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译员、这一在美国司法、医疗、教育等领域的隐形第三方,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单纯“传声筒”的角色。
根据美国宪法相关修正案、1964年民权法案和13166号行政令,口译员应像法官、文书、保安一样,成为司法系统的标配人员。而在医疗领域,今年生效的奥巴马医保也规定提供免费的医疗口译员。
不过现实情况是,移民大国美国,在关键民权民生领域的口译人才却相对稀缺。“能被纽约州司法系统认可的中文口译员大概也就30多个。”一名业内人士估计。
场景一:餐馆买卖纠纷
这是一宗经常发生的中餐外卖店交易民事官司。开庭前不久,法庭才打电话叫翻译。法官到场后表示立即开审,她调侃道:“口译员会在半小时内到,但你们不能假设一定有口译员,他也许两个月以后才到呢。你们得跟上法庭进程,这是你们自己的利益。”言下之意,法庭已做到分内事,至于口译员是否现身,看各位运气。
福建籍原告李文(化名)一头雾水地看看代表律师。
在双方律师开庭陈词期间,一名理着平头、身材魁梧的华人男子到场,在李文前排坐下,打开帆布包,取出本子记录起来。他就是法院召唤的注册认证口译员梅伟平(Way P. Moy)——美国空军学院毕业,海军陆战队退伍,前后30年自由职业中文(粤语、普通话)口译员经验。
他刚到没几分钟,就进入直接盘问与交叉盘问阶段。梅伟平站到被告身侧,接过法官递来的一份文书,迅速投入工作状态:“请你看一看证物A,是不是当时跟李文签署的买卖生意合约呢?”被告答:“嗯,是的。”梅伟平不假思索地将语气加言辞一起传译:“Mmm, yes!”
当法官开始盘问餐馆生意的实物部分时,她报出一长串餐馆用具:“餐馆里面有桌子吗?有冰箱吗?冷冻库?……”梅伟平切入长句子中,开始同声传译,“你是外卖店的话,有没有盒子、餐巾、刀叉、酱油包……?”其间穿插着被告的回答和翻译。
梅伟平在庭上通过清晰的吐字、适当提高的音量和简单的手势,加强传译表现力。而每一段完毕,他必有一个复原动作:站直,手垂下,目光离开当事人。
职业生涯中,梅伟平参与或了解不少华人社区的重案要案:超过纺织品进口配额的走私案、联邦打击纽约华埠帮派案、毒品交易案等。
场景二:形形色色移民案
钱立(化名)是狮桥(LionBridge)翻译公司的独立合约人,狮桥与负责全国移民法庭的移民审查执行办公室(EOIR)有合约,通过这层关系,钱立多年来为华人移民案做口译。在提到庭上面对的各种挑战时,性格沉稳的钱立笑着表示,当事人的各地口音,事先背好的大段陈词,离离奇奇的经历,不是那么容易应付的。
当事人的口音常常影响数字的精确性。钱立表示,他接触的一些福州人在说“10”和“11”时,听来容易混淆,他会仔细确认。“你译到英文里,10月October、11月November,差别那可大了。贸然翻译过去,再纠正,印象不好。”梅伟平也常碰到类似情况,“4”和“10”是南方人容易念混的数字,梅伟平判断他与证人的交流时间可能引起法官误会,就会解释一下。从来源语言到目标语言,不能多,不能少,又不能扭曲,其中的平衡拿捏,是一门技术活。
独立口译员的一天是奔忙的。外人看来,这种有机会探入各种人生、事件和行业的工作,应该是很刺激。不过,刺激感不足以维持一份职业的持久推动力。钱立记忆极为深刻的一个案子,是通过他的口译消除误解,使一个福州籍耆老免惹官非。那次他跟着前来请他的警员朋友直奔医院急诊室,原来老人的孙子在纽约华埠的家中被开水烫伤,警方怀疑当时在家的爷爷有疏忽照顾的责任,甚至可能更严重。双方沟通不畅,警方本有意提控。“儿童虐待可是重罪啊,要被递解的!”能帮这位华人耆老洗去罪嫌,钱立感到很欣慰。
