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性别一直是女性主义学术中最热门的概念之一,而对于在性别关系中争取平等与保持差异的论争也一直是女性主义理论的一个中心议题。研究、梳理、总结西方女性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不仅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女性主义的发展脉络、理论观点,更是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紧抓时代脉搏,真正实现女性的独立、平等和个性解放提供借鉴和反思。
[关键词]女性主义;性别平等; 性别差异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035 — 03
女性主义既指女性主义理论,又指女性主义运动,两者经历的过程不尽相同。它关心女性的地位,追求女性的权利和性别平等,并为“女人”、“女性”重新定义。早期女性主义的目标是消除妨碍女性作为个人获得完全发展的一切障碍,争取男女平等权利。在中文语境中常称之为女权主义或女权运动。〔1〕(P10)虽然曾经也有学者指出女权主义比女性主义更具政治色彩、更有力,并且它和女性主义在价值观和目的性等方面有所不同,但纵观20世纪中期以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激进运动开始重点转向理论建构,形成了各种形式的女性主义学术流派。所以,用“女性主义”似乎更能反映这一时期的特征。
按照王政教授所说的,女性主义并没有组成一个统一的学派,女性主义理论本身也没有统一的系统、统一的认识,甚至可以说没有统一的学术框架。而这一点也是西方女性主义者再三强调的多元性。因为女性主义者要打破的正是所谓的“统一”、“单一”、“科学”等惟一的概念,她们要创建的世界是允许多种状态同时存在的多元世界。因此,女性主义者在视角、理论、观点、方法等各方面都大不相同,甚至有时彼此是背道而驰的。〔2〕(P86)
一般认为,女性主义在历史上有三个不同的时期,也可称为女性主义的三次浪潮。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20年代初之间,由选举权的运动所领导。第二次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同时强调平等与个人自由。第三次产生于20世纪80—90年代以后,主要出现在西方工业国家,又被称为新女性主义或后现代女性主义。伴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不管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对性别,男性、女性的概念,男女平等的概念等问题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研究、梳理、总结西方女性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不仅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女性主义的发展脉络、理论观点,更是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紧抓时代脉搏,真正实现女性的独立、平等和个性解放提供借鉴和反思。
一、第一次浪潮:等同取向和分化取向
女性主义第一次浪潮中最著名的领导人是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她是这次浪潮最著名的领导人,她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步重要的女性主义理论著作:《为妇女权利辩护》。这本书对后来的女性主义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至今仍然是一部经典的女性主义理论著述,她本人也被認为是自由女性主义的开创者。这部著作的中心论点是,女人之所以被奴役,根源在于腐败的社会化过程,它不仅使女性心智的成长受阻,而且教导她们为男人服务才是她们的人生高尚目标。〔3〕(P12)尽管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并没有用诸如“社会建构的性别角色”这样的术语,但她同样否认妇女天生比男人更喜好寻欢作乐和施乐于人。她论证说,如果把男人限制在妇女发现自己被锁入的同样的笼子里,他们也会演变出同样的性格。剥夺男人发展他们理性力量的机会,使他们没有机会成为道德的人——有着超越个人乐趣的关注、事业和责任承诺;那么,就像女人一样,男人也会变得非常“情绪化”(emotional)。沃尔斯通克拉夫特用“情绪化”这个说法时,倾向于把它和感情脆弱、极端自恋和过分的自我沉溺联系在一起。〔4〕(P17)
