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采夫职业生涯中每一次必然的折腾,每一个偶然的转折,都是在退回心里那个最初的原点。到了那里,就再也不走、不折腾了。
2004年底,潘采夫坐在时任《新京报》副总编李多钰的办公室,他正等待着一次重要的面试。然而李多钰的第一句话便是,“从现在起,咱们就是同事了。”这开门见山的幸福,把潘采夫给整蒙了。彼时,他的神经在紧张与解脱之间还没有找到一个确切的落脚点,李多钰就又说,“我给你讲个段子。”待得段子讲完。二人都笑了起来。气氛也旋即变得舒适,潘采夫悬着的一颗心才随之彻底放下了。
回忆起这段经历,潘采夫笑笑。还是感觉有些不可思议。可能就是因为这令人难以忘怀的开始,潘采夫终于对一份工作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他把《新京报》比做自己的“第一个”——第一个爱上并愿意为之服务的报纸。然而从职业的时间轴上来看,《新京报》却是他的“最后一个”。
在遥远的上个世纪末,在那个学生还不用为了找工作发愁的年代。潘采夫从郑州大学的新闻系毕业了。他追随着系中前辈光辉的足迹,进了一家省报机关。在当时,说起来那是人人都羡慕的去处。他进了报纸的广告部,工作稳定,收入也丰厚,什么都用不着发愁。月中发工资的时候,工作没着落的同学就会来看望他,大家聚在门口的饭馆吃一顿小鸡炖蘑菇,由他付账,然后作为对同学好心看望的补偿,还分发给大家一些生活基金。
那是段阳光明媚的日子,但缺点就是阳光下的景色一览无余,一直看到了退休后。每天从食堂到办公室是几步路,从办公室再到食堂还是几步路,这让潘采夫的心里发慌,这人生是刚开始,还是行将结束了?
一年后,在他身上发生了两个变化——体重飙升了30斤,工作转正。然后他就辞职了。他说自己不想就这么平平安安地迈向死亡,而且他起初的理想是做广告,不是负责刊登广告,更何况所登的尽是些包洽各种绝症的医疗骗术。在新世纪的伊始,他离开了到手的铁饭碗,另找了份工作也不甚满意,很快便离开了。日子开始紧张起来,他租了一间小房,整日看书、踢球、吃大排档。深夜里,他思考未来,未知的恐惧常常来袭。他捧着《平凡的世界》,把自己幻想成孙少平,与路遥并肩冲向水深火热的生活。这信念撑着他度过了无数个悲伤难眠的夜晚。在很长一段暗无天日的生活后,由于房内潮湿,他被被子捂出了一身牛皮癣。而他感觉,自己终于有点像路遥了。
其实在潘采夫上大学的时候,他热烈的广告抱负曾促使他来到北京,他在奥美的大楼下面转了一圈,想自告奋勇,但又想不出具体能告如何的奋勇,于是就一个人灰溜溜地走了。相同的事情在他待业期间又干了一次,这回是南下来到广州,他下定决心要做个编辑,于是想去《南方都市报》尝试一次,但站在门外。自卑感又收紧了他的脚步。他不惧怕分手。却屡屡在表白之时犯了怯,最终也没能迈进那道门。他现在还在好奇如果当时走了进去,自己的人生将会拐向哪里。
弹尽粮绝之后,他来到了北京。没过多久,他就以无业游民的状态结了婚,也是碰到了开明人家,岳父岳母对他没工作的现状一句都没过问。当过蚁族,吃过软饭,蛰伏过后,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去到了一家网络公司,做媒介部经理,做了一年,公司倒闭。于是就又跳出来,去了一家小报社做校对工作,过不久,报纸的编辑忽然发现他的文笔很好,就让他写一篇专栏,潘采夫照葫芦画瓢写了人生第一篇可以发表的文章,此后他便有了另外一个头衔一专栏作者。再后来他做上了专栏版编辑、书评版编辑,还间或写过一两篇采访稿,可以说体验了一张报纸的所有工作。
