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到今年出台了高中各个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其中很重要的变化是凝练了各学科核心素养。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高中地理教学如何在核心素养视角下,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达成正确的地理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本文想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有效性
前言:
新课标的实施给高中地理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给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高中地理教师必须反思总结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根据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过程的特点,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这样,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更加凸显,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才会更加高效,地理教学质量就会不断提高。
一、认真探讨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
核心素養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表现,地理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概括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学科价值,是地理学科在高中教育中重要性的核心体现。因此,要更加重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活动,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原来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研究,传承适应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好方法,研究利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新方法。地理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标的要求,采取有效、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对自然地理要素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地图、景观图像、视频、虚拟(VR、AR)技术、乡土自然与社会资源开展,指导学生运用体验、观察、观测、实验、考察等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合作探究,通过自主学习,通过教师指导,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育核心素养,形成人地协调关系观、综合思维和实践力等地理素养。因此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应懂得教学不能仅满足让学生简单地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其各方面的整体素质,这正是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学的有效属性。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
高中地理学科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有地理探究、地理思维、地理学习、地理创新、地理实践等,这些能力是形成地理综合思维的基础,地理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性,是各地理要素综合分析的要求,是必须重点培养的核心素养。这些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打基础,如正确的大气运动与水体运动观念,正确的气象与地质灾害观念,正确的地理过程理解,正确的地理事象解释,正确的地理术语运用等,这些地理观念的正确建立,需要在平常教学中步步为营扎实过关,逐一掌握,否则综合思维的培养就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木之本。正确的地理观念也是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进行与地理有关活动必备的基本要素。再如在高中地理教材中与可持续发展观相关联的教学内容有环境观、人口观、资源观,地理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活动时,要对不同观点进行相互间比较和判断,要多从自身的教学行为去反思,并合理运用不同素材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让学生多加关注发展、经济、资源、人口、环境等问题,以此形成学生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
三、着力培养学生地理实践素养
受制于安全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这是目前地理学习最欠缺的,也是最需要培育的素养。地理是一门实践的学科,地理室外(野外)考察、实验、调查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也是地理实践力的重要培养方式。如参观地理场馆,野外实地观测,野外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要素及社会现象,也增强了学生的区域认知。还有如观察环境被污染对生态对人们生活所造成的影响,观察农村农民生活的变化,观察农业生产的要素变化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等等。在学校安全问题顾虑下,这些活动可以与综合实践活动和现在兴起的研学旅行相结合,使学生在走进自然走进社会中提升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促进地理实践力的形成与提高。
四、注意地理课程的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的基本遵循。让不同需求不同程度的学生去学习适合自己的地理知识是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举措。这里的因材施教包含现有教材中选修课程的选择,包含新课标中的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选择,包含学校校本课程的选择,这些选择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同时新课标中的学习质量等级标准,让不同程度学生有了地理学习难度上的选择。总之,在完成课标要求的前提下,教学中应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式,适应学生在地理学习上的个体差异,尽力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其能体验到主动学习和探索地理知识的乐趣,让学生爱上地理,学到对他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是我们地理教师最大的成功。通过一系列举措包括结合新高考的要求来落实因材施教,可以进一步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五、做好地理学习的过程性评价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做好能够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过程的过程性评价,以不同的评价方式促进不同的学生提高核心素养。如研究性学习,地理类校本课程的学习,与正常上课的评价方式就不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要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加以体现。如可以将作业检测和试题,改为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和思辨力,还可以多增加一些实践性的考核,可以与研究性学习结合,增加实践、社会调查、野外观测、小论文写作的学习过程。同时地理教师多引导学生合作互助学习,对有探究创新精神的学生予以单独评价,如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活动的学生,要鼓励和保护其积极性。通过做好不同地理学习方式的过程性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核心素养的自我培育。
六、小结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深刻理解新课标,深入分析教材和学生,了解高中课改包括新高考改革的趋势,积极大胆的对传统地理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拓展课内与课外的学习途径,创设有利于培育核心素养、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情境,多渠道多方式培养与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充分体现地理学科在高中教学中的育人价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地理力量和地理智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方案: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四大素养展示高中地理课程核心价值:访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朱翔、韦专榕【J】.基础教育课程,2018(1):42-45.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乐一中)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有效性