倘若说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对感性的评价一般来说是负面的,那么,她对理性却是非常推崇。她坚持认为,如果理性是将人类从动物中区别出来的能力,那么除非女性是残忍的动物(大多数男人都会拒绝把这个描述用于他们自己的母亲、妻子和女儿),否则,妇女就和男人一样拥有这种能力。因此,社会对女孩和对男孩一样有教育她们的义务,这只是因为所有的人都应该得到平等机会,去发展理性和道德禀赋;这样,他们才能够充分实现自己的个性。〔4〕(P18)
这个时期自由女性主义还有两位值得提起的代表人物。一位是哈里雅特?泰勒(Harriet Taylor),其代表作是《妇女的选举权》;另一位是约翰?斯图尔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旧译米勒),他的代表作为《妇女的屈从低位》。他们坚持认为,如果社会要达到性的平等,或者社会性别公正,那么它必须给妇女提供同样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机会以及男人们乐于享有、同样的受教育机会。〔4〕(P20)
文化女性主义是19世纪对达尔文进化论中重男性观点的反驳,亦是欧洲浪漫主义及美国超验主义等的产物,最早发轫于富勒的《19世纪的妇女》这本著作中。她强调人的认识中感性的、直觉的层面,并阐述了一种有机世界观。富勒认为,妇女天生拥有一种特别的能力,即“电能”,并通过这种电性的比喻来表达某种直觉的智能。换句话说,就是女人具有某种超越理性的直觉,通过这种直觉,她能洞察人与人之间以及一切生命形式之间的微妙联系。〔3〕(P51)但是女性的这种独特和伟大之处,却常常被男人忽视和排斥,使妇女深受压迫,无从翻身。因此,富勒提倡文化的变性使女性文化受到重视,广泛地推进文化改造。并且首先提出妇女的差异性理论,以及如果社会允许妇女发挥她们的特性,她们的生活和社会生活会发生怎样的改变。〔3〕(P52)
其他的文化女性主义提倡者,如斯坦顿(Elizabeth Stanton)和盖奇(Joslyn Gage),批评基督教会的男权制度,主张用天赋人权理论驳斥圣经中关于女人低劣的伦理观,重新对圣经作新的解释,指出上帝的头脑具有雌雄两性特征,而宇宙主要原则也是雌雄同体。女性主义理论第一浪潮中的杰出领袖吉尔曼(Gilman)继承并发展了文化女性主义传统。她立足于社会达尔文主义信条,指出人决定于他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而女性的社会、经济环境则是反人性的,是人为造成的——她们在经济上依赖于男性。这种状况不仅妨碍了女性自身的正常发展,对整个人类的进步也造成了危害。〔3〕(P65)斯坦顿和吉尔曼还提出建立女人国的理想。而亚当斯(Jane Addams)提出妇女从事政治运动的重要性。 纵观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思潮,虽然都认为男和女是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且男女两性是平等的,但不同的女性主义流派追求平等的行动和理念却是不同的。自由女性主义比较偏重等同取向,倡导男女都一样,可以做完全相同的事情。她们认为男女两性之间存在着的差异是次要的,这只是社会条件变化的结果。她们从法律、社会制度等层面出发,力图创造一个两性机会均等的社会,认为只要两性机会均等,就会自然带来结果的平等。〔2〕(P67)而文化女性主义则偏重于分化取向,强调男女差异,认为应该各司其职。她们一方面继续承认批判思维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还强调生活中非理性的、直觉的以及通常具有共性的部分的作用。她们注重的不是男女的相似性,而是他们的差异性,从文化观点去分析男女有别,极力发扬女性的独特处。最终,她们断言,个人的力量和自豪感也许恰恰来自女性特征,而且女性特征也许还是社会再生的源泉。〔3〕(P47)
二、第二次浪潮:生理决定和社会建构
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一直伴随着女性主义各流派之间的分歧和斗争。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消灭性别间的不平等关系,这个共同的目标把各个理论流派的女性主义者团结在一起。
当时的女性主义者认为,女人应当克服自己的女性气质,努力发展男性气质,其中包括攻击性和独立性;她们不赞成母性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赞成女性在道德上天生高于男性;她们否定女人缘自作母亲的经验就在性格上与男人有了根本的差异这一论断,而是认为许多男人也很温柔,甚至更爱照顾人。这些特征和气质不是先天的遗传,而是后天培养的结果。〔5〕(P84)
