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场上的元代青花瓷(续)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f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者获悉,近期首都博物馆将举办一场元代青花瓷器专题展览,并将在展览期间举办学术研讨活动,拟邀请国内外的元代青花瓷器研究专家、收藏家,对近几年的学术研究进行一次专业的梳理。
  本刊近年持续关注元代青花瓷器的研究和市场新动向,如2007年4月号在“关注”栏目推出过一期元代青花瓷器的专题报道,特邀袁胜文、吕成龙、叶佩兰、朱裕平、毛晓沪、王志军、马未都等专家撰写研究专文,因选题学术性强,视野宽广,文章严谨、专业,杂志发行后,受到业界好评,很快即销售一空。为配合专题的发表,记者曾撰写了一篇《拍场上的元代青花瓷》,梳理了1993年至2006年的元代青花瓷器拍卖行情。这里延续上篇稿件,略为整理了2Q07年、2008年元代青花瓷器的拍卖情况,以飨读者。
  2005年、2006年元代青花瓷器拍卖出现了一轮前所未有的换手高潮,所知的大部分私人收藏精品纷纷通过公开拍卖,易手新藏家。因此,过去的两年拍卖市场路显平静,精品的释出量大幅减少,失去了前几年的狂热。记者大略统计,2008年上拍的数量和单件品成交的价格均远超2007年,两年成交价超过40万元的元代青花瓷器仅二十余件,其中超百万元的约占七成,成交价过千万元的仅4件而已。
  综合各种器型的成交行情来看,大罐仍然是成交数量最多、成交价格最高的一类,其次是大盘,然后是梅瓶和玉壶春瓶等器型。
  
  大罐仍是主流拍品
  
  大罐是元代青花瓷的代表器型,《中国陶瓷史》将元瓷中的罐分为两类:“一类是直口、溜肩,肩以下渐广,至腹部最大处内收,平底。这类罐一般口径大足径小,也有口径与足径相等的,整个造型显得肥矮。”“另一类罐是直口、短颈、溜肩,有的在肩腹之间贴双兽耳,平底。这类罐一般足径大于口径,整个器型稍见瘦长。罐有盖,盖顶饰狮钮者居多。”1993年至2006年,拍场上成交过约34件元代青花大罐。近两年成交价超过百万元的大罐约7件:2件是肥矮的无盖型罐,5件为双兽耳瘦长盖罐。
  肥矮无盖型罐:以2008年4月30北京长风1344万元成交的缠枝牡丹纹大罐价格最高,此罐高29.5厘米,直口,鼓腹,器身绘5层纹饰,腹部绘缠枝牡丹纹主题纹饰,布局疏朗大气,器型敦实厚重。所施青花钴料为进口苏麻离青,“铁锈斑深入胎骨,底部漏胎处有淡淡的火石红”。2006年3月30日纽约苏富比春拍,以472万美元拍出过一件与此罐造型、纹饰风格类似的缠枝牡丹纹大罐。有业内人士指出:“已知世界范围内公私收藏此类元青花大罐20余件,国内馆藏3件。”
  2007年北京翰海秋拍以336万元拍出的云龙纹罐,高29厘米,腹部主题纹饰为云龙纹,龙身躯清瘦,身细、颈细、腿细、爪细,尖尾呈火焰式,三爪(元代龙纹以三爪、四爪居多,五爪极为罕见)。青花发色浓艳,纹饰笔意酣畅,但晕散现象严重,影响了图案的清晰度。另外,此罐的直口切削不齐,痕迹明显,严重影响了其价值和价格。
  双兽耳盖罐:2008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以2272.75万港币成交的缠枝牡丹海马图狮钮盖罐,是近两年成交价格最高的元代青花瓷器。此罐高31.8厘米,是私人收藏中被发表次数最多的名品之一,曾收录于叶佩兰所著《元代瓷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托普卡比博物馆收藏有类似盖罐。此罐垂肩如意形6扇开光内绘水波纹、海马纹,海马造型不一。罐腹上所绘多角度的缠枝莲纹,是元代青花瓷器中极富代表性的经典纹样。
  类似造型的盖罐去年还成交过2件,皆有伤残。9月17日纽约佳士得上拍的折枝牡丹纹兽耳罐以15.85万美元拍出,高36.8厘米,与海马图罐的造型的构图形式一致,唯口部为连续双回纹,肩部如意开光内绘莲池鸳鸯纹,兽耳造型也有差异;11月11日北京诚轩112万元拍出的缠枝牡丹海马图铺首罐,高38厘米。1963年曾出现于伦敦苏富比秋拍,原为英国收藏家G.Rogers旧藏,罐颈部以上佚失,日本藏家购得后修补,也是元代青花罐的标准器型。
  2007年香港苏富比春拍还成交过2件双兽耳罐:编号521的缠枝牡丹纹双铺首罐,高33,3厘米,虽然缺口,但是造型和装饰图案的层次与海马图罐类似,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类似器型的残器;编号838的缠枝牡丹赶珠云龙纹双狮耳罐,高39厘米,拍出了592万港币,主题纹饰所绘的缠枝牡丹赶珠云龙纹,具有典型的元代风格,龙身瘦长,刚健有力,三爪。牡丹绘工精细,大花大叶,花边留白。
  拍场上成交过的青花大罐,纹饰内容见有人物故事、缠枝花卉、云龙纹、鱼藻纹、莲塘纹等数种。人物故事类的数量最少,价格也最高,仅见有“鬼谷出山”“锦香亭”“三顾茅庐”等几种,多数取材于历史故事及元代的戏曲小说;缠枝花卉类的数量最多,精品的成交价也非常高,如2006年纽约苏富比拍出的缠枝牡丹纹大罐达472万美元。其次是鱼藻纹和云龙纹。
  
