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8年,在解放战争发展的关键时刻,特别是在南线战略决战的紧要关头,粟裕三次向党中央提出了重要决策建议,多次提出战略修正意见,对中央军委作出正确的战略决策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粟裕的功绩,毛泽东同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1949年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说:“淮海战役,粟裕同志立了第一功。”
一、 三次陈词
“子养电”——直陈:集中兵力中原歼敌
1948年1月,粟裕率领华野指挥机关和四个纵队集结于河南省的许昌、临颍、漯河地区。根据中央军委的指令,他们将在这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休整,传达贯彻中共中央1947年12月会议精神,进行新式整军,为执行新的作战任务做准备。
这时,中原战场的胜负已成为国共交战双方战略指导上关注的焦点。蒋介石为改变他战略上的被动地位,以维持其在全国的反动统治,采取坚守东北、力争华北、集中力量加强中原防御的战略部署,调集重兵于中原战场,一再叫嚣“确保中原”、“肃清中原”。毛泽东为实现用五年左右时间打败蒋介石的战略目标,指挥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经略中原,强调指出:“中国历史告诉我们,谁想统一中国,谁就要控制中原。今天中原逐鹿,就看鹿死谁手了!”
在这一关键时刻,身处战争第一线并且时刻关注战争全局的粟裕,分析敌我战略态势及其发展趋势,认为改变中原战局进而发展战略进攻,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关键在于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使我军在兵力对比和技术装备上走向优势,战争形势即可急转直下,也将推动政治局势的迅速变化,革命的全国胜利即可迅速到来。
1948年1月22日,粟裕将他的战略构想以及相应的建议报告中央军委和刘伯承、邓小平。
这就是著名的“子养电”。(按照电报地支代月、韵目代日的惯例,“子养”即1月22日,故称“子养电”)。
在这份电报里,粟裕根据他对中原以至全国战局的科学分析,提出了发展战略进攻、改变中原战局的战略构想,以及与此相应的关于作战和建军的重要建议。值得注意的是,他分析决定战争胜负及其发展趋势诸因素的时候,除了政治、战略、兵员数量以外,还把技术装备放在相当重要的地位。后来的实践证明,这是一个符合战争发展规律的科学预见。
这份电报早在1947年12月10日就起草好了,粟裕又继续观察思考40多天,方才果断发出,并且使用了“斗胆直陈”的措辞。当时他虽然不知道中共中央已经作出分兵渡江南进的战略决策,但是他主张依托根据地集中兵力打大歼灭战的思考,与中央军委一再强调的不要后方的战略跃进和在中原地区打中小规模的仗的指示,显然是不同的。
军委下令渡江——再陈:打大歼灭战
粟裕的“子养电”传到中央军委的时候,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的中共中央12月会议已经结束,中共中央作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部署,并正在为此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毛泽东与陈毅正在商定一個重大行动计划:拟令粟裕率部渡江南进。
五天以后,1月27日,中央军委正式电令粟裕,要他率领三个纵队渡江南进,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此电强调指出,采取这个战略行动的意图,是迫使敌人改变集中强大兵力于中原的战略部署。电报说:“你率三纵渡江以后,势将迫使敌人改变部署,可能吸引敌二十至三十个旅回防江南。你们以七八万人之兵力去江南,先在湖南、江西两省周旋半年至一年之久,沿途兜圈子,应使休息时间多于行军作战时间,以跃进方式分几个阶段达到闽浙赣,使敌人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地位。”渡江时间可在2月或5月,请粟裕“熟筹见复”。
接到中央军委的电报,粟裕感到,中央的决策与他的建议大相径庭。他一方面积极研究执行中央军委的指令,提出了渡江时机、路线和方法的具体方案,并且立即着手进行渡江南进的各项准备;另一方面则反复深入研究改变中原战局、发展战略进攻的方略。经过三天的缜密思考,他写出一份长达2000字的电报,于1月31日上报中央军委。
在这份电报里,粟裕在提出渡江南进时机、地点和方法的方案的同时,重申他在“子养电”中的观点和建议:“如能于最近打几个歼灭战,敌情当有变化。因此于最近时期,将三个野战军由刘邓统一指挥,采取忽集忽分(要有突然性)的战法,于三个地区辗转寻机歼敌(华野除叶王陶外可以三至四个纵队参战),是可能于短期内取得较大胜利的。”
接到粟裕的电报,毛泽东特意把原定于2月1日动身返部的陈毅留下来一起研究。研究的结果,仍然坚持由粟裕率领三个纵队渡江南进的决策,认为从调动中原敌军主力去江南的意图考虑,向蒋介石的要害地区出击是最有效的,但是采纳了粟裕关于渡江时机、地点、方法以及采取“忽集忽分”战法的建议。
2月1日午夜,毛泽东起草给粟裕的复电,表示完全同意粟裕提出的渡江作战方案,指令他们休整一个半月,3月下旬出动。后来因情况发生变化,渡江时间由3月下旬推迟到5月15日以后。
