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血小板血浆通过NF-κB p65/BMP-7信号通路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

来源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iang_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促进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具体机制.方法:选取10只2月龄的雄性SD大鼠,将其脱颈处死消毒后获其骨髓,心尖取血制备富血小板血浆,分离纯化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根据处理条件不同,分为空白对照组、富血小板血浆组(PRP组)、富血小板血浆+NF-κB抑制剂Bay11-7082联合处理组,检测细胞ALP活性、骨涎蛋白与骨钙素mRNA、NF-κB p65及BMP-7的表达水平.结果:PRP组、联合处理组骨髓基质干细胞ALP、骨涎蛋白与骨钙素mRNA、NF-κB p65、BMP-7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且PRP组上述指标高于联合处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P组和联合处理组矿化结节数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RP组高于联合处理组(P<0.001).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可通过NF-κB p65/BMP-7信号通路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加入NF-κB抑制剂Bay11-7082可部分抑制这种促成骨作用.
其他文献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儿童致死性神经系统疾病,按症状的严重程度可分为Ⅰ~Ⅳ型.SMA发病迅速、存活期短、治疗代价高昂且人群携带率较高,因此开展人群SMA携带者筛查、对高风险夫妇提供产前诊断以避免SMA患儿的出生尤为重要.目前已报道的SMA携带者筛查技术众多,包括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HPLC)、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LPA)、荧光定量PCR以及数字PCR等技术.DHPLC技术快速方便、灵敏度好,但稳定性差,常需联合其他方法使用;MLPA技术高效、特异但试剂耗材非国产化,价格昂
炎症反应和高凝/血栓形成是密切联系的过程,而异常和过度激活的高凝/血栓形成则导致血栓炎症反应.研究表明,在子痫前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脓毒症等疾病中,血栓炎症反应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了解血栓炎症反应的发生机制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对于血栓炎症反应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血栓炎症反应发生的机制,以及其在脓毒症、子痫前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的作用.
目的 调查广西梧州地区地中海贫血(地贫)流行现状及罕见基因型,为本地区的地贫分子筛查和人群防控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经血常规和血红蛋白组分分析,对地贫表型特征样本,采用常规试剂盒检测常见的4种缺失型和3种非缺失型α-地贫基因及17种β-地贫基因;然后对基因型结果与表型特征不符的样本,采用多重链接探针扩增(MLPA)和珠蛋白基因测序等技术进一步确定其基因型.结果 从7853例地贫血液学表型初筛阳性样本中,常规试剂盒检出常见地贫基因携带者7632例,其中α-地贫5136例、β-地贫2023例、α-地贫合并β-
目的:检测并分析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的成骨特征性miRNA表达谱,探讨其可能的靶基因和临床意义.方法:对Shh诱导hUCMSCs成骨分化过程中表达的miRNA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检测其表达量的变化,并验证成骨相关miRNA的表达差异.结果:通过miRNA高通量测序和RT-qPCR验证,预测miRNA-342-3p可能作为关键因子,通过靶向Sufu调控Shh信号通路,进而调控hUCMSCs的成骨分化.结论:筛选出新的调控因子miRNA-342-3p作为Shh信号通路的靶分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