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讲普通话。我昨天一下飞机,就向中国写作学会会长邱教授申请给我派一个女翻译,邱教授说:“你连普通话都说不好,我要取消你写作课教师的资格!”这很伤我的自尊,气得我差点到舟山跳海。现在我只能在现场招聘一位女翻译,请男士不要举手,谁愿意做我的女翻译?(台下有人高喊:我愿意做你的翻译!)
女:我是四川警察学院何丹。
男:啊,警察来了,我讲话可得小心一点。
女:古老,请间你今年高寿?
男:你这个女警察怎么不讲礼貌,一上场就间起别人的年龄,这是我的隐私,不能告诉你。
女:啊哟哟,你这位“文革”前就开始教欣赏名作的写作课堪称又老又古、又古又老的老古,既然还会撒娇,像你这种吃的盐比我们吃的米还多的人,用得着怕别人知道你的年龄吗?
男:为了满足你的好奇心,我老实交代:老汉今年77,牙齿掉了一大半。
女:这就快成了“无齿之徒”。
男:你怎么骂起人来了?
女:我说的是牙齿的“齿”呀。
男:想不到你这个警察还会幽他一默,难怪这次和写作学会的老师们在一起,我这位老古就老而不古,古而不老了。
女:请你严肃一点!今天是学术年会,你要一本正经谈“我们今天怎样做写作老师”,希望你加强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系统性、学术性、严肃性、权威性、逻辑性、纪律性、诡辩性……
男:什么,你要我加强诡辩性?!
女:我口误了,不是诡辩性,而是论辩性。
男:你要我演讲有理论性和学术性,就去看我在《名作欣赏》《写作》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好了。至于演讲,我从不摆出“学术的姿态”,不炫耀“学术的深奥”,采用聊天式。
女:也就是说,今天不正襟危坐,而要是寓教于乐了?
男:原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的老师王瑶,与研究生日果时常常抽着烟斗与钱理群等人聊天。
女:王瑶上课是聊天,聊天就是日果。
男:《名作欣赏》顾间孙绍振教授给研究生巨课,也是自由洒脱,天马行空。
女:有道是日果不如自修,自修不如跟老师海阔天空式地“侃”。
男:老师若道貌岸然、正襟危坐讲课本上的东西,那必然使人昏昏欲睡。
女:跟孙绍振教授坐下来欣赏一壶烧好的夜色,聊文坛趣事,聊学间之道,有一种很宁静、很舒放、很抒情的感觉,可以学到很多课堂匕学不到的东西。
男:聊天的最高境界是寓教于乐,这是一种精神享受。
女:啊,你后来走上研究台港文学的不归路,怎么又捞过界跑到中国写作学会年会来了?
男:钦鸿生前在《人民政协报》上写过《逢会必到古远清》。
女:真是刘登翰说的“无古不成会”。看来你有点像北师大的童庆炳,把讲课和演讲视为“人生盛大的节日”。
男:童老师讲课时穿西装,
女:还佩戴粉红色的领带。
男:日井台我不穿西装,但会专门到校门口对面的“高等发院”把满头银发染成黑色。我退休后从中央电视台讲到湖北电视台。
女: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讲到中国台湾“中央大学,,。
男:从香港大学讲到澳门大学。
女:从北京大学讲到南京大学。
男:从复旦大学讲到中山大学,今天又到浙江海洋大学来讲。
女:你对写作老师有什么要求?
男:第一个要求是少看微信多读书。
女:永不放斤教鞭,永远向学生传授新鲜的写作学知识。
男:知识要新鲜,就要充电,就要看书,提倡读有书香的纸质书,
女:少读伤害眼睛的电子书。
男:自己再累也要读书,
女:工作再忙也要谈书,
男:收入再少也要买书,
女:住处再挤也要藏书,
男: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女:广东人送书等于送输,打牌时不能送书。
男:我是廣东人,从不打牌,欢迎你多送写作学方面的书。
女:读书人写作人永远不会输。
男:上有天堂,
女:下有书房。
男:读书最崇高!
女:读书最美丽!
男:读}5最幸福!
女:读书最光荣!你这位华发苍颜的“老古”,还能像英姿勃发的青年时期一样,找到新的学术生长点吗?
男:我从不觉得自己老,只是年龄大一点而已。
女:“老”使人联想到老朽和老弱病残,
男:而“大”与大有作为、大展宏图、大器晚成相连。
女:“大”还与大放厥词有关。
男:我今天自费花3000元来开会,为的就是可以大放厥词。遗憾的是,我的书斋闹书灾,书永远读不完。人生苦短啊!
女:只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尽量多读书。
男:我想假女口我有九条命,我一条命用来买书,
女:一条命用来读书,
男:一条命用来教书,
女:一条命用来著书,
男:一条命用来评书,
女:一条命用来编书,
男:一条命用来借书,
女:一条命用来搬书,
男:还有一条命「嘛呢?用来与余秋雨打官司!
女:你太劳累了,何不去游山玩水,出国旅行,在欣赏良辰美景中吟诵徐志摩的佳句:
你再不用想什么了,你再没有什么可想
的了。
你再不用开口了,你再没有什么话可说
的了。
男:我不是又古又老的植物人,自信思维还像青年时一样活跃。
女:你坚守“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信条,活到老,读到老,写到老, 男:或像有些朋友调侃的“活着为了写书,写书为了活着”。
女:你其实是“活着为了读书,读书为了活着”。一位粉丝赠诗给你,有云:“此老天生命九条,亦非魔怪亦非猫。奇书尽已藏千卷,佳酿何曾饮一瓢。”
男:我的确不喝酒,当然也不抽烟,不打牌,不跳舞,
女:唯一嗜好是“买书、读书、教书、写书、评书、编书、借书、藏书、搬书”,
男:有时还加上“卖书”,把重复的书“卖”掉。这其实是无偿送给学生和朋友。
女:“借书”有一个令人烦恼的间题,借书者多半系孔乙己式人物,借后不还。
男:看来我的书房门口今后要大书“书与老婆不借”这几个字!
女:我记得你在台湾出版了17本书,其中最早一本所用的“解放后”,在校对时,发现被强行改为“沦陷后”。
男:我理解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与台湾的通用说法一致,我提出,改为中性的说法行不行?