在女性运动第二波到来之前,也就是在两次女性运动之间,波伏瓦是女性主义唯一的声音。〔6〕(P27)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的《第二性》被认为是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中有重大意义的理论文本。波伏娃谈到,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和文化长河中,男人是作为绝对的主体存在的,人就是指男人;而女人是作为男人的对立面和附属体存在,是男人的客体和“他者”。这里的“他者”是指女人相对于男人所处的边缘化的、陌生人的特殊处境和地位,而这种处境和地位是低于男性的。由于女人一直被界定为天生的“他者”,现实世界被认为是男性主宰和统治的,两性之间不可能存在平等。要使妇女走向真正的解放,必须摆脱“他者”的地位,成为真正“独立的女人”。〔2〕(P48)因为波伏娃把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运用于妇女状况的分析和研究当中,用存在主义来解释女人的文化身份和政治地位,因此一般被认为是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的代表。
贝蒂·弗里丹(Betty Friedan)的《女性的奥秘》被认为是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兴起之时对当时妇女心中所想事情的最杰出的表达,是美国自由女性主义的代表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国社会普遍存在一個支配女性的神话,亦即,做一名真正的女人唯一的出路,就是走入家庭成为贤妻良母。女人最大的奢望就是生五个孩子并拥有一幢漂亮住宅;唯一的奋斗目标就是找到中意的丈夫并保持稳定的夫妻关系。弗里丹生动地描写了这代妇女在得到了这一切以后的深深的失落感和自我实现感的缺乏。她们充满无名的烦躁感和无意义感。她认为,对于妇女们发自内心的呼声——除了我的丈夫、孩子和家庭之外,我还有所企求——再也不能漠然不顾了。〔5〕(P88)弗里丹认为,任何女人,只要一点帮助,就像任何男人一样,也能自由地在公共世界里承担重要角色和责任。
这个时期,另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著作是费尔斯通(Shulamith Firestone)的《性的辩证法》。这部著作被认为是生理本质主义的代表作,她本人也被认为是激进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不同于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费尔斯通认为妇女受压迫的物质基础不在经济方面,而在生物方面。女性的生殖功能是造成性别分工的主因,而父权制以及它主要的意识形态、性别歧视都建构在性别分工的基础之上。在她看来,女权主义革命要取得胜果,关键是掌握生育方式,即采用技术手段把女人从她们的生理命运中解放出来。费尔斯通不仅是指控制生育,而且是指以新的、人工的措施完成繁衍人类的任务,如试管受孕和试管胚胎。这意味着“原始的”怀孕方式将成为过去,而男人也可以生孩子了。如此的人工系统可以结束与育儿密切相关的社会性别角色分工。〔3〕(P204-205)
20世纪70年代,法国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提出了反对波伏娃的观点,强调差异,强调不要用男性的标准要求自己。伊丽加莱强调把政治的重心从回应式批判改变为肯定正面的与男性价值相对立的价值,在主张男女平等的前提之下强调男女之间的差异。直接的原因是,她们认为此前的女性主义已经丢掉了女性的特征。米利特也持这种观点,她说:“男性和女性确实属于两种文化”。这种观点既反对夸大差异,也反对缩小差异。它提出要同时反对两种偏差:阿尔法偏差是指夸大差异,认为男女有对立的相互不包容的品质和特征;贝塔偏差是指忽视、缩小差异,只看男性特征。〔6〕(P12)
