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工程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来源 :华夏地理中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mbooa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综合分析了三个规范中对钢筋、混凝土等原材料及加工质量的新的控制要求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与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工程;新规范;质量控制;高强钢筋;抗震钢筋;成型钢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2年1月4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应用高强钢筋的指导意见”(建标[2012]1号),为高强钢筋的应用与推广制订了相应的政策与措施。而高强钢筋就是指抗拉屈服强度达到400MPa及以上的螺纹钢筋,具有强度高、综合性能优的特点。用高强钢筋替代目前大量使用的335MPa螺纹钢筋,平均可节约钢材12%以上。高强钢筋作为节材节能环保产品,在建筑工程中大力推广应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对推动钢铁工业和建筑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一、钢筋原材料质量控制
  (一)钢筋的主要品种与规格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以下简称《设计规范》)第4.2.1条列入了HRB500、HRBF335、HRBF4O0、HRBF500、HPB300等5个钢筋新品种。并且规定“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宜采用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钢筋,也可采用HPB300、HRB335、HRBF335、RRB400钢筋”。上述规定旨在提倡应用400、500MPa的高强高性能钢筋作为纵向受力钢筋的主导钢筋,限制并准备逐步淘汰335MPa的热轧带肋钢筋。同时,对于光圆钢筋,也提出了用300MPa取代235MPa。对此,设计、监理及施工管理人员均应引起重视。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及施工管理人员应能够区分不同强度等级和牌号的钢筋,避免混用。特别是光圆钢筋,由于没有轧制标志,仅能够通过盘卷标牌来区分,在HPB300钢筋替代HPB235钢筋的过渡时期应特别重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6-2011)》(以下简称《施工规范》)。第5.2.3条亦明确规定“钢筋在运输和存放时,不得损坏包装和标志,并应按牌号、规格、炉批分别堆放”。带肋钢筋表面均轧有钢筋标志,应注意识别。标志从左至右依次为:钢筋牌号、生产厂家标志、公称直径。具体的牌号标志为:HRB335-3、HRB400-4、HRB500-5;抗震型钢筋HRB335E-3E、HRB400E-4E、HRB500E-5E;细晶粒热轧钢筋HRBF335-C3,HRBF40O-C4,HRBF500-C5。
  (二)成型钢筋
  《施工规范》推荐使用成型钢筋,有利于质量控制和减少钢筋损耗。成型钢筋是“采用专用设备,按规定尺寸、形状预先加工成型的普通钢筋制品”。成型钢筋应在专门场地采用自动化机械设备进行钢筋调直、切割和弯折。《施工规范》第5.5.2条规定“成型钢筋进场时,应检查成型钢筋的质量证明书及成型钢筋所用材料的检验合格报告,并应抽样检验成型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检验批量可由合同约定,且同一工程、同一原材料来源、同一组生产设备生产的成型钢筋,检验批量不应大于100t”。成型钢筋目前处于推广过程中,监理应注意对场外加工、进场验收等各环节的质量把关。为保证质量,建议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以下简称《验收规范》)。第5.3.2A,以≤30t为一批进行重量偏差和力学性能见证取样试验,但应提醒建设单位事先与施工单位约定。
  (三)抗震型钢筋
  三个规范中均明确了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抗震型钢筋。抗震型钢筋的强屈比≥1.25,超强比≤1.3,总伸长率≥9%。《验收规范》明确指出,框架包括各类混凝土结构中的框架梁、框架柱、框支梁、框支柱及板柱一抗震墙的柱等;斜撑构件包括伸臂桁架的斜撑、楼梯的梯段。因此在施工前应请设计单位明确使用抗震型钢筋的部位,例如地下室承台、地梁、底板、剪力墙以及剪力墙上的连梁、壁柱、暗柱等部位是否使用抗震型钢筋。
  (四)重量偏差检验
  《验收规范》第5.2.1条规定“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5.3.2A条则对调直后的钢筋要求进行重量偏差和力学性能检验。上述两条均是针对市场上出现的“瘦身钢筋”而提出的检验要求。为保证该项检验的精度,应要求取样长度≥Im。同时应注意重量偏差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五)钢筋质量控制流程
  新规范体系下,钢筋原材料质量控制的流程应调整为:查验书面质量证明资料(含生产许可证、质量证明书、质保书抄件)→核查钢筋标志→外观检查→重量偏差检验→力学性能检验→调直后重量偏差与力学性能检验。
  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施工规范》单独编制了“混凝土制备与运输”一章,详细列出了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要求。虽然目前混凝土结构施工已经大量采用预拌混凝土,对于预拌混凝土厂家的原材料质量控制应由厂家负责。但在施工现场设立混凝土搅拌站时,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均应高度重视混凝土用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一)水泥
  《施工规范》中关于水泥的进场检验项目包括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与《验收规范》相比,增加了凝结时间的检验要求。验收批的要求仍为袋装水泥≤200t,散装水泥≤500t为一批。