女:很好呀,改为 1949年以后,就没有政治色彩了。
男:他们不同意。要改为“民国38年”。在校对时我又发现他们将“解放军”改为“共军”。
女:这太不尊重作者了。
男:他们说“共匪”才是骂人的,“共军”在台湾是中性的。还说我们台湾害怕解放军,从蒋介石到马英九,台北市都没有八路、四路公共汽车。
女:如有“八路”“四路”,人们刽兑八路军、新四军来了。
男:有一种水果叫杨桃,你吃的时候怎么切?
女:横着切。
男:这样一来就切成五角星了,当年老师叫学生竖着切,以免变成“共匪”。
女:看来台湾一点都不自由!
男:不管你怎么骂台湾,台湾都是个书香社会,书店比我们办得好,那里有五星级诚品书店,24小时营业。
女:这个书店比迪厅酒吧更吸引入,是“书店界中的麦加”,
男:它小资得不行——
女:人文感、设计感、知性、品位、优雅、文化、质感、创意、艺术……
男:进书店的人都可以沾点这种小资的仙气,让自己看上去不那么土——
女:“看,我可是去过诚品的人哟!”
男:凡是进书店的人好像都有默契,把自己装扮成欣赏名作的文化人士。
女:难怪江湖中总流传诚品有很多一边小口啜杯卡布奇诺,一边专注地翻着书的美女或帅哥,那样有气质的美女或帅哥简直就是走出书来的颜如玉,令人无法抵抗。
男:很多人去诚品,是为了看美女,或者是让帅哥看自己。
女:这种灯光美、气氛佳的地方,有.种可怕的魔力:老板用神秘的空间手法,驱使你拿起面前的书,然后不由自主地走向收银台。
男: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当过大学校长。
女:哎呀呀,原来你是个官迷!
男:我如果当校长,是为了实现我最大的愿望……
女:什么愿望?
男:在学校门口办一个全市乃至全国最大的专题书店,把老师们有关写作学的著作都放在里面。你这里有这样的书店没有?
女:没有。
男:我们两个开个书店怎么样?
女:那你来投资,我来经营。
男:开书店是为了推广欣赏名作的写作学,也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女:你对写作老师的第二个要求是——
男:牢记读书是人们的精神家园。
女: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晓明教授当年在一个县当知青做过孔乙己,见被封存的图书馆有那么多的好书,为了欣赏名作便翻墙“偷”书。
男:他用那些偷拿的书跟另外一位朋友换了一些书,
女:其中有普希金的诗集。
男:我在“文革”期间下乡当农民,也曾经用自己崭新的军大衣跟别人换来了《水浒传》三大册。
女:陈晓明则用30斤粮票换来一套《兽迅全集》。
男:在當时,很多人都曾拿财物去换书。
男、女:那是一个爱书甚于爱物质的年代。
女:可在当今这个人人都讲赚钱的时代,
男:李白的诗“桃花潭水深千尺”,竟变成了
女:不及汪伦送我钱!
男:今天演讲的目的,是希望你们扩大视野,都来做我研究世界各地写作现状的同行。
女:做你的同行可在全世界中文报刊发表文章,拿美元、欧元、日元还有中国台币、港币以及澳币,多爽!
男:当然,做学问不是为了赚稿费。
女:大家千万要记住:“人不能把钱带进棺材,但钱可以把人带进棺材。”
男:读书目的本在于充实思想,丰沛精神,涵养气质,
女:读书谢绝任何的物质功利心态,
男:尤其不能被金钱铜臭沾染,一旦沾染功利色彩,读书必然成为负担。
女:读书更不是为了找寻“黄金屋”,
男:读书是精神享受,
女:挣钱是生存技能,
男:为了挣钱而读书,
女:其实是在亵渎读书。
男:欣赏名作的一种方法是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女:“为学间着想,我看过的书太少;为眼睛着想,我看过的书又太多了。”
男:余光中这一矛盾对我来说也始终难解。我在这里向大家传授我欣赏名作的经验:“玩书”也是一种特殊的读书方法。
女:大多数的书呆子,既读书又玩书。读书是读书的内容,玩书则是玩书的外表。资深的书呆子通常有一种不可救药的毛病。他们爱坐在书桌前,并不.定要读哪一本书,或研究哪一个问题,只是喜欢这本摸摸,那本翻翻,相相封面,看看插图和目录,并且嗅嗅写作学新书怪好闻的纸香和油墨味。就这样,一个昂贵的下午用完了。 男:的确,一边浏览名作,一边品尝咖啡,“玩书”真是读书的胜境。
女:我去过你家,你有车库,却没有汽车,也没有摩托车,
男:我只好每天骑着.或撇又古又破,给我们写作课老师丢尽脸的自行车,奔驰在书店与菜场之间。
女:如果你将来买车,
男:车的后备厢也是用来放写作学方面的书。
女:你能否与大家分享一下你在台湾买书的故事。
男:台湾最好玩的地方是什么?
女:日月潭、阿里山。
男:但我去台湾最多的地方就是书店,逛书店买书。台湾跟我们大陆不一样,大陆的书店全部是红色,
女:台湾书店分成“蓝”(国民党党旗的颜色)、“绿”(民进党党旗的颜色)、红三种颜色。
男:在台湾大学附近的一个巷子里,挂有“台湾店”的牌子。我不知道是书店,便走了进去,间老板字如何读?他说这是台湾字,“的”的意思。有没有北京字、武汉字、上海字、台湾字?
女:只有汉字。
男:这是一间专卖“台独”的绿色书店。里面的书都是“本土台湾”打头,没有“中国”打头的。研究台湾文化要看反面书籍,因而我买了很多书。老板为了奖励我,竟送我一个检举马英九贪污的光盘。
女:这个书店还有陈水扁的光盘,却要付费。
男:台湾的书很贵,我去怀宁街附近号称全台湾最便宜的月三书店“阿维书店”淘宝。我一进门就间:“老板,有没有台湾写作学的书?”
女:台湾哪有什么写作学书,台湾只有民进党!
男:这位老板看我像是大陆去的,便如此回答。他说不要先购书,去参观他后院自筑的城堡。
女:这个城堡上插了五星红旗。这是红色书店!
男:这个书店居然还有早期的《名作欣赏》《写作》杂志合订本出售,因而我又购了很多书,正准备扬长而去,老板阿維是性情中人,突然要求和我猜拳,说如果他输了,再给这些最便宜的书打折。
女:结果你赢了,阿维马巨又将你们买的书打了两折。
男:走前他喊我“同志”,
女:“同志”在台湾是同性恋的意思。
男:他当然不是那个意思,而是看到祖国来了教写作课的亲人,表示志同道合之意。
女:他要你帮他带封口信。
男:他想让快点派“共军”过来,
女:把主张“台独”的死硬分子一个一个收拾掉。你对写作老师的第三个要求是什么?
