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雕女王”李雅华:与父亲的一路“斗争”一路歌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uhea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在厦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中俄两国元首共同参观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展览现场,有“影雕女王”之称的李雅华展示了她创作的影雕作品《兰闺雅集》、《惠安女赶集》等,习近平主席称赞影雕技艺为“在石头上绣花”,普京总统称赞李雅华及其作品为“美人绣美女”。
  “影雕”是一種特殊的石雕创作形式,创作手法被称为“在石头上绣花”。李雅华出生在“世界石雕之都”惠安的一户石雕名门,父亲李走生是当地有名的石雕大师。从小,父亲不允许李雅华学雕刻技艺,“叛逆”的她一路与父亲“斗争”,曾被逐出家门。她没有放弃理想,带着会与父亲和好的愿望,创办企业“惠和”,打破女人端不起“石饭碗”的偏见,成为新三板企业中的“非遗传承第一人”,成了人们眼中的“影雕女王”。

没有学艺资格的“名门之后”


  李雅华出生那年,她的母亲34岁,结婚十余年才迎来第一个孩子。这本该是件值得庆贺的事,可听说出生的是个女孩,等在门外的一众人有的摇头,有的失望离去,也有人偷偷抹起了泪。没有看孩子一眼就失望离开的人是李雅华的父亲李走生。
  地处闽南的惠安盛产花岗岩,从清代开始石雕产业就很发达,被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世界石雕之都”的称号。李家是惠安“石雕大户”,李走生是当地鼎鼎有名的石雕大师,被尊称为“石头李”。
  惠安石雕素来有“传男不传女”的传统,认为女子端不起“石饭碗”。李走生一直期盼将一身技艺传授给儿子,让李家雕刻技艺延续下去。李雅华出生前,她的母亲婚后多年未孕,父母抱养了一个男孩,几年后母亲才生了李雅华,后来李雅华的妹妹出生,母亲因身体原因不能再生育,长辈们又抱养了一个男孩。
  父亲十分重视两个养子的培养,很少将注意力放在李雅华和妹妹身上。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李雅华性格倔强,不服输。
  或许是身体里流淌着石匠人一脉相承的血液,李雅华从小就喜欢雕刻时敲打石头发出的声音。她请父亲教她雕刻,父亲却说:“石头是属于男人的世界,女人就该做家务。”
  李雅华并不放弃,她总爱往石雕房里钻,混在男人堆里“偷艺”。父亲每次看到都赶她走。
  李雅华想:“你不让我抛头露面,我偏要气一气你。”高中毕业后,她跑去学开车。那个年代,女司机凤毛麟角,学成后,李雅华去了一家国营单位当总经理司机兼秘书。
  李雅华在公司干得不错,心中却惦记着那个“石头梦”。一次,公司总经理得知李雅华的父亲是李走生,劝她:“小李子,你脑子活络,又有闯劲,应该去帮你父亲。”
  李雅华内心涌动着一股暖流,她把父亲的老观念告诉了总经理,总经理于是做起了和事佬。他找到李走生,说:“现在时代变了,老观念要改一改,小李子特别有灵气,如果你能给她机会,她一定能有所作为。”那天,李走生改变了主意,同意李雅华学雕刻,就从影雕开始学。

如愿回到石头堆,迎来的却是更大的“斗争”


  影雕是惠安石雕在长期发展中衍生出来的一种特殊雕刻形式,形象逼真如摄影,民间素有“苏杭刺绣绣丝绸,闽南刺绣绣石头”之称。
  兴致勃勃走上学艺路的李雅华却发现,影雕是件特别枯燥的事。影雕的点很细,眼睛要一直盯着石板,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这对于性格大大咧咧的李雅华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父亲很严厉,对谁都不讲情面。两人都脾气大、性格倔,相处中常常充满火药味。这也激励着李雅华认真学艺,干出一番成就让父亲刮目相看。