场景三:照顾临终病人
在西奈山以色列医院亚裔医务中心行政总监陈傲娣记忆中有这么一个病人。有一天,病人的女儿来电,拜托她在以色列医院找一位愿意体谅家属要求的医生。原来现在的医生一定要告诉病人她只有3个月生存期,不然不肯再医治。陈傲娣找到一名医生,传达了家属的请求,希望避开“大限”这样的概念。医生了解后,表示:“只要病人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家人知道她可以活多久。那么,我们可以不用让病人知道她能活多久。”结果,这个病患活了8个月,参加完女儿的婚礼才过世。而按3个月的预期寿命,她是赶不上婚礼的。
陈傲娣指出,医疗口译员,不仅仅是翻译文字,他们也是病人代表,为他们的语言和文化发声,帮他们找到他们需要的医疗资源。
场景四:新移民学生赖课
在拉瓜地亚社区学院国际高中担任教师助理的Lucy Gu见过不少适应困难的新移民学生。
Lucy注意到,学校有不少福州籍学生。福州移民忙于工作,多是生完小孩,送回国内寄养。“等他们15岁左右回来读书,这个时候生活上会自理了,但人格定型了,就会碰到一定困难。”
上学期,有个学生注册9年级,可没读几天就请假,理由是:“奶奶病了,想回去看看。”Lucy与校长前往家访,他却一意孤行:“我机票买好了,非走不可。”Lucy帮着翻译,苦口劝说,最后双方订约:“给你两个月,必须回来,一言为定。不然学位就不再保留了,因为每个学位都是纳税人供养的。”
幸好该生果然兑现诺言。Lucy说,看得出他在慢慢地主动地融入,“他会参加学校的China Club,他阿姨也加入了家长委员会。”
看到他的进步,Lucy很欣慰。
她说:“美国文化是,你得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去搞清楚一切,这是你的个人自由和义务。而我希望起到一个桥梁作用,帮助华人家长和学生尽快熟悉美国教育、文化。”(编辑/唐馨)
根据美国宪法相关修正案、1964年民权法案和13166号行政令,口译员应像法官、文书、保安一样,成为司法系统的标配人员。而在医疗领域,今年生效的奥巴马医保也规定提供免费的医疗口译员。
不过现实情况是,移民大国美国,在关键民权民生领域的口译人才却相对稀缺。“能被纽约州司法系统认可的中文口译员大概也就30多个。”一名业内人士估计。
场景一:餐馆买卖纠纷
这是一宗经常发生的中餐外卖店交易民事官司。开庭前不久,法庭才打电话叫翻译。法官到场后表示立即开审,她调侃道:“口译员会在半小时内到,但你们不能假设一定有口译员,他也许两个月以后才到呢。你们得跟上法庭进程,这是你们自己的利益。”言下之意,法庭已做到分内事,至于口译员是否现身,看各位运气。
福建籍原告李文(化名)一头雾水地看看代表律师。
在双方律师开庭陈词期间,一名理着平头、身材魁梧的华人男子到场,在李文前排坐下,打开帆布包,取出本子记录起来。他就是法院召唤的注册认证口译员梅伟平(Way P. Moy)——美国空军学院毕业,海军陆战队退伍,前后30年自由职业中文(粤语、普通话)口译员经验。
他刚到没几分钟,就进入直接盘问与交叉盘问阶段。梅伟平站到被告身侧,接过法官递来的一份文书,迅速投入工作状态:“请你看一看证物A,是不是当时跟李文签署的买卖生意合约呢?”被告答:“嗯,是的。”梅伟平不假思索地将语气加言辞一起传译:“Mmm, yes!”