男:搞科研要有逆向思维精神,要做“高级而有趣的人”。我最近出版了一本书《百味文坛》,原名《野味文坛》。
女:《名作欣赏》杂志编辑跟我说过,原来的书名好,因为《野味文坛》的“野”字有如古人说的诗眼、文眼。这正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形容词当动词用,比原来写的“春风又过江南岸”、“春风又到江南岸”好。
男:其中有《钱理群与“狗”》的段子。北大名教授吴组缃给学生上第一堂课的内容是
女:“现在我给你们两个判断,你们看哪个更正确:一个判断是‘吴组缃是人’,另一个判断是‘吴组缃是狗’。”
男:你赞成哪个判断?
女:谁敢骂老师是狗呀,当然是前一个判断正确。
男:可不甘于平庸的钱理群反弹说第一个判断“吴组缃是人”虽正确,但毫无价值。
女:原来是废话。
男:且是超级的废话。第二个半判断“吴组缃是狗”尽管错误,但它逼你去想——
女:吴组缃是狗吗?
男:是谁骂他是狗?
女:为什么只骂他不骂别人呢?
男:是叭儿狗宠物还是反动派“走狗”?
女:这一想可能就会产生很多可能性。
男:哪怕是错误的判断,但它能给你新的可能性,它也就是有创造性的。“吴组缃是人”能做论文吗?
女:不能做论文。
男:“吴组缃是狗”至少可做6篇论文。
女:第一篇论文论昊老师不是“狗”。
男:第二篇论文论为什么会骂吴老师是“狗”?
女:第三篇论文论哪些人骂吴老师是“狗”?
男:第四篇论文论吴老师是可爱的宠物叭儿狗还是反动派“走狗”?
男:第五篇论文从骂“吴组缃是狗”看“文人相轻”的荒谬。
女:第六篇论文论吴组缃小说中的动物形象。
由学生变成名教授的钱理群,一直以思想解放著称,
男:有人甚至骂他是“资产阶级的乏走狗”。
女:钱理群也变成“狗”了,难怪他听后暗喜,觉得自己不随波逐流,不愧是吴组缃老师的人室弟子.。
男:由此推论,教名作欣赏课的写作老师可分四类。
女:第一类是有学间又好玩。
男:第二类是有学间不好玩,这种缺乏情趣,缺乏灌慧,缺乏激情,只会照本宣科的教授实在是太多了。如余光中名篇《等你,在雨中》,有一位语法专家竟说余光中连题目都写不通。
女:在这位不会欣赏名作的人看来,应该“在雨中等你”才通。
男:可这样一来,就不是牛奶式的诗,而成了平铺直叙的白开水式的散文了!
女:第三类是好玩但学问不怎么样,像上海市写作学会会长余秋雨。
男:余秋雨将“致仕”解释为做官,对吗?
女:余秋雨搞反了,应为辞官。即像你古老师那样退休回家卖红薯了。
男:最差的是第四类教授,既没有学间又不好玩。
女:或用余光中的话来说,朋友可分四种。
男:第一种是高级而有趣。
女:第二种是高级而无趣。
男:第三种是低级而有趣。
女:第四种是低级而无趣。余秋雨属于哪一种呢? 男:当余秋雨写《文化苦旅》的时候,
女:他“高级而有趣”。
男:当他起诉我时,
女:他“高级而无趣”。
男:当他在自己的老屋挂上“余秋雨故居”牌子的时候,
女:他“低级而有趣”。
男:当余秋雨把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的“乐”念成快乐的“乐”而强辩说自己念的古汉语时,他就“低级而无趣”了。
女:众所周知,“高级”和“有趣”两者均有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故坊间的笑话多带“荤”。
男:然而“高级而有趣”的演讲者,处处显出文雅与睿智,
女:那些诙谐、自嘲、讽刺,还有无意间流露出来的机锋,
男:对学生来说,是真正的《名作欣赏》杂志上常出现的“心灵鸡汤”。
女:我很喜欢余秋雨,谈恋爱的时候我都对男朋友说“我读过《文化苦旅》,是很有文化品位的”,你这样批评余秋雨,伤害了我心中的偶像。
男:哦,原来你是余秋雨的卧底。
女:你对写作老师第四个要求是——
男:勇当“学术警察”,敢于挑战权威。
女:乍看这个称呼,人们以为姚文元又卷土重来了。
男:其实,“学术警察”与姚文元打棍子完全是两回事。郑板桥说过——
女:“搔痒不着赞何益,人木三分骂亦精。”你不仅批评过余秋雨,还在2014年6月4日《中华读书报》批评C刊《文艺争鸣》发表的论文《毛泽东时代关于鲁迅信仰间题的论战》,内有“以‘石一歌’、姚文元为首的‘四人帮’团体”的奇怪说法。
男:我又在 2017年6月13日《文艺报》写过《台湾文学是“海外华文文学”吗?》,批评C刊《扬子江评论》,将台湾文学错当作海外华文文学。
女:啊,原来你是个地道的“学术警察”!
男“学术警察”一詞,出自哈佛大学教授杨联升之口。
女:他认为师友间应“互相敬畏,互相监督,互相批评”。在急功近利的学术界,我们尤其需要各种外在的以及内在的“学术警察。”
男:向名人纠错,无疑需要极大的学术勇气。
女:正如陈平原所说:在这个拉帮结派的文坛,“学术警察”不仅没有成为榜样,反而常常遭受误解,井被迅速边缘化。
女:你总不能要求大家都去当“学术警察”吧?
男:我们写作老师主要是教书育人,要教育同学们做“高级而有趣的人”。
女:你不能要求太高,第二种“高级而无趣”也不错。听说你前几天在澳门大学讲学,对同学们在大学四年时间提出了三个要求。
男:第一个要求是读一本终生难忘的书,
女:第二个要求是邂逅一位“高级而有趣”的异性学霸,
男:第三个要求是结织一位“有学间又好玩”的教授。
女:现在是只出学术明星而不出学术大师的时代,对那些常犯写作学常识性错误的所谓大师,的确不应迷信他们。
男:我在海内外出版了近六十本著作,你最喜欢我哪本书?
女:我最喜欢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的《庭外“审判”余秋雨》。你又不是法官,你有什么资格审判余秋雨?