  菱花口大盘创天价
  
  元代景德镇窑烧制的青花瓷器主要用于外销,大罐之外,各式大盘的产量相当大,江西元代瓷窑的考古发掘中,曾出土过数件大尺寸的青花大盘,传世品的数量也较其他器型多。拍场上成交的元代青花大盘常见菱花口式和圆口式两类,有折沿和不折沿两种。2007年、2008年巴黎市场都以高价成交过青花大盘。
  2007年巴黎塔尚春拍,以165.625万欧元拍出的元/明14世纪青花缠枝花卉葡萄纹折沿菱口盘创元代青花盘成交价之最。盘直径46.5厘米,高7.2厘米,盘心所绘的缠枝花卉葡萄纹,是拍场非常少见的元青花纹饰。去年北京翰海秋拍,曾以44.8万元拍出一件类似纹饰的芭蕉葡萄菱口盘,直径35厘米,盘心内绘葡萄、瓜果及芭蕉纹,内壁绘缠枝花卉纹,折沿处则饰水波纹,胎体较厚,胎质较粗松。青花发色纯正,绘画笔意酣畅洒脱。
  菱花口盘的瓷器创烧于宋代,以龙泉窑烧制的数量最多,元代常见青花和白釉器,是元代的典型器型。2007年伦敦佳士得春拍33.36万英镑成交的印花莲塘纹盘,也是菱口盘的代表器物,盘直径41厘米,盘心绘莲塘鸳鸯纹,内壁以青花为主模印四季花卉。2007年匡时国际秋拍也上拍过一件菱花口盘,折沿式,蓝地白花模印缠枝莲纹,以246.4万元拍出。盘直径42.5厘米,敝口,圆唇齿。宽折沿上绘水波纹,内壁以青花为地模印缠枝莲纹,盘心主题纹饰为莲塘纹。这两件盘的独特之处在于:盘内壁的青地白花技法,具有强烈的立体感,别出心裁,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2008年巴黎苏富比秋拍,直径64.2厘米的鱼藻纹折沿盘拍出了165.515万欧元。这种大尺寸的元青花盘多数收藏于海内外博物馆,私人收藏中非常罕见,此盘原为法国私人珍藏。此前2006年香港佳士得秋拍,曾以1468万港 币拍出一件鱼藻纹折沿盘。鱼藻纹,莲池鸳鸯纹是元青花盘常见的主题纹饰,去年云南典藏秋拍上拍过一件鸳鸯戏荷纹盘,但是盘直径仅16厘米,是比较少见的小尺寸折沿品种,小盘制作规整,品相完美,胎质细腻洁白,釉面青色较浓,厚而温润。盘心所绘的一对戏水鸳鸯自然活泼,神态如生,曾被国家文物局设在扬州的瓷器鉴定培训中心作为教学材料使用,是次拍卖被云南省博物馆以48万元购藏。
  