  李雅华勤学苦练加上天资聪颖,很快就掌握了精湛的影雕技艺,并有所创新。虽然父亲表面上没有表扬李雅华,但他的目光开始更多停留在这个“叛逆”的女儿身上。后来,周边其他人家也开始允许女儿学雕刻。穿着传统服饰的惠安女们坐在石板前,轻敲细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慢慢地,李走生有意让李雅华参与工厂经营,却没想到,两人在经营理念上存在很多分歧。陪着父亲到外地考察过几次市场后,李雅华发现,各个派系的石雕各有特点。她觉得要将影雕技艺传承发扬,就不能故步自封,于是向父亲建议把外地的石雕师傅引进来。
  没想到父亲震怒了:“影雕是我们的传统,你叫外地的师傅来干什么?搞破坏吗?”父女俩为此吵得不可开交。李走生一怒之下,把李雅华赶出了石雕厂。
  没想到,李雅华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震惊的事:她在父亲的石雕厂正对面另立门户开厂营业。
  李家父女反目的消息在当地传开了,亲戚朋友纷纷指责李雅华,父亲气得下令全家人都不准与李雅华来往。
  其实李雅华不是为了气父亲。她在父亲石雕厂的几年里,看到传统石雕产业的下行趋势,她知道,如果不改变观念,不搞创新,即使父亲有高超的技艺,也难免会被新浪潮打翻。而她资金不多,要寻找更大的地方开厂困难很大,父亲工厂对面的这块地,刚好租金便宜。可这些话她没机会说出口,只能用行动来证明。
  虽然赌气,但李雅华还是期待能与父亲和好,她还把自己经营的石雕厂命名为“惠和”,寓意为与父亲“会和”。
  1991年,李雅华经过自由恋爱走进婚姻,通过母亲邀请父亲参加婚礼,可是,父亲不仅自己没有来,还不准全家人参加婚礼。李雅华只好独自跟着新郎坐在婚车里,一路哭到了婆家。

与父亲冰释前嫌,惠安女终成“影雕女王”


  接下来,李雅华把所有心思都花到了影雕创作和公司经营上,企业蒸蒸日上。与此同时,李走生的石雕厂却在新浪潮中渐渐衰落。
  年纪大了加上急火攻心,李走生病倒了,却不肯去医院。接到妹妹的电话,李雅华和丈夫赶过来,那是李雅华被赶出家门5年后再次走进父亲的雕刻厂。
  父亲看到女儿,先是惊讶,然后转过身去,不理他们。看着消瘦的父亲,一股酸楚涌上李雅华的心头,她让丈夫抱着父亲上车,把父亲送进了医院。   在医院里,李走生吃饭要人喂,走路要人扶,可是嘴上却扛着倔强,像个孩子似的不吃药。可在李雅华面前,他却变得很听话,乖乖吃药。父女俩不再提从前的事,像是那些不愉快都不曾发生过似的。
  一天,李雅华在病房外听到病房里父母的对话。父亲说:“你以为我以前是真的看不起女儿啊,我是怕她吃石头的苦。你看我们这些老匠人,上了年纪了,落下一身病痛。”母亲说:“你俩都这么犟,你以为我不知道你偷偷去找过老朋友,让他们关照阿华的生意啊。”李雅华靠在门外的墙上,潸然泪下。
  那段在医院陪护的日子里,父女俩重归于好。遗憾的是,父亲没有挺过那一关,离开了人世。
  影雕创作对创作者的手和眼睛损伤很大,17岁到25岁是工作的黄金时段,这个规律也一样限制着李雅华的创作之路。到27岁时,李雅华的视力不再如从前敏锐,她知道,自己离封刀的时间已不多了。
  封刀之前,一定要留下一个有纪念意义的作品。可雕什么好呢?李雅华迟迟拿不定主意。一天,李雅华看到书架上的《红楼梦》,脑海中灵光一闪:“如果能把金陵十二钗通过影雕的形式表现出来,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要雕出这样一幅复杂的作品可不容易。李雅华的倔脾气又上来了,她非要试一试。
  于是她找来画作作参考,开始了创作。既要创业,又要创作,还要与视力退化赛跑,李雅华只能争分夺秒。当第12个人物栩栩如生地出现在石板上时,李雅华激动得哽咽了。这幅作品,花了她1年时间,她一共敲了12亿个点,每一下,都是她的寄托。李雅华将这幅作品命名为《兰闺雅集》,这也成了她的封刀之作。