直陈:第一兵团暂不过江
根据中央军委指令,华东野战军第一、第四、第六纵队编组为东南野战军第一兵团,粟裕兼任司令员和政治委员。渡江南进的各项准备工作随即全面展开。
然而,粟裕并未停止他的探索和研究。他常常拿着中央军委的电报阅读、沉思,在地图前观察、测算,反复分析研究敌我双方情况,寻求改变中原战局、发展战略进攻的最佳方案。
粟裕认为,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更有利于迅速改变中原战局,进一步发展战略进攻。
要不要向中央军委再次提出自己的意见,粟裕开始是有顾虑的,主要是担心自己看问题有局限性,对如此重大的战略决策提出不同看法,会不会干扰统帅部的决心,而且部队的准备工作已经达到“万事俱备,只待渡江”的程度。为了做到确有把握,他两次向陈毅详细汇报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在上报中央之前,粟裕又将他的建议报告刘伯承、邓小平,征求他们的意见。当时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原无大仗可打。这些情况,也促使他采取谨慎态度。
但是,粟裕又想到,作为一个战区指挥员,在执行中央军委赋予的作战任务的时候,理应结合战争的全局来思考,从战略全局考虑利弊得失,把局部和全局很好地联系起来。全局是由许多局部组成的。从局部看到的问题,也可能对全局的战略决策有参考价值。既然自己已经深思熟虑看准了,就要敢于承担历史责任。
1948年4月18日,粟裕再次“斗胆直陈”,向中央军委建议,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而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几个大规模的歼灭战。同时建议,向淮河以南到长江以北地区派出几个以旅或团为单位的游击部队,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向长江以南的敌人深远后方派出多路游击队,与当地人民武装结合,在广大范围内辗转游击,以求大量调动敌人,策应中原地区作战。这样,三线密切配合,推动战局较快与较大发展。粟裕在电报最后特别声明:“我们对南渡准备仍积极进行,决不松懈。”
二、城南庄会议决定:华野三个纵队暂缓过江
粟裕关于发展战略进攻、改变中原战局的三次建议,引起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接到粟裕4月18日的电报,毛泽东在4月21日为中央军委起草致陈毅、粟裕的电报,请他们到中央开会,“商量行动问题”。
4月25日,毛泽东在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致电在西柏坡的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提议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议题之一就是“陈粟兵团的行动问题”。
4月30日,会议第一天,“五大书记”一起听取了粟裕的汇报。粟裕着重汇报了三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大量歼敌的方案,详细说明了提出这个方案的依据。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听了粟裕的汇报,当即研究决定,在既定战略方针不变的前提下,同意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暂缓渡江南进,留在中原黄淮地区大量歼敌。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构成了以后淮海战役设想的最初蓝图。
中共中央同时采取的一项重要组织措施,就是决定调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到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工作。此后,粟裕就以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职务,担负起领导和指挥华东野战军的重任。
三、“小淮海”演变为“大淮海”:提出三个关键性建议
继豫东战役胜利之后,9月24日早晨7时,当济南城内巷战尚在激烈进行的时候,粟裕判断攻济战斗已稳操胜券,随即向中央军委提出了他在济南战役前就考虑了的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经过一天的慎重考虑,中央军委发出了毛泽东起草的答复电报:“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同时指示将两步作战改为三个作战,“第一个作战应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于新安、运河之线为目标”。
10月11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的电报,确定淮海战役的作战任务主要是歼灭徐州刘峙集团主力之一部,开辟苏北战场,使山东和苏北打成一片。然后,华野分为两个兵团,以五个纵队组成东兵团在苏北、苏中作战、其余主力组成西兵团出豫皖两省,协同刘、邓在中原作战。这个部署仍然是人们所说的“小淮海”。