总结女性主义在第二次浪潮时期性别观的发展演变,我们可以发现有两种倾向:1.由强调男女相同到再次强调差异,根据强调差异程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两个派别:差异最小化和差异最大化。例如,在争取投票权时,前者强调女性像男性的方面较多,不像男性的方面较少,因此应当像男性一样拥有投票权;而后者则强调女性的特长,比如,哺育性和道德感强,因此应当拥有选举权。由此可以看出,强调两性差异的做法在女性主义运动中具有明显的策略动机。在20世纪60—70年代,差异最小化的一派占上风;80年代以后,差异最大化的一派占了上风。〔6〕(P13) 2.在承认男女两性的差异上,激进主义女性学者走的更远,她们认为性别完全由生理学——男女之间的生殖差异造成,并认为在这种区别中女性属于比较高明的一方,为女性气质赋予前所未有的价值,发掘各种“女尊男卑”的文化、伦理和道德理念。例如:从伦理道德方面看,女性就高于男性,女性的自我牺牲、母性和关怀伦理高于男性的自我中心、残忍、看重攻击性和竞争性的道德标准。〔6〕(P13)同时,鼓吹排斥男性,把男性侵犯女性的倾向看作是与与生俱来的,把男人当做敌人。 三、第三次浪潮:性别回归与界限模糊
在1980年代末,西方媒体纷纷宣布了“女性主义之死”,以及“后女性主义时期的到来”。这一宣告并没有反映真正的现实,女性主义仍然在为争取男女平等做斗争。但是,后女性主义思潮的确开始在西方国家登台表演。〔6〕(P173)
概括地说,后女性主义的思潮有三个关注点:(1)认为女性主义夸大了男女不平等的问题,是一种“受害者”哲学;(2)认为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原本就不该政治化,是女性主义人为制造出来的;(3)认为对于男女不平等问题不宜以对立态度提出,而应以寻求两性和谐的态度提出来。〔6〕(P173)
因此,思想界在1980年代出现了一股回归浪潮,要求女性回归传统角色,母亲呆在家里,并且认为传统的性别秩序没有任何问题,是天然合理的秩序。
到了1990年代,一种新的思潮在女性主义运动中崛起,它从根本上反对两分的思维模式,认为两性的界限其实是模糊不清的,并且主张进一步混淆两性之间的界限。对性别问题的这种看法受到后现代思潮和多元文化论的影响。〔6〕(P14)
后现代女性主义强调界限的模糊性,也就是说不存在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界限,同样也不存在非男即女的二元对立。后现代女性主义倡扬的正是这种潜在的多元主义:多种可能性纠合在一起,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性本性都不再以整体的、固定的方式结合,而是可以游离的,其界限是可以跨越的,它不再提“父权制”或者“男权制”,因为这两个概念意味着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性本性之间的某种对应是缝合在一起的,产生的种种束缚和压迫是不可避免和形式僵化的。界限的模糊意味着我们原来男—女二元观念受到了挑战,其存在的哲学基础被动摇了。〔2〕(P70)
同時,在新的世纪,一种新女性主义也悄然登场。它的终极目标是,从争取两性的和谐发展,到性别界限的模糊化,最终使性别作为一个社会分层因素变得愈来愈不重要,使所有的个人都能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实现,从而不仅实现男女两性的真正平等,而且实现所有个人在地位上的完全平等。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个性的差异,没有一个人会因为自己的性别感到任何一点压抑。〔6〕(P181)相信这也是女性主义在关于性别这个议题上出现的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主张。
概括地说,女性主义在关于性别问题上的观点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的变化:男女相同(反对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认为男女平等)——→男女相异(强调差异,但是男女应该平等,妇女应该获得和男子一样的权利)——→男女相异(女尊男卑,女性高于男性)——→男女混合(性别界限模糊化)。
女性主义理论从一开始就是千头万绪、交错丛生。我们没有办法在一篇小小的文章中就穷尽所有理论流派的观点,也不能罗列每一时期出现的所有观点,因为派别与派别之间总是有重合交叠之处,历史的分期往往也没有那么明显,我们能做的就是抓住主线和总体的演变规律,以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能做到这一点,本文也就算是有价值的了。
〔参 考 文 献〕
〔1〕克瑞丝汀·丝维斯特.女性主义与后现代国际关系〔M〕. 余潇枫,潘一禾,郭夏娟,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约瑟夫·多诺万.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M〕. 赵育春,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4〕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M〕. 艾晓明,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5〕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6〕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冯延臣〕
