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古希腊两大史诗之一的《伊利亚特》,其在战争叙述统摄下的死亡是作品主题之一。伴随着简单明快的战斗过程描写,《伊利亚特》中有大量对死者死时情形的描写。《伊利亚特》中的死亡描写有两大特点:注重细节,冷静客观;善用比喻,生动贴切。荷马对死亡的描写体现了他的死亡意识与生命追求。
◆关键词:《伊利亚特》;死亡;英雄
作为古希腊两大史诗,荷马所作的《伊利亚特》与《奥德赛》(统称“荷马史诗”)无疑代表着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水准。《伊利亚特》的情节发生在以阿伽门农为首的希腊联军围攻由赫克托尔率军守卫的特洛伊城期间,所以《伊利亚特》无时无刻不被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下,“战争”自然是史诗的主要描写对象之一。战争往往将人导向死亡的终极结局,“死亡”由此成为整部史诗中不可回避的话题。荷马甚少描写军队与军队之间大规模的对战,作品中更多展现的是英雄个体之间的短兵相接。这些一对一的战斗通常以一种短暂而程式化的模式进行,荷马并没有对战斗的细节做过多的描画,战斗显得粗暴原始。相对于战斗过程描写的简单明快,荷马在《伊利亚特》中几乎对每一个战士的死亡做了直接、明確、具体的叙述,对无名小卒也毫不吝惜笔墨。纵观文中大量的对死者死时情形的描写,可以看出荷马的描述有以下两大特点。
一、注重细节,冷静客观
荷马不惮于描写死亡,他惯将战士的死亡瞬间进行细致客观到冷酷的描写,并且极其冷静克制,未借机爆发自己的主观感情,仿佛只是一个忠实记录现场的机器。例如:
阿伽门农用锋利的枪尖刺中他的面额,
他那厚重的铜盔没有能挡住长枪,
长枪却穿透了头盔和头骨,里面的脑浆
全部溅出,立即把这位进攻者制服
这些描写中并没有什么有意煽动读者情感的词,荷马也并未就这些杀戮发表自己的议论。但在他将溅出的脑浆、被砍裂的脑壳、喷溢的鲜血、掉落的眼珠、被击碎的骨头等生理上的细节有意铺叙开来时,一个血腥的战场自然便展现在了读者眼前,高度暴力的场面得到了充分的具象化。这些描写是如此写实,以至于蔺学才认为荷马对于流血和死亡有着痛苦的热爱,甚至有展示死亡的冲动。这种全方位的、直白的死亡书写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几乎见不到的。随着荷马特写般的笔触不断累积,读者感官不由得受到赤裸裸的暴力呈现所给予的强烈刺痛与不安。生与死的转换在血肉横飞间,更在顷刻间。在荷马冷酷的注视下,死亡展露出它的恐怖,生命的脆弱一览无疑。
二、善用比喻,生动贴切
除了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展现死亡细节,荷马还善于运用比喻对战士死亡之时进行形容修饰,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纯粹的血腥暴力所带来的不适,使得文本可读性增强,暴力场面有了一种另类的残酷美感。
萨尔佩冬当即倒下,有如山间橡树
或白杨或高大的松树倒地,被伐木人
用新磨的利斧砍倒准备材料造船
荷马的比喻有着鲜明的语词标志:“有如”或“如”,十分醒目,易于识别。荷马用作喻体的植物大多为橡树、松树等高大的树木,也有用动物来比喻人的情况。
可以注意到,荷马的比喻不单纯是“xx有如xx”的形式,而是对具体场景进行了补充与描摹,比如“树倒地”后紧跟着“被伐木人砍倒”“木工砍倒它”的叙述;光写“狮子咬死母牛”不够,还要写是怎么咬死的。对于“人是植物”范式的比喻,这种补充性描述进一步渲染了战士被他者剥夺生命的无力与冷酷,强调了战士的死亡是一个“去生命化”的过程:死去就意味着失去任何的生命主动,只能沦为被操纵、被损害的对象,从而加深了死亡的悲剧性。而在“人是动物”范式的比喻中,喻体又涉及到两种情况,如果战斗的双方相对势均力敌,荷马就会选择猛兽作为喻体,如引文中“猛狮”与“野猪”分别代表赫克托尔与帕特罗克洛斯;但若双方力量悬殊,弱势的一方往往被比作牛、鹿等相对温和的动物,用动物之间杀戮时展现的更直接粗暴的血性与野性来渲染战争场面。自然界的弱肉强食表现得比人类更加原始残酷,弱兽在强兽面前是如此不堪一击——当将人之间的搏杀代入到动物身上,读者不由悚然的同时,也从侧面感受到了在战争中人性的丧失。
