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精轧、预精轧机进水是各高线厂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油箱进水会污染油液,使油品下降,随冷却水进入油液的赃物会堵塞滤芯。如果油液中进入大量的水,辊箱内油膜压力就会降低不易形成油膜,轴承温度迅速升高,很容易烧损,例如:自我厂精轧机组投产以来,285辊箱就一直存在比较严重的漏水问题,严重威胁精轧机组的正常运行,所以如何控制进水是当前一个重要课题。同时我公司由哈尔滨飞机制造集团制造的预精轧组,装机量四台,也投产以来在日常生产中相继出现辊轴轴头密封处漏油的现象,两台水平轧机尤为严重,每天油箱液位都会因漏油下降1——2个格,滑油由润滑站供给,
不但经济损失较大,而且加油工作量也加大了。
关键词:辊箱;密封;漏水、封油。
中图分类号: TU57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精轧机是高线生产线上的核心设备,但精轧机进水一直是各个高线厂的一个难题,轧机运转速度十分高,大约为9000转/分,油品精度等级是个关键指标,如果进水,滤芯压差变大,将需频繁更换滤芯,如果油品精度等级下降,油液污染,将使维护费用大幅度增加,也加速了轧机的损坏,因此如果进水不是控制的很好,将使轧机运行和维护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2001年三高线投产初期,就是由于对进水的重视不够,致使油箱大量进水,油品下降,造成辊箱内油膜轴承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污物进入轴承与轴瓦的接触面,使接触部位磨損出很深的沟槽,基本上2个月报废一套轴瓦轴承,每半个月就更换一次滤芯,每次增加费用6万元。
二、分析进水原因及改进措施
1、辊箱进水的几个原因分析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轧机组是10个机架安装在一个整体刚性底座上,由一台电机带动,主电机增速机输入轴的大齿轮带动两根输出轴,再通过齿形联轴器与两根传动轴相联,分别驱动左右两侧轧机,而十个机架连在一起,大部分是浸在水里,要寻找进水原因,首先应检查辊环的冷却水管,冷却水管经过锥箱,在与辊箱接合处,用一胶圈压住,但有时水压高达0.6Mpa,高压下冷却水会从结合处漏入锥箱。为了杜绝冷却水进入辊箱,我们改进冷却水管水路,把辊箱与锥箱的孔封住,直接从面板的侧面打开丝堵截,加工水管,使冷却水不能经过接合面处,通过面板直接冷却辊环境污染。所以这一环节进水得以控制,这个方法得到厂家认可并在后来的制造中进行了改造。
如果通过第一步改造后辊箱内还是有水,就再从双唇密封分析,双唇密封安装在一个骨架上,骨架装在偏心套上,偏心套所在的轴上安装有上下的滑环,双唇密封与上下两个滑环接触,下滑环与密封接触是为了挡住润滑油,防止润滑油外漏,上滑环与密封接触是防止辊箱进水,密封骨架又通过密封圈与密封板密封在一起,起到密封水的作用,与水接触且活动的地方,就是上面这一些了,首先分析密封骨架与密封板之间的接合,当把胶圈、骨架、密封板安装在一起,发现由于胶圈细,在骨架槽内不能填得十分满,有大约0.02mm的间隙,这间隙也可能是一个进水点,于是我们把原来的密封圈子加粗到直径为0.3mm,使胶圈填满于骨架中,通过我在较长的时间内观察、试验、讨论、研究,最终决定:(1)将密封骨架的内圈尺寸由原来的φ149.00+0.40 mm 改为149.00+010 mm,直径缩小 0.3mm,使密封骨架与双唇密封不能相对转动,降低了密封磨损,增加其防水性及寿命;(2)原图纸规定的密封装配尺寸轴肩到凸处15.20+0.10mm并非最佳尺寸,因为国产备件实际尺寸达不到图纸要求精度,且到轴肩处累积误差较大,因此该尺寸应通过测量上、下滑环及密封骨架的实测尺寸来推算,这样才能使双唇密封位于两滑环正中,起到上封水、下封油的目的。此改造经实施后,效果十分明显,230机组辊箱漏水情况有很大改善,对精轧机组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使用后,精轧润滑站台票滤芯寿命由原来的5——6天延长到20天以上,每次更换15个,这样以来每年节省630个滤芯,每个滤芯单价100元,则每年可节约费用63万元。
