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培训是教师职后培训的有效方式,近年来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广泛肯定。校本培训具有“目的为学校,地点在学校中,内容基于学校”的显著特征,这种较强的针对性深得广大教育管理者与受训教师的欢迎。然而随着广大中小学校校本培训活动的日益深入,利用传统手段进行校本培训的方式日渐显现了它的缺陷。
一、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培训任务的确立不能兼顾所有教师的个性需求。校本培训任务的来源应该是学校和教师发展的需要,然而,由于教师的专业背景、工作年限、学习经历等各不相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应针对不同教师制定多元化的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传统环境下的校本培训一般以年级组或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统一组织培训,很难兼顾每个教师的个性发展需求。“在现行的(校本)培训中较多发生的是一种从学校到教师的单向作用,教师很难有机会系统地表达自己的对问题的看法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
2.培训过程缺乏学科交流、校际交流。经验的积累和分享是校本培训的重要目标,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综合课程及课程整合的教学也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教师间的沟通交流提出了要求。但是在我国中小学校教师的交流一般会局限于同一教研组或者办公室内,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工作繁重和时间紧迫,即便教师能够做到充分的交流及经验的共享,也难免有“近亲繁殖”之嫌疑。校本培训还应重视校际间的经验共享与交流。
3.当前校本培训缺乏对优秀资源的整合利用。整合与挖掘身边资源是校本培训的优势所在,但教师专业发展更离不开充足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心理学理论的支持和对大量优秀教学案例的学习,校本培训的组织离不开教学专家、学科专家、培训专家的指导,研究型教师的培养离不开对先进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把握和对自身教学的反思。传统校本培训虽然重视挖掘校内培训资源,但在各类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方面存在缺失。
4.校本培训脱离了社会大环境,搞成了封闭讲座。科学的校本培训需要从我国甚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变迁中不断吸取养料。
二、E-learning的特点
我国学者胡凡刚认为E-learning的特征具体表现在:时间的终生化、空间的网络化、主体的个性化、内容的整合化、交际的平等化。笔者认为这较完整地概括了E-learning的特点。
1.时间的终生化:通过数字化的信息记录,信息可以被以一种永久保存又能方便检索读取的方式存储,理论上形成了时间的终生化。
2.空间的网络化:学者齐从谦认为,从字面上看,E-learning可解释为电子化学习、数字化学习或网络化学习,泛指在信息环境下广义上的教学与学习行为。从教学形式上看,E-learning不仅能在单机环境下以多媒体手段进行主动学习,还能在局域网环境下以在线方式访问服务器或光盘塔,从网上浏览或下载某门课程及相关课程进行学习;还可以借助于互联网,开展全球范围内的远程教育和虚拟教学。从内涵上看,E-learning更强调数字化内容与网络资源的紧密结合。
3.主体的个性化:E-learning关注的就是人的自我实现。E-learning充分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在互联网上,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进度。每一位学习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需要,在自己方便的时间从互联网上自由地选择适合的学习资源,按照适合于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进行学习。
4.内容的整合化:E-learning改变了学生的认知过程。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媒体手段的合理应用,使学习内容有形、有声、有色,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能够引导学生直接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本质属性。
5.交际的平等化:E-learning消除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对人际关系进行了重构。职员与领导、学生与专家在这里都具有平等的地位,具有同等的发言权,相互之间可以平等地讨论,各抒己见。
E-learning的以上特性决定了信息化学习必然由学习主体进行自主选择、探究,这既能为校本培训提供便利的交流平台、丰富的资源和理想的学习环境,又符合教师学习的特点,使教师的校本学习更具主动性。
三、E-learning在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中的应用构架
1.树立E-learning环境下教师“校本培训”理念
首先,要树立开放教育的理念。培训形式不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和空间,教师既可以在学校里利用课余时间上网进行自我学习,也可以在家上网学习进修;既可以开展与校内教师的相互交流,也可以开展与校外教师及学者专家的相互交流。
其次,要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网络作为一种现代教育媒体,将促进教师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这是因为当前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与期望也越来越高。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受教育的理念,从自身的不足出发,利用网络不断地、经常性地为自己“充电”。
再次,要树立平等教育的理念。
2.利用E-learning环境开展合作式课题研究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统一规划,实事求是地选择适合本校实际的研究课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实施方案。通过E-learning环境,学校各学科组开展课题实验研究,通过网络进行课题研究协作,各课题组实现分工与合作的完美统一。及时总结推广研究成果,把从课题实验研究中总结出来的理论用于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从而达到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实现全局性的经验积累和分享。
3.利用网络通讯平台建立双向互动交流通道