[关键词]女性主义;性别平等; 性别差异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5 — 0035 — 03
女性主义既指女性主义理论,又指女性主义运动,两者经历的过程不尽相同。它关心女性的地位,追求女性的权利和性别平等,并为“女人”、“女性”重新定义。早期女性主义的目标是消除妨碍女性作为个人获得完全发展的一切障碍,争取男女平等权利。在中文语境中常称之为女权主义或女权运动。〔1〕(P10)虽然曾经也有学者指出女权主义比女性主义更具政治色彩、更有力,并且它和女性主义在价值观和目的性等方面有所不同,但纵观20世纪中期以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激进运动开始重点转向理论建构,形成了各种形式的女性主义学术流派。所以,用“女性主义”似乎更能反映这一时期的特征。
按照王政教授所说的,女性主义并没有组成一个统一的学派,女性主义理论本身也没有统一的系统、统一的认识,甚至可以说没有统一的学术框架。而这一点也是西方女性主义者再三强调的多元性。因为女性主义者要打破的正是所谓的“统一”、“单一”、“科学”等惟一的概念,她们要创建的世界是允许多种状态同时存在的多元世界。因此,女性主义者在视角、理论、观点、方法等各方面都大不相同,甚至有时彼此是背道而驰的。〔2〕(P86)
一般认为,女性主义在历史上有三个不同的时期,也可称为女性主义的三次浪潮。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20年代初之间,由选举权的运动所领导。第二次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同时强调平等与个人自由。第三次产生于20世纪80—90年代以后,主要出现在西方工业国家,又被称为新女性主义或后现代女性主义。伴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的发展历程,不管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对性别,男性、女性的概念,男女平等的概念等问题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研究、梳理、总结西方女性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性别观,不仅能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女性主义的发展脉络、理论观点,更是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紧抓时代脉搏,真正实现女性的独立、平等和个性解放提供借鉴和反思。
一、第一次浪潮:等同取向和分化取向
女性主义第一次浪潮中最著名的领导人是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她是这次浪潮最著名的领导人,她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步重要的女性主义理论著作:《为妇女权利辩护》。这本书对后来的女性主义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至今仍然是一部经典的女性主义理论著述,她本人也被認为是自由女性主义的开创者。这部著作的中心论点是,女人之所以被奴役,根源在于腐败的社会化过程,它不仅使女性心智的成长受阻,而且教导她们为男人服务才是她们的人生高尚目标。〔3〕(P12)尽管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并没有用诸如“社会建构的性别角色”这样的术语,但她同样否认妇女天生比男人更喜好寻欢作乐和施乐于人。她论证说,如果把男人限制在妇女发现自己被锁入的同样的笼子里,他们也会演变出同样的性格。剥夺男人发展他们理性力量的机会,使他们没有机会成为道德的人——有着超越个人乐趣的关注、事业和责任承诺;那么,就像女人一样,男人也会变得非常“情绪化”(emotional)。沃尔斯通克拉夫特用“情绪化”这个说法时,倾向于把它和感情脆弱、极端自恋和过分的自我沉溺联系在一起。〔4〕(P17)