10月下旬,陈毅、邓小平指挥的中原野战军先后攻克郑州、开封,进至徐州、蚌埠地区,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粟裕分析战场态势,预见到华东、中原兩大野战军将由战略上配合作战发展为战役上协同作战,战役的规模也比原来设想的要大。形势要求必须建立统一的指挥体制,才能统一作战指导思想,协调作战行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两大野战军的整体威力。为此,10月31日粟裕发电报给中央军委、陈邓、华东局、中原局,表示遵令于11月8日晚发起淮海战役,同时建议:“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这是粟裕第二次献策。粟裕的电报传到西柏坡的时候,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当即研究同意,于次日(11月1日)复电指示:“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士认为,在中央军委尚未作出由谁统一指挥的决定以前,粟裕主动提出由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的建议,对于顺利解决南线决战的指挥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再次表现了他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高尚品德。
11月7日,即淮海战役发起一天之后,粟裕一面紧张地组织指挥部队对黄百韬兵团及其援军实行分割包围,一面冷静地观察分析当前敌情和全国战局,预测敌人可能采取的对策,筹划下一步以及未来几步的作战方案。他与华野副参谋长张震彻夜长谈,分析全国战略态势,估计敌人可能采取的方针,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得失,认为必须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地使淮海战役发展为南线战略决战。他们认为,很有必要把他们的判断和建议立即报告中央军委、陈(毅)、邓(小平)和华东局、中原局。于是,粟裕冒着严寒,奋笔疾书,起草电报,字斟句酌,反复修改,完稿时已是旭日东升。他和张震郑重签名,注明发报时间:齐辰(即8日7时到9时),这就是著名的“齐辰电”。
11月9日深夜,中央军委复电:
粟张,并告华东局,陈邓,中原局:
齐辰电悉。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用全力保证我军的供应。
军委
佳亥(9日21~23时)
这份电报表明,中央军委已经下定决心,把淮海战役发展为南线战略决战,歼灭长江以北的蒋军主力于徐州及其周围地区。
后来的战局发展,果如粟裕所料,蒋介石集团被迫实行了粟裕所说的“第一种方针”。11月4日,蒋介石派顾祝同到徐州“剿总”,传达蒋介石的决定,调整作战部署。这时,离华野发起淮海战役只有两天时间了。华野迅速完成对黄百韬兵团的分割包围,截断徐州之敌的南撤通路,国民党军队不得不在徐州地区与人民解放军决战,想要退守淮河也不可能了。这正是粟裕设想的最佳态势。
在淮海战役的战略决策中,粟裕频出奇谋,三次献策,对于中央军委作出举行淮海战役并发展成为南线决战的决策,使“小淮海”演变为“大淮海”,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摘自:《粟裕传》)
一、 三次陈词
“子养电”——直陈:集中兵力中原歼敌
1948年1月,粟裕率领华野指挥机关和四个纵队集结于河南省的许昌、临颍、漯河地区。根据中央军委的指令,他们将在这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休整,传达贯彻中共中央1947年12月会议精神,进行新式整军,为执行新的作战任务做准备。
这时,中原战场的胜负已成为国共交战双方战略指导上关注的焦点。蒋介石为改变他战略上的被动地位,以维持其在全国的反动统治,采取坚守东北、力争华北、集中力量加强中原防御的战略部署,调集重兵于中原战场,一再叫嚣“确保中原”、“肃清中原”。毛泽东为实现用五年左右时间打败蒋介石的战略目标,指挥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经略中原,强调指出:“中国历史告诉我们,谁想统一中国,谁就要控制中原。今天中原逐鹿,就看鹿死谁手了!”
在这一关键时刻,身处战争第一线并且时刻关注战争全局的粟裕,分析敌我战略态势及其发展趋势,认为改变中原战局进而发展战略进攻,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可能的。关键在于集中更大兵力打更大规模的歼灭战,大量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使我军在兵力对比和技术装备上走向优势,战争形势即可急转直下,也将推动政治局势的迅速变化,革命的全国胜利即可迅速到来。
1948年1月22日,粟裕将他的战略构想以及相应的建议报告中央军委和刘伯承、邓小平。
这就是著名的“子养电”。(按照电报地支代月、韵目代日的惯例,“子养”即1月22日,故称“子养电”)。
在这份电报里,粟裕根据他对中原以至全国战局的科学分析,提出了发展战略进攻、改变中原战局的战略构想,以及与此相应的关于作战和建军的重要建议。值得注意的是,他分析决定战争胜负及其发展趋势诸因素的时候,除了政治、战略、兵员数量以外,还把技术装备放在相当重要的地位。后来的实践证明,这是一个符合战争发展规律的科学预见。