网络的互动性有助于丰富教师培训的方式。在E-learning培训模式中可以将人机交流与人际交流适时、恰当地结合起来,将网络学习与人际交流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过去注重培训者讲、受训者听的灌输式的单一培训形式,根据培训目的和培训内容,采用参与式、互动式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培训。鼓励参训教师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和优秀的交互功能进行协作学习。向参训教师展示优秀案例,并引导他们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互动,反思这些案例给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带来的变化。
4.利用校园网络构建教师校本学习资源库
教师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校本培训的重要形式,缺乏丰富的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无疑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原因,资源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很多教师的认同。只有占有大量的资源才有可能对培训内容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才有可能开展更加富有成效的学习。基于网络的资源具有多媒性和易检索性,既能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为教师学习提供便利。因此,建立基于校园网络的数字化资源库是成功实施基于E-learning校本培训的必然要求。
5.构建E-learning环境下的多元评价体系
一直以来,关于校本培训的评价问题是传统培训方式的薄弱环节,在传统方式下无法有效地得到较完美的解决。在E-learning环境下则可以方便地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并有效地实施。所谓多元评价是在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与加德纳多元智能观的评价理论基础上提出的。评价功能的多元化:评价的目的不仅是甄别和判断,更重要的是激励。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多方参与,既包括组织者也包括受训者自己,多角度地进行评价。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教师校本培训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体现在不仅评价校本培训的结果也评价校本培训的过程,不仅要评价培训者的教还要评价受训者的学,不仅是全面的评价也是全程的评价,不仅是整体的评价也是局部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培训效果的评价也包括对培训需求的评价。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各个学校的条件、能力及其目标不一样,但每个学校都有开展教师校本培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只会使校本培训的开展变得千校一面,缺乏特色,每个教师之间也都存在差异,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会挫伤部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http://75songzhen.blogchina.com/
[2]邓洪涛,刘堤仿.实施多元评价促进教师发展[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1).
[3]周建平.对“校本培训”的认识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8).
[4]张玉华,校本培训研究与操作[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何克抗.E-learning的本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2(1).
一、我国现阶段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培训任务的确立不能兼顾所有教师的个性需求。校本培训任务的来源应该是学校和教师发展的需要,然而,由于教师的专业背景、工作年限、学习经历等各不相同而产生了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此应针对不同教师制定多元化的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传统环境下的校本培训一般以年级组或学科教研组为单位统一组织培训,很难兼顾每个教师的个性发展需求。“在现行的(校本)培训中较多发生的是一种从学校到教师的单向作用,教师很难有机会系统地表达自己的对问题的看法以及他们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
2.培训过程缺乏学科交流、校际交流。经验的积累和分享是校本培训的重要目标,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综合课程及课程整合的教学也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教师间的沟通交流提出了要求。但是在我国中小学校教师的交流一般会局限于同一教研组或者办公室内,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工作繁重和时间紧迫,即便教师能够做到充分的交流及经验的共享,也难免有“近亲繁殖”之嫌疑。校本培训还应重视校际间的经验共享与交流。
3.当前校本培训缺乏对优秀资源的整合利用。整合与挖掘身边资源是校本培训的优势所在,但教师专业发展更离不开充足的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心理学理论的支持和对大量优秀教学案例的学习,校本培训的组织离不开教学专家、学科专家、培训专家的指导,研究型教师的培养离不开对先进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把握和对自身教学的反思。传统校本培训虽然重视挖掘校内培训资源,但在各类资源的综合有效利用方面存在缺失。
4.校本培训脱离了社会大环境,搞成了封闭讲座。科学的校本培训需要从我国甚至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变迁中不断吸取养料。
二、E-learning的特点
我国学者胡凡刚认为E-learning的特征具体表现在:时间的终生化、空间的网络化、主体的个性化、内容的整合化、交际的平等化。笔者认为这较完整地概括了E-learning的特点。
1.时间的终生化:通过数字化的信息记录,信息可以被以一种永久保存又能方便检索读取的方式存储,理论上形成了时间的终生化。
2.空间的网络化:学者齐从谦认为,从字面上看,E-learning可解释为电子化学习、数字化学习或网络化学习,泛指在信息环境下广义上的教学与学习行为。从教学形式上看,E-learning不仅能在单机环境下以多媒体手段进行主动学习,还能在局域网环境下以在线方式访问服务器或光盘塔,从网上浏览或下载某门课程及相关课程进行学习;还可以借助于互联网,开展全球范围内的远程教育和虚拟教学。从内涵上看,E-learning更强调数字化内容与网络资源的紧密结合。