其次再来分析双唇密封与滑环之间,我们通过在滑环上均匀涂上丹红,安装在转动的轧辊轴上,来检查双唇上下着色是否均匀,最终达到把骨架调整在中间位,使双唇均匀着色的目的,通过改进以后,进水也有一定减少,在精轧区基本上控制住进水,使精轧与辊箱由2个月增至6个月,油品由原来的9级上升到7级,滤芯基本上2个月不用更换,也不会出现0.1 Mpa的压差,使精轧机区设备得到一个稳定良好的运转。
辊箱进水还有一些其他不常见的原因例如:辊箱和锥箱的配合面进水、热电偶压盖处进水、抛油环未压紧进水、辊箱体面上两个导向柱松动和固定螺栓的防水垫片损坏渗水、精轧机组稀油站的板式换热器漏水等会导致辊箱进水。
2、 制作检验设备对即将上线的辊箱的做进水检验
为了保证上线辊箱不进水,我们对装配好的辊箱必须经过试水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作为合格备件上线使用,检验设备见图2。从进水口注入加有乳化液的水(加入乳化液是为避免辊箱锈蚀),然后在下面检查辊箱是否漏水,若有水渗出,则可从下面直接观察到是双唇圈进水还是偏心盘或其他部位进水,再根据上述方法进行分析解决,直至漏水检验合格为止。
要检查辊箱在线使用过程中是否进水,首先,可通过勤观察油站内油箱水位的变化来确定。其次,必须确定是哪架轧机进水,这可利用每天换辊换槽时间,停止精轧机的润滑供油来检查。为方便检查,对精轧机锥箱的各架回油总管进行改造,即在每架回油总管的最低位接上一根较细的金属软管,并在出口一端加上阀门,正常运转时该阀关闭;如需对油品取样,也可通过此阀取样。在停车停油检查是否进水时,将此阀打开,精轧机的保护罩关闭,打开高压冷却水(此时精轧机绝对禁止启动!),即可检查接在每架总回油管上的金属软管是否有水流出。
三、漏油原因及改进措施
预精轧辊箱为仿摩根五代产品,密封使用原进口双唇密封,经我公司技术人员对辊箱拆检,分析发现漏油的原因并非是密封质量和装配尺寸问题,而是辊箱在设计上存在一定弊病:辊轴大端油膜轴承供油量大于设计在偏心套上的回油孔的流量,造成在供油孔处润滑油(带压0.3MP)外溢,发生泄漏现象,我公司的改进措施为:在偏心套大端油膜轴承供油孔上方开一宽10mm槽,并在槽中打了三个倾斜45度、φ8mm的孔,与偏心套上的回油孔接通,使溢出的润滑油沿槽流动并从孔中回油,有效的避免了润滑油的泄漏问题。本次对辊箱偏心套的改造较为巧妙有效,在同行业中尚未发现对其结构作如此改动。
同时预精轧区也根据上述精轧机组的改进做了相应改动,但还是存在辊箱进水现象,通过进一步分析原因,发现密封的尺寸同上、下抛油环之间的尺寸不符合要求。密封在上、下抛油环中间的压缩量不够,不能起到密封的作用。于是将上、下抛油环的尺寸磨去了0.5mm,这样密封在上、下抛油环中间就有足够的压缩量。形成良好的密封效果。同时又在下抛油环的下边加一个0.5mm的垫,用以消除对上、下抛油环磨去的量。通过一系列改造,使预精轧箱寿命提高到8——10个月,油品保证在7级以上,使辊箱在线时间可达10个月。
我们通过对三高线辊箱进水、漏油原因的分析,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精轧机组辊箱和润滑系统运行状况越来越好,大量进水的现象基本能 够避免,有效地降低了油耗,减少了润滑油泄漏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偶尔出现的进水情况,能及时发现并在短时间内处理,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为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辊箱是生产线上轧机区域重点设备,由于成本费用很高,因此维护好辊箱无论是在经济价值方面,还是在劳动强度方面都尤为重要,所以我们的防止辊箱进水、漏油的措施在其他高线生产线上推广意义重大。