男:我的审判打了引号,是“审视和判断”的意思。
女:啊,“审判”原来是审视和判断的简称。你这个人真够狡猾的。你跟余秋雨有什么恩怨情仇?
男:我研究“文革”文学,发现余秋雨是写大批判文章起家的。
女:余秋雨在什么学校工作?
男:在上海戏剧学院工作。我在非名牌大学财大从事世界华文文学研究,难免被人瞧不起,余秋雨在其发行量极大的自传《借我一生》中,这样蔑视我:
女:“古先生长期在一所非文科学校里‘研究台港文学’,因此我很清楚他的研究水平。”
男:我这样回应他——
女:“余先生长期在一所非创作单位上海戏剧学院从事散文创作,因此我很清楚他的写作水平。”
男:可见,写作老师要自成风骨,尤其要机智,要善辩,不要死读、死啃教科书。
女:余秋雨说他没有参加过“四人帮”控制的写作小组“石一歌”“罗思鼎”,告你犯了诽谤罪,索赔16万。你和余秋雨在上海对簿公堂时,法庭辩论长达三个半小时。
男:作为被告的我说:“余先生告我犯了诽谤罪,可我从不认识你,我并没有犯罪动机呀。”
女:原告余秋雨说:“你研究了我这么多年,可从来不采访我,可见你研究的是另外一个余秋雨!”
男:我反驳说:“要求研究者和研究对象见面,是违反写作学常识的。难道研究李白的人,都要和李白见面吗?”
女:审判长许先生把桌子一拍:“你们两位教授谈的与本案无关,不要再争了。”
男:事后,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山西的报纸报道这场官司用了什么样的标题?
女:《是打官司还是考语文常识余秋雨和古远清在上海法庭交锋纪实》。
男:我希望写作老师都来做这种“标题党”。
女:你这聊天式的演讲,想不到还有深刻的内容。现在无论是演讲还是发表学术论文,都“重视废话一吨,轻视微言一克”。
男:这是钱锺书讲的吧。
女:你这次演讲没有废话,“微言”也就是干货,倒真不少。
男:我在《文学报》专门写过一篇文章《用政治天线接收台湾文学频道》,其中谈到台湾一位参加民进党的老师,在讲写作课时宣扬“文字台独”。
女:他把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华侨改为“台侨”,汉语改成“华语”,中国人改为“华人”。
男:他还胆大包天把“闻名中外”改为“闻名台外”。
女:这是生造词语,荒唐可笑!
男:“日据”是什么意思?
女:是指日本人占据中国台湾,属贬义词。 男:他们将“日据”改为中性的日本人治理中国台湾即“日治”。
女:这真是“一字丧邦”!
男:这“一字丧邦”,也是“微言一克”。
女:你对写作老师的第五个要求是——
男:不要低估了余光中文学写作的成就。我问你,大陆和台湾谁的文学写作成就高?
女:团体赛大陆是冠军,大陆作家多,大陆名家多,大陆的长篇小说气势磅礴,
男:但是台湾有很多单打冠军。
女:琼瑶是言情小说单打冠军,
男:李敖是杂文单打冠军。
女:余光中也是个单打冠军,
男:他左手写空灵的诗,右手写实用的散文。
女:这就是说诗是空灵的,散文是实用的。余光中两种文体都能驾轻就熟,他是诗文双绝。余光中还有第三只手搞翻译,他可以当中文系主任也可以当外文系主任,在大陆这只有钱余重书才做得到。
男:刚才你敲门找我时说“古老师,把门打开”,这是诗还是散文?
女:当然是散文啦。
男:可当你跑到泰山顶巨,面对蓝天高喊“把门打开”,这是诗还是散文?
女:是诗,而且是屈原的《天问》!
男:我当年教名作欣赏课时,就跟学生讲:“神经正常的人写散文,神经不正常的人写诗。”李白之所以成为大诗人,就因为他“神经不正常”,什么“白发三千丈”,还有什么“千里江陵一日还”,可当时没有高铁,没有飞机,怎么可能从四川到湖北一日还?
女:这是李白为了形容自己心情愉快嘛!
男:其实会写散文的人思维方式也跟普通的人不一样。比如余光中有篇幽默散文《我的四个假想敌》,说他有四个女儿,很害怕她们被“假想敌”即未来的女婿“抢”走以至老来寂寞,便突发奇想:把女儿冰冻起来,不要她们长大。
女:“对父亲来说,世界上没有东西比稚龄的女儿更完美的了,唯一的缺点就是会长大,除非你用急冻术把她久藏。”“冰冻”是“犯法”的。就是“冰冻”,她的白马王子来了,也会把她吻醒。
男:余光中说10岁以前稚龄的女孩子最可爱,像你现在这么大一点都不可爱了。余光中在大陆出生,台湾娶妻,香港教书,欧美留学。他怎么说自己的经历?
女:“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美是外遇。”
男:余光中怎样表述友情与爱情的关系?
女:“友情是人生常态,爱情是友情的变态。”
男:你“变态”没有?
女:报告老师,我正在变态!
男:现在学术评价标准也在“变态”,比如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文章可以奖几万,而在《名作欣赏》《写作》杂志发文章,因为不是c刊,有的学校竟不算成果。
女:其实,“中央级”杂志也不可迷信。
男:这些名刊有点像名校,
女:现在教育部把高校分成一流、双一流,
男:其实一流学校有三流教授,三流学校也有一流教授。
女:也就是说,一流名刊有三流文章,三流刊物有一流文章。
男:你不要搞错,《名作欣赏》《写作》杂志绝非三流刊物。
女:啊,主持人,他的时间是否到了?
男:这个女生讲的不应算我的时间。
女:你今天的发言缺乏学术性。
男:教名作欣赏课的写作老师讲课也不一定要正襟危坐,也可以寓教于乐。要像名作那样生动有趣,要像手机那样有魅力,那样吸引入。
女、男:总之,我们今天做教名作欣赏课的写作老师不妨成为“有学问又好玩”的教授,教育学生成为“高级而有趣”的人。
女:弄了半天,我才恍然大悟:你根本不是学者,而是《名作欣赏》《写作》杂志的推销员,我不跟你合作了。
男:你不要走,我有贵重礼物送你。
女:什么好礼物呀?
男:送一本登有拙作《假如我有九条命——读书自述》的《名作欣赏》给你。
女:我才不稀罕,这本杂志定价只20元。
男:这是我的签名本,在网上卖2000元。
女:《名作欣赏》含金量这么高,那我赶紧去订一份。
男:你不要太急嘛,写作学的祖师爷《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的签名本更昂贵。
女:你趕紧告诉我刘勰的手机号码。
男:啊,他老人家耳背,不用手机,只有电子邮箱……
女:我是四川警察学院何丹。
男:啊,警察来了,我讲话可得小心一点。
女:古老,请间你今年高寿?
