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监察在企业管理的作用及方法研究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wum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效能监察在企业管理体系中的定位,分析企业效能监察重要性及作用,最后提出了创新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方法。
  【关键词】效能监察;监督;审计;内控体系
  引言
  效能监察是企业内部监察机构针对影响企业效能的有关业务事项或活动过程,监督检查相关经营管理者履行职责行为的正确性,发现管理缺陷,纠正行为偏差,促进企业规范管理和自我完善,提高企业效能的综合性管理监控工作。其功能是通过监督监察企业内部的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及时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纠正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追究违规违纪人员的相关责任,以达到提高管理人员履职能力、预防腐败、防范风险的目的,对于加强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企业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拟结合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实践,作进一步的分析。
  一、效能监察在企业管理体系中的定位
  (一) 效能监察的双重性质
  效能监察工作在 1990 年由国家监察部在全国国有企业推行之初,就提出关键要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质量、效果、效率、效益进行监督,促进企业领导人员和管理部门公正高效地履行职责。中央纪委、监察部合署办公后,把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纳入全党反腐倡廉工作的格局进行统一部署,并加大了指导国有企业开展效能监察工作的力度,要求企业反腐倡廉工作要从效能监察入手,去发现和揭露隐藏在效能问题背后的腐败现象,把企业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同加强企业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贯彻到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中。
  从效能监察概念诞生到工作实践来看,其在企业整体环境中应该充当着两个角色 :一方面,它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生产经营过程的再管理、再监督;另一方面,它是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服从、服务于企业中心任务的有效途径,是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的切入点。可以说,效能监察既是企业的管理,也是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
  根据现代管理理论,管理职能一般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部分。其中,控制就是指监控组织活动,纠正组织偏差,保证组织按计划运行,以确保实现组织的目标。据此分析,效能监察在企业管理中的位置,应当归入“控制”这一职能。具体来说,它通过对某项具体的决策、经营、管理行为过程的监督,追究那些不令人满意的结果产生的原因,明确相关人对该结果所负有的责任,并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改正,并进一步完善制度或流程,增进企业效益,提升管理水平,这属于“间接控制”的范畴。
  (二)对人事部门的效能监察
  对该部门的效能监察主要体现在是否遵循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能级原理,以及在薪酬分配体系的设计和实施是否严格按照绩效管理来执行。前者主要考察了部门管理者的业务工作能力,后者则主要考察了管理者的制度执行情况。
  人事部门缺少足够的整体视野,因此效能监察人员就应在实践中帮助该部门建立起相应的功能。笔者认为,这种功能应形成长效机制。在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建立效能监察联系办公室,借助该办公室平台进行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主体应是人事部门的管理者和效能办负责人力资源监察的人员。为了减少信息交流所发生的费用,还可以充分引入信息化平台(如,QQ、OAK系统)。但无论怎样,信息交换应在保密状态下进行。
  (三) 在企业内控体系中的定位
  当前,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竞争环境,强化内控体系建设已经成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的首要任务。内控体系作为企业防范内部风险的保障,它贯穿于经营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各个阶段、各个层级,涵盖了企业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的过程始终,体现了内部控制的全面、全员、全过程控制的特性。在建立健全企业内控体系过程中,效能监察防范经营风险、促进管理提升的定位和作用值得高度重视。
  二、企业效能监察重要性
  效能监察是企业监察机构针对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效能的有关业务事项或活动过程,监督检查相关经营管理者履行职责行为的正确性,发现管理缺陷,纠正行为偏差,促进企业规范管理,实现自我完善,提高经营管理效能的综合性管理监控工作。它是一项旨在促进管理增加经济效益、促进廉政建设增强各级干部和管理人员勤政廉政意识和责任,适应企业自主发展需要的再管理、再监督工作,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当前,国有企业管理现状在深化体制改革的主要框架下所面临的是新机制、新要求、新环境的严峻挑战,加强管理创新已成为一种不可回避的选择。因此,推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就必须发挥效能监察对监察对象是否依法、合理履行职责,执行职能及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实际社会效应等情况进行监察的作用,减少效益流失和管理浪费,提高效益指标等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最终达到“改善管理,提高效能”的目的。效能监察作为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属于高一层次的管理和监督。效能监察在企业的推广和应用,促进了监察工作与生产经营的紧密结合,加强了企业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