前言:
新课标的实施给高中地理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给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高中地理教师必须反思总结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根据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形成过程的特点,科学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营造直观、实时、生动的地理教学环境。这样,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更加凸显,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才会更加高效,地理教学质量就会不断提高。
一、认真探讨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
核心素養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核心表现,地理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概括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学科价值,是地理学科在高中教育中重要性的核心体现。因此,要更加重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活动,应该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原来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研究,传承适应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好方法,研究利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新方法。地理教师要认真研究新课标的要求,采取有效、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如对自然地理要素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地图、景观图像、视频、虚拟(VR、AR)技术、乡土自然与社会资源开展,指导学生运用体验、观察、观测、实验、考察等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合作探究,通过自主学习,通过教师指导,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培育核心素养,形成人地协调关系观、综合思维和实践力等地理素养。因此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应懂得教学不能仅满足让学生简单地学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其各方面的整体素质,这正是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学的有效属性。
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
高中地理学科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有地理探究、地理思维、地理学习、地理创新、地理实践等,这些能力是形成地理综合思维的基础,地理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的重要特性,是各地理要素综合分析的要求,是必须重点培养的核心素养。这些综合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打基础,如正确的大气运动与水体运动观念,正确的气象与地质灾害观念,正确的地理过程理解,正确的地理事象解释,正确的地理术语运用等,这些地理观念的正确建立,需要在平常教学中步步为营扎实过关,逐一掌握,否则综合思维的培养就会成为无水之源无木之本。正确的地理观念也是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进行与地理有关活动必备的基本要素。再如在高中地理教材中与可持续发展观相关联的教学内容有环境观、人口观、资源观,地理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活动时,要对不同观点进行相互间比较和判断,要多从自身的教学行为去反思,并合理运用不同素材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让学生多加关注发展、经济、资源、人口、环境等问题,以此形成学生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
三、着力培养学生地理实践素养
受制于安全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这是目前地理学习最欠缺的,也是最需要培育的素养。地理是一门实践的学科,地理室外(野外)考察、实验、调查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也是地理实践力的重要培养方式。如参观地理场馆,野外实地观测,野外实地考察,让学生了解自然地理要素及社会现象,也增强了学生的区域认知。还有如观察环境被污染对生态对人们生活所造成的影响,观察农村农民生活的变化,观察农业生产的要素变化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等等。在学校安全问题顾虑下,这些活动可以与综合实践活动和现在兴起的研学旅行相结合,使学生在走进自然走进社会中提升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促进地理实践力的形成与提高。
四、注意地理课程的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的基本遵循。让不同需求不同程度的学生去学习适合自己的地理知识是提高地理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举措。这里的因材施教包含现有教材中选修课程的选择,包含新课标中的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选择,包含学校校本课程的选择,这些选择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同时新课标中的学习质量等级标准,让不同程度学生有了地理学习难度上的选择。总之,在完成课标要求的前提下,教学中应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式,适应学生在地理学习上的个体差异,尽力给学生创造机会让其能体验到主动学习和探索地理知识的乐趣,让学生爱上地理,学到对他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这是我们地理教师最大的成功。通过一系列举措包括结合新高考的要求来落实因材施教,可以进一步提高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五、做好地理学习的过程性评价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做好能够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过程的过程性评价,以不同的评价方式促进不同的学生提高核心素养。如研究性学习,地理类校本课程的学习,与正常上课的评价方式就不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要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加以体现。如可以将作业检测和试题,改为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和思辨力,还可以多增加一些实践性的考核,可以与研究性学习结合,增加实践、社会调查、野外观测、小论文写作的学习过程。同时地理教师多引导学生合作互助学习,对有探究创新精神的学生予以单独评价,如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活动的学生,要鼓励和保护其积极性。通过做好不同地理学习方式的过程性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核心素养的自我培育。
六、小结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深刻理解新课标,深入分析教材和学生,了解高中课改包括新高考改革的趋势,积极大胆的对传统地理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索基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评价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拓展课内与课外的学习途径,创设有利于培育核心素养、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情境,多渠道多方式培养与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充分体现地理学科在高中教学中的育人价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地理力量和地理智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方案: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基础教育课程》编辑部.四大素养展示高中地理课程核心价值:访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朱翔、韦专榕【J】.基础教育课程,2018(1):42-45.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乐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