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次中医皮肤科学术年会暨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科新技术新进展研修班征文通知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xinxiangro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海南省皮肤病医院承办的“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八次中医皮肤科学术年会暨中医皮肤科新技术新进展研修班”定于2011年9月22—25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知名皮肤科专家以及中青年医师就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诊疗新技术、新成果、新进展等进行广泛交流和探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山东汉族梅毒患者与HLA-A、B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PCR-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杂交(PCR-SSOP)方法对205例山东汉族梅毒患者与5844例山东汉族正常对照的HLA-A、B等位基因表现频率进行检测.结果 梅毒患者组HLA-A*02,B*15、40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Pc值均<0.05),HLA-A*26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P=0.003;Pc=0
患者男,80岁.因左足跟部红色肿块3年,增大伴出血1年余,于2009年9月24日至我院就诊.患者左足跟3年前出现赤豆样红色肿块,肿块逐渐增大至10 cm×15 cm,表面呈菜花样,易出血,并散发恶臭.患者原有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在外院就诊,考虑为糖尿病足,予抗感染,并局部清洁换药,皮损未见明显好转.2009年9月下旬,患者因左足皮损反复不愈伴发高热至我院急诊就诊.急诊科以右下肺炎、糖尿病足收治入院
期刊
我们于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采用盐酸非索非那定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以寻求在临床上用较少量的药物获得控制病情的方法,现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病例选择:符合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病程≥3个月,未治疗时每天发作或停用治疗药物后立即复发.依照病例选择标准共筛选出251例,分为两组.试验组126例,男57例,女69例,年龄12~63岁,平均年龄39.7岁,病程3个月至4年,平均病
期刊
患者男,57岁,因全身皮肤瘙痒,双下肢片状色素沉着7~8年于2010年5月来我院皮肤科就诊.曾在外院诊断为黑变病,之后行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为皮肤淀粉样变.具体诊疗经过不详.否认家族中有类似患者。
期刊
患儿男,8岁,因双拇趾甲异常8年就诊.患儿出生后不久双拇趾甲颜色即呈浅蓝褐色,后趾甲颜色逐渐变深并增厚,无自觉症状.其父母为非近亲婚配,母孕期体健,患儿有一兄,11岁,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体检:身高1.10 m,体质量21.5 kg,较同龄人矮小,消瘦.眼距较宽,鼻梁略宽稍凹,下颌短小,下唇稍厚,呈特殊面容,上下牙槽中切牙、侧切牙均缺如,心、肺、腹无异常,皮肤痛、温、触觉及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
期刊
目的 探讨SLE患者雌激素受体(ER)对T、B淋巴细胞的作用机制以及T、B淋巴细胞在SLE发病中的协同作用.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0例SLE患者与4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ER-α、IL-10、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mRNA表达水平;分析ER-α、IL-10和BLyS mRNA表达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SLE组ER-α、IL-10、BLyS mRNA相对
期刊
患者男,55岁,双小腿胫前硬肿斑块8年,无自觉症状.8年前,无诱因双下肢胫前皮肤肿胀,出现肿块、结节,无自觉症状.11年前出现心慌、无力,双侧甲状腺弥漫肿大,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用他巴唑及131I等治疗后,甲亢症状好转,且各项指标恢复正常.但双胫前出现皮损且逐渐增大、加重.否认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以及血丝虫病史.家族成员中无类似病史。
期刊
目的 了解南昌地区皮肤科门诊真菌感染性疾病的构成情况.方法 统计我院门诊2006-2008年期间诊断的所有皮肤和黏膜真菌病,分析病种和致病菌种与年龄、性别和发病季节的关系.结果 皮肤和黏膜真菌病共7251例,男女比为2.3∶1.股癣2702例占37.3%、花斑糠疹1505例占20.8%,手癣727例占10.0%,分别居第1~3位.除花斑糠疹未进行培养外,培养阳性菌株4953株,优势菌为红色毛癣菌(
患者男,39岁,因全身反复起疹,微痒1年余,腹痛2个月于2008年8月来我院就诊.患者1年前躯干开始起黄豆大小的红色斑疹,抓之易破,无明显不适,未予治疗,有时可自然减轻,其后1年中皮疹曾复发数次.2008年6月无明显诱因下腹部出现间断性胀痛,以脐周为著,在当地医院按"胃炎"给予止痛药和保护胃药(具体药物不详).经治疗症状无明显缓解.数天后腹痛突然加重,皮疹反而减少,经某医院检查,确定为"小肠穿孔"
期刊
患者男,48岁,反复面颈、躯干、四肢丘疱疹10年,加重10 d,发热4 d.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大量小到中等异形淋巴样细胞浸润,以血管及附属器周围明显,伴血管结构的破坏,并可累及皮下脂肪小叶间隔.免疫组化标记示真皮及皮下组织浸润的异形细胞CD45RO(+++)、CD3(-)、CD4(-)、CD8(+)、CD56(+)、TIA-1(++)、粒酶B(+)、EBER(++)、CD3ε胞质(++)、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