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对于促进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概论”课教学方面仍存在的一些值得思考、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和制约到了教学实效的提升。全面剖析“概论”课的教学现状,深入探究影响“概论”课教学实效因素,积极采取多措并举予以改进,增强“概论”课教学感染力和说服力,确保“概论”课教学取得实际效果,对于提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 “概论”课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56-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文称为“概论”)课旨在通过对高职学生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帮助高职学生学会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和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使高职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概论”课作为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在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发挥了主导作用,在实际教学中产生了良好反响。但“概论”课教学方面仍存在一些值得思考、亟待解决和改进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了“概论”课教学实效。本文试图在对当前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的基础上,分析导致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原因,并结合实际从多种解决途径去探讨“概论”课教学实效的提升问题。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直面“概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概论”课教学提出了新难度
作为教学课堂中的主体,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对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与此同时,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则会给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带来一定的难度,最终影响和制约教学效果。“概论”课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思想政治类课程,对多数高职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和艺术生来说则是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无趣,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部分学生到高职院校就读是出于无奈和父母安排,内心底对高职教育不认可,故在学习态度上较为消极,影响到“概论”课的学习积极性。另外,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存在认为包括“概论”课在内的大学生必修的公共思想政治课没有多大实际用处和意义,对未来的就业和创业没有实际帮助,只要上好专业课程,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就足够了的错误想法,以及多数学生存在高职教育相比本科教育来说前途比较渺茫的错误认识滋生学习无所谓和“破罐子破摔”心理,都是导致高职学生“概论”课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二)网络环境的发展变化对“概论”课教学提出了新考验
网络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给高职学生提供信息资讯、学习资源和休闲娱乐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不少高职学生无所适从,陷入网络以至不能自拔。部分学生沉迷于网游,因晚上玩游戏太晚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而影响上课学习。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使得上网也变得越来越便捷,很多学生成为了“手机控”,一天中的相当一部分时间就是用来发微信、发微博、看网页、玩游戏,精力明显不在学习上。
(三)课堂效果的不够理想对“概论”课教学提出了新挑战
当前“概论”课多数是采用理论专题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加上部分任课教师不懂得使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讲解,致使课堂枯燥乏味,良好的互动教学氛围难以形成,就出现了任课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课,部分学生在下面玩手机、打瞌睡的现象。同时,大班的教学规模不利于任课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掌控,传统的教学手段(板书)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起学生的兴趣,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四)高职院校重视度不够对“概论”课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不少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职业技能教育,对技术技能学科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及其师资队伍建设则不够重视,具体表现为:因条件有限,在尽量满足专业技术多媒体教学的前提下,才考虑安排“概论”课使用多媒体教学;对思政师资队伍建设投入不够,思政教研室建设受制于经费不足,无法推进优秀“概论”课教学团队建设和有助于促进“概论”课教学的理论研究以及其他活动等。
二、把握全面,剖析到位,探究“概论”课教学问题的原因
(一)剖析任课教师因素,探究“概论”课教学的主导性
1.部分教师知识水平还有待提高。“概论”课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需要任课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知识背景。但有些任课教师对“概论”课程知识体系了解还不太熟悉,掌握还不够透彻,对一些理论和问题理解还不够深刻,就容易导致在上课过程中“照本宣科”,说服力弱化。有些任课教师不坚持学习、不善于学习、不勤于学习,不注重教学反思,不善于中现实生活汲取知识养分,不积极获取新知识新信息,往往一份教案可以用上那么好几年,这就使得任课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逐渐滞后于实际,无法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丰富,无法用自己的学识魅力去吸引学生。
