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把新教材用活、用好,使之更加贴近我们的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就要求教师摆脱过去应试教育的束缚,认真研究新的课程标准,用活教材,巧妙引趣,使小学数学新版教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本文试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为例,研究如何用活、用好教材,有效实施小学数学新课程。
关键词:新课程 教材研究 激发兴趣 自主探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在设计上,注重利用主题情景图展开教学。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搜集信息、发现问题并尝试探究解决。图与文的结合,更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符合孩子们的认知特点。这套新版小学数学教材在我市实施多年,它以丰富、多彩的内容,活泼、多样的形式,吸引了广大师生。它在向学生展示趣味数学、数学实践等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引领着广大一线教师一步步与新的教学理念亲密接触。它提倡教师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孩子们自主探究学习。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其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转变其对待数学的态度,培养学习数学的方法,让孩子们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下面,笔者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为例,谈一谈在教学中如何灵活运用教材,巧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开卷有益,以“例”引趣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一开卷,就用卡通男孩“淘气”、卡通女孩“笑笑”、卡通老者“智慧老人”的交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我们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数学”。
在“智慧老人”的点拨下,引导学生感悟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对数学应用的评价,“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帮助孩子们认识体会到数学学科的重要性,了解它是一切学科学习的基础,是我们学习过程中必要的助手和工具。
在这册书的开卷,“编者大朋友”还以“问题”引导小读者:“小朋友,你知道数学还有哪些用处?相互之间交流一下。”在交流中,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究,一起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的足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如生活中的长方体(“长方体”知识),超市购物中的打折(“百分数”知识),农村生活中的鸡、鸭、鹅的不同孵化期(“分数除法”知识)等等,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美妙的数学花园,学着感受数学脚步的无处不在和数学的魅力,发现数学的美丽;引导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数学的行列中,学数学、用数学、做数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让数学伴随学生快乐成长。
二、图文结合,以“图”引趣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注重主题情境图的运用。结合主题图引导学生发现信息,引出问题,进而引入学习内容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用操场上一幅生动的校园活动图来引入“分数除法”,用“城市摩天楼群”“城市道路”“办公室”的矢量图来引入有“长方体”,用“我国居民平均膳食宝塔图”来引入“统计”等等。这些内容设置,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也将教师容易忽视的导课铺垫得顺理成章,让学生在兴趣渐浓之时接受新知识。再如教材中的“数学故事”“实践活动”以及“练一练”“试一试”“估一估,算一算”等,都配有生动的图画,对于启发学生思维,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应巧妙以“图”引趣,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生活性。
三、数学故事,以“玩”引趣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注重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收入了一些数学故事,把枯燥乏味的数学转变为妙趣横生的故事。故事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爱看,爱听,如能将数学知识的学习融入故事情境中,就能增强数学知识学习的趣味性,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转变为生动有趣的交流,激发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且,学生在讲故事、听故事的过程中,丰富了知识,锻炼了思维,培养了表达的能力,实现了全面发展。
同时,借助于数学故事,紧紧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一个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把孩子带进一个数学的王国,使其轻轻松松地喜欢上数学,快快乐乐地学习数学,不知不觉,便离不开数学了。如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就引入了两个数学故事:一是《龟兔赛跑》四格漫画,龟兔赛跑是小学生所熟悉的故事,该漫画引用学生熟悉的故事情节,用“时钟”“分数”“路程”提出有关百分数的相关问题;二是《唐僧分西瓜》漫画,描绘唐僧给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3个徒儿分西瓜,特别是馋嘴的猪八戒,认为猴哥分得多而叫嚷,埋怨师父不公平,笑容可掬。在笑声中引出数学问题,比较分数大小。通过漫画,读数学故事,做数学题,让小学生喜欢上数学,更好地理解、掌握分数乘法知识。
四、动手操作,以“做”引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在各个学段中安排综合实践这一课程内容。同时明确指出,设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手操作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每一个数学探究活动必须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获得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平台。“分一分”教学中,笔者留给学生充足的动手操作的时间,学生从不知道怎样分,到应该这样分,又升级到原来还可以那样分。有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我听了,可能很快就忘记了;我看了,可能只是记在眼里;我动手操作了,我便记住了。”动手操作不仅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能使其在数学思想和方法上获得广泛的数学操作经验。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设计富有挑战性和有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身边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渗透情感,以“情”引趣
新课程标准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一起并列为基础教育的四维目标。从三维目标到四维目标,课程目标不同,培养方式不同,但始终离不开情感与态度这一主要目标,这说明学生在探究新知过程中体味数学本身魅力和趣味的重要性。为适应这一时代要求,有意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的好习惯成为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比较注重情感教学,增强数学的人文性和情感性,让数学不再枯燥乏味。以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9页“练一练”为例:小军过生日,妈妈买来一个蛋糕,切了13给小军,小军只吃了其中的12,小军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
这一道应用题,为在数学课堂中实施情感数学提供了有效的载体,擦出了情感的火花,也激活了课堂。
总之,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拘泥于课本,用活教材,巧妙引趣,让教学内容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世界,使数学课堂焕发生机,充满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肖双辉.用活新教材,落实新理念——二年级“确定位置”一课教学片断谈[J].广西教育,2005(21).
[2]郭晓明.从“圣经”到“材料”——论教师教材观的转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6).
[3]许小波.课文插图: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J].小学语文教学,2003(10).
[4]李爱民.新教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北京教育,2002(09).