  (二)粗、细骨料
  粗骨料的检验项目包括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含量。《施工规范》对C60以上强度的混凝土规定还应进行压碎值指标试验,以保证粗骨料强度;同时“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25him,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8.0%,含泥量不应大于0.5%,泥块含量不应大于0.2%”。   (三)掺合料
  矿物掺合料的检验项目为细度(比表面积)、需水量比(流动磨比)、活性指数(抗压强度比)、烧失量。粉煤灰、矿渣粉、沸石粉不超过200t为一批;硅灰不超过30t为一批。对于当前大量使用的粉煤灰,应注意Ⅲ级粉煤灰一般不宜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Ⅱ级粉煤灰由于早期强度及其对混凝土强度的贡献率均低于I级粉煤灰。因此,当采用Ⅱ级粉煤灰配制混凝土时,应要求预拌混凝土厂家采取相关技术措施,并提前进行配合比试验。
  (四)外加剂
  《施工规范》要求,外加剂的选用应通过试验确定,同时不同品种外加剂首次复合使用时,应检验其相容性。《设计规范》则对混凝土中的最大碱含量规定为3.0kg/m,因此应注意控制由外加剂带入的碱含量。
  外加剂检验以≤50t为一批。
  三、新规范体系下的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一)做好对建设单位的交底工作
  2005年发布的建设部141号部令《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质量检测业务,由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但不少建设单位出于种种原因,仍习惯性地将原材料的质量检测甩手交给施工单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应提醒建设单位自行委托原材料的检测工作,监理单位应做好见证工作。
  (二)严格对质量证明文件的要求
  任何产品均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2009)》明确要求“工程资料应为原件”;“当为复印件时,应由提供单位加盖印章,由经手人签字,并注明复印日期”。规定的含义是能取得原件的应尽量使用原件;目的是防止资料造假。因此,监理单位应严格按《规程》要求查验质量证明文件。
  (三)慎用差别化检验
  《施工规范》给出了水泥、外加剂的差别化检验规定,以合理降低检验成本。对经产品认证符合要求的水泥、外加剂,在同一工程中,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水泥或外加剂连续三次检验均一次检验合格,可以将检验批扩大1倍。
  同时《施工规范》还规定,当能够确认2次以上进场的材料为同一出厂批次时,可按照出厂批次提供质量证明文件并进行检验。事实上扩大了检验批。
  对上述两个规定,操作难度很大,监理人员应慎重。
  (四)对罐车加减水剂要提前做好准备
  预拌混凝土进入施工现场后严禁加水已经成为一种常识。但由于城市道路堵塞,运输时间延长,罐车内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无法满足施工要求也是工程中不可避免的情况。为解决该矛盾,《施工规范》允许在罐车内加入适量与原配合比相同成分的减水剂,但要求:(1)减水剂加入量应事先由试验确定;(2)加减水剂后应做出记录;(3)加入减水剂后,混凝土罐车应快速旋转搅拌均匀,并应达到要求的工作性能后再泵送或浇筑。
  对上述规定,作为一种补救措施,监理单位应提醒施工单位及预拌混凝土厂家提前做好准备。同时应明确告知施工单位,采取该补救措施,应事前征得批准,事中做好记录,事后对该浇筑部位进行取样试验或原位检测。
  四、结语
  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新规范,充分总结和考虑了近些年工程材料、施工技术的发展以及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措施。特别是《施工规范》为首次编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值得监理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不断学习及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赵基达,徐有邻,黄小坤.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袁振隆,程志军,王玉岭.GB506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 徐有邻,程志军,自生翔.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11.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项目的施工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施工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目前钻孔灌注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也越来越普遍。文章主要分析钻孔灌注桩后压浆的施工技术和作用机理,阐述了压浆参数的设定方式和后压浆施工工艺,并针对压浆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和应对措施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促进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施工技术的运用,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项目;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施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国内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建设工程项目种类、数量繁多,城市居民对现代化、智能化楼宇住宅的功能要求,是加强暖通空调工程施工管理的现实条件和动力来源。