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运行机制的探究

来源 :科学时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1-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当前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现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进一步分析总结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对我国农村体育的阶段性和长远性影响。
  [关键词]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农村体育 探究
  1、前言
  200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决定。该工程以行政村为主要实施对象,以经济实用的小型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为重点,同时推动农村体育组织和体育活动点的建设,广泛开展农村体育活动,构建农村体育服务体系。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是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的着力点,大力开展各种各样的健身活动,可促进乡风文明的形成,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文明素养,促进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大力推进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是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基层体育设施建设是开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重要保障 。
  2、当前农村体育事业概况
  我国农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据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全国总人口为 1 370 536 875 人,其中农村人口为 674 149 546 人,占 50. 32%. 但农村体育事业的现状是底子薄、欠账多. 根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我国现有体育场地 85 万多个,其中仅有 8. 18% 分布在乡( 镇) 村,体育资源严重不足,特别是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缺乏制约了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影响了农民参与体育健身的积极性,同时也阻碍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影响了全民健康水平指数的提高. 虽然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安排,“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已经在“十一五”期间正式在各省启动,虽经过近五年的努力,也只有不到全国六分之一的行政村建有公共体育场地设施。
  3、各级政府要真正重视农村体育事业
  3.1 制定政策和措施,重在落实
  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解决发展农村体育事业中存在的问题是各级政府和体育管理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要重视农村体育事业,制定出政策和措施,既要有全国性的农民体育运动会,更需要扎扎实实地推动农民体育健身活动长期开展. 要一改过去注重竞技体育,忽视群众健身体育; 注重城市体育,忽视农村体育的作风. 要从政策、资金和技术等各方面向农村体育事业倾斜. 因此,要制定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要重在落实,要有考核机制。否则,只是停留在字面上.“重在落实”才是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推动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3.2成立体育协会,加强协调领导
  在农村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推动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不可能是群众自发的,要有组织来协调和领导. 因此,必须要建立健全农村各级体育协会,来做“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和推广工作. 因此,在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建立健全群众性的活动组织尤为重要. 建议在县级体育部门的协调下成立各乡( 镇) 体育协会、各行政村体育协会分会、村民小组负责人( 可视居住的分散程度而定) ,形成县、乡( 镇) 、村、村民小组四级体育健身活动组织网络.
  3.3 加强宣传教育,改变群众观念
  农村许多人特别是中老年人普遍认为劳动就能强身健体,再去锻炼是瞎折腾. 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不少人认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在村子里蹦蹦跳跳是伤风败俗. 所以,加强开展体育运动的舆论宣传就很有必要. 通过各种途径大张旗鼓地宣传,提高农民的体育健康意识,了解体育锻炼的各种功能和体育的社会价值,转变农民体育健身的意识和观念,解放思想,自觉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3.4政府投资,保障基础设施
  我国东部、西部和中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对体育健身的要求也不同,但从最基础的体育功能上来衡量,农民健身工程的场地与器材基本要求应达到: 每个行政村至少要有一个标准的篮球场地,两个乒乓球台( 这两个项目在我国的群众基础比较好) ,以及用于身体素质锻炼的简单组合健身器械. 由政府投资购置最基础的体育设施,来推动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的投入,有条件的农村中小学,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争取利用双休日向村民开放有关体育硬件设施. 农村也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充分发挥现有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荒坡、河滩、高山、通村公路等,组织小型的体育竞赛,形成体育文化氛围.
  4、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对农村体育的影响
  4.1 对农民体育发展观念的影响
  普及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法律、体育、文化、艺术素质,将农民的兴趣引导到现代生活和体育休闲活动方式中去,使新农村广大农民形成现代健康观、科学健身观、终生体育观、现代长寿观、现代体育参与观、现代体育消费观和现代体育养生观。其次,各省市依托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具有乡土色彩的体育活动,大大增强了村民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体育活动更受到人们的喜爱。
  4.2对农村体育文化的影响
  在现实中的农村,由于文化生活的空虚而参与摇骰子,打麻将等赌博活动的村民已不在少数。造成这种文化匮乏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农民自身的原因,但其中的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匮乏。因地制宜,开展与农村生产劳动、文化生活相结合,选择农民喜闻乐见、参与率高的体育活动和文化活动,让健康而丰富多彩的新文化深入农村的千家万户,为新农村建设和新农民的成长给予宝贵的文化滋养和浸润,对削弱、抵制农村“贫困文化”现象的影响,促进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4.3对农村体育人口的影响
  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占全国人口总数的 80% 左右,只有占人口基数庞大的农民朋友真正大规模的参加锻炼,我国人口素质才能得到根本的改观。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在各地的广泛开展使得农民运动的积极性提高,也为农民健身提供了体育场地和设施,进一步促进了农村体育人口数量的扩大
  4.4 对农村体育骨干队伍的影响
  体育组织是构成体育的保障体系,也是贯彻体育经常化的基本因素。农民体育建设工程建成以后,农民的健身次数明显增加,但一些妇女和老年人由于缺乏适时有效的体育指导,体育锻炼的效果并不明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虽对农民的健身热情有了极大提高,但对于农村体育骨干队伍建设的影响不大。
  4.5 对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从2006 年正式启动,到 2010 年初,全国已投入 50 多亿元,在广大农村地区建成公共体育设施 20 多万个,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的建设任务。这些农民健身设施覆盖 31 个省、市、自治区及新疆建设兵团,使长期落后的中国农村体育设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给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使农村居民的体育健身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5.小结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举措不仅仅是为了建设几个体育场地设施,化解农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同农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严重不足的矛盾,更重要的是促进农民身体素质的提升,提高健康水平,进而促进农民的综合素养,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农村和谐建设。虽然农民体育建设工程的广泛开展对于农村体育有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广大的农村体育健身设施仍然很匮乏,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民间组织以及广大农民朋友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志敏.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和谐社会[M].沈阳: 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10.
  [2]关博,董新秋. 对影响我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效果若干因素的研究[J]. 体育与科学,2010,31.
  基金项目:
  2011年陕西省体育局科研立项课题(项目编号11093)。
  作者简介:
  张卫军(1968—),男,教授,咸阳师范体育系工作,研究方向:学校体育。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