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Ⅰ型鼓室成形术经验分析

来源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ianfei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Ⅰ型鼓室成形术的失败原因,总结再次手术的成功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7年收治的再次行Ⅰ型鼓室成形术的病例。通过复习患者病史、再次手术前鼓膜穿孔大小和部位、再次手术前后纯音听阈、再次手术术中所见及术后鼓膜愈合等,分析初次手术的失败原因,总结再次手术的手术技巧和成功经验。结果:42例(42耳)再次行Ⅰ型鼓室成形术,均采用耳后沟切口,取同侧颞肌筋膜为修补材料。术中常规扩大骨性外耳道,鼓膜钙化12例,鼓室内硬化灶6例,锤骨柄与鼓岬相贴或粘连7例,残余鼓膜内侧与鼓岬粘连10例。再次手术前平均气骨导差为(26.4±8.7)dB HL。再次手术后3个月,鼓膜全部成功愈合,术后气骨导差为(14.0±7.3)dB HL,与术前相比明显缩小(P=0.000),其中气骨导差≤20dB HL者35例(83.3%)。结论:Ⅰ型鼓室成形术是一项较为精细的操作,术中受视野限制致穿孔前缘重叠不良,术中鼓岬黏膜损伤和(或)鼓室填塞明胶海绵不够造成移植膜与鼓岬粘连等,是导致鼓膜修补失败的常见原因。耳后沟切口Ⅰ型鼓室成形术(内植法),术中扩大了骨性外耳道使之平直,可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从容松解鼓室粘连,确保穿孔前缘充分重叠,可提高再次手术的鼓膜愈合率并改善听力。
其他文献
从可持续发展的缘由、本质及绿色集约化铸造的定义入手,介绍铝、镁合金铸造新工艺的特点,并以铝合金Cosworth工艺为主,阐述了铝、镁合金绿色集约化铸造。
当代叙事伦理要回应的一大关键,是意义的存在问题。本文通过回溯西方关于“上帝之死”的不同说法,和中西哲人关于“虚无”的多种理解,力图厘清“虚无”和“虚无主义”的混淆,并多
介绍了滚珠丝杠副在中包车上作为千斤顶的应用情况,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希望通过文章的介绍,可以对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脑脊液漏(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CSFL)是颈椎术中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部位特殊,显露困难,术中修补困难,术后脑脊液漏可持续较长时间,处理不当可造成术区感染、脑脊液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