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对未成年人的负面影响与应对措施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综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77287728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的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大主题,它构成的强大虚拟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甚至已超过了现实生活对他们的影响。如果不对未成年人加以科学引导,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未成年人 负面影响 对策措施
  一、前言
  如今的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大主题,它构成的强大虚拟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正在逐渐增强,甚至已超过了现实生活对他们的影响。它的全方位、超时空、互动性和隐蔽性对未成年人产生了难以抗拒的诱惑,正在改变着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方式,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网络的负面影响
  网络与很多新生事物一样,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和挑战。特别是未成年人,在这样一个新媒体的环境下,暴露出了很多容易遭受伤害和负面影响的问题。
  1.网络的开放性对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网络中的垃圾信息污染了未成年人心灵,误导了未成年人的行为,弱化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意识。网络中的垃圾信息有的品味不高、格调低下,有的充斥着暴力、凶杀、色情、淫秽,有的带有封建迷信。这些有害信息揉杂、渗透,无孔不入,对于未成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构成潜在威胁,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从而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
  2.网络的隐蔽性导致未成年人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日益增多
  网络技术使人们的身份可以变成电脑上一串字符,任何人都可以随便用不同的名字、性别、年龄与人交流而不会被人觉察,在毫无约束的状态下,各种随心所欲不负责任的行为很容易被诱发。近几年来,网络犯罪速度急速递增,1999年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违法犯罪案件近400余起,2000年剧增到2700余起,是上一年的6倍之多,由此,我们也进一步意识到网络对未成年人的严重危害性。
  3.网络的虚拟性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英国公布了这样一份科学报告:“网瘾正如传染病一样,通过四通八达的网络,感染全球各地的无数网友。过分迷恋上网有损身心健康,严重的会导致心理变态,危害程度不亚于酗酒或吸毒。”有的学生沉溺于网上聊天、交友、约会,陷入虚幻的情感世界不能自拔;有的迷恋网上游戏,茶饭不思,上网成瘾;有的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时精神倦怠,人际交流机会大大减少;有的长期“泡网吧”,造成睡眠不足,视力下降,生活节奏混乱;有的从网上下载不健康信息私下传播观看,甚至迷恋色情、暴力、迷信等不良信息,导致情绪暴躁,失去自制力,荒废学业,疏远与家人朋友关系,身体健康状况下降,心理极度扭曲。
  4.网络的广泛性削弱了未成年人的创造力
  网络已成为这个时代不可或缺的信息宝库,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告系统、信息网络和新闻媒体,是世界上资料最多、门类最全、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无所不包,这使得未成年人存在着相当大程度的“拿来主义”,不愿意动脑思考问题,遇到需要的东西,只需下载、剪贴,轻轻松松就能为己所用,未成年人的创造力靠简单的模仿照搬而遏制。由于过多地依赖网络。久而久之,网络削弱了人的智慧,使人的智力逐渐退化。
  5.网络的渗透性导致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意识迷茫
  网络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是英文信息,其数量占有绝对优势和绝对控制权。那些附着西方价值形态的信息大量流向国内,形成网上信息的垄断和倾销,他们利用网络在意识形态领域大肆进行文化侵略。有些不健康的信息对未成年人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性和欺骗性,在不知不觉中使他们受到影响、腐蚀和冲击,耳濡目染、盲目信从,产生冲动和迷失,引发对现实的不满,进而丧失进取、奋斗的内在精神和意志,对未成年学生的思想品德带来了巨大而无形的消极影响。
  6.网络的交互性改变了未成年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
