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青岛市是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也是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按照全省“五步法”“六个精准”的要求,2014年青岛市识别出贫困户28535户、63887人。
近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立足实际,创新思路,跳出扶贫看扶贫、跳出扶贫抓扶贫,取得了一定成绩。
扶贫战线党旗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青岛坚持把村级党组织建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排查整治了900多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
以“抓党建、重民生、促脱贫”为重点,向全市所有省定贫困村和经济薄弱村选派优秀机关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共派驻666名“第一书记”,实现干部驻村帮扶全覆盖,一帮到底,“不脱贫、不脱钩”。截至今年6月底,市派“第一书记”走访群众3万户,组织各类能力培训班120期,培训村党支部书记及扶贫干部1万人次,制定脱贫规划500个,引进致富项目130个,帮助新增集体经营性收入1347万元。
即墨市灵山镇索戈庄村是省级贫困村,全村耕地面积4796亩,村里没有集体企业,无经济收入来源,2015年尚有贫困户14户。新调整的村支部认为,村里应该重点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产品,走品牌发展之路,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支部一班人带领群众发展培育了150亩无公害农产品核桃、甜柿、草莓等,成立合作社,建起农村供销网络平台,提升了优质农产品价格,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15万元的收入。
目前,因病因残致贫占市贫困人口的50%,兜底保障是政府应有责任。为此,青岛市建立了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特困人员救助等制度为辅助,以慈善救助等社会助困帮扶手段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兜底制度,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难以通过发展生产脱贫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兜底,做到应保尽保,为全市贫困群众构筑了坚实、安全的兜底网。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动态调整,已连续六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农村低保家庭中残疾人专项生活补助、农村独生子女死亡后未生育且未收养家庭生活补助等分类救助标准也同步进行调整。
同时,全市开发扶贫爱心公益岗位3000个,定向用于农村贫困人口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安置。
设施产业效益高
以“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青岛重点实施了道路、给排水、文化广场、综合服务中心等六项工程以及贫困(经济薄弱)村村内道路、饮水安全、农村用电等八项工程,大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全市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目标后,每年安排约1.1亿元乡村公路大中修专项补助资金,提升农村公路整体服务能力和安全水平。通过公交(客车)线路开通、延伸和调整等方式,使具备安全通行条件的贫困(偏远)村实现半径2公里范围内覆盖公交(客车)目标,切实解决城乡居民出行问题。
全市调整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改造规划,加大供水改造力度,已实现贫困村100%通上自来水。加强村内道路硬化,实现全部贫困村经济薄弱村至少有一条主要街道硬化,其中超过50%村庄实现了入户路全硬化。实施卫生改厕,200个贫困村全部完成卫生改厕,大大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
青岛将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惠农工程和项目优先向贫困(经济薄弱)村倾斜,体育小广场和文化室覆盖90%的贫困村,金融邮政服务网点延伸到大部分贫困村和经济薄弱村。进一步优化薄弱村和贫困村卫生室设置,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卫生室和中心村卫生室建设。
全市新建和改扩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057个,农村社区化服务覆盖率达100%。发挥社区服务中心作用,推动行政性政务服务、便民性生活服务、富民性生产服务向贫困(经济薄弱)村下沉,实行“一站式”受理和集中服务,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全市产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让贫困对象拥有持续稳定的增收能力,是精准扶贫、有效脱贫的关键。
青岛采取政府兜底的方式,入股9个成熟经营主体,建设了10个精准扶贫产业园,扩大了樱桃西红柿、葡萄、蓝莓、大樱桃等特色优势产业种植规模,带动50个贫困(经济薄弱)村摘帽、486户1273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这样一来,实现产业规模效应和经营主体带动效应的有效叠加,既解决了贫困村上项目难、拓展市场难的问题,又扩大了优势主导产业规模,拉长了产业链条,把更多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快速地吸纳到稳固的脱贫产业链条,达到了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全市共培育国家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村镇24个,省级16个,市级560个。发展玫瑰小镇、葡萄小镇、西瓜小镇、茶叶小镇、蓝莓小镇等20多个特色小镇,依托资源优势和种植习惯,带动154个贫困(薄弱)村今年新上特色种养业项目。全市有285个村计划实施光伏扶贫项目,每村投资120万元,利用村庄闲置土地建设光伏电站,发电入网后可稳定运转20年,每年村集体稳定收入10万元。