  梅瓶与玉壶春瓶
  
  梅瓶和玉壶春瓶是元代青花瓷器最常见的瓶类器型。元青花传世品除罐和碗之外,以瓶最多。元代梅瓶仍具宋代造型风格,只是口部略高,肩部较宋制更为丰满,多无盖。但是拍场上高价成交的不多,以2006年香港佳士得秋拍1021.84万港币成交的缠枝牡丹纹梅瓶价格最高。
  近两年成交价超百万元的梅瓶仅l件,即2007年辽宁国拍春拍以242万元拍出的缠枝凤纹梅瓶,高32厘米,唇口,短颈,丰肩,挺拔俊秀,腹部绘双风牡丹图案,一凤引颈飞翔,一风回首相望,有凤求凰之意。2000年北京翰海秋拍时,曾以71.5万元拍出,被收录于该公司十周年精品集。
  元代玉壶春瓶前期造型宋代风格明显,敞口长颈,元代末期则长项变短,长腹趋肥趋圆。瓶身的纹饰常见人物故事纹、云龙纹、双凤纹、缠枝花卉纹等,拍场上常见双凤纹及缠枝花卉纹的拍品。2007年匡时国际和北京诚轩都拍出过2件,匡时秋拍的凤穿花纹玉壶春瓶以53.76万元成交,高31厘米,器形修长,腹部绘凤穿缠枝花卉图案,间以缠枝莲纹。诚轩67.2万元拍出的瓶身通体绘缠枝花卉,高30.8厘米,此瓶1993年曾由香港苏富比拍出,缠枝花卉纹饰布局繁密,遍布器身。青花发色鲜艳,釉汁肥润。2001年该公司曾以224.475万港币拍出过一件风格与此类似的缠枝牡丹纹大玉壶春瓶,高度达49.5厘米。
  早在1995年上海朵云轩秋拍时,即曾以110万元拍出过一件八方花卉纹玉壶春瓶。拍场上成交过的玉壶舂瓶价格较高的不多,大部分的成交价都在三五十万元之间,一般品成交价仅在十万元左右。
  