这份电报早在1947年12月10日就起草好了,粟裕又继续观察思考40多天,方才果断发出,并且使用了“斗胆直陈”的措辞。当时他虽然不知道中共中央已经作出分兵渡江南进的战略决策,但是他主张依托根据地集中兵力打大歼灭战的思考,与中央军委一再强调的不要后方的战略跃进和在中原地区打中小规模的仗的指示,显然是不同的。
军委下令渡江——再陈:打大歼灭战
粟裕的“子养电”传到中央军委的时候,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的中共中央12月会议已经结束,中共中央作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战略部署,并正在为此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毛泽东与陈毅正在商定一個重大行动计划:拟令粟裕率部渡江南进。
五天以后,1月27日,中央军委正式电令粟裕,要他率领三个纵队渡江南进,执行宽大机动作战任务。此电强调指出,采取这个战略行动的意图,是迫使敌人改变集中强大兵力于中原的战略部署。电报说:“你率三纵渡江以后,势将迫使敌人改变部署,可能吸引敌二十至三十个旅回防江南。你们以七八万人之兵力去江南,先在湖南、江西两省周旋半年至一年之久,沿途兜圈子,应使休息时间多于行军作战时间,以跃进方式分几个阶段达到闽浙赣,使敌人完全处于被动应付地位。”渡江时间可在2月或5月,请粟裕“熟筹见复”。
接到中央军委的电报,粟裕感到,中央的决策与他的建议大相径庭。他一方面积极研究执行中央军委的指令,提出了渡江时机、路线和方法的具体方案,并且立即着手进行渡江南进的各项准备;另一方面则反复深入研究改变中原战局、发展战略进攻的方略。经过三天的缜密思考,他写出一份长达2000字的电报,于1月31日上报中央军委。
在这份电报里,粟裕在提出渡江南进时机、地点和方法的方案的同时,重申他在“子养电”中的观点和建议:“如能于最近打几个歼灭战,敌情当有变化。因此于最近时期,将三个野战军由刘邓统一指挥,采取忽集忽分(要有突然性)的战法,于三个地区辗转寻机歼敌(华野除叶王陶外可以三至四个纵队参战),是可能于短期内取得较大胜利的。”
接到粟裕的电报,毛泽东特意把原定于2月1日动身返部的陈毅留下来一起研究。研究的结果,仍然坚持由粟裕率领三个纵队渡江南进的决策,认为从调动中原敌军主力去江南的意图考虑,向蒋介石的要害地区出击是最有效的,但是采纳了粟裕关于渡江时机、地点、方法以及采取“忽集忽分”战法的建议。
2月1日午夜,毛泽东起草给粟裕的复电,表示完全同意粟裕提出的渡江作战方案,指令他们休整一个半月,3月下旬出动。后来因情况发生变化,渡江时间由3月下旬推迟到5月15日以后。
直陈:第一兵团暂不过江
根据中央军委指令,华东野战军第一、第四、第六纵队编组为东南野战军第一兵团,粟裕兼任司令员和政治委员。渡江南进的各项准备工作随即全面展开。
然而,粟裕并未停止他的探索和研究。他常常拿着中央军委的电报阅读、沉思,在地图前观察、测算,反复分析研究敌我双方情况,寻求改变中原战局、发展战略进攻的最佳方案。
粟裕认为,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大歼灭战,更有利于迅速改变中原战局,进一步发展战略进攻。
要不要向中央军委再次提出自己的意见,粟裕开始是有顾虑的,主要是担心自己看问题有局限性,对如此重大的战略决策提出不同看法,会不会干扰统帅部的决心,而且部队的准备工作已经达到“万事俱备,只待渡江”的程度。为了做到确有把握,他两次向陈毅详细汇报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在上报中央之前,粟裕又将他的建议报告刘伯承、邓小平,征求他们的意见。当时有一种意见,认为中原无大仗可打。这些情况,也促使他采取谨慎态度。
但是,粟裕又想到,作为一个战区指挥员,在执行中央军委赋予的作战任务的时候,理应结合战争的全局来思考,从战略全局考虑利弊得失,把局部和全局很好地联系起来。全局是由许多局部组成的。从局部看到的问题,也可能对全局的战略决策有参考价值。既然自己已经深思熟虑看准了,就要敢于承担历史责任。
1948年4月18日,粟裕再次“斗胆直陈”,向中央军委建议,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而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打几个大规模的歼灭战。同时建议,向淮河以南到长江以北地区派出几个以旅或团为单位的游击部队,配合正面战场作战;向长江以南的敌人深远后方派出多路游击队,与当地人民武装结合,在广大范围内辗转游击,以求大量调动敌人,策应中原地区作战。这样,三线密切配合,推动战局较快与较大发展。粟裕在电报最后特别声明:“我们对南渡准备仍积极进行,决不松懈。”
二、城南庄会议决定:华野三个纵队暂缓过江
粟裕关于发展战略进攻、改变中原战局的三次建议,引起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接到粟裕4月18日的电报,毛泽东在4月21日为中央军委起草致陈毅、粟裕的电报,请他们到中央开会,“商量行动问题”。
4月25日,毛泽东在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致电在西柏坡的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提议召开中央书记处会议,议题之一就是“陈粟兵团的行动问题”。