  三、效能监察在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主要作用
  效能监察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内容,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它可以从不同角度促进企业管理工作的加强,达到增加企业效益的目的。具体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作用。
  1. 预防作用
  效能监察是在问题没有暴露出来之前或问题尚在萌芽之时,针对问题易发、多发部位和环节,提前介入而开展的经常性的检查活动。通过效能监察发现案件线索,查处违纪违法行为,这是惩治作用 ;在问题没有暴发或没有恶化之前,及早发现并进行纠正,堵塞管理漏
  洞,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是预防作用。但从整体上看,效能监察更侧重于预防,这也正是体现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
  2. 监督作用
  企业效能监察对监察对象履职行为有约束和规范作用。效能监察是一种管理监察,涉及到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目的是督促监察对象勤政务实,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执行企业规章制度,履行好职责。通过预防性的事前监察,或者是惩戒性的事后监察,都可以对监察对象的管理行为作出评判,从而约束和规范监察对象的履职行为,既廉洁又勤政地搞好本职工作。   3. 增效和促进作用
  效能监察在经营管理的效率、效益方面下功夫,如对工程项目和物资采购实行效能监察,能降低投资和采购成本,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在管理行为、能力、运转状态方面下功夫,如对执行安全、质量、规章制度情况实施效能监察,能防止发生质量差错、安全事故,就能产生间接经济效益。对因管理粗放、工作失误而造成的资产、资金流失,效能监察可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挽回,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利益。因此,效能监察可以增效益、促管理。
  4. 保证和强化作用
  企业效能监察的任务之一是执法监察。而其中的“法”从广义上讲,是对企业管理者执行包括国家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股东会或董事会决议等。通过对企业各级管理者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纠正、查处违纪违法、失职渎职、贪污腐败等行为,不仅能够督促各级管理者廉洁从业,而且能够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战略、法律、法规及企业的各项决议、制度得到贯彻执行 ;能够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秩序、管理行为正常运行,从而为企业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四、开展效能监察必须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一)效能监察与廉政建设
  在企业开展效能监察工作,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廉政建设的需要,也是保证政令畅通,促进高效工作的需要,更是全面履行纪检监察职能的需要。而廉政监察则侧重解决领导干部的行为是否规范,是否存在以权谋私等问题。效能监察与廉政监察都是以管理为主线的,二者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如果既存效在效能问题,也存在廉政问题,在开展效能监察过程中就会发现问题线索,查出经济上的违法违纪问题,这无疑是对廉政建设的促进。
  (二)效能监察与服务大局
  效能监察的工作定位是围绕中心工作、为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廉洁高效的现代化企业服务。要明确效能监察工作是“一把手”工程,充分运用效能监察手段,把效能监察工作融入企业管理,进入业务流程,围绕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选题立项组织实施。
  (三)效能监察与企业管理
  企业效能监察不能脱离企业管理,更不能取代企业管理,它是管理的再管理,监督的再监督。它是对各种立项问题进行检查,主要发现管理中的问题,提出改进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健全制度并督促落实,而非直接参与管理和纠正错误。指导企业尤其是各部门建章立制、监察一批项目、堵塞一些漏洞、夯实一片基础、实现企业的自我约束才是企业效能监察的重点工作和最终目的。
  (四)继承借鉴与创新发展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效能监察工作思路也在不断调整和创新,效能监察工作由生产经营型管理的一般领域,向资本营运和资产基础管理的深层次延伸,由一般纠错功能向促进经营管理活动整体规范拓展,由事后监督向过程监督推进,从具体项目监察向综合管理监督延伸,呈现出全方位和多层面、向纵深发展的态势。因此,必须在总结和借鉴过去做法的同时,根据“先试点后推广,先易后难,先单项后综合”的原则,搞准定位,积极探索效能监察的评价标准、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的创新,大胆实践、大胆探索,逐步推进效能监察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完善中不断规范和发展。