男:你这个女警察怎么不讲礼貌,一上场就间起别人的年龄,这是我的隐私,不能告诉你。
女:啊哟哟,你这位“文革”前就开始教欣赏名作的写作课堪称又老又古、又古又老的老古,既然还会撒娇,像你这种吃的盐比我们吃的米还多的人,用得着怕别人知道你的年龄吗?
男:为了满足你的好奇心,我老实交代:老汉今年77,牙齿掉了一大半。
女:这就快成了“无齿之徒”。
男:你怎么骂起人来了?
女:我说的是牙齿的“齿”呀。
男:想不到你这个警察还会幽他一默,难怪这次和写作学会的老师们在一起,我这位老古就老而不古,古而不老了。
女:请你严肃一点!今天是学术年会,你要一本正经谈“我们今天怎样做写作老师”,希望你加强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系统性、学术性、严肃性、权威性、逻辑性、纪律性、诡辩性……
男:什么,你要我加强诡辩性?!
女:我口误了,不是诡辩性,而是论辩性。
男:你要我演讲有理论性和学术性,就去看我在《名作欣赏》《写作》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好了。至于演讲,我从不摆出“学术的姿态”,不炫耀“学术的深奥”,采用聊天式。
女:也就是说,今天不正襟危坐,而要是寓教于乐了?
男:原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的老师王瑶,与研究生日果时常常抽着烟斗与钱理群等人聊天。
女:王瑶上课是聊天,聊天就是日果。
男:《名作欣赏》顾间孙绍振教授给研究生巨课,也是自由洒脱,天马行空。
女:有道是日果不如自修,自修不如跟老师海阔天空式地“侃”。
男:老师若道貌岸然、正襟危坐讲课本上的东西,那必然使人昏昏欲睡。
女:跟孙绍振教授坐下来欣赏一壶烧好的夜色,聊文坛趣事,聊学间之道,有一种很宁静、很舒放、很抒情的感觉,可以学到很多课堂匕学不到的东西。
男:聊天的最高境界是寓教于乐,这是一种精神享受。
女:啊,你后来走上研究台港文学的不归路,怎么又捞过界跑到中国写作学会年会来了?
男:钦鸿生前在《人民政协报》上写过《逢会必到古远清》。
女:真是刘登翰说的“无古不成会”。看来你有点像北师大的童庆炳,把讲课和演讲视为“人生盛大的节日”。
男:童老师讲课时穿西装,
女:还佩戴粉红色的领带。
男:日井台我不穿西装,但会专门到校门口对面的“高等发院”把满头银发染成黑色。我退休后从中央电视台讲到湖北电视台。
女:从马来西亚拉曼大学讲到中国台湾“中央大学,,。
男:从香港大学讲到澳门大学。
女:从北京大学讲到南京大学。
男:从复旦大学讲到中山大学,今天又到浙江海洋大学来讲。
女:你对写作老师有什么要求?
男:第一个要求是少看微信多读书。
女:永不放斤教鞭,永远向学生传授新鲜的写作学知识。
男:知识要新鲜,就要充电,就要看书,提倡读有书香的纸质书,
女:少读伤害眼睛的电子书。
男:自己再累也要读书,
女:工作再忙也要谈书,
男:收入再少也要买书,
女:住处再挤也要藏书,
男: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女:广东人送书等于送输,打牌时不能送书。
男:我是廣东人,从不打牌,欢迎你多送写作学方面的书。
女:读书人写作人永远不会输。
男:上有天堂,
女:下有书房。
男:读书最崇高!
女:读书最美丽!
男:读}5最幸福!
女:读书最光荣!你这位华发苍颜的“老古”,还能像英姿勃发的青年时期一样,找到新的学术生长点吗?
男:我从不觉得自己老,只是年龄大一点而已。
女:“老”使人联想到老朽和老弱病残,
男:而“大”与大有作为、大展宏图、大器晚成相连。
女:“大”还与大放厥词有关。
男:我今天自费花3000元来开会,为的就是可以大放厥词。遗憾的是,我的书斋闹书灾,书永远读不完。人生苦短啊!
女:只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尽量多读书。
男:我想假女口我有九条命,我一条命用来买书,
女:一条命用来读书,
男:一条命用来教书,
女:一条命用来著书,
男:一条命用来评书,
女:一条命用来编书,
男:一条命用来借书,
女:一条命用来搬书,
男:还有一条命「嘛呢?用来与余秋雨打官司!
女:你太劳累了,何不去游山玩水,出国旅行,在欣赏良辰美景中吟诵徐志摩的佳句:
你再不用想什么了,你再没有什么可想
的了。
你再不用开口了,你再没有什么话可说
的了。
男:我不是又古又老的植物人,自信思维还像青年时一样活跃。
女:你坚守“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信条,活到老,读到老,写到老, 男:或像有些朋友调侃的“活着为了写书,写书为了活着”。
女:你其实是“活着为了读书,读书为了活着”。一位粉丝赠诗给你,有云:“此老天生命九条,亦非魔怪亦非猫。奇书尽已藏千卷,佳酿何曾饮一瓢。”
男:我的确不喝酒,当然也不抽烟,不打牌,不跳舞,
女:唯一嗜好是“买书、读书、教书、写书、评书、编书、借书、藏书、搬书”,
男:有时还加上“卖书”,把重复的书“卖”掉。这其实是无偿送给学生和朋友。
女:“借书”有一个令人烦恼的间题,借书者多半系孔乙己式人物,借后不还。
男:看来我的书房门口今后要大书“书与老婆不借”这几个字!
女:我记得你在台湾出版了17本书,其中最早一本所用的“解放后”,在校对时,发现被强行改为“沦陷后”。
男:我理解他们这样做是为了与台湾的通用说法一致,我提出,改为中性的说法行不行?
女:很好呀,改为 1949年以后,就没有政治色彩了。
男:他们不同意。要改为“民国38年”。在校对时我又发现他们将“解放军”改为“共军”。
女:这太不尊重作者了。
男:他们说“共匪”才是骂人的,“共军”在台湾是中性的。还说我们台湾害怕解放军,从蒋介石到马英九,台北市都没有八路、四路公共汽车。
女:如有“八路”“四路”,人们刽兑八路军、新四军来了。
男:有一种水果叫杨桃,你吃的时候怎么切?