  别人的成长是摸着石头过河,李雅华却成了扛着石头走路的女人,她要努力把冷冰冰的石头打造成有生命力的东西。
  2001年,李雅华在原来雕刻厂的基础上,创办了惠和石文化园,将父亲的许多作品展示在文化园内。在与家人商量后,她在石文化园内立起了一尊父亲的石雕,向父亲致敬。但她知道,将惠安的石雕技艺传承发扬下去,才是父亲最愿意看到的。
  李雅华成立了惠和影雕技艺传习中心,为老一辈匠人提供创作机会和空间,并培养年轻一代人对于传统技艺文化的兴趣。这些传承者中,惠安女成了主角。2006年,惠安影雕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李雅华也被认定为惠安影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15年11月,李雅华创办的惠和石雕公司经过改制后成功挂牌新三板,她成为新三板企业中的“非遗传承第一人”,人们眼中的“影雕女王”。
  去年在厦门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期间,中俄两国元首共同参观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李雅华展示了影雕作品《兰闺雅集》、《惠安女赶集》等。习近平主席称赞影雕技艺为“在石头上绣花”,普京总统称赞李雅华及其作品为“美人绣美女”。
  李雅华的儿子如今也已成年,虽然没有专业学习影雕,但李雅华常常鼓励儿子参与创作,为技师们提供作品创意。这也成了母子俩的一种特别的互动方式,他们在雕刻艺术中交流,也因此更懂得彼此。
  “非遗的传承不一定是一种技艺的传承,它包括了文化的传承,其中更应该有精神的认同,这样才能树立民族一代又一代的文化传承的自觉性以及文化自信心。”今年春节期间的一次餐后闲聊,儿子向李雅华说出了这段话。李雅华听了,内心暖流涌动。这份暖流,是懂得,是相惜,更是一种鼓励。
  “正是由于懂得欣赏石头,才让我的人生与石头、雕刻紧紧地连接在一起。”如今的李雅华依然奔忙在路上,在依托自身石文化园平台进行非遗技艺传播的同时,还开展科普活动,为科普爱好者提供专业的科普讲解和辅导。惠和石文化园已经发展成一个集石雕展示、艺术创作、文化交流、旅游休闲及教育学习为一体的石文化主题公园,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惠安影雕。
  舒婷的《惠安女子》这样描述惠安女:“这样优美地站在海天之間,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画面中,仿佛可以看到李雅华的影子,穿着“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筒裤”的惠安女传统服饰,笑意盈盈,温情脉脉。而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端不起“石饭碗”的惠安女,成了一位新时代的新女性。看着父亲的石雕作品,李雅华很欣慰,心想,自己应该没有让父亲失望吧。
其他文献
任何我们在失去后所得到的领悟,都遠比失去本身更值得珍重。  ——领悟  你要坚信所有现在越不过去的坎,将来总有一天会被你当成笑话说出来。  ——没有越不过去的坎  做人要快乐,碰见什么事都要面带微笑,多倒霉都一样,生活就这样儿。  ——面带微笑  我们常羡慕别人的幸运,但你不知道那是别人酝酿了很久才发出的光芒。你羡慕别人的美好,却不知他们在背后付出了多少,还傻傻地将这一切归结于他们运气好。可这世上
期刊
2018年夏天,热播电影《西虹市首富》讲述了沈腾饰演的王多鱼,一夜之间继承了百亿遗产的神奇经历。而王多鱼需要在一个月内花光10亿元的“挥金”之旅,让人们发现,想要挥金如土,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本文要讲述的这个女主人公,名叫荣怡斯,同样拥有10个亿的巨额财富。她试图用这笔巨资去“撬”别人的丈夫来和她结婚,其经历,让人大跌眼镜……集资源于痴情的爱  2017年2月14日夜晚,五星级酒店里,39岁的荣