責任编辑:黄大灿 赵潇晗
关键词:新课程 教材研究 激发兴趣 自主探究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在设计上,注重利用主题情景图展开教学。其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搜集信息、发现问题并尝试探究解决。图与文的结合,更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更符合孩子们的认知特点。这套新版小学数学教材在我市实施多年,它以丰富、多彩的内容,活泼、多样的形式,吸引了广大师生。它在向学生展示趣味数学、数学实践等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引领着广大一线教师一步步与新的教学理念亲密接触。它提倡教师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孩子们自主探究学习。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其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转变其对待数学的态度,培养学习数学的方法,让孩子们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下面,笔者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为例,谈一谈在教学中如何灵活运用教材,巧妙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开卷有益,以“例”引趣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一开卷,就用卡通男孩“淘气”、卡通女孩“笑笑”、卡通老者“智慧老人”的交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我们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数学”。
在“智慧老人”的点拨下,引导学生感悟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对数学应用的评价,“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帮助孩子们认识体会到数学学科的重要性,了解它是一切学科学习的基础,是我们学习过程中必要的助手和工具。
在这册书的开卷,“编者大朋友”还以“问题”引导小读者:“小朋友,你知道数学还有哪些用处?相互之间交流一下。”在交流中,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究,一起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的足迹,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如生活中的长方体(“长方体”知识),超市购物中的打折(“百分数”知识),农村生活中的鸡、鸭、鹅的不同孵化期(“分数除法”知识)等等,教师引导学生进入美妙的数学花园,学着感受数学脚步的无处不在和数学的魅力,发现数学的美丽;引导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数学的行列中,学数学、用数学、做数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小主人,让数学伴随学生快乐成长。
二、图文结合,以“图”引趣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一大特点就是注重主题情境图的运用。结合主题图引导学生发现信息,引出问题,进而引入学习内容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如用操场上一幅生动的校园活动图来引入“分数除法”,用“城市摩天楼群”“城市道路”“办公室”的矢量图来引入有“长方体”,用“我国居民平均膳食宝塔图”来引入“统计”等等。这些内容设置,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也将教师容易忽视的导课铺垫得顺理成章,让学生在兴趣渐浓之时接受新知识。再如教材中的“数学故事”“实践活动”以及“练一练”“试一试”“估一估,算一算”等,都配有生动的图画,对于启发学生思维,有着很大的帮助。因此,教师应巧妙以“图”引趣,增加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生活性。
三、数学故事,以“玩”引趣
北师大版数学教材注重趣味性与知识性的统一,收入了一些数学故事,把枯燥乏味的数学转变为妙趣横生的故事。故事是小学生非常喜爱的,爱看,爱听,如能将数学知识的学习融入故事情境中,就能增强数学知识学习的趣味性,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转变为生动有趣的交流,激发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兴趣。而且,学生在讲故事、听故事的过程中,丰富了知识,锻炼了思维,培养了表达的能力,实现了全面发展。
同时,借助于数学故事,紧紧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一个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把孩子带进一个数学的王国,使其轻轻松松地喜欢上数学,快快乐乐地学习数学,不知不觉,便离不开数学了。如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就引入了两个数学故事:一是《龟兔赛跑》四格漫画,龟兔赛跑是小学生所熟悉的故事,该漫画引用学生熟悉的故事情节,用“时钟”“分数”“路程”提出有关百分数的相关问题;二是《唐僧分西瓜》漫画,描绘唐僧给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3个徒儿分西瓜,特别是馋嘴的猪八戒,认为猴哥分得多而叫嚷,埋怨师父不公平,笑容可掬。在笑声中引出数学问题,比较分数大小。通过漫画,读数学故事,做数学题,让小学生喜欢上数学,更好地理解、掌握分数乘法知识。
四、动手操作,以“做”引趣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在各个学段中安排综合实践这一课程内容。同时明确指出,设置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积累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手操作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每一个数学探究活动必须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获得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平台。“分一分”教学中,笔者留给学生充足的动手操作的时间,学生从不知道怎样分,到应该这样分,又升级到原来还可以那样分。有一位教育专家曾说过:“我听了,可能很快就忘记了;我看了,可能只是记在眼里;我动手操作了,我便记住了。”动手操作不仅可以有效地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能使其在数学思想和方法上获得广泛的数学操作经验。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设计富有挑战性和有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身边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渗透情感,以“情”引趣
新课程标准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一起并列为基础教育的四维目标。从三维目标到四维目标,课程目标不同,培养方式不同,但始终离不开情感与态度这一主要目标,这说明学生在探究新知过程中体味数学本身魅力和趣味的重要性。为适应这一时代要求,有意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的好习惯成为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比较注重情感教学,增强数学的人文性和情感性,让数学不再枯燥乏味。以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第9页“练一练”为例:小军过生日,妈妈买来一个蛋糕,切了13给小军,小军只吃了其中的12,小军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
这一道应用题,为在数学课堂中实施情感数学提供了有效的载体,擦出了情感的火花,也激活了课堂。
总之,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不拘泥于课本,用活教材,巧妙引趣,让教学内容更加接近学生的生活世界,使数学课堂焕发生机,充满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肖双辉.用活新教材,落实新理念——二年级“确定位置”一课教学片断谈[J].广西教育,2005(21).
[2]郭晓明.从“圣经”到“材料”——论教师教材观的转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6).
[3]许小波.课文插图: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J].小学语文教学,2003(10).
[4]李爱民.新教材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北京教育,2002(09).
責任编辑:黄大灿 赵潇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