当法官开始盘问餐馆生意的实物部分时,她报出一长串餐馆用具:“餐馆里面有桌子吗?有冰箱吗?冷冻库?……”梅伟平切入长句子中,开始同声传译,“你是外卖店的话,有没有盒子、餐巾、刀叉、酱油包……?”其间穿插着被告的回答和翻译。
梅伟平在庭上通过清晰的吐字、适当提高的音量和简单的手势,加强传译表现力。而每一段完毕,他必有一个复原动作:站直,手垂下,目光离开当事人。
职业生涯中,梅伟平参与或了解不少华人社区的重案要案:超过纺织品进口配额的走私案、联邦打击纽约华埠帮派案、毒品交易案等。
场景二:形形色色移民案
钱立(化名)是狮桥(LionBridge)翻译公司的独立合约人,狮桥与负责全国移民法庭的移民审查执行办公室(EOIR)有合约,通过这层关系,钱立多年来为华人移民案做口译。在提到庭上面对的各种挑战时,性格沉稳的钱立笑着表示,当事人的各地口音,事先背好的大段陈词,离离奇奇的经历,不是那么容易应付的。
当事人的口音常常影响数字的精确性。钱立表示,他接触的一些福州人在说“10”和“11”时,听来容易混淆,他会仔细确认。“你译到英文里,10月October、11月November,差别那可大了。贸然翻译过去,再纠正,印象不好。”梅伟平也常碰到类似情况,“4”和“10”是南方人容易念混的数字,梅伟平判断他与证人的交流时间可能引起法官误会,就会解释一下。从来源语言到目标语言,不能多,不能少,又不能扭曲,其中的平衡拿捏,是一门技术活。
独立口译员的一天是奔忙的。外人看来,这种有机会探入各种人生、事件和行业的工作,应该是很刺激。不过,刺激感不足以维持一份职业的持久推动力。钱立记忆极为深刻的一个案子,是通过他的口译消除误解,使一个福州籍耆老免惹官非。那次他跟着前来请他的警员朋友直奔医院急诊室,原来老人的孙子在纽约华埠的家中被开水烫伤,警方怀疑当时在家的爷爷有疏忽照顾的责任,甚至可能更严重。双方沟通不畅,警方本有意提控。“儿童虐待可是重罪啊,要被递解的!”能帮这位华人耆老洗去罪嫌,钱立感到很欣慰。
场景三:照顾临终病人
在西奈山以色列医院亚裔医务中心行政总监陈傲娣记忆中有这么一个病人。有一天,病人的女儿来电,拜托她在以色列医院找一位愿意体谅家属要求的医生。原来现在的医生一定要告诉病人她只有3个月生存期,不然不肯再医治。陈傲娣找到一名医生,传达了家属的请求,希望避开“大限”这样的概念。医生了解后,表示:“只要病人知道自己得了癌症,家人知道她可以活多久。那么,我们可以不用让病人知道她能活多久。”结果,这个病患活了8个月,参加完女儿的婚礼才过世。而按3个月的预期寿命,她是赶不上婚礼的。
陈傲娣指出,医疗口译员,不仅仅是翻译文字,他们也是病人代表,为他们的语言和文化发声,帮他们找到他们需要的医疗资源。
场景四:新移民学生赖课
在拉瓜地亚社区学院国际高中担任教师助理的Lucy Gu见过不少适应困难的新移民学生。
Lucy注意到,学校有不少福州籍学生。福州移民忙于工作,多是生完小孩,送回国内寄养。“等他们15岁左右回来读书,这个时候生活上会自理了,但人格定型了,就会碰到一定困难。”
上学期,有个学生注册9年级,可没读几天就请假,理由是:“奶奶病了,想回去看看。”Lucy与校长前往家访,他却一意孤行:“我机票买好了,非走不可。”Lucy帮着翻译,苦口劝说,最后双方订约:“给你两个月,必须回来,一言为定。不然学位就不再保留了,因为每个学位都是纳税人供养的。”
幸好该生果然兑现诺言。Lucy说,看得出他在慢慢地主动地融入,“他会参加学校的China Club,他阿姨也加入了家长委员会。”
看到他的进步,Lucy很欣慰。
她说:“美国文化是,你得自己管理自己,自己去搞清楚一切,这是你的个人自由和义务。而我希望起到一个桥梁作用,帮助华人家长和学生尽快熟悉美国教育、文化。”(编辑/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