  长时间与计算机打交道的未成年人很容易形成对网络的依赖心理,在网上他们是交流高手,网下却变成交流的蹩脚者。网络就如一把无形的“锁”,锁住了他们面对现实情感世界的心灵之门,他们不再为人世间的真情实感所动,却对虚拟的网络空间“一网情深”。由于他们过分关注“人——机”对话,淡化了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交往,失去了对周围现实环境的感受力和积极参与意识,导致了缄默、孤僻、冷漠、紧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养成欺诈心理,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
  三、应对措施
  1.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控与管理
  目前,网络已成为全球性的虚拟社会系统,具有全球化的色彩,世界各国都在制定限制措施和技术法规,以规范网络行为。如英国政府已使用“防火墙”技术,推广色情内容的过滤卡,加拿大政府则要求家长在多媒体上加挂V型色情过滤卡和暴力过滤卡。对那些利用网络传播色情信息、黑色信息或进行网络犯罪者,必须运用法律武器予以严惩,使网络空间得以明净。
  2.加快学校德育的数字化建设
  数字化德育建设要求学校德育整合学校校园广播、各类报刊、电视等各种传统媒体资源,以信息技术为手段,运用校园网络平台,建设以虚拟校园网为枢纽的具有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等特点的数字化德育平台,构建特色鲜明、渗透广泛、辐射力强的学校数字化德育体系,网上唱响德育主旋律,形成网上正面舆论强势和网上育人良好环境。
  3.构建班级绿色网络精神家园
  学校要主动利用计算机、互联网、虚拟现实等现代数字技术,全面优化班级建设的方式手段,实现网络环境下班级建设的改革与创新。建立代表班级主流意识的网上精神家园,发动未成年人参与构建积极健康的网络生活,共同设计班级网页、建立班级博克群、创办电子周刊等,在这里增强“伙伴、益友、健康”意识,凝集精神、会聚情感,实现师生、生生之间有效地交流和沟通。
  4.建立与家长联系沟通的网络系统
  学校要促使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建立与家长密切联系沟通的互动网络系统。让校园网成为沟通校内外信息的桥梁;定期向家长宣传网络意义,鼓励家长要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本着对孩子负责任的态度,和学校共同面对网络对未成年人的挑战,要求家长关心孩子上网情况、制订上网计划、规定上网时间、限制上网内容、养成上网好习惯。
  不可否认,网络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娱乐、放松,促进学习、交友等方面的作用。但网络那种虚拟、为所欲为、不受约束的自由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网络是一块战略高地,我们只有抢先占领这块高地,兴其利,去其弊,使网络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强大的战略基地,让网络为素质教育服务,孩子们才有明天,网络才有未来。
  参考文献:
  [1]陈理宣,网络生存对青少年主体性成长的影响以及教育措施[J].教育科学,2002,(2).
  [2]沈晓夫.网络化孤独[N].健康报,2002.
  [3]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
  [4]彭文波,徐陶.青少年网络双重人格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2,(4).
其他文献
2013年4月18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上海主持召开了由上海洪利净化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的“超细粉体高效过滤洗涤压干一体化技术”科技成果鉴定会。与会专家听取了研究报
一、拖车的选购1.尽量选购名牌产品.对于那些无商标、无厂址、无合格证的"三无"拖车或修理厂自制拼凑的拖车,尽量不要购买.2.拖车的自重要轻,以提高装载能力.一般自重不得超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紧跟时代步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大学生实施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应对挑战,巩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计算机考试大多在NOVELL网上进行,考试系统环境安全性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介绍了环境安全性的设置方法。
凯恩斯主义理论上的错误在于缺乏微观经济学基础,实践上的错误在于导致滞胀.实际上,经济衰退和就业不足,是劳动生产率提高导致的产品过剩造成的,是科技进步的阶段性结果(临时
社会力量办学即民办教育。发展社会力量办学既有利于吸纳社会资金,补充政府财政性投入之不足,增大教育投入,又能有效地缓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各种需求与现有教育规模有限的矛盾,有
采用顺酐、甲醇、盐酸为原料合成富马酸二甲酯,并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实践以德治国方略,应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德治的有效形式和途径.正确处理德治和法治的关系,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
化学农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而生物农药具有高效、无毒害、选择性强等特点,使用过程中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的破坏,是化学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