另外,荷马还尤其喜欢用“黑”来描述死亡的瞬间。文中经常可见“黑色的死亡”这一词组;而仅第四章,就出现了三次“黑暗笼罩他的眼睛”的近似描述。用“黑暗”“黑色”对死亡进行譬喻,进一步渲染了死亡本身所具有的寂灭感与它带给人的绝望感。
事实上,比喻不仅被用作表现战士的死亡场景,还被用作形容战士的英姿、战争的威势、军队溃逃的情形等。数量众多的比喻不仅装扮了语言,还使得听众和读者更愿意欣赏诗歌的语言。
三、结语
《伊利亚特》中活着的英雄充满力、美与光彩的同时,他们的死亡也不是全然黑暗的,荷马虽然用了写实冷静的描写,并用大量比喻渲染死亡,但也借英雄们将死亡的崇高与壮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荷马并非在教唆死亡,而是引导人们在苦短的人生中去追求卓越的美德,去保有力量和勇气,包括面对生死做出抉择的勇气。相较之下,永生的神正缺少这种生命的真挚。《伊利亚特》是一曲英雄的挽歌,也是一曲英雄的赞歌,其中蕴含的极强烈的死亡意识与生命体验正是古希腊人文主义的源泉,甚至可以说成为西方人文主义的开端,也正是这种对于死亡和人生的深刻关切,使得《伊利亚特》至今仍然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古希腊)荷马著,罗念生,王焕生译.伊利亚特[M].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97,98,99,248.
[2](英)加斯帕·格里芬著.荷马史诗中的生与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陈昶,李惠.浅析《伊利亚特》的语言特色[J].文学教育(上),2008(07):136-137.
[4]蔺学才.命运的创造、天神的杰作——解读《伊利亚特》的死亡主题[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07):119-120.
◆关键词:《伊利亚特》;死亡;英雄
作为古希腊两大史诗,荷马所作的《伊利亚特》与《奥德赛》(统称“荷马史诗”)无疑代表着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水准。《伊利亚特》的情节发生在以阿伽门农为首的希腊联军围攻由赫克托尔率军守卫的特洛伊城期间,所以《伊利亚特》无时无刻不被笼罩在战争的阴云下,“战争”自然是史诗的主要描写对象之一。战争往往将人导向死亡的终极结局,“死亡”由此成为整部史诗中不可回避的话题。荷马甚少描写军队与军队之间大规模的对战,作品中更多展现的是英雄个体之间的短兵相接。这些一对一的战斗通常以一种短暂而程式化的模式进行,荷马并没有对战斗的细节做过多的描画,战斗显得粗暴原始。相对于战斗过程描写的简单明快,荷马在《伊利亚特》中几乎对每一个战士的死亡做了直接、明確、具体的叙述,对无名小卒也毫不吝惜笔墨。纵观文中大量的对死者死时情形的描写,可以看出荷马的描述有以下两大特点。
一、注重细节,冷静客观
荷马不惮于描写死亡,他惯将战士的死亡瞬间进行细致客观到冷酷的描写,并且极其冷静克制,未借机爆发自己的主观感情,仿佛只是一个忠实记录现场的机器。例如:
阿伽门农用锋利的枪尖刺中他的面额,
他那厚重的铜盔没有能挡住长枪,
长枪却穿透了头盔和头骨,里面的脑浆
全部溅出,立即把这位进攻者制服
这些描写中并没有什么有意煽动读者情感的词,荷马也并未就这些杀戮发表自己的议论。但在他将溅出的脑浆、被砍裂的脑壳、喷溢的鲜血、掉落的眼珠、被击碎的骨头等生理上的细节有意铺叙开来时,一个血腥的战场自然便展现在了读者眼前,高度暴力的场面得到了充分的具象化。这些描写是如此写实,以至于蔺学才认为荷马对于流血和死亡有着痛苦的热爱,甚至有展示死亡的冲动。这种全方位的、直白的死亡书写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几乎见不到的。随着荷马特写般的笔触不断累积,读者感官不由得受到赤裸裸的暴力呈现所给予的强烈刺痛与不安。生与死的转换在血肉横飞间,更在顷刻间。在荷马冷酷的注视下,死亡展露出它的恐怖,生命的脆弱一览无疑。