下文中,笔者将针对暖通空调施工管理的策略制定进行综合论述。  关键词:暖通空调;施工管理;建设工程项目  近十多年来,我国城市综合体、轨道交通、住宅建筑、商业地产发展迅速且规模宏大,暖通空调作为机电专业一个比较重要的分支,对我国的建筑事业发展起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简单分析混凝土裂缝与温度变化的因果关系,制定了系列的控制措施,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进一步完善施工过程中的理论体系,为现代化建筑提供较为可靠的技术保证,值得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温度变化;裂缝原因;控制方法  一、工程概况  某学院机电实验楼工程,为地下一层地上十六层框剪结构,总建筑面积为30120.5m2。地下室面积约为14000㎡,地下室底板混凝土施工属于大体积施工,施工时间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新形势下,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大力加强施工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质量和安全,但目前一些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仍然存在不足。文章探索了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管理措施,首先对当前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完善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措施提出对策,旨在为加强市政道路桥梁施工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
期刊
摘 要:文章对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措施  一、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  近年来,建筑施工中的事故不断发生,如触电、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坍塌事故以及机械伤害等,究其原因是由于人为失误与环境危险性两个方面的影响,例如在伤亡事故中90%是由于违章作业、违章指挥造成的,80%事故发生在临时工和民工身
期刊
摘 要:土建预算在建筑工程中作为确定工程造价和建筑材料消耗量的经济性文件,直接决定工程建设中的资金、材料、劳动力投入,对于整个工程的成本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筑业的大力发展要求完善预算工作,提高预算水平。  关键词:建筑项目工程;土建预算管理;问题及优化  土建预算作为建筑工程在土建阶段的直观造价反应,是确定建筑工程的造价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土建预算来达到对工程的造价成本的控制以及资源的有
期刊
摘 要:通过对一个住宅小区施工过程中芯柱的质量进行抽查、检测,初步探讨了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芯柱的施工质量问题,提出了改进芯柱施工的意见,以提高芯柱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芯柱;钻芯法;目测法;自密实混凝土  混凝土小型承重空心砌块主要适用于非抗震地区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地区,是我国发展的一种主导墙体材料。JGJ/T14-2004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自2004年
期刊
摘 要:建设工程是一个繁琐、庞杂的工程,因此在进行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时,施工单位应采用科学有效的技术管理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将其充分落实到建设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过程中,这样不仅能避免许多安全隐患、合理分配施工现场的人力物力资源,还能够保证工程的质量,继而使得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得到增长。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管理  在新型城镇化
期刊
摘 要:建筑工程管理是每一建筑单位都在努力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措施  随着建筑市场经济发展,过去市场的竞争已转化为工程质量的竞争。提高工程管理与控制对于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变得至关重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立足之本。工程技术管理贯穿于工程施工到竣工的各个阶段,在工
期刊
摘 要:建筑桩基础作为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基础性工程,其施工质量会对建筑物在使用阶段的安全性、稳定性产生决定性作用,建筑行业在新时期想要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则要通过加强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控制来实现这一目标。文章阐述了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的作用及意义,并结合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实践,对进一步提高施工单位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要点分析。  关键词:建筑;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  一、桩
期刊