  五、创新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方法
  企业效能监察是监督创新的产物,没有统一或现成的方法去解决效能监察工作中遇到的所有问题。近年来,国有企业应当不断探索新形式下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有的放矢的效能监察工作方法。
  (一)把住源头,超前防范,充分发挥效能监察在廉政勤政方面的作用
  把效能监察的关口前移,由过去偏重事后监察,逐步向强化事前、事中监察转变,尽量将问题解决在事发之初、萌芽状态。一是要盯住容易出现问题的关键环节,提前介入,把住源头。特别是把好重点项目的决策关,防止个别人或少数人违背决策程序,擅自决策(或暗箱操作)立项的违纪行为,督促有关部门严格审核重大投资项目的前期调研工作的计划立项的报批手段,杜绝违规立项情况的发生。二是盯住容易出现问题的重点部门,超前防范,抓好监督。例如,物资采购既是物资管理中的重点部位,也是容易滋生腐败的点。注重研究把效能监察的重点向物资采购部门延伸,围绕市场准入、公开招标、岗位轮换等几个重要环节,协调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归口管理、集中采购、分段把关、相互制约、阳光采购,优质高效”的物资采购工作机制。可通过设立物质采购稽核岗,对采购物资的价格、数量进行管理和监控;通过设立入库检验岗,对采购物资的质量进行控制。
  (二)派驻督察,强化过程控制与跟踪监督
  当前,很多国有企业正处于加快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多,资本投入大,管理模式新,而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监督主体多,力量分散,监督滞后等现象时有发生。国有企业应当创新工作思路,对重点工程项目实施派驻督察制度,有效地防止了国有资产流失。通过有选择地向投资建设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派驻督察组,监督检查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效能监察工作实施情况、项目建设的相关管理者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履行职责情况,促进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能,从源头上预防职务犯罪,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些监督方式包括结合实际确立思路、选聘人员、建立制度,常驻现场、严格监督等,并做到监督到位不越位,促进管理不代替管理。
  (三)统一立项,实现精细管理与降本增效
  国有企业应该围绕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选题立项,针对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难点和影响企业效能的业务项目,先后在全系统对清理不良资产呆坏账。在统一立项项目开展过程中,首先做好梳理摸底工作,突出了抓住重点监察环节,以重点带全面,把内控流程要求落到实处。同时抓住阶段性重点工作,处理好了阶段性工作与整体目标要求、具体监察环节和整体业务流程的关系。在监督中,审计、财务、工程等相关业务部门和监察部门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抓出成效,在检查、整改、落实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工作机制,发现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   (四)业务公开,提高效能监察科技手段
  国有企业开发的业务公开这个平台,着眼于深化精细管理、深挖内部潜力、堵塞管理漏洞,不断创新监督模式,完善监督机制,改进监督方法。轻点鼠标,即可对全系统效能监察重点项目进行在线跟踪监督和检查指导。效能监察工作紧跟业务公开网上巡视监督发现的问题而开展,不仅推动了业务公开有效开展,而且拓展了效能监察的覆盖面, 通过“扫描”加“解剖”,加大网上巡视力度,加强网上巡视和线下调查相结合,实现重点项目“普照阳光”,有效促进了效能监察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成果运用,发挥效能监察实效
  效能监察成果是效能监察工作的核心,是项目从立项到调查乃至实施过程的最终结果的体现。效能监察成果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项目的成败优劣,其利用的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效能监察的价值实现和工作质量的高低。效能监察成果的利用是前提、是基础,而对效能监察成果的综合分析是成果利用的进一步延伸和升华,效能监察成果的最终落实则是前二者的根本保障,三者相互关联,共同促进效能监察质量的提升。要提高效能监察质量,就必须充分利用效能监察的成果,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抓好成果的宣传利用,扩大效能监察成果的影响。其次抓好效能监察成果的分析工作,纪检监察部门组织有关专家,从选题立项的精准度、程序执行的规范性、综合效益的显著性等方面,对效能监察工作进行总结评审。第三狠抓成果的落实,要尽可能将效能监察成果的作用发挥到及至。
  六、结束语
  总之,效能监察工作是纪检监察组织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发挥其职能,服务于企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我们中央企业要在改革中谋发展,就必须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坚持循序渐进,融会贯通,讲求实效,向高层次的管理和监督迈进,在实施效能监察中抓住企业管理中的重点部位和容易滋生腐败的薄弱环节,加大对经营决策、财务管理、工程招投标、在建工程管理、重要物资采购、企业改制改组等关键环节的监督力度,做到事前预防、事中制止、事后查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效益最大化,把实际工作中的潜能转化为可支配的动能和资源,只有这样企业效能监察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圆满成功。
  参考文献:
  [1]谭勇.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企业文化 ,2012(32).