2.部分教师教学技能还有待提高。在对课程知识体系掌握透彻的基础上,提升“概论”课教学实效性,还得在教学技能提升上下功夫。不少任课教师只注重教学内容的掌握,而忽略了教学技能的提高,往往只管通过说教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而没有很好地把“教”与“学”联系起来,没有通过案例式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等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这样使得课堂互动极少,理论教学较为“苍白无力”。
3.部分教师个人魅力还有待提高。“概论”课的教学效果不好,往往是和任课教师的个人魅力有极大关系。充满个人魅力的任课教师,往往具备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深受学生爱戴和尊敬,就能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能在课堂上通过自己渊博的学识魅力、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亲可爱的性情和良好的品德修养去吸引学生、去说服学生。同样的“概论”课教学内容,有些教师讲授起来学生就像受罪一样,听得枯燥乏味,昏昏欲睡,上课时间难熬,而有些教师讲授起来学生就听到津津有味,课堂互动氛围活跃.因此,任课教师就要从学识、性情、品德素养等多个方面去提升个人魅力,通过施展个人魅力去吸引学生,提升教学效果。 (二)剖析高职学生实际, 探究“概论”课教学的主体性
1.存在认识偏差,学习动力不足。不少高职学生存在像“概论”课等公共必修课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没有影响的认识偏差,认为此类课程可上可不上,往往只注重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不注重该类课程的学习。此外,有些学生只是想混过时间混个毕业证,有些学生只是为了应付父母而来上学的,有些学生还受高年级学生的学好与不学好都可以拿到该科学分的误导等等,造成了不少高职学生对“概论”课缺乏学习动力。
2.文化基础较低,学习能力较差。因高职教育逐渐显现出生源不足的问题,高职院校入学门槛逐渐降低,这就出现了高职学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的情况。“概论”任课教师普遍反映,不少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领会能力较弱,对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基本的理论问题存在理解困难,不知所云,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教学主体性作用。这样的情况导致了教学组织存在困难,教学活动开展不顺畅,教学效果不明显。
(三)剖析高职院校条件,探究“概论”课教学的保障性
1.“概论”课授课安排不尽合理。高职院校统一使用的“概论”课教材内容丰富,涵盖多个方面,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多数高职院校将“概论”课授课时间安排为每个学期32课时。在这样的授课任务时间安排里,很多任课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完成教学任务,把教学内容进行粗略的、概括性讲授,不过多进行详细的、拓展性讲解,因时间限制导致课堂教学交流互动甚少。
2.“概论”课资源投入明显不足。不少高职院校把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职业技能教育中,花大力气推进专业体系建设及其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精品课程的培育,而对包括“概论”课在内的公共必修课投入的资源十分有限、明显不足,在鼓励和资助“概论”课教师开展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研究以促进教学效果提升方面捉襟见肘,在“概论”课精品课程培育方面经费投入较少,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如学术研讨、技能培训、教学比赛和外出考察交流扶持力度不够等等。
3.高职院校其他方面的条件限制。在教学硬件的限制方面,如有些高职院校经费有限,无法建设更多的多媒体教室,满足任课教师通过图文并茂、声像齐全的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提起学生听课兴趣,提升教学效果的需要;如场地条件限制,使得“概论”课实践教学难以有效开展。
三、突出重点,改革创新,提升“概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
(一)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授课质量和水平
1.要在提升任课教师个人魅力上下功夫。“概论”课不同于专业技能课那样能内在地驱动学生热爱学习,因此要以任课教师强大的个人魅力去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任课教师要加强学习,在不断学习中获取新知识新信息,夯实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理论功底,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从而以渊博的学识魅力增强对学生的引导力和说服力。
2.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上下功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概论”课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课程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和教学手段单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的灌输式、说教式和训诫式,进一步阻碍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主动参与,并强化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受支配地位”因此,就要结合教学实际,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积极创新,通过多样性教学方法提起学生听讲学习兴趣。“概论”课教学要结合高职学生思想上的难点、热点和困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可以打破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训诫式”教学模式,采用从现实社会中学生关注的现象中提出问题,进行相互讨论(辩论)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互动;选择经典案例、剖析重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案例式教学,吸引学生兴趣。
3.要营造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氛围上下功夫。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凝聚思政教师队伍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努力培育优良教风,切实提升教学实效性。通过教师技能比赛、说课大赛、业务培训、教学经验交流会等载体,努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促进任课教师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