女:横着切。
男:这样一来就切成五角星了,当年老师叫学生竖着切,以免变成“共匪”。
女:看来台湾一点都不自由!
男:不管你怎么骂台湾,台湾都是个书香社会,书店比我们办得好,那里有五星级诚品书店,24小时营业。
女:这个书店比迪厅酒吧更吸引入,是“书店界中的麦加”,
男:它小资得不行——
女:人文感、设计感、知性、品位、优雅、文化、质感、创意、艺术……
男:进书店的人都可以沾点这种小资的仙气,让自己看上去不那么土——
女:“看,我可是去过诚品的人哟!”
男:凡是进书店的人好像都有默契,把自己装扮成欣赏名作的文化人士。
女:难怪江湖中总流传诚品有很多一边小口啜杯卡布奇诺,一边专注地翻着书的美女或帅哥,那样有气质的美女或帅哥简直就是走出书来的颜如玉,令人无法抵抗。
男:很多人去诚品,是为了看美女,或者是让帅哥看自己。
女:这种灯光美、气氛佳的地方,有.种可怕的魔力:老板用神秘的空间手法,驱使你拿起面前的书,然后不由自主地走向收银台。
男: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当过大学校长。
女:哎呀呀,原来你是个官迷!
男:我如果当校长,是为了实现我最大的愿望……
女:什么愿望?
男:在学校门口办一个全市乃至全国最大的专题书店,把老师们有关写作学的著作都放在里面。你这里有这样的书店没有?
女:没有。
男:我们两个开个书店怎么样?
女:那你来投资,我来经营。
男:开书店是为了推广欣赏名作的写作学,也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女:你对写作老师的第二个要求是——
男:牢记读书是人们的精神家园。
女: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晓明教授当年在一个县当知青做过孔乙己,见被封存的图书馆有那么多的好书,为了欣赏名作便翻墙“偷”书。
男:他用那些偷拿的书跟另外一位朋友换了一些书,
女:其中有普希金的诗集。
男:我在“文革”期间下乡当农民,也曾经用自己崭新的军大衣跟别人换来了《水浒传》三大册。
女:陈晓明则用30斤粮票换来一套《兽迅全集》。
男:在當时,很多人都曾拿财物去换书。
男、女:那是一个爱书甚于爱物质的年代。
女:可在当今这个人人都讲赚钱的时代,
男:李白的诗“桃花潭水深千尺”,竟变成了
女:不及汪伦送我钱!
男:今天演讲的目的,是希望你们扩大视野,都来做我研究世界各地写作现状的同行。
女:做你的同行可在全世界中文报刊发表文章,拿美元、欧元、日元还有中国台币、港币以及澳币,多爽!
男:当然,做学问不是为了赚稿费。
女:大家千万要记住:“人不能把钱带进棺材,但钱可以把人带进棺材。”
男:读书目的本在于充实思想,丰沛精神,涵养气质,
女:读书谢绝任何的物质功利心态,
男:尤其不能被金钱铜臭沾染,一旦沾染功利色彩,读书必然成为负担。
女:读书更不是为了找寻“黄金屋”,
男:读书是精神享受,
女:挣钱是生存技能,
男:为了挣钱而读书,
女:其实是在亵渎读书。
男:欣赏名作的一种方法是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女:“为学间着想,我看过的书太少;为眼睛着想,我看过的书又太多了。”
男:余光中这一矛盾对我来说也始终难解。我在这里向大家传授我欣赏名作的经验:“玩书”也是一种特殊的读书方法。
女:大多数的书呆子,既读书又玩书。读书是读书的内容,玩书则是玩书的外表。资深的书呆子通常有一种不可救药的毛病。他们爱坐在书桌前,并不.定要读哪一本书,或研究哪一个问题,只是喜欢这本摸摸,那本翻翻,相相封面,看看插图和目录,并且嗅嗅写作学新书怪好闻的纸香和油墨味。就这样,一个昂贵的下午用完了。 男:的确,一边浏览名作,一边品尝咖啡,“玩书”真是读书的胜境。
女:我去过你家,你有车库,却没有汽车,也没有摩托车,
男:我只好每天骑着.或撇又古又破,给我们写作课老师丢尽脸的自行车,奔驰在书店与菜场之间。
女:如果你将来买车,
男:车的后备厢也是用来放写作学方面的书。
女:你能否与大家分享一下你在台湾买书的故事。
男:台湾最好玩的地方是什么?
女:日月潭、阿里山。
男:但我去台湾最多的地方就是书店,逛书店买书。台湾跟我们大陆不一样,大陆的书店全部是红色,
女:台湾书店分成“蓝”(国民党党旗的颜色)、“绿”(民进党党旗的颜色)、红三种颜色。
男:在台湾大学附近的一个巷子里,挂有“台湾店”的牌子。我不知道是书店,便走了进去,间老板字如何读?他说这是台湾字,“的”的意思。有没有北京字、武汉字、上海字、台湾字?
女:只有汉字。
男:这是一间专卖“台独”的绿色书店。里面的书都是“本土台湾”打头,没有“中国”打头的。研究台湾文化要看反面书籍,因而我买了很多书。老板为了奖励我,竟送我一个检举马英九贪污的光盘。
女:这个书店还有陈水扁的光盘,却要付费。
男:台湾的书很贵,我去怀宁街附近号称全台湾最便宜的月三书店“阿维书店”淘宝。我一进门就间:“老板,有没有台湾写作学的书?”
女:台湾哪有什么写作学书,台湾只有民进党!
男:这位老板看我像是大陆去的,便如此回答。他说不要先购书,去参观他后院自筑的城堡。
女:这个城堡上插了五星红旗。这是红色书店!
男:这个书店居然还有早期的《名作欣赏》《写作》杂志合订本出售,因而我又购了很多书,正准备扬长而去,老板阿維是性情中人,突然要求和我猜拳,说如果他输了,再给这些最便宜的书打折。
女:结果你赢了,阿维马巨又将你们买的书打了两折。
男:走前他喊我“同志”,
女:“同志”在台湾是同性恋的意思。
男:他当然不是那个意思,而是看到祖国来了教写作课的亲人,表示志同道合之意。
女:他要你帮他带封口信。
男:他想让快点派“共军”过来,
女:把主张“台独”的死硬分子一个一个收拾掉。你对写作老师的第三个要求是什么?
