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我国保持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不变,基本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今后推动合作社由数量增长与自身素质提高并重发展,应当成为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事业的根本所在。贯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线应当是其“利益”的长期性与可持续性,当前保障合作社的经济利益是核心所在,一方面,努力让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卖出好的价钱;另外一方面,努力降低生产农产品的成本,凭借CCBOT联通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实时交易系统为基础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建立,利用农产品全新交易模式为依托的“百县百品”工程,瞄准地方主导型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的建设,积极推动自有主导农产品上市交易,实现全国性销售,以订单农业引导生产发展,不断提升合作社的经营能力,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
在我国保持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不变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是必然选择!
如何实现合作社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第一、让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卖出好的价钱。我们必须在公平、合理、统一规则、充分满足买卖双方对定价的话语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与管理技术建立中国农产品的交易与定价科学体系,确保让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卖出好的价钱。
第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产业化。在关乎农业生产的种子、化肥、科技投入、燃油电力、农业机械使用、劳动力比较成本不断刚性上涨的前提下,只有按照农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原则,建立农产品的产业带,实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养殖),发展农业产业化。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订单农业实施难。原因可以归结为:农户和商家信用观念淡薄,缺乏相应的政策法制环境,缺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参与和监督,农产品市场波动较大、履约难度相对较大、风险相对较高,缺乏农产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检测体系,地方农村市场秩序不规范等等,加上政府过分干预、标准纠纷、订单欺诈、订单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订单农业的发展,影响到农业产业化进程。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以整体比较优势为基础,在合理、公正的市场条件下,各地农产品生产、运输、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综合能力形成的农业产业竞争力按照市场规律充分发挥作用而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的主要原因是全国农产品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无法完成,其中很大程度上是订单农业缺失所造成的,只有建立更大范围的订单农业体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才能够有效实现。
3.农业产业化投资难:支撑农业产业发展的农业投资严重不足,全国农业信贷需求满足率不足30%,成为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严重问题。一是,在金融改革过程中,农业金融受到金融机构的极度冷落,中国农业银行在商业化后,已经将金融支持的重点转向盈利率较高的二、三产业,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支持重点又不在农业产业化上,农副产品收购银行的特性明显。农村信用社由于自身的力量薄弱,加上商业化倾向趋显,投向城市的趋势明显,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民间金融投资目前又不能成为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重要力量。二是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政策切入点存在诸如对农业产业化认识存在的偏差,各地盲目培植主导产业与农产品深加工,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缺乏规范,选择支点缺乏科学论证和监督等诸多严重的错位,这里,既有农业生产的内在天然弱质性,也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企业核心资产先天不足,产权也不十分明晰,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合作社与企业的资信等级低,无法在银行积累信用基础获取担保贷款,经营规模难以扩大,从而长期处于这个怪圈之中。
构建中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新途径
我们必须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借助电子商务方式,用电子信息集聚贸易主体,降低交易成本,无限集聚国内与海外贸易主体,提高空间集聚效率、广泛集聚交易信息,同时,在统一的交易规则下实现农产品交易,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大市场,实现农产品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建立科学的农产品定价体系。上海大宗农产品市场在此基础上,凭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优势,从追求供给方和需求方权利平等出发,以合理配置全国农产品资源为宗旨,以为中国农民创造平等的贸易机会为使命,以建立符合中国农产品流通特征的交易规则为己任,采用互联网与物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组织全国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通过网上直接进行农产品交易,再以全国已经形成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接点,农贸市场、超市为落点,采用“竞价交易(招标、拍卖)、挂牌交易、专场交易、中远期交易” 多种交易模式,满足农产品贸易的多层次、多规模、多种类、多变化的需求,就交易本身而言具有 “发现价格、规避风险(套期保值)、资源配置、行业融资”四大基本功能。
合作社借助流通新体系成长
农民专业合作社首先要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如何利用CCBOT农产品流通新体系,实现农产品的销售呢?
