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谈》与《耳谈类增》重合篇目议论部分差异探微

来源 :励耘文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wenyin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同轨的《耳谈》曾在明万历年间引起过不小的轰动,而在由十五卷《耳谈》发展为五十四卷《耳谈类增》的过程中,作者不仅对原书奇闻逸事的数量有所增加,更对旧作许多篇目的议论部分进行了大量更改。通过两个版本议论部分的对比可以发现:作者首先有意弱化了天命鬼神的不可知性,而在其中加入了较强的道德教化色彩;其次将劝惩的重点由“惩”转向了“劝”,由此进一步鼓励普通民众在道德行为方面积极主动地转变。这不仅反映出作者对原有记录思考的深入,更说明作者期望通过议论,将《耳谈》由一部猎异之书变成一部有为之书。
其他文献
唐人作记,必以叙事体物为基本内容,叙事原原本本,诸多方面都顾及到。即使另有寄托,议论慨叹,也是即事而发,点到而止。故韩、柳杂记古文虽有诗化倾向,却保持了杂记的传统体制
汉字解释需要选择合适的角度做出合理的分析。有源流意识,有系统观念,有学理依据,是汉字解释科学性的重要保证。汉字解释的多样性体现了“解构”和“重构”的过程,涉及汉字学与汉
<正> 我们每个同学都见过物件,如生活用品、学习用品、玩具等等。同学们离不开学习用品,也都喜欢玩具。但是,你能不能把学习用品和心爱的玩具写得生动传神呢?
民国时期新疆的经济政策主要由地方政府制定和实施,这使得新疆多民族文学的发展呈现出独特的一面。杨增新主政时的经济政策带有某种程度的闭关自守性,但也促进了新疆多民族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