此外,青岛还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把精准扶贫与拓展农业功能相结合,打造采摘农业、观光农业和养生农业等,培育休闲观光农业品牌,形成樱桃节、西瓜节、蓝莓节、葡萄节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80余个,34个贫困(薄弱)村新上观光农业项目,推动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民变导游,带动贫困人口增收。
扶出新风尚
通过扶贫,青岛市把社会的正能量扶起来了,激发出来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的大格局,处处都是新风、新貌、新气象。
扶出了干部的精气神。“领导带头,万事不愁。”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包抓作用,组织34位市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帮扶34个省定贫困村和32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各部门和广大机关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实现了贫困户干部帮扶100%全覆盖。通过送保障、送岗位、送技能、送健康、送产业、送基础设施建设、送文化、送法律,“九牛爬坡,个个出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组织市南区等4个经济强区结对帮扶10个经济薄弱镇,每年分别给予不少于200万元对口帮扶资金。
扶贫扶出了好家风。针对贫困人口中老年群体占比大,需要依靠子女赡养脱贫的实际,积极探索孝道扶贫脱贫新机制,通过对孝道赡养行为进行道德上评议、精神上鼓励、行为上约束,使扶贫扶出好家风,扶贫扶出孝道文化。在各镇街成立了扶贫维权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了扶贫维权志愿服务活动,切实保障了老年人赡养扶贫的合法权益。
扶贫扶出了社会新风尚。引导企业奉献爱心。市委统战部组织全市民营企业工商联会员,结对帮扶25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市妇联组织开展“巾帼脱贫行动”,结对帮扶12个村和80个贫困户脱贫。对既无正常劳动能力、又不符合低保条件,且难以通过产业脱贫的低保边缘户,青岛积极开展企业爱心认领贫困户活动,企业通过捐赠、提供后勤岗位、送货上门来料加工、收购农副产品等形式,确保到年底如期脱贫,且签订认领合同,5年之内不返贫。目前,爱心企业累计捐款1000万元,提供灵活机动的就业岗位650个。
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两年来青岛脱贫18857户、39913人,贫困村基本实现“五通十有”,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
近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立足实际,创新思路,跳出扶贫看扶贫、跳出扶贫抓扶贫,取得了一定成绩。
扶贫战线党旗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青岛坚持把村级党组织建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心骨”,排查整治了900多个软弱涣散村级党组织。
以“抓党建、重民生、促脱贫”为重点,向全市所有省定贫困村和经济薄弱村选派优秀机关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共派驻666名“第一书记”,实现干部驻村帮扶全覆盖,一帮到底,“不脱贫、不脱钩”。截至今年6月底,市派“第一书记”走访群众3万户,组织各类能力培训班120期,培训村党支部书记及扶贫干部1万人次,制定脱贫规划500个,引进致富项目130个,帮助新增集体经营性收入1347万元。
即墨市灵山镇索戈庄村是省级贫困村,全村耕地面积4796亩,村里没有集体企业,无经济收入来源,2015年尚有贫困户14户。新调整的村支部认为,村里应该重点培育和发展特色农产品,走品牌发展之路,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支部一班人带领群众发展培育了150亩无公害农产品核桃、甜柿、草莓等,成立合作社,建起农村供销网络平台,提升了优质农产品价格,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15万元的收入。
目前,因病因残致贫占市贫困人口的50%,兜底保障是政府应有责任。为此,青岛市建立了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特困人员救助等制度为辅助,以慈善救助等社会助困帮扶手段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兜底制度,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难以通过发展生产脱贫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兜底,做到应保尽保,为全市贫困群众构筑了坚实、安全的兜底网。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动态调整,已连续六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农村低保家庭中残疾人专项生活补助、农村独生子女死亡后未生育且未收养家庭生活补助等分类救助标准也同步进行调整。