第一阶段,合作社初期,可以利用竞价交易(拍卖交易),即将自己生产的农产品通过CCBOT生成拍卖标的物,利用CCBOT平台向全国拍卖,全体买方集体竞价,出价最高者获得买权,保证合作社的农产品卖出最合理的价格,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同时,合作社知名度、品牌,产品质量、信誉通过拍卖交易在全国推广开,为扩大产品生产量奠定了基础。以拍卖交易工作程序常态化为基础的“挂牌交易”就成为合作社下一步需要利用的销售方式。
第二阶段,挂牌交易:即合作社相对大批量常销的农产品,通过CCBOT生成为挂牌交易合约,利用CCBOT平台向全国销售,实行合作社经过核准申请成为主持交易商,在自己的电子摊位上自由配发挂单销售,全国的采购商全额货款(100%资金)购买,成交后必须在合约规定的期限内交割(1周至1个月内),在确保合作社农产品卖出最好的价格的同时,保障销售数量的实现,并实现产销对接,杜绝产地对目标销售市场的盲目性,防止货到地头死。“挂牌交易”合作社可以以产地为中心,目标消费市场群为报价圈,成交后确保在就买方最近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仓库)交货的基础上,买方还可以选择贴水价格到产地卖方仓库提货。
第三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要真正做大,成为所在地区农业支柱产业的领导者,必须解决产品生产的季节性与消费的长年化之间的难题,彻底规避“谁能告诉我,明年种什么”的问题,以市场需求指导农业生产,做到以销定产,满足订单农业的需要,就得将挂牌交易采用在种植前就可以以订单的方式进行销售,为此,就需要在“挂牌交易”的基础上,利用“专场交易”实现。合作社以所在区域最具特色以及竞争优势的农产品,设立农产品的标准化合约在CCBOT上市交易,在收获季节到来前提前预先完成销售。交易采用保证金制度,合作社以及联合社在地方政府的核准下成为卖出方,全国其他交易商只能够买入交易,之后可以选择适度再卖出,或合约到期实物交割交易,做到资源在全国的科学有效的配置,做到对地方农产品买权的控制,在规模与销售价格之间形成最优平衡,保障农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第四阶段,全国同品种的合作社的大联合,利用中远期交易实现统一交易,所有各在CCBOT平台上市交易的同品种农产品合作社形成统一的合约,各家的品牌代表所在地区成为指定交割品牌,(其他经营者利用CCBOT体系销售必须OEM),在此基础上形成国际化交易,提升中国农产品在全球的竞争力。
在整个过程中,农民合作社必须坚持的核心价值就是农产品质量,从竞价交易(拍卖)、挂牌交易、专场交易、中远期交易发展过来,优质优价获得实现,合作社品牌取得价值,同时,也对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形成了以利益为回报的人性化的保障体系,成为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保证。
在我国保持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不变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是必然选择!
如何实现合作社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第一、让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卖出好的价钱。我们必须在公平、合理、统一规则、充分满足买卖双方对定价的话语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技与管理技术建立中国农产品的交易与定价科学体系,确保让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卖出好的价钱。
第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产业化。在关乎农业生产的种子、化肥、科技投入、燃油电力、农业机械使用、劳动力比较成本不断刚性上涨的前提下,只有按照农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原则,建立农产品的产业带,实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养殖),发展农业产业化。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订单农业实施难。原因可以归结为:农户和商家信用观念淡薄,缺乏相应的政策法制环境,缺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参与和监督,农产品市场波动较大、履约难度相对较大、风险相对较高,缺乏农产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检测体系,地方农村市场秩序不规范等等,加上政府过分干预、标准纠纷、订单欺诈、订单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订单农业的发展,影响到农业产业化进程。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以整体比较优势为基础,在合理、公正的市场条件下,各地农产品生产、运输、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综合能力形成的农业产业竞争力按照市场规律充分发挥作用而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的主要原因是全国农产品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无法完成,其中很大程度上是订单农业缺失所造成的,只有建立更大范围的订单农业体系,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才能够有效实现。