4月30日,会议第一天,“五大书记”一起听取了粟裕的汇报。粟裕着重汇报了三个纵队暂不渡江南进、集中兵力在中原黄淮地区大量歼敌的方案,详细说明了提出这个方案的依据。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听了粟裕的汇报,当即研究决定,在既定战略方针不变的前提下,同意华东野战军三个纵队暂缓渡江南进,留在中原黄淮地区大量歼敌。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构成了以后淮海战役设想的最初蓝图。
中共中央同时采取的一项重要组织措施,就是决定调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陈毅到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工作。此后,粟裕就以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职务,担负起领导和指挥华东野战军的重任。
三、“小淮海”演变为“大淮海”:提出三个关键性建议
继豫东战役胜利之后,9月24日早晨7时,当济南城内巷战尚在激烈进行的时候,粟裕判断攻济战斗已稳操胜券,随即向中央军委提出了他在济南战役前就考虑了的举行淮海战役的建议。经过一天的慎重考虑,中央军委发出了毛泽东起草的答复电报:“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同时指示将两步作战改为三个作战,“第一个作战应以歼灭黄(百韬)兵团于新安、运河之线为目标”。
10月11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的电报,确定淮海战役的作战任务主要是歼灭徐州刘峙集团主力之一部,开辟苏北战场,使山东和苏北打成一片。然后,华野分为两个兵团,以五个纵队组成东兵团在苏北、苏中作战、其余主力组成西兵团出豫皖两省,协同刘、邓在中原作战。这个部署仍然是人们所说的“小淮海”。
10月下旬,陈毅、邓小平指挥的中原野战军先后攻克郑州、开封,进至徐州、蚌埠地区,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粟裕分析战场态势,预见到华东、中原兩大野战军将由战略上配合作战发展为战役上协同作战,战役的规模也比原来设想的要大。形势要求必须建立统一的指挥体制,才能统一作战指导思想,协调作战行动,最大限度地发挥两大野战军的整体威力。为此,10月31日粟裕发电报给中央军委、陈邓、华东局、中原局,表示遵令于11月8日晚发起淮海战役,同时建议:“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这是粟裕第二次献策。粟裕的电报传到西柏坡的时候,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当即研究同意,于次日(11月1日)复电指示:“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士认为,在中央军委尚未作出由谁统一指挥的决定以前,粟裕主动提出由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的建议,对于顺利解决南线决战的指挥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再次表现了他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高尚品德。
11月7日,即淮海战役发起一天之后,粟裕一面紧张地组织指挥部队对黄百韬兵团及其援军实行分割包围,一面冷静地观察分析当前敌情和全国战局,预测敌人可能采取的对策,筹划下一步以及未来几步的作战方案。他与华野副参谋长张震彻夜长谈,分析全国战略态势,估计敌人可能采取的方针,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得失,认为必须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地使淮海战役发展为南线战略决战。他们认为,很有必要把他们的判断和建议立即报告中央军委、陈(毅)、邓(小平)和华东局、中原局。于是,粟裕冒着严寒,奋笔疾书,起草电报,字斟句酌,反复修改,完稿时已是旭日东升。他和张震郑重签名,注明发报时间:齐辰(即8日7时到9时),这就是著名的“齐辰电”。
11月9日深夜,中央军委复电:
粟张,并告华东局,陈邓,中原局:
齐辰电悉。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用全力保证我军的供应。
军委
佳亥(9日21~23时)
这份电报表明,中央军委已经下定决心,把淮海战役发展为南线战略决战,歼灭长江以北的蒋军主力于徐州及其周围地区。
后来的战局发展,果如粟裕所料,蒋介石集团被迫实行了粟裕所说的“第一种方针”。11月4日,蒋介石派顾祝同到徐州“剿总”,传达蒋介石的决定,调整作战部署。这时,离华野发起淮海战役只有两天时间了。华野迅速完成对黄百韬兵团的分割包围,截断徐州之敌的南撤通路,国民党军队不得不在徐州地区与人民解放军决战,想要退守淮河也不可能了。这正是粟裕设想的最佳态势。
在淮海战役的战略决策中,粟裕频出奇谋,三次献策,对于中央军委作出举行淮海战役并发展成为南线决战的决策,使“小淮海”演变为“大淮海”,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摘自:《粟裕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