(二)大力推进优良学风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1.要在加强思想引导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思想引导上的合力作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帮助学生形成通过“概论”课等公共必修课可以拓宽知识视野,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正确认识,引导学生摒弃“概论”课毫无实际意义的错误认识,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养成勤学好问习惯。
2.要在加强氛围营造上下功夫。强化“概论”课理论内容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着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讲座、报告会、社团活动、主题实践教育、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以及各类学术科技活动,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吸引学生积极学习,陶冶情操,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内化为学风自觉的行动。
3.要在加强课堂纪律上下功夫。不少高职院校的“概论”课公共必修课课堂纪律都不是很好,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屡禁不止,上课玩手机、看小说、打瞌睡也经常出现。因此,提升“概论”课教学实效性,除了任课教师着重在“概论”课堂教学中采用多样性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听课兴趣和注意力外,还需要任课教师和班委干部抓好课堂纪律,加大课堂考勤力度,科学引导和管理课堂“手机控”等行为,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三)大力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切实促进和保障教学实效提升
1.要在教学条件和科研经费保障上下功夫。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概论”课,加大对教学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教学条件,满足“概论”课采用多样性教学方式需求;积极推进“概论”课程建设,造就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推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进一步改善科研条件,鼓励和资助“概论”课教师积极开展相关理论研究,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夯实“概论”课教学的基础,实现理论研究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2.要在教学评价和考核机制建设上下功夫。结合“概论”课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有别于专业课程教师的评价机制,不断完善“概论”课教学评价体系,包括教师的教学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学实施过程等,通过客观评价“概论”课教学情况,为教师本人指明不断改进和努力的方向,促进教师素质水平的提高和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盛湘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及其评价[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
[2]蒋桂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发挥大学生主动性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2(6).
[3]刘树方,朱颖华.“想听、可亲、真信”的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改特色[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关键词】高职院校 “概论”课教学 教学改革 教学实效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56-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文称为“概论”)课旨在通过对高职学生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育,帮助高职学生学会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政治现象和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使高职学生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概论”课作为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在加强和改进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发挥了主导作用,在实际教学中产生了良好反响。但“概论”课教学方面仍存在一些值得思考、亟待解决和改进的问题,影响和制约了“概论”课教学实效。本文试图在对当前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的基础上,分析导致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原因,并结合实际从多种解决途径去探讨“概论”课教学实效的提升问题。
一、认清形势,提高认识,直面“概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概论”课教学提出了新难度
作为教学课堂中的主体,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对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与此同时,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则会给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带来一定的难度,最终影响和制约教学效果。“概论”课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思想政治类课程,对多数高职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和艺术生来说则是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无趣,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部分学生到高职院校就读是出于无奈和父母安排,内心底对高职教育不认可,故在学习态度上较为消极,影响到“概论”课的学习积极性。另外,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存在认为包括“概论”课在内的大学生必修的公共思想政治课没有多大实际用处和意义,对未来的就业和创业没有实际帮助,只要上好专业课程,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就足够了的错误想法,以及多数学生存在高职教育相比本科教育来说前途比较渺茫的错误认识滋生学习无所谓和“破罐子破摔”心理,都是导致高职学生“概论”课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二)网络环境的发展变化对“概论”课教学提出了新考验