二、善用比喻,生动贴切
除了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展现死亡细节,荷马还善于运用比喻对战士死亡之时进行形容修饰,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纯粹的血腥暴力所带来的不适,使得文本可读性增强,暴力场面有了一种另类的残酷美感。
萨尔佩冬当即倒下,有如山间橡树
或白杨或高大的松树倒地,被伐木人
用新磨的利斧砍倒准备材料造船
荷马的比喻有着鲜明的语词标志:“有如”或“如”,十分醒目,易于识别。荷马用作喻体的植物大多为橡树、松树等高大的树木,也有用动物来比喻人的情况。
可以注意到,荷马的比喻不单纯是“xx有如xx”的形式,而是对具体场景进行了补充与描摹,比如“树倒地”后紧跟着“被伐木人砍倒”“木工砍倒它”的叙述;光写“狮子咬死母牛”不够,还要写是怎么咬死的。对于“人是植物”范式的比喻,这种补充性描述进一步渲染了战士被他者剥夺生命的无力与冷酷,强调了战士的死亡是一个“去生命化”的过程:死去就意味着失去任何的生命主动,只能沦为被操纵、被损害的对象,从而加深了死亡的悲剧性。而在“人是动物”范式的比喻中,喻体又涉及到两种情况,如果战斗的双方相对势均力敌,荷马就会选择猛兽作为喻体,如引文中“猛狮”与“野猪”分别代表赫克托尔与帕特罗克洛斯;但若双方力量悬殊,弱势的一方往往被比作牛、鹿等相对温和的动物,用动物之间杀戮时展现的更直接粗暴的血性与野性来渲染战争场面。自然界的弱肉强食表现得比人类更加原始残酷,弱兽在强兽面前是如此不堪一击——当将人之间的搏杀代入到动物身上,读者不由悚然的同时,也从侧面感受到了在战争中人性的丧失。
另外,荷马还尤其喜欢用“黑”来描述死亡的瞬间。文中经常可见“黑色的死亡”这一词组;而仅第四章,就出现了三次“黑暗笼罩他的眼睛”的近似描述。用“黑暗”“黑色”对死亡进行譬喻,进一步渲染了死亡本身所具有的寂灭感与它带给人的绝望感。
事实上,比喻不仅被用作表现战士的死亡场景,还被用作形容战士的英姿、战争的威势、军队溃逃的情形等。数量众多的比喻不仅装扮了语言,还使得听众和读者更愿意欣赏诗歌的语言。
三、结语
《伊利亚特》中活着的英雄充满力、美与光彩的同时,他们的死亡也不是全然黑暗的,荷马虽然用了写实冷静的描写,并用大量比喻渲染死亡,但也借英雄们将死亡的崇高与壮美展现得淋漓尽致。荷马并非在教唆死亡,而是引导人们在苦短的人生中去追求卓越的美德,去保有力量和勇气,包括面对生死做出抉择的勇气。相较之下,永生的神正缺少这种生命的真挚。《伊利亚特》是一曲英雄的挽歌,也是一曲英雄的赞歌,其中蕴含的极强烈的死亡意识与生命体验正是古希腊人文主义的源泉,甚至可以说成为西方人文主义的开端,也正是这种对于死亡和人生的深刻关切,使得《伊利亚特》至今仍然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古希腊)荷马著,罗念生,王焕生译.伊利亚特[M].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97,98,99,248.
[2](英)加斯帕·格里芬著.荷马史诗中的生与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陈昶,李惠.浅析《伊利亚特》的语言特色[J].文学教育(上),2008(07):136-137.
[4]蔺学才.命运的创造、天神的杰作——解读《伊利亚特》的死亡主题[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07):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