期刊
周润发老了。媒体曾无数次追问他,“为什么不要孩子?”发哥总是笑着一句话淡淡带过。近日,周润发宣布将56亿身家全部捐给慈善基金。不久后,发嫂在一档访谈节目里也证实,“对,已经办妥了。”并首次袒露结婚30年无子女的真相,令人落泪。  发嫂陈荟莲也老了,她瘦得有些干瘪,像是被抽掉了水分。哪怕已经时隔20几年,回忆起失去孩子的往事,陈荟莲依然忍不住泪流满面。“怀胎7个多月时,有一天我的女儿很乖,都没有踢我
期刊
不管你有多么真诚,遇到怀疑你的人,你就是谎言;不管你有多么单纯,遇到复杂的人,你就是有心计;不管你多么专业,遇到不懂的人,你就是空白。所以,关键不是你不够好,而是你没有遇对人。别太在乎别人的评价,懂你的,不用解释,不懂你的,不需要解释,做好自己。你不可能立刻强大,但尽量快乐!  ——做好自己  我需要三件东西:爱情、友谊和图书。然而这三者之间何其相通!炽热的爱情可以充实图书的内容,图书又是人们最忠
期刊
震惊全国的山东“辱母杀人案”,女企业家苏银霞被高利贷者纠缠、极度侮辱,其子于欢将侮辱者砍伤至死。  本文也是一起因高利贷而起的刑事绑架案。主人公原本是一名警察,有美满的家庭,然而自从他沾上高利贷,从此走上不归路。  借40万元买官,  身不正招损友缠身  1976年,王伯阳出生于陕西大荔县朝邑鎮。1994年入伍,在兰州当武警。因军事技术过硬,他曾在部队大比武中立过二等功。当兵期间,他在驻地认识了现
期刊
毛澄宇成为中国接受唤醒手术的首位音乐人,也成为我国唱着歌出开颅手术室的第一人。  脑部肿瘤的开颅手术就是术中全麻,术后苏醒,病人像睡了一觉后手术完成。  但有一个女孩,视音乐如命,肿瘤长在脑部深处负责音乐的区域,如果像常规手术那样全麻,有可能导致病人终身失去音乐功能。  2016年7月5日,全国首例开颅唤醒术在北京解放军306医院进行。我国最顶尖的七人专家团队一边开颅一边让女孩演奏唱歌。  留学新
期刊
前夫出轨,她的生命意义只剩下“报复”  2018年初,靳东和江疏影主演的开年情感大戏《恋爱先生》火爆荧屏。而剧中话题度最高的,不是靳东饰演的深情款款的男主角,也不是江疏影饰演的精灵善良的女主角,却是遭遇前夫背叛后满心仇恨、处处报复的女二号“顾遥”。    剧中顾遥的前期人设堪称“完美”,著名医科大学里备受追捧的校花,大学一毕业就与优秀的男友结婚并定居美国,婚后从来不用工作只须照顾好自己的美貌和心情
期刊
《乔家大院》里的孙茂才、《三枪拍案惊奇》里的王五麻子、《生死桥》里的老巴、《北平无战事》里的谢培东、《新三国》里的司马懿……他被称为“黄金配角”,但他塑造的每一个角色都无愧于“戏骨”二字。  可就是这样一位实力派演员,在表演面前,也有些许无奈。他说:“我喜欢表演,可是表演不喜欢我。”他就是倪大红。这些年,他到底经历了什么?那个角色我倪大红也能演啊  通常有关“你是怎么怎么当上演员”这类问题,我们听
期刊
2018年暑期一开始的热门话题当属《我不是药神》。我们一直都在羡慕印度和韩国能拍“改变国家的电影”,现如今,我们自己也终于拍出了这样的电影。  这样一个勇敢的题材,最终得以与我们见面,这是国产电影的一次不可忽视的进步,这一小步,也许真的会是国产电影的一大步。终于有这样一部电影,让我们能够看到时代,看到善意,看到希望。  《我不是藥神》注定会掀起一次话题讨论,其讨论的范畴,也注定不会只停留在电影的层
期刊
只要一提机会,很多人都会想到一句话: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但你真的知道,那些所谓的准备,都是什么吗?  先来讲一个故事。  去年年底,很多人张罗着要跳槽,给自己换一份更好的工作。我一个朋友也在朋友圈说自己准备跳槽,如果有好的工作,欢迎推荐。  正好我知道一家公司正在招聘,职位还挺适合这位朋友,就推荐他去面试。过了一段时间,我去问朋友:“怎么样,工作落实了吗?”  朋友说:“上周已经面试过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