3.主体的个性化:E-learning关注的就是人的自我实现。E-learning充分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在互联网上,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统一的进度。每一位学习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需要,在自己方便的时间从互联网上自由地选择适合的学习资源,按照适合于自己的方式和速度进行学习。
4.内容的整合化:E-learning改变了学生的认知过程。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媒体手段的合理应用,使学习内容有形、有声、有色,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能够引导学生直接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本质属性。
5.交际的平等化:E-learning消除了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关系,对人际关系进行了重构。职员与领导、学生与专家在这里都具有平等的地位,具有同等的发言权,相互之间可以平等地讨论,各抒己见。
E-learning的以上特性决定了信息化学习必然由学习主体进行自主选择、探究,这既能为校本培训提供便利的交流平台、丰富的资源和理想的学习环境,又符合教师学习的特点,使教师的校本学习更具主动性。
三、E-learning在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中的应用构架
1.树立E-learning环境下教师“校本培训”理念
首先,要树立开放教育的理念。培训形式不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和空间,教师既可以在学校里利用课余时间上网进行自我学习,也可以在家上网学习进修;既可以开展与校内教师的相互交流,也可以开展与校外教师及学者专家的相互交流。
其次,要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网络作为一种现代教育媒体,将促进教师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这是因为当前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与期望也越来越高。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终身受教育的理念,从自身的不足出发,利用网络不断地、经常性地为自己“充电”。
再次,要树立平等教育的理念。
2.利用E-learning环境开展合作式课题研究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统一规划,实事求是地选择适合本校实际的研究课题,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实施方案。通过E-learning环境,学校各学科组开展课题实验研究,通过网络进行课题研究协作,各课题组实现分工与合作的完美统一。及时总结推广研究成果,把从课题实验研究中总结出来的理论用于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从而达到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实现全局性的经验积累和分享。
3.利用网络通讯平台建立双向互动交流通道
网络的互动性有助于丰富教师培训的方式。在E-learning培训模式中可以将人机交流与人际交流适时、恰当地结合起来,将网络学习与人际交流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过去注重培训者讲、受训者听的灌输式的单一培训形式,根据培训目的和培训内容,采用参与式、互动式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培训。鼓励参训教师利用网络丰富的资源和优秀的交互功能进行协作学习。向参训教师展示优秀案例,并引导他们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互动,反思这些案例给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带来的变化。
4.利用校园网络构建教师校本学习资源库
教师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是校本培训的重要形式,缺乏丰富的高质量的课程资源无疑是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原因,资源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很多教师的认同。只有占有大量的资源才有可能对培训内容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才有可能开展更加富有成效的学习。基于网络的资源具有多媒性和易检索性,既能调动教师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为教师学习提供便利。因此,建立基于校园网络的数字化资源库是成功实施基于E-learning校本培训的必然要求。
5.构建E-learning环境下的多元评价体系
一直以来,关于校本培训的评价问题是传统培训方式的薄弱环节,在传统方式下无法有效地得到较完美的解决。在E-learning环境下则可以方便地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并有效地实施。所谓多元评价是在第四代教育评价理论与加德纳多元智能观的评价理论基础上提出的。评价功能的多元化:评价的目的不仅是甄别和判断,更重要的是激励。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多方参与,既包括组织者也包括受训者自己,多角度地进行评价。评价内容的多元化:教师校本培训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体现在不仅评价校本培训的结果也评价校本培训的过程,不仅要评价培训者的教还要评价受训者的学,不仅是全面的评价也是全程的评价,不仅是整体的评价也是局部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培训效果的评价也包括对培训需求的评价。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各个学校的条件、能力及其目标不一样,但每个学校都有开展教师校本培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只会使校本培训的开展变得千校一面,缺乏特色,每个教师之间也都存在差异,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评价会挫伤部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http://75songzhen.blogchina.com/
[2]邓洪涛,刘堤仿.实施多元评价促进教师发展[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11).
[3]周建平.对“校本培训”的认识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8).
[4]张玉华,校本培训研究与操作[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5]何克抗.E-learning的本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