才华可以征服编辑,但终是无力挽救那份小报的衰落,潘采夫只得再次选择离开。之后去了联办,跟随着在媒体界备受敬仰的杨浪。其问参与了《财经》的一些事,还短暂去过《中国新闻周刊》做时政记者。用他的话来说,他就像一尾黄花鱼。游弋在中国最杰出的媒体边缘。游着游着,水位变深,这尾黄花鱼感觉到自己这一辈子大概离不开报纸了。
实际上,对于报纸的情结早就深植于潘采夫的内心,上大学时,他痴迷于《中国青年报》和《南方周末》,期期都买。只不过因为所学专业是广告,便一直把职业目标设定在了广告人,没想过可以去做报纸。但命运周折。关上一扇门,打开一扇窗。潘采夫发现自己生出了一个愿望,一辈子待在一份报纸,陪着它看中国的变迁,再作为报纸的遗老,给报纸的时代送别,也就是陪它变老。可这份报纸在哪呢?潘采夫也拿不定主意,直到2004年的时候,他看到了《新京报》的招聘启事。
后来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那次面试,那是这条黄花鱼梦想中的池塘,氛围太好,同事情深,拥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又各有各的情趣。就是这儿了吧,耳边有个声音在说着。甚至他迫切地想要来到几十年后,身边还聚着这群同事。仿佛当初在香港大公报,金庸、梁羽生一班人在文化副刊部每日写稿弈棋、扯淡闲侃,聊出来的都是文坛掌故。
潘采夫的职业生涯充满着各种戏剧般的折腾和一股勇猛向前的力量。他辗转十余份工作,却并非只想着弃旧迎新,他实是喜新还怀旧。他念着从前的好,可更看重的是追求的自由。
眼下,他又要走了。去英国,陪老婆孩子念书,他就做个家庭妇男,兼职写稿。不过不同以往。这次他说自己还会回来,回到那个凝结着小小心愿的地方,因为那里的一切都在等着他,他是那个梦想的主人。生活在安全感普遍缺乏的时代,能有一份印满油墨和言论的报纸值得坚守,视如己出,这是一项温馨的使命。
2004年底,潘采夫坐在时任《新京报》副总编李多钰的办公室,他正等待着一次重要的面试。然而李多钰的第一句话便是,“从现在起,咱们就是同事了。”这开门见山的幸福,把潘采夫给整蒙了。彼时,他的神经在紧张与解脱之间还没有找到一个确切的落脚点,李多钰就又说,“我给你讲个段子。”待得段子讲完。二人都笑了起来。气氛也旋即变得舒适,潘采夫悬着的一颗心才随之彻底放下了。
回忆起这段经历,潘采夫笑笑。还是感觉有些不可思议。可能就是因为这令人难以忘怀的开始,潘采夫终于对一份工作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他把《新京报》比做自己的“第一个”——第一个爱上并愿意为之服务的报纸。然而从职业的时间轴上来看,《新京报》却是他的“最后一个”。
在遥远的上个世纪末,在那个学生还不用为了找工作发愁的年代。潘采夫从郑州大学的新闻系毕业了。他追随着系中前辈光辉的足迹,进了一家省报机关。在当时,说起来那是人人都羡慕的去处。他进了报纸的广告部,工作稳定,收入也丰厚,什么都用不着发愁。月中发工资的时候,工作没着落的同学就会来看望他,大家聚在门口的饭馆吃一顿小鸡炖蘑菇,由他付账,然后作为对同学好心看望的补偿,还分发给大家一些生活基金。
那是段阳光明媚的日子,但缺点就是阳光下的景色一览无余,一直看到了退休后。每天从食堂到办公室是几步路,从办公室再到食堂还是几步路,这让潘采夫的心里发慌,这人生是刚开始,还是行将结束了?