不但经济损失较大,而且加油工作量也加大了。
关键词:辊箱;密封;漏水、封油。
中图分类号: TU57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精轧机是高线生产线上的核心设备,但精轧机进水一直是各个高线厂的一个难题,轧机运转速度十分高,大约为9000转/分,油品精度等级是个关键指标,如果进水,滤芯压差变大,将需频繁更换滤芯,如果油品精度等级下降,油液污染,将使维护费用大幅度增加,也加速了轧机的损坏,因此如果进水不是控制的很好,将使轧机运行和维护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2001年三高线投产初期,就是由于对进水的重视不够,致使油箱大量进水,油品下降,造成辊箱内油膜轴承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损坏,污物进入轴承与轴瓦的接触面,使接触部位磨損出很深的沟槽,基本上2个月报废一套轴瓦轴承,每半个月就更换一次滤芯,每次增加费用6万元。
二、分析进水原因及改进措施
1、辊箱进水的几个原因分析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轧机组是10个机架安装在一个整体刚性底座上,由一台电机带动,主电机增速机输入轴的大齿轮带动两根输出轴,再通过齿形联轴器与两根传动轴相联,分别驱动左右两侧轧机,而十个机架连在一起,大部分是浸在水里,要寻找进水原因,首先应检查辊环的冷却水管,冷却水管经过锥箱,在与辊箱接合处,用一胶圈压住,但有时水压高达0.6Mpa,高压下冷却水会从结合处漏入锥箱。为了杜绝冷却水进入辊箱,我们改进冷却水管水路,把辊箱与锥箱的孔封住,直接从面板的侧面打开丝堵截,加工水管,使冷却水不能经过接合面处,通过面板直接冷却辊环境污染。所以这一环节进水得以控制,这个方法得到厂家认可并在后来的制造中进行了改造。
如果通过第一步改造后辊箱内还是有水,就再从双唇密封分析,双唇密封安装在一个骨架上,骨架装在偏心套上,偏心套所在的轴上安装有上下的滑环,双唇密封与上下两个滑环接触,下滑环与密封接触是为了挡住润滑油,防止润滑油外漏,上滑环与密封接触是防止辊箱进水,密封骨架又通过密封圈与密封板密封在一起,起到密封水的作用,与水接触且活动的地方,就是上面这一些了,首先分析密封骨架与密封板之间的接合,当把胶圈、骨架、密封板安装在一起,发现由于胶圈细,在骨架槽内不能填得十分满,有大约0.02mm的间隙,这间隙也可能是一个进水点,于是我们把原来的密封圈子加粗到直径为0.3mm,使胶圈填满于骨架中,通过我在较长的时间内观察、试验、讨论、研究,最终决定:(1)将密封骨架的内圈尺寸由原来的φ149.00+0.40 mm 改为149.00+010 mm,直径缩小 0.3mm,使密封骨架与双唇密封不能相对转动,降低了密封磨损,增加其防水性及寿命;(2)原图纸规定的密封装配尺寸轴肩到凸处15.20+0.10mm并非最佳尺寸,因为国产备件实际尺寸达不到图纸要求精度,且到轴肩处累积误差较大,因此该尺寸应通过测量上、下滑环及密封骨架的实测尺寸来推算,这样才能使双唇密封位于两滑环正中,起到上封水、下封油的目的。此改造经实施后,效果十分明显,230机组辊箱漏水情况有很大改善,对精轧机组的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使用后,精轧润滑站台票滤芯寿命由原来的5——6天延长到20天以上,每次更换15个,这样以来每年节省630个滤芯,每个滤芯单价100元,则每年可节约费用63万元。
