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上看,中国花团锦簇,经济多年在高位运行,但光鲜数据背后是发展质量恶化
民富,国强;民众普遍富庶,才能提振内需,实现经济结构转型。
2011年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深化年,中国经济改革与体制改革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投资与出口的兴奋剂逐渐减量,改革进入剧痛期,贫富差距导致的民怨与市场效率低下导致的通胀,将越来越严重。
疯狂的北京抢车潮给2010年划上句号。在限车之前的几天里,北京车市一天的成交量相当于半年的成交量,原因很简单,资源过度集聚没有被打散,人口集聚效应就不可能改变,在限车令之前抢购到手的人,可以省去几万块钱的成本,只要首都继续拥有各方面的优势资源,从车辆、道路到房产,所有的资源相比而言将越来越匮乏。
到一线城市寻找机会,在一线城市降低生活成本,这是所有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但个人的理性选择形成了整体的非理性,因为整体框架、制度设计是非理性的。
上述案例正是中国经济的象征:既有模式撞到南墙不得不回头,资源分配体制没有改革使大众不愿意回头,而制度恶化加剧对行政权力与青天文化的路径依赖。北京限车令只是资源无度集聚下,行政权力再次扩张的一个小小案例。
表面上看,中国花团锦簇,经济多年在高位运行,从2004年到2007年GDP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光鲜数据背后是发展质量恶化,直接表现就是资金使用效率越来越低,无效GDP、耗散的GDP越来越多,贫富差距大到天怒人怨的地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原有的投资与出口主导的经济模式无法持续,中国不得不改革,2010年是改革起始年。
2010年开始的中国经济变革,将在2011年得到延续。人民币国际化速度越来越快,2010年6月人民币重启弹性汇率机制,人民币升值是大势所趋,所谓可控、渐进,大致可以预测人民币升值幅度在3%到5%。过于明确的预期,将吸引全球的对冲基金在人民币资产上寻求无风险收益。2010年以后连续多年,人民币本身都会成为全球资金的追逐目标。
内需拉动经济起步不易,投资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暂时无法改变,民间实体投资热情没有从制度上点燃。从2009年前三季度看,固定资产投资高到吓人的程度,各地的投资兴趣居高不下。
2010年12月,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2011年中央的预算投资为3840亿元,比2010年减少100亿元左右,对“十二五”期间投资的态度是“审慎开工”。各个省市汇总的投资增速远远高于发改委的规划,湖北省甚至提出12万亿的发展规划,中西部地区与二三线城市将进入疯狂的投资阶段,由此导致地方隐性负债越来越严重。
资本与货币市场的表现依然大起大落。证券市场总市值、上市公司大规模增加,但股指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与融资压力下很难有出色表现。中小板、创业板面临十字路口,中国诚实的民营企业从中获益不多,反而成为权贵们的另一个淘金地,股市除了是赌场之外,权贵一夜暴富之地的特色越来越明显,中国的证券市场需要从打击内幕交易开始,再次进行刮骨疗毒。
就房地产而言,坏消息是价格仍会上升,2010年土地价格创出新高,意味着房地产在未来一两年泡沫难消;好消息是保障房成为中国房地产的灭火器。按照温家宝总理在央广与听众交流时的数据,2010年我国将开工的保障性住房大约为580万套,已建成370万套,明年政府将开工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其中包括公租房、廉租房和棚户区改造。如果能够在两年内完成并且公平分配,意味着未来两年将有5000万左右的低收入人群住进保障性住房。
民众不富、民间资金无处可去,在与垄断企业的碰撞中敗下阵来。民间市场萎缩,垄断与资本时代必然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既得利益阶层在包括个税改革、房产税改革、退休制度改革等各个方面游说,使得中国的税收、福利制度改革不能解决现有的分配失衡问题,反而成为通胀的同义语,每年获得上千元保障的低收入阶层,有可能支付更大的代价,每天提着菜篮子发愁,提振内需成为一句空话。