同时,全市开发扶贫爱心公益岗位3000个,定向用于农村贫困人口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安置。
设施产业效益高
以“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青岛重点实施了道路、给排水、文化广场、综合服务中心等六项工程以及贫困(经济薄弱)村村内道路、饮水安全、农村用电等八项工程,大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全市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目标后,每年安排约1.1亿元乡村公路大中修专项补助资金,提升农村公路整体服务能力和安全水平。通过公交(客车)线路开通、延伸和调整等方式,使具备安全通行条件的贫困(偏远)村实现半径2公里范围内覆盖公交(客车)目标,切实解决城乡居民出行问题。
全市调整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改造规划,加大供水改造力度,已实现贫困村100%通上自来水。加强村内道路硬化,实现全部贫困村经济薄弱村至少有一条主要街道硬化,其中超过50%村庄实现了入户路全硬化。实施卫生改厕,200个贫困村全部完成卫生改厕,大大改善了农村环境卫生。
青岛将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惠农工程和项目优先向贫困(经济薄弱)村倾斜,体育小广场和文化室覆盖90%的贫困村,金融邮政服务网点延伸到大部分贫困村和经济薄弱村。进一步优化薄弱村和贫困村卫生室设置,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卫生室和中心村卫生室建设。
全市新建和改扩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057个,农村社区化服务覆盖率达100%。发挥社区服务中心作用,推动行政性政务服务、便民性生活服务、富民性生产服务向贫困(经济薄弱)村下沉,实行“一站式”受理和集中服务,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全市产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让贫困对象拥有持续稳定的增收能力,是精准扶贫、有效脱贫的关键。
青岛采取政府兜底的方式,入股9个成熟经营主体,建设了10个精准扶贫产业园,扩大了樱桃西红柿、葡萄、蓝莓、大樱桃等特色优势产业种植规模,带动50个贫困(经济薄弱)村摘帽、486户1273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这样一来,实现产业规模效应和经营主体带动效应的有效叠加,既解决了贫困村上项目难、拓展市场难的问题,又扩大了优势主导产业规模,拉长了产业链条,把更多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快速地吸纳到稳固的脱贫产业链条,达到了一举多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全市共培育国家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村镇24个,省级16个,市级560个。发展玫瑰小镇、葡萄小镇、西瓜小镇、茶叶小镇、蓝莓小镇等20多个特色小镇,依托资源优势和种植习惯,带动154个贫困(薄弱)村今年新上特色种养业项目。全市有285个村计划实施光伏扶贫项目,每村投资120万元,利用村庄闲置土地建设光伏电站,发电入网后可稳定运转20年,每年村集体稳定收入10万元。
此外,青岛还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把精准扶贫与拓展农业功能相结合,打造采摘农业、观光农业和养生农业等,培育休闲观光农业品牌,形成樱桃节、西瓜节、蓝莓节、葡萄节等乡村旅游节庆活动80余个,34个贫困(薄弱)村新上观光农业项目,推动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农民变导游,带动贫困人口增收。
扶出新风尚
通过扶贫,青岛市把社会的正能量扶起来了,激发出来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扶贫的大格局,处处都是新风、新貌、新气象。
扶出了干部的精气神。“领导带头,万事不愁。”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包抓作用,组织34位市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帮扶34个省定贫困村和32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各部门和广大机关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村和贫困户,实现了贫困户干部帮扶100%全覆盖。通过送保障、送岗位、送技能、送健康、送产业、送基础设施建设、送文化、送法律,“九牛爬坡,个个出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组织市南区等4个经济强区结对帮扶10个经济薄弱镇,每年分别给予不少于200万元对口帮扶资金。
扶贫扶出了好家风。针对贫困人口中老年群体占比大,需要依靠子女赡养脱贫的实际,积极探索孝道扶贫脱贫新机制,通过对孝道赡养行为进行道德上评议、精神上鼓励、行为上约束,使扶贫扶出好家风,扶贫扶出孝道文化。在各镇街成立了扶贫维权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了扶贫维权志愿服务活动,切实保障了老年人赡养扶贫的合法权益。
扶贫扶出了社会新风尚。引导企业奉献爱心。市委统战部组织全市民营企业工商联会员,结对帮扶25个贫困村脱贫摘帽,市妇联组织开展“巾帼脱贫行动”,结对帮扶12个村和80个贫困户脱贫。对既无正常劳动能力、又不符合低保条件,且难以通过产业脱贫的低保边缘户,青岛积极开展企业爱心认领贫困户活动,企业通过捐赠、提供后勤岗位、送货上门来料加工、收购农副产品等形式,确保到年底如期脱贫,且签订认领合同,5年之内不返贫。目前,爱心企业累计捐款1000万元,提供灵活机动的就业岗位650个。
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两年来青岛脱贫18857户、39913人,贫困村基本实现“五通十有”,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