一年后,在他身上发生了两个变化——体重飙升了30斤,工作转正。然后他就辞职了。他说自己不想就这么平平安安地迈向死亡,而且他起初的理想是做广告,不是负责刊登广告,更何况所登的尽是些包洽各种绝症的医疗骗术。在新世纪的伊始,他离开了到手的铁饭碗,另找了份工作也不甚满意,很快便离开了。日子开始紧张起来,他租了一间小房,整日看书、踢球、吃大排档。深夜里,他思考未来,未知的恐惧常常来袭。他捧着《平凡的世界》,把自己幻想成孙少平,与路遥并肩冲向水深火热的生活。这信念撑着他度过了无数个悲伤难眠的夜晚。在很长一段暗无天日的生活后,由于房内潮湿,他被被子捂出了一身牛皮癣。而他感觉,自己终于有点像路遥了。
其实在潘采夫上大学的时候,他热烈的广告抱负曾促使他来到北京,他在奥美的大楼下面转了一圈,想自告奋勇,但又想不出具体能告如何的奋勇,于是就一个人灰溜溜地走了。相同的事情在他待业期间又干了一次,这回是南下来到广州,他下定决心要做个编辑,于是想去《南方都市报》尝试一次,但站在门外。自卑感又收紧了他的脚步。他不惧怕分手。却屡屡在表白之时犯了怯,最终也没能迈进那道门。他现在还在好奇如果当时走了进去,自己的人生将会拐向哪里。
弹尽粮绝之后,他来到了北京。没过多久,他就以无业游民的状态结了婚,也是碰到了开明人家,岳父岳母对他没工作的现状一句都没过问。当过蚁族,吃过软饭,蛰伏过后,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去到了一家网络公司,做媒介部经理,做了一年,公司倒闭。于是就又跳出来,去了一家小报社做校对工作,过不久,报纸的编辑忽然发现他的文笔很好,就让他写一篇专栏,潘采夫照葫芦画瓢写了人生第一篇可以发表的文章,此后他便有了另外一个头衔一专栏作者。再后来他做上了专栏版编辑、书评版编辑,还间或写过一两篇采访稿,可以说体验了一张报纸的所有工作。
才华可以征服编辑,但终是无力挽救那份小报的衰落,潘采夫只得再次选择离开。之后去了联办,跟随着在媒体界备受敬仰的杨浪。其问参与了《财经》的一些事,还短暂去过《中国新闻周刊》做时政记者。用他的话来说,他就像一尾黄花鱼。游弋在中国最杰出的媒体边缘。游着游着,水位变深,这尾黄花鱼感觉到自己这一辈子大概离不开报纸了。
实际上,对于报纸的情结早就深植于潘采夫的内心,上大学时,他痴迷于《中国青年报》和《南方周末》,期期都买。只不过因为所学专业是广告,便一直把职业目标设定在了广告人,没想过可以去做报纸。但命运周折。关上一扇门,打开一扇窗。潘采夫发现自己生出了一个愿望,一辈子待在一份报纸,陪着它看中国的变迁,再作为报纸的遗老,给报纸的时代送别,也就是陪它变老。可这份报纸在哪呢?潘采夫也拿不定主意,直到2004年的时候,他看到了《新京报》的招聘启事。
后来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那次面试,那是这条黄花鱼梦想中的池塘,氛围太好,同事情深,拥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又各有各的情趣。就是这儿了吧,耳边有个声音在说着。甚至他迫切地想要来到几十年后,身边还聚着这群同事。仿佛当初在香港大公报,金庸、梁羽生一班人在文化副刊部每日写稿弈棋、扯淡闲侃,聊出来的都是文坛掌故。
潘采夫的职业生涯充满着各种戏剧般的折腾和一股勇猛向前的力量。他辗转十余份工作,却并非只想着弃旧迎新,他实是喜新还怀旧。他念着从前的好,可更看重的是追求的自由。
眼下,他又要走了。去英国,陪老婆孩子念书,他就做个家庭妇男,兼职写稿。不过不同以往。这次他说自己还会回来,回到那个凝结着小小心愿的地方,因为那里的一切都在等着他,他是那个梦想的主人。生活在安全感普遍缺乏的时代,能有一份印满油墨和言论的报纸值得坚守,视如己出,这是一项温馨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