男:搞科研要有逆向思维精神,要做“高级而有趣的人”。我最近出版了一本书《百味文坛》,原名《野味文坛》。
女:《名作欣赏》杂志编辑跟我说过,原来的书名好,因为《野味文坛》的“野”字有如古人说的诗眼、文眼。这正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形容词当动词用,比原来写的“春风又过江南岸”、“春风又到江南岸”好。
男:其中有《钱理群与“狗”》的段子。北大名教授吴组缃给学生上第一堂课的内容是
女:“现在我给你们两个判断,你们看哪个更正确:一个判断是‘吴组缃是人’,另一个判断是‘吴组缃是狗’。”
男:你赞成哪个判断?
女:谁敢骂老师是狗呀,当然是前一个判断正确。
男:可不甘于平庸的钱理群反弹说第一个判断“吴组缃是人”虽正确,但毫无价值。
女:原来是废话。
男:且是超级的废话。第二个半判断“吴组缃是狗”尽管错误,但它逼你去想——
女:吴组缃是狗吗?
男:是谁骂他是狗?
女:为什么只骂他不骂别人呢?
男:是叭儿狗宠物还是反动派“走狗”?
女:这一想可能就会产生很多可能性。
男:哪怕是错误的判断,但它能给你新的可能性,它也就是有创造性的。“吴组缃是人”能做论文吗?
女:不能做论文。
男:“吴组缃是狗”至少可做6篇论文。
女:第一篇论文论昊老师不是“狗”。
男:第二篇论文论为什么会骂吴老师是“狗”?
女:第三篇论文论哪些人骂吴老师是“狗”?
男:第四篇论文论吴老师是可爱的宠物叭儿狗还是反动派“走狗”?
男:第五篇论文从骂“吴组缃是狗”看“文人相轻”的荒谬。
女:第六篇论文论吴组缃小说中的动物形象。
由学生变成名教授的钱理群,一直以思想解放著称,
男:有人甚至骂他是“资产阶级的乏走狗”。
女:钱理群也变成“狗”了,难怪他听后暗喜,觉得自己不随波逐流,不愧是吴组缃老师的人室弟子.。
男:由此推论,教名作欣赏课的写作老师可分四类。
女:第一类是有学间又好玩。
男:第二类是有学间不好玩,这种缺乏情趣,缺乏灌慧,缺乏激情,只会照本宣科的教授实在是太多了。如余光中名篇《等你,在雨中》,有一位语法专家竟说余光中连题目都写不通。
女:在这位不会欣赏名作的人看来,应该“在雨中等你”才通。
男:可这样一来,就不是牛奶式的诗,而成了平铺直叙的白开水式的散文了!
女:第三类是好玩但学问不怎么样,像上海市写作学会会长余秋雨。
男:余秋雨将“致仕”解释为做官,对吗?
女:余秋雨搞反了,应为辞官。即像你古老师那样退休回家卖红薯了。
男:最差的是第四类教授,既没有学间又不好玩。
女:或用余光中的话来说,朋友可分四种。
男:第一种是高级而有趣。
女:第二种是高级而无趣。
男:第三种是低级而有趣。
女:第四种是低级而无趣。余秋雨属于哪一种呢? 男:当余秋雨写《文化苦旅》的时候,
女:他“高级而有趣”。
男:当他起诉我时,
女:他“高级而无趣”。
男:当他在自己的老屋挂上“余秋雨故居”牌子的时候,
女:他“低级而有趣”。
男:当余秋雨把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的“乐”念成快乐的“乐”而强辩说自己念的古汉语时,他就“低级而无趣”了。
女:众所周知,“高级”和“有趣”两者均有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故坊间的笑话多带“荤”。
男:然而“高级而有趣”的演讲者,处处显出文雅与睿智,
女:那些诙谐、自嘲、讽刺,还有无意间流露出来的机锋,
男:对学生来说,是真正的《名作欣赏》杂志上常出现的“心灵鸡汤”。
女:我很喜欢余秋雨,谈恋爱的时候我都对男朋友说“我读过《文化苦旅》,是很有文化品位的”,你这样批评余秋雨,伤害了我心中的偶像。
男:哦,原来你是余秋雨的卧底。
女:你对写作老师第四个要求是——
男:勇当“学术警察”,敢于挑战权威。
女:乍看这个称呼,人们以为姚文元又卷土重来了。
男:其实,“学术警察”与姚文元打棍子完全是两回事。郑板桥说过——
女:“搔痒不着赞何益,人木三分骂亦精。”你不仅批评过余秋雨,还在2014年6月4日《中华读书报》批评C刊《文艺争鸣》发表的论文《毛泽东时代关于鲁迅信仰间题的论战》,内有“以‘石一歌’、姚文元为首的‘四人帮’团体”的奇怪说法。
男:我又在 2017年6月13日《文艺报》写过《台湾文学是“海外华文文学”吗?》,批评C刊《扬子江评论》,将台湾文学错当作海外华文文学。
女:啊,原来你是个地道的“学术警察”!
男“学术警察”一詞,出自哈佛大学教授杨联升之口。
女:他认为师友间应“互相敬畏,互相监督,互相批评”。在急功近利的学术界,我们尤其需要各种外在的以及内在的“学术警察。”
男:向名人纠错,无疑需要极大的学术勇气。
女:正如陈平原所说:在这个拉帮结派的文坛,“学术警察”不仅没有成为榜样,反而常常遭受误解,井被迅速边缘化。
女:你总不能要求大家都去当“学术警察”吧?
男:我们写作老师主要是教书育人,要教育同学们做“高级而有趣的人”。
女:你不能要求太高,第二种“高级而无趣”也不错。听说你前几天在澳门大学讲学,对同学们在大学四年时间提出了三个要求。
男:第一个要求是读一本终生难忘的书,
女:第二个要求是邂逅一位“高级而有趣”的异性学霸,
男:第三个要求是结织一位“有学间又好玩”的教授。
女:现在是只出学术明星而不出学术大师的时代,对那些常犯写作学常识性错误的所谓大师,的确不应迷信他们。
男:我在海内外出版了近六十本著作,你最喜欢我哪本书?
女:我最喜欢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的《庭外“审判”余秋雨》。你又不是法官,你有什么资格审判余秋雨?
男:我的审判打了引号,是“审视和判断”的意思。
女:啊,“审判”原来是审视和判断的简称。你这个人真够狡猾的。你跟余秋雨有什么恩怨情仇?
男:我研究“文革”文学,发现余秋雨是写大批判文章起家的。
女:余秋雨在什么学校工作?