网络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给高职学生提供信息资讯、学习资源和休闲娱乐的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不少高职学生无所适从,陷入网络以至不能自拔。部分学生沉迷于网游,因晚上玩游戏太晚导致第二天精神萎靡而影响上课学习。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使得上网也变得越来越便捷,很多学生成为了“手机控”,一天中的相当一部分时间就是用来发微信、发微博、看网页、玩游戏,精力明显不在学习上。
(三)课堂效果的不够理想对“概论”课教学提出了新挑战
当前“概论”课多数是采用理论专题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加上部分任课教师不懂得使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进行讲解,致使课堂枯燥乏味,良好的互动教学氛围难以形成,就出现了任课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课,部分学生在下面玩手机、打瞌睡的现象。同时,大班的教学规模不利于任课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整体掌控,传统的教学手段(板书)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提起学生的兴趣,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
(四)高职院校重视度不够对“概论”课教学提出了新要求
不少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职业技能教育,对技术技能学科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及其师资队伍建设则不够重视,具体表现为:因条件有限,在尽量满足专业技术多媒体教学的前提下,才考虑安排“概论”课使用多媒体教学;对思政师资队伍建设投入不够,思政教研室建设受制于经费不足,无法推进优秀“概论”课教学团队建设和有助于促进“概论”课教学的理论研究以及其他活动等。
二、把握全面,剖析到位,探究“概论”课教学问题的原因
(一)剖析任课教师因素,探究“概论”课教学的主导性
1.部分教师知识水平还有待提高。“概论”课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需要任课教师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知识背景。但有些任课教师对“概论”课程知识体系了解还不太熟悉,掌握还不够透彻,对一些理论和问题理解还不够深刻,就容易导致在上课过程中“照本宣科”,说服力弱化。有些任课教师不坚持学习、不善于学习、不勤于学习,不注重教学反思,不善于中现实生活汲取知识养分,不积极获取新知识新信息,往往一份教案可以用上那么好几年,这就使得任课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逐渐滞后于实际,无法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丰富,无法用自己的学识魅力去吸引学生。
2.部分教师教学技能还有待提高。在对课程知识体系掌握透彻的基础上,提升“概论”课教学实效性,还得在教学技能提升上下功夫。不少任课教师只注重教学内容的掌握,而忽略了教学技能的提高,往往只管通过说教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而没有很好地把“教”与“学”联系起来,没有通过案例式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等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这样使得课堂互动极少,理论教学较为“苍白无力”。
3.部分教师个人魅力还有待提高。“概论”课的教学效果不好,往往是和任课教师的个人魅力有极大关系。充满个人魅力的任课教师,往往具备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深受学生爱戴和尊敬,就能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能在课堂上通过自己渊博的学识魅力、通俗易懂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亲可爱的性情和良好的品德修养去吸引学生、去说服学生。同样的“概论”课教学内容,有些教师讲授起来学生就像受罪一样,听得枯燥乏味,昏昏欲睡,上课时间难熬,而有些教师讲授起来学生就听到津津有味,课堂互动氛围活跃.因此,任课教师就要从学识、性情、品德素养等多个方面去提升个人魅力,通过施展个人魅力去吸引学生,提升教学效果。 (二)剖析高职学生实际, 探究“概论”课教学的主体性
1.存在认识偏差,学习动力不足。不少高职学生存在像“概论”课等公共必修课对自己未来的就业没有影响的认识偏差,认为此类课程可上可不上,往往只注重专业技能课程的学习,不注重该类课程的学习。此外,有些学生只是想混过时间混个毕业证,有些学生只是为了应付父母而来上学的,有些学生还受高年级学生的学好与不学好都可以拿到该科学分的误导等等,造成了不少高职学生对“概论”课缺乏学习动力。
2.文化基础较低,学习能力较差。因高职教育逐渐显现出生源不足的问题,高职院校入学门槛逐渐降低,这就出现了高职学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的情况。“概论”任课教师普遍反映,不少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学习领会能力较弱,对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基本的理论问题存在理解困难,不知所云,无法充分发挥他们的教学主体性作用。这样的情况导致了教学组织存在困难,教学活动开展不顺畅,教学效果不明显。
(三)剖析高职院校条件,探究“概论”课教学的保障性
1.“概论”课授课安排不尽合理。高职院校统一使用的“概论”课教材内容丰富,涵盖多个方面,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多数高职院校将“概论”课授课时间安排为每个学期32课时。在这样的授课任务时间安排里,很多任课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完成教学任务,把教学内容进行粗略的、概括性讲授,不过多进行详细的、拓展性讲解,因时间限制导致课堂教学交流互动甚少。
2.“概论”课资源投入明显不足。不少高职院校把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职业技能教育中,花大力气推进专业体系建设及其师资队伍建设和专业精品课程的培育,而对包括“概论”课在内的公共必修课投入的资源十分有限、明显不足,在鼓励和资助“概论”课教师开展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研究以促进教学效果提升方面捉襟见肘,在“概论”课精品课程培育方面经费投入较少,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如学术研讨、技能培训、教学比赛和外出考察交流扶持力度不够等等。
3.高职院校其他方面的条件限制。在教学硬件的限制方面,如有些高职院校经费有限,无法建设更多的多媒体教室,满足任课教师通过图文并茂、声像齐全的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提起学生听课兴趣,提升教学效果的需要;如场地条件限制,使得“概论”课实践教学难以有效开展。