倘若说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对感性的评价一般来说是负面的,那么,她对理性却是非常推崇。她坚持认为,如果理性是将人类从动物中区别出来的能力,那么除非女性是残忍的动物(大多数男人都会拒绝把这个描述用于他们自己的母亲、妻子和女儿),否则,妇女就和男人一样拥有这种能力。因此,社会对女孩和对男孩一样有教育她们的义务,这只是因为所有的人都应该得到平等机会,去发展理性和道德禀赋;这样,他们才能够充分实现自己的个性。〔4〕(P18)
这个时期自由女性主义还有两位值得提起的代表人物。一位是哈里雅特?泰勒(Harriet Taylor),其代表作是《妇女的选举权》;另一位是约翰?斯图尔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旧译米勒),他的代表作为《妇女的屈从低位》。他们坚持认为,如果社会要达到性的平等,或者社会性别公正,那么它必须给妇女提供同样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机会以及男人们乐于享有、同样的受教育机会。〔4〕(P20)
文化女性主义是19世纪对达尔文进化论中重男性观点的反驳,亦是欧洲浪漫主义及美国超验主义等的产物,最早发轫于富勒的《19世纪的妇女》这本著作中。她强调人的认识中感性的、直觉的层面,并阐述了一种有机世界观。富勒认为,妇女天生拥有一种特别的能力,即“电能”,并通过这种电性的比喻来表达某种直觉的智能。换句话说,就是女人具有某种超越理性的直觉,通过这种直觉,她能洞察人与人之间以及一切生命形式之间的微妙联系。〔3〕(P51)但是女性的这种独特和伟大之处,却常常被男人忽视和排斥,使妇女深受压迫,无从翻身。因此,富勒提倡文化的变性使女性文化受到重视,广泛地推进文化改造。并且首先提出妇女的差异性理论,以及如果社会允许妇女发挥她们的特性,她们的生活和社会生活会发生怎样的改变。〔3〕(P52)
其他的文化女性主义提倡者,如斯坦顿(Elizabeth Stanton)和盖奇(Joslyn Gage),批评基督教会的男权制度,主张用天赋人权理论驳斥圣经中关于女人低劣的伦理观,重新对圣经作新的解释,指出上帝的头脑具有雌雄两性特征,而宇宙主要原则也是雌雄同体。女性主义理论第一浪潮中的杰出领袖吉尔曼(Gilman)继承并发展了文化女性主义传统。她立足于社会达尔文主义信条,指出人决定于他的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而女性的社会、经济环境则是反人性的,是人为造成的——她们在经济上依赖于男性。这种状况不仅妨碍了女性自身的正常发展,对整个人类的进步也造成了危害。〔3〕(P65)斯坦顿和吉尔曼还提出建立女人国的理想。而亚当斯(Jane Addams)提出妇女从事政治运动的重要性。 纵观这一时期的女性主义思潮,虽然都认为男和女是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且男女两性是平等的,但不同的女性主义流派追求平等的行动和理念却是不同的。自由女性主义比较偏重等同取向,倡导男女都一样,可以做完全相同的事情。她们认为男女两性之间存在着的差异是次要的,这只是社会条件变化的结果。她们从法律、社会制度等层面出发,力图创造一个两性机会均等的社会,认为只要两性机会均等,就会自然带来结果的平等。〔2〕(P67)而文化女性主义则偏重于分化取向,强调男女差异,认为应该各司其职。她们一方面继续承认批判思维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还强调生活中非理性的、直觉的以及通常具有共性的部分的作用。她们注重的不是男女的相似性,而是他们的差异性,从文化观点去分析男女有别,极力发扬女性的独特处。最终,她们断言,个人的力量和自豪感也许恰恰来自女性特征,而且女性特征也许还是社会再生的源泉。〔3〕(P47)
二、第二次浪潮:生理决定和社会建构
女性主义的第二次浪潮,一直伴随着女性主义各流派之间的分歧和斗争。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消灭性别间的不平等关系,这个共同的目标把各个理论流派的女性主义者团结在一起。
当时的女性主义者认为,女人应当克服自己的女性气质,努力发展男性气质,其中包括攻击性和独立性;她们不赞成母性是与生俱来的,也不赞成女性在道德上天生高于男性;她们否定女人缘自作母亲的经验就在性格上与男人有了根本的差异这一论断,而是认为许多男人也很温柔,甚至更爱照顾人。这些特征和气质不是先天的遗传,而是后天培养的结果。〔5〕(P84)
