.国内外采油工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矿业,2005,(05):4-5+36.
[13] 崔君成.微生物采油技术试验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5.
[关键词]采油;化学驱;采收率
中图分类号:TE3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008-01
1 发展现状
目前,世界上已形成三次采油的四大技术系列,即化学驱、气驱、热力驱和微生物驱。其中化学驱包括聚合物驱、表面活性剂驱、碱驱及其复配的二元、三元复合驱、泡沫驱等;气驱包括CO2混相/非混相驱、氮气驱、烃类气驱和烟道气驱等;热力驱包括蒸汽吞吐、热水驱、蒸汽驱和火烧油层等;微生物驱包括微生物调剖或微生物驱油等。四大三次采油技术中,有的已形成工业化应用,有的正在开展先导性矿场试验,还有的还处于理论研究之中。
2 三次采油技术现状
2.1 化学驱
自20世纪80年代美国化学驱达到高峰以后的近20多年内,化學驱在美国运用越来越少,但在中国却得到了成功应用。中国化学驱技术已代表世界先进水平,其中,聚合物驱技术于1996年形成工业化应用;“十五”期间大庆油田形成了以烷基苯磺酸盐为主剂的“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技术,胜利油田形成“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无碱二元复合驱技术;目前,已开展“碱+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天然气”泡沫复合驱室内研究和矿场试验
2.2 热力驱
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运用于委内瑞拉稠油开采的热力驱技术为蒸汽吞吐,因蒸汽吞吐技术伴随着吞吐效果逐渐降低的实际情况,蒸汽驱和火烧油层成为主要接替方法。目前蒸汽驱技术已成为世界上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热采技术。为了提高热效应,国外近年来开发的稠油开采先进技术有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泄油技术(SAGD)和电磁波热采技术。SAGD已成为国际开发超稠油的一项成熟技术,而电磁波热采技术被认为是未进行蒸汽驱油区的最好替代方法,但在巴西试验效果不如注蒸汽。
2.3 注气驱
20世纪70年代,注烃类气驱主要在加拿大获成功应用,到80年代,CO2混相驱成为美国最重要的三次采油方法。氮气或烟道气技术应用较少。尽管我国的注水开发配套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单一的注水开发模式难以继续提高主力油田的采收率。注气是一种较好的提高采收率技术,探索水驱后期油藏注气驱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正成为我国主力油田开发研究的主要任务。
2.4 微生物驱
微生物驱基本处于室内研究和先导试验阶段。微生物采油技术或称微生物强化技术(Microbai Enhanced Oil Recovery,ME-OR)是指将地面分离培养的微生物菌液和营养液注入油层,或者单纯注入营养液、油层内微生物,使其在油层生长繁殖,长生有利于采油的代谢产物,提高石油采收率的采油技术。 最早提出利用微生物采油的是美国学者Beckmann(1926年),美国能源研究院的Zo-Bell(1947年)进行了补充试验,得出了微生物能将石油从沙粒上释放出来的结论。20世纪50年代,美国和苏联等国家已成功地进行了利用微生物采油的矿场实验。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研究微生物采油技术,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快了微生物采油技术的研究步伐。到目前为止,我国先后在大庆、大港、辽河 新疆、胜利等油田开展了微生物采油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 未来发展趋势
在三次采油技术中,国内聚合物驱己形成了配套工艺技术。从原料、设备、生产到技术攻关己形成规模化产业。其它提高采收率的矿场试验也在积极推向小井距试验,如大港油田在聚合物驱先导试验后又进行了微生物驱油试验,试验表明微生物驱油技术在聚合物驱采油之后,还能进一步提高采收率,目前他们正在积极准备开辟一个注CO2的混相驱先导试验区。胜利油田和辽河油田开展了火驱先导试验。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在高采出程度、高含水区块进行三元复合驱工业扩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水驱结束情况下,三元复合驱可以较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新疆克拉玛依油田在砾岩油藏中进行三元复合驱试验获得成功,提高采收率16%以上。
从国内国外主要油田发展动向来看,三次采油作为注水开发后期的主要接替技术已成共识。今后的发展方向一是在聚合物驱推广应用的同时加快三元复合驱工业试验步伐;二是微生物采油有可能成为一项廉价的提高采收率技术;三是发展CO2混相驱和泡沫驱技术。
4 总结
迅猛发展的三次采油技术,为老油田的稳产接替和提高采收率展开了广阔的前景。聚合物驱技术已在我国大庆、胜利等东部油田形成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复合驱技术先导试验已见到成效,正向工业性试验延伸,前景看好,泡沫驱、火驱、微生物驱及CO2混相驱也正在加紧室内研究及先导性试验,将不断有新的成果出现。砾岩油藏三元复合驱先导试验已见到成效,技术上已获得重大突破,并正向纵深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菁.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6,(07):215-216.
[2] 刘哲.浅析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6,(04):213-214.
[3] 刘明博,郭郡,韦玉龙,张岳,许峰.国内外三次采油发展现状和前景[J].地下水,2014,(05):230-231.
[4] 吴军,董永飞,杨中强.我国三次采油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4,(08):188-189.
[5] 周长盛.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10):88.
[6] 闫帅.浅谈三次采油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化工管理,2013,(12):119.
[7] 张毅.三次采油技术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04):119-120.
[8] 眭纯华,厉华,毕新忠.世界三次采油现状及发展趋势[J].国外油田工程,2010,(12):13-16.
[9] 杨海龙,卓兴家.三次采油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22):92-94.
[10] 李梅霞.国内外三次采油现状及发展趋势[J].当代石油石化,2008,(12):19-25+49-50.
[11] 张丽峰.中国能源供求预测模型及发展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12] 王晓方.国内外采油工业的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矿业,2005,(05):4-5+36.
[13] 崔君成.微生物采油技术试验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