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在知识的梯子上攀登时,迈出最初的、最宽阔的步伐,就是通过词来認识世界。词是儿童掌握知识的工具,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欢蹦乱跳是多么重要啊。”由此足见小学低年级词语教学的重要性。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稳定,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常受兴趣和情绪支配,所以教学的趣味性就很重要。怎样才能让词语“活起来,欢蹦乱跳”呢?笔者认为,我们教师应该活化低年级词语教学。
正确运用词语的前提是把握词语内涵,准确理解词义。低年级学生认知形象直观,他们脑海中的词语应该是形象的、灵动的、有生命力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在脱离语言环境的情况下理解词语,只会使学习越来越复杂。教学过程中,笔者常采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在理解并记忆词语:
一、创设语境,境中感悟
低年级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尚处起步阶段,不能一味靠教师讲解,否则就显得枯燥无味。以下是笔者进行《我选我》的教学片段:
出示: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
师:同学们从“静悄悄的”体会到了什么?
生1:从这个词中我知道了同学们在认真地思考。
生2:我知道了同学们的心理活动很激烈!
生3:同学们心里很矛盾,举棋不定!
生4:还在寻找合适的人选……
(学生发言后教室又安静下来了)
师:你们现在就是……(生接:静悄悄的)
“静悄悄”是本课重点词语,教师如果能巧妙地融词义理解和情感体验为一体,为学生创设语境,同学们各抒己见,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词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体会到了课文中蕴含的情感。
二、链接生活,真切感知
低年级学生尽管年纪很小,但也有自己的一些生活经验,教师应该在教学词语时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熟悉的语言、生活经验及生活环境联系起来,使之产生交互作用,从而有所感悟。
以下是笔者教学《我们成功了》中,品味“不约而同”一词的片段:
师:你们有过不约而同的时候吗?
生1:有啊!老师的简单提问,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回答。
生2(迫不及待地补充):见到老师我们会不约而同地敬礼。
师: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中,周围的人们什么时候会不约而同呢?
生3:当奥运会上体育健儿取得冠军时,我们不约而同地落泪了。
生4:遇上需要帮助的老人时,同学们会不约而同地帮助他。
……
考虑到很多学生虽然明白“不约而同”的意思,但对词义的理解仅停留在表层,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加深感受,笔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唤起其生活回忆,激活了学生头脑中储存的相关情景,使学生脑海中的相关图像逐渐变得生动丰满,对词语的理解也随之深化。
三、调动感官,体验感受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模仿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并将其表演出来,从而加深同学对重点词的把握。如:为加深同学们对《我不是最弱小的》中“簇拥”和《日月潭》中的“群山环绕”两词的理解,笔者请几位同学上台紧紧地围着其中一位学生,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文中铃兰花簇拥野蔷薇的画面和群山围绕日月潭的情景。
只有亲身经历、亲身体验过方能写出真情实感,理解词语也不例外。对于一些抽象的词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感官参与。如,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称赞》一文中的“粗糙”一词,笔者找了一块表面不平滑的木板,让学生仔细看一看,动手摸一摸,再和教室的书桌进行对比,“粗糙”一词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形象化了。而这个词语的理解,又有助于学生体会刺猬对小獾充满真诚的鼓励,从而感悟“称赞为伙伴带来自信”的课文主旨,一举多得。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莲花中心小学】
正确运用词语的前提是把握词语内涵,准确理解词义。低年级学生认知形象直观,他们脑海中的词语应该是形象的、灵动的、有生命力的。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在脱离语言环境的情况下理解词语,只会使学习越来越复杂。教学过程中,笔者常采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在理解并记忆词语:
一、创设语境,境中感悟
低年级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尚处起步阶段,不能一味靠教师讲解,否则就显得枯燥无味。以下是笔者进行《我选我》的教学片段:
出示:选谁呢?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
师:同学们从“静悄悄的”体会到了什么?
生1:从这个词中我知道了同学们在认真地思考。
生2:我知道了同学们的心理活动很激烈!
生3:同学们心里很矛盾,举棋不定!
生4:还在寻找合适的人选……
(学生发言后教室又安静下来了)
师:你们现在就是……(生接:静悄悄的)
“静悄悄”是本课重点词语,教师如果能巧妙地融词义理解和情感体验为一体,为学生创设语境,同学们各抒己见,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词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体会到了课文中蕴含的情感。
二、链接生活,真切感知
低年级学生尽管年纪很小,但也有自己的一些生活经验,教师应该在教学词语时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熟悉的语言、生活经验及生活环境联系起来,使之产生交互作用,从而有所感悟。
以下是笔者教学《我们成功了》中,品味“不约而同”一词的片段:
师:你们有过不约而同的时候吗?
生1:有啊!老师的简单提问,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回答。
生2(迫不及待地补充):见到老师我们会不约而同地敬礼。
师:在咱们的日常生活中,周围的人们什么时候会不约而同呢?
生3:当奥运会上体育健儿取得冠军时,我们不约而同地落泪了。
生4:遇上需要帮助的老人时,同学们会不约而同地帮助他。
……
考虑到很多学生虽然明白“不约而同”的意思,但对词义的理解仅停留在表层,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加深感受,笔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唤起其生活回忆,激活了学生头脑中储存的相关情景,使学生脑海中的相关图像逐渐变得生动丰满,对词语的理解也随之深化。
三、调动感官,体验感受
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动”起来,模仿文中人物的神态、动作,并将其表演出来,从而加深同学对重点词的把握。如:为加深同学们对《我不是最弱小的》中“簇拥”和《日月潭》中的“群山环绕”两词的理解,笔者请几位同学上台紧紧地围着其中一位学生,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文中铃兰花簇拥野蔷薇的画面和群山围绕日月潭的情景。
只有亲身经历、亲身体验过方能写出真情实感,理解词语也不例外。对于一些抽象的词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感官参与。如,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称赞》一文中的“粗糙”一词,笔者找了一块表面不平滑的木板,让学生仔细看一看,动手摸一摸,再和教室的书桌进行对比,“粗糙”一词就在学生的脑海中形象化了。而这个词语的理解,又有助于学生体会刺猬对小獾充满真诚的鼓励,从而感悟“称赞为伙伴带来自信”的课文主旨,一举多得。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莲花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