  高足杯及其他
  
  罐、盘、瓶之外,近两年拍场上也见有高足杯、盖盒、镇纸等器型,只是成交价格不高。高足杯是具有典型元代时代特征的瓷器,也是当时较为流行的品种,高足呈上小下大式,常在杯内及外壁绘画纹饰。江西、内蒙古等地的考古发掘中,曾发现了不少典型器。
  拍场上成交的高足杯数量较少,历年成交价最高的一件是2007年上海崇源春拍的暗龙纹高足杯,拍出了154万元。杯高12厘米,口径13厘米,撇口,深弧腹,竹节形喇叭状空心高圈足。杯内口沿饰青花缠枝纹,内底心饰青花折枝花卉,内壁饰印花云龙纹两组,与外壁的青花云龙纹相对应。龙纹细颈三爪,龙身鳞片呈网格状。瓷质高足杯最早出现于唐代,流行于元明清时期,这种瓷器造型应是源于唐代的金银器,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典型器物。当年北京荣宝舂拍,也曾成交过2件青花龙纹高足杯,价格较高的一件拍出了13.2万元。
  瓷质盖盒唐宋时已非常流行,特别是宋代,考古发掘中几大名窑窑址都曾出土过各种式样的盖盒。元代城市经济、市民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各种瓷质日常用具及文房用品的大量生产。比如2008年上海崇源秋拍以268.8万元成交的景德镇窑青花莲池鸳鸯纹盒砚,盒砚口径24厘米,砚由底和盖两部分组成,整器饰白地青花三层图案,器身变形莲瓣纹之中饰杂宝纹,盖身饰一周缠枝菊花纹,盖面饰鸳鸯卧莲图。1988年景德镇风景路曾出土过与此件造型相同的孔雀绿釉金彩五爪龙纹盒砚。
  2008年云南典藏秋拍以58万元成交的缠枝花卉纹镇纸,长21.5厘米,胎骨细腻,致密坚硬,底面露胎。这件镇纸虽然绘画简略,但却是所知国内唯一发现的元代青花镇纸。
其他文献
日前看了两本拍卖图录,一本是中国嘉德2008秋季拍卖会“国石国艺”,另一本是西泠印社2008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文房清玩·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碰巧,文物出版社的专家也在,大家就一同欣赏图录上精美的印章照片,看着这些琳琅满目的瑰宝,心里是亦喜亦忧。常言道:石之美者莫过于玉。看了图录上的印章、寿山石昌化石雕刻,较诸我对玉的陋见,似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我对这个“常言”是不敢苟同的。在这些石上体现了天
期刊
在贾广健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见到这样一些特点:      古雅气质    在当今的中国画中,“古”已经是一种气质,一种风格,但这却是一种难于捕捉到的绘画面貌。贾广健钟情于这种风格,他将这种追求淋漓尽致地推呈在人们面前,而且将这种“古雅”和当代风貌成功地结合在一起,展现出其作品古新庄谐的个性。    “实”见华美    古典画论云:书以传意,画以肖形。“肖形”在古典画论中有其阔大的美学含义,“传神者必
期刊
这位君主(按:指乾隆皇帝)的爱好就像季节一样多变。他原先喜欢音乐和喷射的水柱,现在则喜欢机械装置和建筑物。惟有对绘画的偏爱几乎没有变化。皇帝也可能会重新喜欢他曾经喜欢的东西,所以我们不得不随时待命,以免到时候措手不及。  1754年(乾隆十九年)10月17日,在北京的耶稣会神父钱德明在寄往法国的信中这样写道。  早在明朝未年,天主教耶稣会士利玛窦就以“西洋奇器”叩开了紫禁城的大门。清朝建立之后,欧
期刊
“青花的记忆——元代青花瓷文化展”展品源于全国25家博物馆及伊朗国家博物馆,73件元青花瓷器均有准确出处、出土年代及地点。如此集中展示公立博物馆的元青花瓷器尚属首次。我对元青花瓷器有几点不成熟看法,借此发表,供相关者“拍砖”之用。    “蓝”不一定是钴料呈色    青花瓷器用钴元素作呈色剂,是否用钴料成为区别青花瓷器的重要标志。而陶瓷又是土和火的艺术,往往在烧成过程中产生窑变,令人产生幻觉,若魔
期刊
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期刊
今年第一季度,古代书画拍卖的亮点集中在3月18日纽约佳士得上拍的14件赛克勒旧藏品上,14件悉数成交。包括朱耷、沈周、倪瓒、徐渭、陆治、王颦、董其昌、董诰、黄宾虹9人的作品,其中朱耷《鸟鸭图》4条屏拍出了120.25万美元,超出估价3倍。这4条屏均尢八大题款,行家推测最早应有8幅,2幅早佚,另2幅收藏于美国堪萨斯市Nelson-Afkins美术馆。据专家推断,此套作品约创作于1688年至1692年
期刊
元代瓷器的最大成就是景德镇窑烧制的青花瓷。青花瓷蓝白相间,清新幽雅,到了元代中晚期,工匠们更采用进口钴料,使得青瓷的制作精美绝伦,高山仰止。  近年来,安徽省各地相继出土了不少元代青花瓷器,这在全国来说,还是不多见的。2006年安徽省博物馆在建馆50周年之际特别举办的“元瓷之珍”展览,所选用元代青花瓷器大多是全省近年出土,并首次亮相的,可谓件件精彩,令人击节赞赏。  在用途上,除青阳县出土的一对青
期刊
故宫博物院与德国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共同举办的《白鹰之光——萨克森一波兰宫廷文物精品展(1670—1763)》于4月8日在故宫开展。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是德国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收藏有世界各国的艺术珍品。这次展览通过17、18世纪萨克森宫廷收藏和使用过的各类文物珍品近177件(套),再现了萨克森一波兰宫廷在近百年问政治、文化、生活、建筑、艺术的方方面面。  “德累斯顿”这一称谓出现于1206年
期刊
清代官窑瓷器烧造量巨大,存储量极大,但同时损耗量亦较惊人,或丢失,或损坏,或被抢。特别是清晚期,偷盗之事屡有发生。作案手段不一,或挖墙行窃,或揭瓦偷盗,或顺手牵羊,或不知何时丢失。而晚清之时,清王朝国势日衰,西方列强先后数次攻入北京,对国宝大肆抢掠,瓷器自然亦在劫难逃。但遗憾的是文献中少有这方面的专门记载。我们在整理《清官瓷器档案全集》时,发现有大量的档案文献,由此对清代官窑瓷器的损耗有初步的认识
期刊
我们通常说的“岭南画派”是近现代以至目前还活跃在广东画坛上的那些画家们。尤其是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这三位开风气之先的人物,以及在他们之后,为我们熟识的方人定、赵少昂、杨善深、黄少强、黎雄才、关山月、黄独峰、伍佩荣、黄浪萍、苏卧农、何磊、叶少秉、何漆园等继起者。但是,如果要上溯广东地区的绘画历史,特别是要了解明清以前的“蛛丝马迹”,我们却感到了相当的困惑。这种困惑一是来自于资料的短缺,二是广东绘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