其次再来分析双唇密封与滑环之间,我们通过在滑环上均匀涂上丹红,安装在转动的轧辊轴上,来检查双唇上下着色是否均匀,最终达到把骨架调整在中间位,使双唇均匀着色的目的,通过改进以后,进水也有一定减少,在精轧区基本上控制住进水,使精轧与辊箱由2个月增至6个月,油品由原来的9级上升到7级,滤芯基本上2个月不用更换,也不会出现0.1 Mpa的压差,使精轧机区设备得到一个稳定良好的运转。
辊箱进水还有一些其他不常见的原因例如:辊箱和锥箱的配合面进水、热电偶压盖处进水、抛油环未压紧进水、辊箱体面上两个导向柱松动和固定螺栓的防水垫片损坏渗水、精轧机组稀油站的板式换热器漏水等会导致辊箱进水。
2、 制作检验设备对即将上线的辊箱的做进水检验
为了保证上线辊箱不进水,我们对装配好的辊箱必须经过试水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作为合格备件上线使用,检验设备见图2。从进水口注入加有乳化液的水(加入乳化液是为避免辊箱锈蚀),然后在下面检查辊箱是否漏水,若有水渗出,则可从下面直接观察到是双唇圈进水还是偏心盘或其他部位进水,再根据上述方法进行分析解决,直至漏水检验合格为止。
要检查辊箱在线使用过程中是否进水,首先,可通过勤观察油站内油箱水位的变化来确定。其次,必须确定是哪架轧机进水,这可利用每天换辊换槽时间,停止精轧机的润滑供油来检查。为方便检查,对精轧机锥箱的各架回油总管进行改造,即在每架回油总管的最低位接上一根较细的金属软管,并在出口一端加上阀门,正常运转时该阀关闭;如需对油品取样,也可通过此阀取样。在停车停油检查是否进水时,将此阀打开,精轧机的保护罩关闭,打开高压冷却水(此时精轧机绝对禁止启动!),即可检查接在每架总回油管上的金属软管是否有水流出。
三、漏油原因及改进措施
预精轧辊箱为仿摩根五代产品,密封使用原进口双唇密封,经我公司技术人员对辊箱拆检,分析发现漏油的原因并非是密封质量和装配尺寸问题,而是辊箱在设计上存在一定弊病:辊轴大端油膜轴承供油量大于设计在偏心套上的回油孔的流量,造成在供油孔处润滑油(带压0.3MP)外溢,发生泄漏现象,我公司的改进措施为:在偏心套大端油膜轴承供油孔上方开一宽10mm槽,并在槽中打了三个倾斜45度、φ8mm的孔,与偏心套上的回油孔接通,使溢出的润滑油沿槽流动并从孔中回油,有效的避免了润滑油的泄漏问题。本次对辊箱偏心套的改造较为巧妙有效,在同行业中尚未发现对其结构作如此改动。
同时预精轧区也根据上述精轧机组的改进做了相应改动,但还是存在辊箱进水现象,通过进一步分析原因,发现密封的尺寸同上、下抛油环之间的尺寸不符合要求。密封在上、下抛油环中间的压缩量不够,不能起到密封的作用。于是将上、下抛油环的尺寸磨去了0.5mm,这样密封在上、下抛油环中间就有足够的压缩量。形成良好的密封效果。同时又在下抛油环的下边加一个0.5mm的垫,用以消除对上、下抛油环磨去的量。通过一系列改造,使预精轧箱寿命提高到8——10个月,油品保证在7级以上,使辊箱在线时间可达10个月。
我们通过对三高线辊箱进水、漏油原因的分析,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精轧机组辊箱和润滑系统运行状况越来越好,大量进水的现象基本能 够避免,有效地降低了油耗,减少了润滑油泄漏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对偶尔出现的进水情况,能及时发现并在短时间内处理,大大降低了维护成本,为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辊箱是生产线上轧机区域重点设备,由于成本费用很高,因此维护好辊箱无论是在经济价值方面,还是在劳动强度方面都尤为重要,所以我们的防止辊箱进水、漏油的措施在其他高线生产线上推广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