在女性运动第二波到来之前,也就是在两次女性运动之间,波伏瓦是女性主义唯一的声音。〔6〕(P27)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的《第二性》被认为是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中有重大意义的理论文本。波伏娃谈到,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和文化长河中,男人是作为绝对的主体存在的,人就是指男人;而女人是作为男人的对立面和附属体存在,是男人的客体和“他者”。这里的“他者”是指女人相对于男人所处的边缘化的、陌生人的特殊处境和地位,而这种处境和地位是低于男性的。由于女人一直被界定为天生的“他者”,现实世界被认为是男性主宰和统治的,两性之间不可能存在平等。要使妇女走向真正的解放,必须摆脱“他者”的地位,成为真正“独立的女人”。〔2〕(P48)因为波伏娃把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运用于妇女状况的分析和研究当中,用存在主义来解释女人的文化身份和政治地位,因此一般被认为是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的代表。
贝蒂·弗里丹(Betty Friedan)的《女性的奥秘》被认为是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兴起之时对当时妇女心中所想事情的最杰出的表达,是美国自由女性主义的代表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美国社会普遍存在一個支配女性的神话,亦即,做一名真正的女人唯一的出路,就是走入家庭成为贤妻良母。女人最大的奢望就是生五个孩子并拥有一幢漂亮住宅;唯一的奋斗目标就是找到中意的丈夫并保持稳定的夫妻关系。弗里丹生动地描写了这代妇女在得到了这一切以后的深深的失落感和自我实现感的缺乏。她们充满无名的烦躁感和无意义感。她认为,对于妇女们发自内心的呼声——除了我的丈夫、孩子和家庭之外,我还有所企求——再也不能漠然不顾了。〔5〕(P88)弗里丹认为,任何女人,只要一点帮助,就像任何男人一样,也能自由地在公共世界里承担重要角色和责任。
这个时期,另一部引起广泛关注的著作是费尔斯通(Shulamith Firestone)的《性的辩证法》。这部著作被认为是生理本质主义的代表作,她本人也被认为是激进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不同于经典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费尔斯通认为妇女受压迫的物质基础不在经济方面,而在生物方面。女性的生殖功能是造成性别分工的主因,而父权制以及它主要的意识形态、性别歧视都建构在性别分工的基础之上。在她看来,女权主义革命要取得胜果,关键是掌握生育方式,即采用技术手段把女人从她们的生理命运中解放出来。费尔斯通不仅是指控制生育,而且是指以新的、人工的措施完成繁衍人类的任务,如试管受孕和试管胚胎。这意味着“原始的”怀孕方式将成为过去,而男人也可以生孩子了。如此的人工系统可以结束与育儿密切相关的社会性别角色分工。〔3〕(P204-205)
20世纪70年代,法国后结构主义女性主义提出了反对波伏娃的观点,强调差异,强调不要用男性的标准要求自己。伊丽加莱强调把政治的重心从回应式批判改变为肯定正面的与男性价值相对立的价值,在主张男女平等的前提之下强调男女之间的差异。直接的原因是,她们认为此前的女性主义已经丢掉了女性的特征。米利特也持这种观点,她说:“男性和女性确实属于两种文化”。这种观点既反对夸大差异,也反对缩小差异。它提出要同时反对两种偏差:阿尔法偏差是指夸大差异,认为男女有对立的相互不包容的品质和特征;贝塔偏差是指忽视、缩小差异,只看男性特征。〔6〕(P12)
总结女性主义在第二次浪潮时期性别观的发展演变,我们可以发现有两种倾向:1.由强调男女相同到再次强调差异,根据强调差异程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两个派别:差异最小化和差异最大化。例如,在争取投票权时,前者强调女性像男性的方面较多,不像男性的方面较少,因此应当像男性一样拥有投票权;而后者则强调女性的特长,比如,哺育性和道德感强,因此应当拥有选举权。由此可以看出,强调两性差异的做法在女性主义运动中具有明显的策略动机。在20世纪60—70年代,差异最小化的一派占上风;80年代以后,差异最大化的一派占了上风。〔6〕(P13) 2.在承认男女两性的差异上,激进主义女性学者走的更远,她们认为性别完全由生理学——男女之间的生殖差异造成,并认为在这种区别中女性属于比较高明的一方,为女性气质赋予前所未有的价值,发掘各种“女尊男卑”的文化、伦理和道德理念。例如:从伦理道德方面看,女性就高于男性,女性的自我牺牲、母性和关怀伦理高于男性的自我中心、残忍、看重攻击性和竞争性的道德标准。〔6〕(P13)同时,鼓吹排斥男性,把男性侵犯女性的倾向看作是与与生俱来的,把男人当做敌人。 三、第三次浪潮:性别回归与界限模糊