男:在上海戏剧学院工作。我在非名牌大学财大从事世界华文文学研究,难免被人瞧不起,余秋雨在其发行量极大的自传《借我一生》中,这样蔑视我:
女:“古先生长期在一所非文科学校里‘研究台港文学’,因此我很清楚他的研究水平。”
男:我这样回应他——
女:“余先生长期在一所非创作单位上海戏剧学院从事散文创作,因此我很清楚他的写作水平。”
男:可见,写作老师要自成风骨,尤其要机智,要善辩,不要死读、死啃教科书。
女:余秋雨说他没有参加过“四人帮”控制的写作小组“石一歌”“罗思鼎”,告你犯了诽谤罪,索赔16万。你和余秋雨在上海对簿公堂时,法庭辩论长达三个半小时。
男:作为被告的我说:“余先生告我犯了诽谤罪,可我从不认识你,我并没有犯罪动机呀。”
女:原告余秋雨说:“你研究了我这么多年,可从来不采访我,可见你研究的是另外一个余秋雨!”
男:我反驳说:“要求研究者和研究对象见面,是违反写作学常识的。难道研究李白的人,都要和李白见面吗?”
女:审判长许先生把桌子一拍:“你们两位教授谈的与本案无关,不要再争了。”
男:事后,澳大利亚以及中国山西的报纸报道这场官司用了什么样的标题?
女:《是打官司还是考语文常识余秋雨和古远清在上海法庭交锋纪实》。
男:我希望写作老师都来做这种“标题党”。
女:你这聊天式的演讲,想不到还有深刻的内容。现在无论是演讲还是发表学术论文,都“重视废话一吨,轻视微言一克”。
男:这是钱锺书讲的吧。
女:你这次演讲没有废话,“微言”也就是干货,倒真不少。
男:我在《文学报》专门写过一篇文章《用政治天线接收台湾文学频道》,其中谈到台湾一位参加民进党的老师,在讲写作课时宣扬“文字台独”。
女:他把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华侨改为“台侨”,汉语改成“华语”,中国人改为“华人”。
男:他还胆大包天把“闻名中外”改为“闻名台外”。
女:这是生造词语,荒唐可笑!
男:“日据”是什么意思?
女:是指日本人占据中国台湾,属贬义词。 男:他们将“日据”改为中性的日本人治理中国台湾即“日治”。
女:这真是“一字丧邦”!
男:这“一字丧邦”,也是“微言一克”。
女:你对写作老师的第五个要求是——
男:不要低估了余光中文学写作的成就。我问你,大陆和台湾谁的文学写作成就高?
女:团体赛大陆是冠军,大陆作家多,大陆名家多,大陆的长篇小说气势磅礴,
男:但是台湾有很多单打冠军。
女:琼瑶是言情小说单打冠军,
男:李敖是杂文单打冠军。
女:余光中也是个单打冠军,
男:他左手写空灵的诗,右手写实用的散文。
女:这就是说诗是空灵的,散文是实用的。余光中两种文体都能驾轻就熟,他是诗文双绝。余光中还有第三只手搞翻译,他可以当中文系主任也可以当外文系主任,在大陆这只有钱余重书才做得到。
男:刚才你敲门找我时说“古老师,把门打开”,这是诗还是散文?
女:当然是散文啦。
男:可当你跑到泰山顶巨,面对蓝天高喊“把门打开”,这是诗还是散文?
女:是诗,而且是屈原的《天问》!
男:我当年教名作欣赏课时,就跟学生讲:“神经正常的人写散文,神经不正常的人写诗。”李白之所以成为大诗人,就因为他“神经不正常”,什么“白发三千丈”,还有什么“千里江陵一日还”,可当时没有高铁,没有飞机,怎么可能从四川到湖北一日还?
女:这是李白为了形容自己心情愉快嘛!
男:其实会写散文的人思维方式也跟普通的人不一样。比如余光中有篇幽默散文《我的四个假想敌》,说他有四个女儿,很害怕她们被“假想敌”即未来的女婿“抢”走以至老来寂寞,便突发奇想:把女儿冰冻起来,不要她们长大。
女:“对父亲来说,世界上没有东西比稚龄的女儿更完美的了,唯一的缺点就是会长大,除非你用急冻术把她久藏。”“冰冻”是“犯法”的。就是“冰冻”,她的白马王子来了,也会把她吻醒。
男:余光中说10岁以前稚龄的女孩子最可爱,像你现在这么大一点都不可爱了。余光中在大陆出生,台湾娶妻,香港教书,欧美留学。他怎么说自己的经历?
女:“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美是外遇。”
男:余光中怎样表述友情与爱情的关系?
女:“友情是人生常态,爱情是友情的变态。”
男:你“变态”没有?
女:报告老师,我正在变态!
男:现在学术评价标准也在“变态”,比如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文章可以奖几万,而在《名作欣赏》《写作》杂志发文章,因为不是c刊,有的学校竟不算成果。
女:其实,“中央级”杂志也不可迷信。
男:这些名刊有点像名校,
女:现在教育部把高校分成一流、双一流,
男:其实一流学校有三流教授,三流学校也有一流教授。
女:也就是说,一流名刊有三流文章,三流刊物有一流文章。
男:你不要搞错,《名作欣赏》《写作》杂志绝非三流刊物。
女:啊,主持人,他的时间是否到了?
男:这个女生讲的不应算我的时间。
女:你今天的发言缺乏学术性。
男:教名作欣赏课的写作老师讲课也不一定要正襟危坐,也可以寓教于乐。要像名作那样生动有趣,要像手机那样有魅力,那样吸引入。
女、男:总之,我们今天做教名作欣赏课的写作老师不妨成为“有学问又好玩”的教授,教育学生成为“高级而有趣”的人。
女:弄了半天,我才恍然大悟:你根本不是学者,而是《名作欣赏》《写作》杂志的推销员,我不跟你合作了。
男:你不要走,我有贵重礼物送你。
女:什么好礼物呀?
男:送一本登有拙作《假如我有九条命——读书自述》的《名作欣赏》给你。
女:我才不稀罕,这本杂志定价只20元。
男:这是我的签名本,在网上卖2000元。
女:《名作欣赏》含金量这么高,那我赶紧去订一份。
男:你不要太急嘛,写作学的祖师爷《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的签名本更昂贵。
女:你趕紧告诉我刘勰的手机号码。
男:啊,他老人家耳背,不用手机,只有电子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