三、突出重点,改革创新,提升“概论”课教学的实际效果
(一)大力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授课质量和水平
1.要在提升任课教师个人魅力上下功夫。“概论”课不同于专业技能课那样能内在地驱动学生热爱学习,因此要以任课教师强大的个人魅力去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任课教师要加强学习,在不断学习中获取新知识新信息,夯实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理论功底,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从而以渊博的学识魅力增强对学生的引导力和说服力。
2.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上下功夫。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概论”课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课程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和教学手段单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的灌输式、说教式和训诫式,进一步阻碍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主动参与,并强化了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受支配地位”因此,就要结合教学实际,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积极创新,通过多样性教学方法提起学生听讲学习兴趣。“概论”课教学要结合高职学生思想上的难点、热点和困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可以打破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训诫式”教学模式,采用从现实社会中学生关注的现象中提出问题,进行相互讨论(辩论)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互动;选择经典案例、剖析重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案例式教学,吸引学生兴趣。
3.要营造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氛围上下功夫。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凝聚思政教师队伍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努力培育优良教风,切实提升教学实效性。通过教师技能比赛、说课大赛、业务培训、教学经验交流会等载体,努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促进任课教师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
(二)大力推进优良学风建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1.要在加强思想引导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思想引导上的合力作用,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帮助学生形成通过“概论”课等公共必修课可以拓宽知识视野,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正确认识,引导学生摒弃“概论”课毫无实际意义的错误认识,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动力,养成勤学好问习惯。
2.要在加强氛围营造上下功夫。强化“概论”课理论内容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着重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讲座、报告会、社团活动、主题实践教育、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以及各类学术科技活动,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吸引学生积极学习,陶冶情操,并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内化为学风自觉的行动。
3.要在加强课堂纪律上下功夫。不少高职院校的“概论”课公共必修课课堂纪律都不是很好,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屡禁不止,上课玩手机、看小说、打瞌睡也经常出现。因此,提升“概论”课教学实效性,除了任课教师着重在“概论”课堂教学中采用多样性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听课兴趣和注意力外,还需要任课教师和班委干部抓好课堂纪律,加大课堂考勤力度,科学引导和管理课堂“手机控”等行为,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
(三)大力推进长效机制建设,切实促进和保障教学实效提升
1.要在教学条件和科研经费保障上下功夫。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概论”课,加大对教学的投入力度,不断完善教学条件,满足“概论”课采用多样性教学方式需求;积极推进“概论”课程建设,造就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推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同时进一步改善科研条件,鼓励和资助“概论”课教师积极开展相关理论研究,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夯实“概论”课教学的基础,实现理论研究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2.要在教学评价和考核机制建设上下功夫。结合“概论”课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有别于专业课程教师的评价机制,不断完善“概论”课教学评价体系,包括教师的教学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学实施过程等,通过客观评价“概论”课教学情况,为教师本人指明不断改进和努力的方向,促进教师素质水平的提高和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盛湘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及其评价[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1).
[2]蒋桂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发挥大学生主动性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2(6).
[3]刘树方,朱颖华.“想听、可亲、真信”的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改特色[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