在1980年代末,西方媒体纷纷宣布了“女性主义之死”,以及“后女性主义时期的到来”。这一宣告并没有反映真正的现实,女性主义仍然在为争取男女平等做斗争。但是,后女性主义思潮的确开始在西方国家登台表演。〔6〕(P173)
概括地说,后女性主义的思潮有三个关注点:(1)认为女性主义夸大了男女不平等的问题,是一种“受害者”哲学;(2)认为男女不平等的问题原本就不该政治化,是女性主义人为制造出来的;(3)认为对于男女不平等问题不宜以对立态度提出,而应以寻求两性和谐的态度提出来。〔6〕(P173)
因此,思想界在1980年代出现了一股回归浪潮,要求女性回归传统角色,母亲呆在家里,并且认为传统的性别秩序没有任何问题,是天然合理的秩序。
到了1990年代,一种新的思潮在女性主义运动中崛起,它从根本上反对两分的思维模式,认为两性的界限其实是模糊不清的,并且主张进一步混淆两性之间的界限。对性别问题的这种看法受到后现代思潮和多元文化论的影响。〔6〕(P14)
后现代女性主义强调界限的模糊性,也就是说不存在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界限,同样也不存在非男即女的二元对立。后现代女性主义倡扬的正是这种潜在的多元主义:多种可能性纠合在一起,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性本性都不再以整体的、固定的方式结合,而是可以游离的,其界限是可以跨越的,它不再提“父权制”或者“男权制”,因为这两个概念意味着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性本性之间的某种对应是缝合在一起的,产生的种种束缚和压迫是不可避免和形式僵化的。界限的模糊意味着我们原来男—女二元观念受到了挑战,其存在的哲学基础被动摇了。〔2〕(P70)
同時,在新的世纪,一种新女性主义也悄然登场。它的终极目标是,从争取两性的和谐发展,到性别界限的模糊化,最终使性别作为一个社会分层因素变得愈来愈不重要,使所有的个人都能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实现,从而不仅实现男女两性的真正平等,而且实现所有个人在地位上的完全平等。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个性的差异,没有一个人会因为自己的性别感到任何一点压抑。〔6〕(P181)相信这也是女性主义在关于性别这个议题上出现的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主张。
概括地说,女性主义在关于性别问题上的观点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的变化:男女相同(反对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认为男女平等)——→男女相异(强调差异,但是男女应该平等,妇女应该获得和男子一样的权利)——→男女相异(女尊男卑,女性高于男性)——→男女混合(性别界限模糊化)。
女性主义理论从一开始就是千头万绪、交错丛生。我们没有办法在一篇小小的文章中就穷尽所有理论流派的观点,也不能罗列每一时期出现的所有观点,因为派别与派别之间总是有重合交叠之处,历史的分期往往也没有那么明显,我们能做的就是抓住主线和总体的演变规律,以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能做到这一点,本文也就算是有价值的了。
〔参 考 文 献〕
〔1〕克瑞丝汀·丝维斯特.女性主义与后现代国际关系〔M〕. 余潇枫,潘一禾,郭夏娟,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沈奕斐.被建构的女性——当代社会性别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约瑟夫·多诺万.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传统〔M〕. 赵育春,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4〕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女性主义思潮导论〔M〕. 艾晓明,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5〕李银河.女性权力的崛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6〕李银河.女性主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冯延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