如果中国改革依然无法在民富、民资使用方面取得突破,中国此轮改革会成为洋务运动悲剧的重演。框架的倾斜造成经济发展模式的失衡,放弃GDP吧,没有成本的财富增长注定会成为精神鸦片。
民富,国强;民众普遍富庶,才能提振内需,实现经济结构转型。
2011年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深化年,中国经济改革与体制改革交织,牵一发而动全身,投资与出口的兴奋剂逐渐减量,改革进入剧痛期,贫富差距导致的民怨与市场效率低下导致的通胀,将越来越严重。
疯狂的北京抢车潮给2010年划上句号。在限车之前的几天里,北京车市一天的成交量相当于半年的成交量,原因很简单,资源过度集聚没有被打散,人口集聚效应就不可能改变,在限车令之前抢购到手的人,可以省去几万块钱的成本,只要首都继续拥有各方面的优势资源,从车辆、道路到房产,所有的资源相比而言将越来越匮乏。
到一线城市寻找机会,在一线城市降低生活成本,这是所有经济人的理性选择,但个人的理性选择形成了整体的非理性,因为整体框架、制度设计是非理性的。
上述案例正是中国经济的象征:既有模式撞到南墙不得不回头,资源分配体制没有改革使大众不愿意回头,而制度恶化加剧对行政权力与青天文化的路径依赖。北京限车令只是资源无度集聚下,行政权力再次扩张的一个小小案例。
表面上看,中国花团锦簇,经济多年在高位运行,从2004年到2007年GDP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光鲜数据背后是发展质量恶化,直接表现就是资金使用效率越来越低,无效GDP、耗散的GDP越来越多,贫富差距大到天怒人怨的地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原有的投资与出口主导的经济模式无法持续,中国不得不改革,2010年是改革起始年。
2010年开始的中国经济变革,将在2011年得到延续。人民币国际化速度越来越快,2010年6月人民币重启弹性汇率机制,人民币升值是大势所趋,所谓可控、渐进,大致可以预测人民币升值幅度在3%到5%。过于明确的预期,将吸引全球的对冲基金在人民币资产上寻求无风险收益。2010年以后连续多年,人民币本身都会成为全球资金的追逐目标。
内需拉动经济起步不易,投资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暂时无法改变,民间实体投资热情没有从制度上点燃。从2009年前三季度看,固定资产投资高到吓人的程度,各地的投资兴趣居高不下。
2010年12月,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2011年中央的预算投资为3840亿元,比2010年减少100亿元左右,对“十二五”期间投资的态度是“审慎开工”。各个省市汇总的投资增速远远高于发改委的规划,湖北省甚至提出12万亿的发展规划,中西部地区与二三线城市将进入疯狂的投资阶段,由此导致地方隐性负债越来越严重。
资本与货币市场的表现依然大起大落。证券市场总市值、上市公司大规模增加,但股指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与融资压力下很难有出色表现。中小板、创业板面临十字路口,中国诚实的民营企业从中获益不多,反而成为权贵们的另一个淘金地,股市除了是赌场之外,权贵一夜暴富之地的特色越来越明显,中国的证券市场需要从打击内幕交易开始,再次进行刮骨疗毒。
就房地产而言,坏消息是价格仍会上升,2010年土地价格创出新高,意味着房地产在未来一两年泡沫难消;好消息是保障房成为中国房地产的灭火器。按照温家宝总理在央广与听众交流时的数据,2010年我国将开工的保障性住房大约为580万套,已建成370万套,明年政府将开工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其中包括公租房、廉租房和棚户区改造。如果能够在两年内完成并且公平分配,意味着未来两年将有5000万左右的低收入人群住进保障性住房。
民众不富、民间资金无处可去,在与垄断企业的碰撞中敗下阵来。民间市场萎缩,垄断与资本时代必然导致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既得利益阶层在包括个税改革、房产税改革、退休制度改革等各个方面游说,使得中国的税收、福利制度改革不能解决现有的分配失衡问题,反而成为通胀的同义语,每年获得上千元保障的低收入阶层,有可能支付更大的代价,每天提着菜篮子发愁,提振内需成为一句空话。
如果中国改革依然无法在民富、民资使用方面取得突破,中国此轮改革会成为洋务运动悲剧的重演。框架的倾斜造成经济发展模式的失衡,放弃GDP吧,没有成本的财富增长注定会成为精神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