3.农业产业化投资难:支撑农业产业发展的农业投资严重不足,全国农业信贷需求满足率不足30%,成为中国农业产业发展的严重问题。一是,在金融改革过程中,农业金融受到金融机构的极度冷落,中国农业银行在商业化后,已经将金融支持的重点转向盈利率较高的二、三产业,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支持重点又不在农业产业化上,农副产品收购银行的特性明显。农村信用社由于自身的力量薄弱,加上商业化倾向趋显,投向城市的趋势明显,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民间金融投资目前又不能成为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重要力量。二是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政策切入点存在诸如对农业产业化认识存在的偏差,各地盲目培植主导产业与农产品深加工,农业产业龙头企业缺乏规范,选择支点缺乏科学论证和监督等诸多严重的错位,这里,既有农业生产的内在天然弱质性,也有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企业核心资产先天不足,产权也不十分明晰,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合作社与企业的资信等级低,无法在银行积累信用基础获取担保贷款,经营规模难以扩大,从而长期处于这个怪圈之中。
构建中国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的新途径
我们必须利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借助电子商务方式,用电子信息集聚贸易主体,降低交易成本,无限集聚国内与海外贸易主体,提高空间集聚效率、广泛集聚交易信息,同时,在统一的交易规则下实现农产品交易,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大市场,实现农产品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建立科学的农产品定价体系。上海大宗农产品市场在此基础上,凭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优势,从追求供给方和需求方权利平等出发,以合理配置全国农产品资源为宗旨,以为中国农民创造平等的贸易机会为使命,以建立符合中国农产品流通特征的交易规则为己任,采用互联网与物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组织全国农产品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通过网上直接进行农产品交易,再以全国已经形成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接点,农贸市场、超市为落点,采用“竞价交易(招标、拍卖)、挂牌交易、专场交易、中远期交易” 多种交易模式,满足农产品贸易的多层次、多规模、多种类、多变化的需求,就交易本身而言具有 “发现价格、规避风险(套期保值)、资源配置、行业融资”四大基本功能。
合作社借助流通新体系成长
农民专业合作社首先要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如何利用CCBOT农产品流通新体系,实现农产品的销售呢?
第一阶段,合作社初期,可以利用竞价交易(拍卖交易),即将自己生产的农产品通过CCBOT生成拍卖标的物,利用CCBOT平台向全国拍卖,全体买方集体竞价,出价最高者获得买权,保证合作社的农产品卖出最合理的价格,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同时,合作社知名度、品牌,产品质量、信誉通过拍卖交易在全国推广开,为扩大产品生产量奠定了基础。以拍卖交易工作程序常态化为基础的“挂牌交易”就成为合作社下一步需要利用的销售方式。
第二阶段,挂牌交易:即合作社相对大批量常销的农产品,通过CCBOT生成为挂牌交易合约,利用CCBOT平台向全国销售,实行合作社经过核准申请成为主持交易商,在自己的电子摊位上自由配发挂单销售,全国的采购商全额货款(100%资金)购买,成交后必须在合约规定的期限内交割(1周至1个月内),在确保合作社农产品卖出最好的价格的同时,保障销售数量的实现,并实现产销对接,杜绝产地对目标销售市场的盲目性,防止货到地头死。“挂牌交易”合作社可以以产地为中心,目标消费市场群为报价圈,成交后确保在就买方最近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仓库)交货的基础上,买方还可以选择贴水价格到产地卖方仓库提货。
第三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要真正做大,成为所在地区农业支柱产业的领导者,必须解决产品生产的季节性与消费的长年化之间的难题,彻底规避“谁能告诉我,明年种什么”的问题,以市场需求指导农业生产,做到以销定产,满足订单农业的需要,就得将挂牌交易采用在种植前就可以以订单的方式进行销售,为此,就需要在“挂牌交易”的基础上,利用“专场交易”实现。合作社以所在区域最具特色以及竞争优势的农产品,设立农产品的标准化合约在CCBOT上市交易,在收获季节到来前提前预先完成销售。交易采用保证金制度,合作社以及联合社在地方政府的核准下成为卖出方,全国其他交易商只能够买入交易,之后可以选择适度再卖出,或合约到期实物交割交易,做到资源在全国的科学有效的配置,做到对地方农产品买权的控制,在规模与销售价格之间形成最优平衡,保障农民合作社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第四阶段,全国同品种的合作社的大联合,利用中远期交易实现统一交易,所有各在CCBOT平台上市交易的同品种农产品合作社形成统一的合约,各家的品牌代表所在地区成为指定交割品牌,(其他经营者利用CCBOT体系销售必须OEM),在此基础上形成国际化交易,提升中国农产品在全球的竞争力。
在整个过程中,农民合作社必须坚持的核心价值就是农产品质量,从竞价交易(拍卖)、挂牌交易、专场交易、中远期交易发展过来,优质优价获得实现,合作社品牌取得价值,同时,也对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形成了以利益为回报的人性化的保障体系,成为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