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我见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1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是百年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本文从教育要以生为本、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培养学生的敬学之心、提倡无为教育五个方面阐述了对教育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教育;以生为本;品德;敬学
   教育是百年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下面谈谈对教育的一些看法。
  一、教育要以生为本
  教育应该以生为本,当然以生为本并不是一味地迁就讨好学生,而是要用实际行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困难。作为教师,要多关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只要是合情合理的,我们就应该切实帮助他们解决。老师这种诚心诚意的态度会使学生对老师有更多的信赖。“信为道德功源母”,学生相信老师,那么老师教育起来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如果我们老师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老师的话再千真万确,学生也不会照着做,甚至还会反着做。
  以生为本还要求老师平时教育要密切关注、用心观察学生,不要张口就乱加评论,批评学生时要给学生留一点脸面,留一点成长的时间。正如《学记》中提到的一个教育原则,就是老师要“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
  以生为本更要求老师能够“离经辨志”,要能为学生提供好的有用的书籍,并帮他们认真剖析;要能帮助学生辨别、培养他们的兴趣、志向,为他们创造条件,提供平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二、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
  《三字经》中写道:“弟于长,宜先知,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论语》中亦写到“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曾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些无不说明了品德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德才兼备,德在第一位,才在第二位。一个有良好品德的人,有了本领就能服务社会;相反,一个品德败坏的人,本事越大,对社会的危害性越大。因此,我們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把品德教育放在第一位。
  三、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
  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与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就如同进入了摆满芳香的兰花的房间,久而久之就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这是因为自己和香味融为一体了;和品行低劣的人在一起,就如同进入了卖臭咸鱼的店铺,久而久之就闻不到咸鱼的臭味了,这也是因为自己与臭味融为一体了。家长择校时都希望孩子进入到校风好的学校,班风好的班级。因为一个班的班风好,一个学校的校风好,可以让同学之间相观而善、相互临摹。你善良,我也跟着善良;你好学,我也跟着好学;你勤奋,我也跟着勤奋。这样,全体同学的素质都会有很大的提高。反之,一个好学生来到一个校风差的学校,班风差的班级,就有可能近墨者黑。
  四、培养学生的敬学之心
  教育要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敬畏之心,有了对知识的敬畏之心,学生才会怀着恭敬、真诚的态度去学习知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乃至全民的敬学之心呢?首先要做到尊师重教。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尊重教师的背后是尊重知识,如果社会不尊重教师,那么教育也不可能受到真正的重视。作为学生,如果不尊重老师,就不可能尊重知识,就无法做到敬学。[1]当然,另一方面,“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作为老师,要树立师道威严,要让学生产生对学习的敬畏之心。学生的敬学之心,还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辅助培养。比如小学老师会要求小学生拿到新书本后认真包好每一本书皮,在包书皮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爱惜书本、恭敬知识的感觉。比如每学期很多学校都会隆重颁发“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荣誉证书给一些优秀的同学,这也可以激起同学们的敬学之心。再比如,学校对学生的服装、仪容仪表都有相关的规定,这也是让学生对学校、对学生这个身份有敬畏之心,进而对知识产生敬畏之心。虽然这些只是一些形式,但是环境可以影响人,仪式可以助人,就如同在庄严肃穆的寺庙中你不会大声说话,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更喜欢看书。
  五、提倡无为教育
  所谓的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当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就去做,当乱象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去治理。就像扁鹊对魏文王说:“我大哥能在人家病还没有显现出来的时候,就帮人家治好,他的医术是最高明的;我二哥是在人家病刚显现出来的时候,就能帮人家治好,医术比大哥差一点;而我只能治那些病症很严重的病人,别人以为我很高明,其实我的医术最差。”教育也是一样,在学生的问题还没有暴露之前,就能把它预防好的老师才是高明的老师。当学生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再去教育、批评、指责,这个时候可能就会事倍功半了。[2]
  教育是一门科学、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心中装着学生,热爱学生,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才能做好的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参考文献:
  [1]于晓媚.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良好风尚[N].中国教育报,2013-09-24(1).
  [2]程军.教育之“道”——“无为”而教化万方[J].兰台世界,2015(4):24-27.
  作者简介:丁亚明(1981-),女,江苏无锡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化学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就新时代背景下消防工程技术专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研究,通过对企业、行业专家和消防专业毕业生的调研,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出发点,分析行业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从而构建课程体系,并阐述课程体系的实施保障条件。  关键词:新时代;消防工程技术;岗位能力;课程体系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018年3月,随着《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消
输电线路测量课程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工程应用为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根据高职高专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引入一体化教学模式和项目教学法,从教学内容设计、任务设置、教学实施等多方面进行探讨,探索输电线路测量课程教学实践的方法。  一体化教学模式 项目教学法 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实施  一、课程现状  输电线路测量课程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专业”的一门以实践
摘要:微课在师范生技能培养过程中被广泛运用,但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可采用进行高质量的微课开发,加强微课学习的指导和监控等对策,有效运用微课促进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提升。  关键词:微课;师范生;技能训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以其独特的优势,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微课拓展了教学空间与时间,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微课在师范生技能培养过程中也被广泛运用,微课在应用时通常与翻转课堂教
目前检测梅毒抗体的方法较多,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准确判断患者输血前感染状况至关重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被认为是受血者输血前梅毒检测的常
以《企业经营沙盘模拟》课程教学为例,结合高职院校所倡导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理念,从独特的视角——力求创设高仿真模拟情境的教学场景,重点阐述了基于“工学结合”的
依据国家计量认证体系规范,采用ASP和SQL Server设计开发了一个在线实验预约管理系统,实现了用户注册、远程预约、委托单查询、样品分发与流转、角色管理等功能。着重阐述了
龟兹石窟"天相图"大都绘于券顶两侧山峦之间,画上日、月、飞行立像等空中的诸元素。"天相图"在龟兹地区诞生伊始,就与烘托禅修氛围的菱格山水图结合在一起。构图成熟的"天相
摘要:英语专业一直是一个热门专业,学的人多,社会需求也大。但是近年来却总出现英语人才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才这个怪现象。为探究这个问题的原因,本文作者针对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02~06年毕业的学生做了一份调查问卷,就社会对英语人才的要求和大学对英语人才的培养做出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的课程设计相对老化,不能继续适应社会的发展,大学应该对课程做出相应的调整。    关键词:毕业生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