  [2]李刚.深化国有企业效能监察工作有关问题研究[J]. 现代企业文化,2012(29).
  [3]刘占书.效能监察文件选编[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4]闫宏勋.基于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6).
其他文献
探索HLA-E分子的表达对习惯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及妊高症(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PIH)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细胞毒效应的影响。通过固相抗体
目的为探讨食管癌手术标本中CD44v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trept-avidin-biotin-complex法,检测食管癌手术标本中CD44v6的表达.结果 CD44v6的表达的阳性率:浸润于粘膜以及粘膜下层为33%(32/47),浸润达肌层者为25%(6/24).浸润达浆膜层者为68%(32/47);淋巴结转移阳性者阳性率为72%(34/47);临床病理分期第1、2、3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对直肠上动脉供血的影响.方法对10例Ⅲ、Ⅳ度痔患者,在行PPH手术前、后用直肠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其直肠上动脉分支血流速度的变化;同时用肛门镜检查痔核大小及出血情况.术中检查吻合口有无出血,并切除标本行病理检查.结果全组患者术后痔核明显缩小,出血停止.10例患者中,4例直肠上动脉分支位于黏膜下2mm以内的患者手术后1个月复查,其血流基本消失;6例直肠上动
目的探讨人巨细胞病毒(HCMV)对造血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半固体培养技术,研究HCMV AD169株对粒-巨噬系祖细胞(CFU-GM)、红系祖细胞(CFU-E)、多向造血祖细胞(CFU-Mix)及巨核系祖细胞(CFU-MK)集落生长的影响;分别用原位聚合酶链反应(IS-PCR)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CFU-GM、 CFU-Mix、 CFU-MK及CFU-E集落细胞中的H
【摘 要】综述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定义、重要特征和典型虚拟现实技术系统的组成;阐述了国内外对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消防模拟训练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自身经验,探讨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在消防灭火救援模拟训练的应用。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消防模拟训练;应用  1.前言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是20世纪末逐渐兴起的一门综合性信息技术,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已经迎来了新的发展时代。特别是通信网络,与之前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本文围绕着光接入网的发展进程进行深入的探讨,通过分析光接入网的现状以及它的发展趋势,总结了光接入网对通信行业以及广电行业的影响,进而促进光接入网可以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光接入网;现状;发展;无光源网络;分析  光接入网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分别为无源光网络和有源光网络。无源光网络是
【摘 要】变电运行是企业的一个重要部门,如果没有可靠的运行技术水平,企业就没有稳定的供电保障,发生一次停电事故就会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本文主要对变电运行设备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设备检修技术。  【关键词】变电运行;检修;技术措施  1 .电力系统中变电运行设备检修的必要性  对变电运行设备的检修主要考虑两个方面因素:一是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要求。在用电高峰期的设备工作量大,仅仅进行预防性
【摘 要】体态语是主持人不可或缺的重要表达手段和交流手段,在礼仪主持过程中,体态语能和有声语言相得益彰,为主持过程中的现场氛围营造、与受众之间的人际互动搭建沟通桥梁。作为礼仪主持人,挥洒自如地运用体态语技巧能够让主持生动自然,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礼仪主持人;体态语;沟通;语言  在日常交际里,有的人善于运用体态语,这样的人往往表情生动、手势灵巧,说到精彩处顾盼神飞,令听者浮想联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